拜年高中作文7篇
细腻的描写,作文能引导读者关注生活中的微小美好,优秀的作文能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下面是82秘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拜年高中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拜年高中作文篇1
随着凌晨的钟声以及花炮声,我知道新的一年和新的一天开始到来了。日历上我们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时钟奏出动听的音乐,太阳敞开宽阔的胸怀,迎来2018年明媚的阳光。
2018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很早的起来了,因为在中国有一个传统的规矩,过年要拜年。而所谓的拜年,只是到熟人或亲戚的家里打声招呼,顺便吃点东西,说声“新年好”就可以了。这可能会让人觉得无聊,不过会使孩子们非常高兴,因为他们会财源滚滚。
早上与家人吃了个团圆饭后,便和大人们出去“拜年”了。“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今天的天气和人们的心情正好相反,到处寒风呼啸。风声、鞭炮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奏成了一首悦耳的“新年交响曲”。一路上的收获真不少。其实每个孩子在拜年的时候都会“装”。老人家给你送红包,嘴上说着不要,但手已经把红包”抢”过来。表面上做出一副不要的样子,可心里乐滋滋的。在每接一个红包的时候,我就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12点了。拜访了几个亲戚后就去大姨家里吃午餐……中午1点,大姨做好了一桌子可口的饭菜,真是让人“口水直下三千尺”。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吃了起来,不到半个小时,桌子上的饭菜已寥寥无几。
休息后,接到了姑爷爷的邀请,到了他家里,男同志去打牌,女同志守着电视机去看连续剧。一个下午就这样过去了,晚餐当然也是在姑爷爷家里吃的啦!吃完饭后,大人们忙着打牌,我也该放松一下了。我拿起早晨还没放完的鞭炮,又噼里啪啦的放了起来,大家顿时精神抖擞,更加努力的忙碌着。
一天下来,钱包鼓鼓的。看来今天“赚”了不少钱。一份红包代表着一份爱,一份红包代表着一个人的心愿,有爱就会有付出,我们应该用行动去回报他们。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在慢慢的长大,慢慢的成熟。我们的爷爷奶奶却在慢慢的变老……尽管在历史长河中,一年只是悠忽而逝的一个瞬间,然而静下心来细细盘点,却也林林总总,学会了从喧嚣和浮躁中渐渐平静下来,走向从容和沉思……
新年新起点,新年新希望,它带给你我的不仅仅是幸福和惆怅,还会有许多美好的回味和淡淡的忧伤……
拜年高中作文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作者对春节细致的刻画和内心对新年到来时喜悦的心情,对于没有过中国年的人是难以体会的。年作为中国人民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拜年更是年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尊老爱幼的一种最直接的体现形式。
春节这一天,天还没亮,鞭炮声便轰隆响彻天宇,喜悦的年的气味洋溢在每一个角落。父亲把刚进入梦乡的我唤起。放鞭炮,给父母叩头,要压岁钱。然后就跟着父亲到其他长辈家拜年。因为拜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拜年是先至亲后本家再近邻。村子里的每个辈分长的、年纪大的,小辈们都要去拜年。
走出家门,便望到家家门前的树身上都张贴着“出门见喜”,树下一地燃过的鞭炮,春联盈门气象格外新。父亲边走便交代着,什么磕头要注意姿势,一定记着要面向北方,几个长辈要磕几个头,不能少磕,但也不能多磕否则是会被人笑话的,甚至会惹长辈生气的。我心里嘀咕着,不就是磕头吗,还这么麻烦。哎,那位祖宗立下这么个破规矩!
一家挨一家地拜过去,崭新的裤子上留下的娃娃似的泥脸早就被湿泥巴牢牢盖住,兜里的花生和瓜子也似乎快要撑破口袋了。
回到家,妈妈正煮饺子,月牙似的饺子在水中滚来滚去。我边帮妈妈,边埋怨:“妈,我裤子膝盖上满是泥巴,吃完饭怎么找同学玩?”父亲接过话,“拜年是个和节,你来我往,亲戚会更亲,邻居会更近;哪怕是有点误解,有点旧怨,这一拜年也就和好了。”听到这我恍然大悟:原来春节不仅是一家人团聚的节日,而且还可以让那些平时忙于生计,到处奔波的人们现在停下脚步,互相彼此交流、沟通;让那些有隔阂,少走动的人家能冰释前嫌,和睦相处。怪不得那些父母都已不在人世的邻居,也会从千里之外的工作地赶回家,投入到拜年的大军中呢。
拜年是没有具体规定何时结束的,但一般男子拜年在早饭前,妇女串门到午饭前,随着午饭时的鞭炮声,拜年便接近尾声了。
拜年,你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是中国人感情交流的桥梁,是民族团结的凝固剂,是浑厚悠久的文化积淀的具体表达。我爱你——拜年!
拜年高中作文篇3
拜年,是春节重要内容之一。顺序:先本家、再本支、再旁系。本家也要遵从先大后小。小时候,我是随哥哥一家家的磕头拜年的。
每每这个时候,家家户户街门、房门都是敞开或虚掩的,不象现在城里这样,有单元门、分户门,把人与人之间整得有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时,前来拜年的小子们往往手一伸就推门而入,那种感情是没有丝毫隔阂的介入。接着是点头向长辈拜年,还伴随着祝福的语言。有时拜年的人多了往往见到的只是点头拜年的头在攒动,一时之间,真还看不清是那家的小子在给谁拜年了。拜过了年,主人家给孩儿们分发些糖果、豆子之类的小孩子喜欢的东西就打发了,条件好点的多少给上一二毛钱就当是晚辈们给的压岁钱。
接着,大一点的孩子们或年轻人就要开始给老人们端年茶。那年茶是母亲早上就做好的,用茯茶熬成,当中还要放上桂圆、荔枝、红枣、红糖,末了还要煮几个鸡蛋剥了皮放到茶中。象征着来年的日子甜甜蜜蜜,和和圆圆,红红火火。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这天开始,即使在街上遇到了长辈,人无贫富贵践,都要作揖点头拜年。平辈相遇,岁数大致相当的握手问好也可以。那当中蕴藏着晚辈对长辈的尊重、敬爱,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关爱。
相互串门拜过年后,便开始拾掇上要去外村或本村看亲戚,也是从这一天起,外村的亲戚才要来我们村拜年的。这时候,外嫁的女儿携夫将子,年轻的姑爷等往往也是在初二开始出远门,出门更不能空手,要带些礼品。平日里串亲访友,来去自由,空手不碍事,但在正月是万万不可的,乡下风俗讲究这点,礼轻人意重,亲戚之间也好面子。这天一定要去岳父、岳母,舅舅或姑父家拜年的。
后来参加工作、成家后,回乡下老家拜年的习俗依然未变。只不过,这一天人们在相互走动拜年的过程中,往往又注入了更多新的内容,如一年的生产、经营、生活、子女教育、收入水平、人世沧桑、乡村变迁、儿女孝道、致富信息等方面的相互构通、传递。
当下,城市里的拜年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嬗变,诸如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点歌拜年、鲜花拜年等应运而生。然而,无论城里拜年的气息变得多么时尚新潮,我始终忘不了那乡土味浓烈的登门拜年的形式。乡下拜年,图的是个吉祥、和谐、热闹。人们都在用自己最纯朴诚挚的心灵通过拜年的方式互相祝福、互相安慰,营造出一种千般仁爱、万般和谐的节日氛围。这种氛围是城市流行的时尚拜年所造不出来的。
拜年高中作文篇4
一到过年时就是走亲访友拜年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会非常开心,因为我开心地玩电脑还有可以得到很多压岁钱!
今天是大年初2,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哥哥一家带着春节的喜悦和礼物,去外公家拜年。
一到外公家,我和哥哥就迫不及待地跑出去玩。外公家房前有一片大的稻田,稻田里有一个水坑,我和哥哥玩起了往水坑丢石头的游戏,我们捡来许多小石头往水坑里扔。
玩了一会儿,哥哥觉得不过瘾,就去稻田里拔稻杆玩。我也觉得扔小石头不过瘾,于是,我捡来一块特大的砖头,往水坑里一扔,水全部溅到哥哥身上。哥哥大叫一声:“啊,你干什么?把我的衣服和裤子都弄湿了。”并连忙跑了上来,身上有一股臭臭的味道。知道自己闯祸了,我连忙解释道:“我是想看扔大块砖头能溅多少水花,没想到溅到了你身上。”哥哥说:“算了算了,还是赶快想办法把衣服和裤子烘干吧。”我说:“拿草烘吧。”哥哥就拿来了一大堆草并用打火机把草烧着,一会儿就把衣服和裤子烘干了。后来,我们又拿来一大堆砖头往稻田和水坑里面扔。
清风拂面,阳光灿烂,我们一个个笑容满面的向爷爷奶奶家拜年。
“祝爷爷奶奶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向哥哥爷爷奶奶祝福。“唉,真乖,这是给你的红包。”哥哥接过红包,直奔小店买零食。我也不甘示弱,跑上去说:“祝爷爷奶奶腾龙跃虎,虎虎生威,万事如意。”“好的,也祝你天天向上。”我拿了红包,到楼上和哥哥一块玩耍。哥哥可搞笑啦,动作一瘸一拐的,活像个赵本山。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早上,我一大早,穿上新衣服、新鞋子,在家里拜年。我先给婆婆、爷爷拜年,我说:“祝婆婆、爷爷身体健康!”,接着给爸爸、妈妈拜年,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我还祝大姨、姨夫万事如意,祝妹妹快快长大,而且还要懂礼貌、听话,这样才能拿到更多的压岁,哈哈哈......
今天是农历大年三十。早晨天上下起了小雪。由于奶奶住在叔叔家,所以今天应该到叔叔家去给奶奶拜年。可是天上下着雪,还会不会去呢?我可是非常想去的呀!还好,到了9点多,爸爸妈妈拿上一些礼品,和我一起去叔叔家了。 到了叔叔家,我先给奶奶、叔叔、婶婶拜过年后,他们高兴地夸我懂事,虽然我决的这有点假。然后他们发一个大红包给我,但这次的红包不好拿呀!因为他们要我去带小侄子,我不喜欢带小孩,因为小孩因为小孩一不好就要哭!
今年过年回老家我挣了许多压岁钱,激动的心情就不必说了,希望明年挣更多。
拜年高中作文篇5
除夕夜之后,是正月初一。春节期间注意什么礼仪?
新年快乐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俗,是人们辞旧迎新、互致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所知道的是,正月初一,父母带领晚辈去拜访亲戚、朋友、长辈,朋友之间也用吉祥语互致新年的问候和祝福。年轻人必须磕头行礼,这叫“新年快乐”。寄宿家庭用零食、糖果和红包热情招待他们。其实关于春节的知识很多,春节的文化元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现。
“新年快乐”这个词的原意是给长辈拜年,也包括给长辈磕头,祝贺他们新年健康快乐,问候他们平安生活。遇到同龄人,也要互相敬礼。到目前为止,这种礼仪并没有改变,只是形式多样化了。
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互致新年问候,祝愿来年万事如意。
明清以来,中国人对拜年就有了不成文的规定,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一是拜天地之神,二是拜祖先,三是拜高堂长者,四是全家按辈分的顺序互相拜。给长辈送礼,给孩子奖励。年轻一代在拜年时,要向长辈拜年,祝他们长寿安康。长辈可以把提前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制邪物,因为“老”和“贵”谐音,晚辈拿到压岁钱可以安全度过一年。
拜亲戚朋友也讲究顺序:第一天拜家人;初二初三,拜婆婆,舅舅,公公等。直到第16天。这个习俗从宋朝就开始流行了。宋孟长老在卷六《东京梦华录》中描述北宋汴京之云:“十月一日,开封府放关三日,士人自早相庆。”到了清代,新年礼仪得到了升华。清朝的顾铁青在《清嘉录》中描述道:“男女不如父母,老爷率不如年轻人,他们对邻居朋友顶礼膜拜,或者不再送孩子祝贺,这叫‘拜年’。对于那些在生命的尽头没有相遇的人,他们也在这个时候互相膜拜……”一般来说,在同龄人中致敬新年就够了。
首先,拜家里长辈。第一天早上,晚辈起床,要给长辈拜年。当然,长辈拜完之后,肯定会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不能忘记的是给邻居长辈拜年。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所以,给邻居长辈拜年,仅次于自己的长辈。一般来说,你的邻居长辈也会给你“压岁钱”。
其次,过年探亲。第一天或第二天一定要去公公婆婆家,带礼物。进门后要向佛像、祖像、牌位三鞠躬,然后依次向长辈鞠躬。
然后就是礼节性的拜年。如果给朋友拜年,只要一进门就给佛像磕头。如果你和你的主人平起平坐,你只需要交出它。如果年龄比自己大,还是要主动低头。主人应该从座位上下来帮助你,甚至说你没有礼物,以示谦卑。一般情况下不要坐太久,寒暄完就走。师傅拜完了,改天也要拜。
拜年高中作文篇6
在春节的时候义不可少的就是拜年了,拜年收红包,这应该是大家们最喜欢的一个事情了吧,今年就是大年初一了,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因为妈妈昨晚和我说今天要去别人家串门,我一想创门就是要收红包了,我就早早睡下了,然后想着明天要收多少压岁钱,我们先去了姥姥家拜年,过了年姥姥就66岁了,都说66大寿嘛,所以这次生日可要大办。
今天的天气非常好,太阳公公也乐开了花一点也不像冬天,冬天的太阳总是冰冰冷冷的,阳台上的花也全部都开放了,妈妈正跟我商量着要带什么礼物去看姥姥吃的东西,姥姥家应有尽有,用的也很齐全,我左思右想突然眼前一亮,有了给姥姥送几盆花过去吧,妈妈也只点头,对呀,老人家就喜欢养花。姥姥家在哈尔滨,汽车开了两个多小时才到,我刚走到小区里边,姥姥和姥爷就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了,我一看到姥姥姥爷就高兴的叫起来,姥姥姥爷,我来给你们拜年了,祝你们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喜气洋洋,新的一年非常高兴,身体健康。姥姥姥爷听了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连连夸我,既聪明又懂事。并且姥姥姥爷各自给我了一个红包。
到了下午的时候姥姥姥爷家的人就见多了,有大姨,二姨三姨还有大姑二姑三姑,反正一共有很多亲戚,还有好几个亲戚是我以前见过的,现在都忘了叫什么的亲戚了,在晚上的时候吃年夜饭的时候了,厨房里弥漫着香气,桌子上摆放着丰盛的晚餐,我看着看着口水流了下来,客人们几乎全部都到了,我们一共是批了三张桌子才挨挨挤挤的坐下,我们津津有味的吃着年夜饭。全部人都其乐融融的屋子里充满了幸福的气氛。
终于到了晚上要睡觉的时候了,我一拿出来我的红包已经收了得将近有10个了,这简直就是太开心了,新年拜年,大家开口第1句话,大多数都是过年好关心和祝福的话语,得到压岁钱应该是我最开心的事情了,我也在这里给大家拜一下年,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阿,这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这就是我们春节的拜年,你们春节的拜年是什么样的呢?我在这里祝愿大家新年快乐!
拜年高中作文篇7
无事闲读《红楼》,突然对乌进孝送礼的章节感起兴趣来。年关将近,庄头乌进孝在庄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带着不菲的财物走进贾府,却遭到主子的呵斥,可见送礼之难。
一位好友说,现在过年的历程拉的又拉长了许多,从腊月里就开始拜年了。据说除了没有权力的政协以外,“四大家”的其他领导在腊月里就开始忙着接待各乡镇、各大局的“年礼”了。在查处的各级 贪污英雄们,接受的相当一部分贿赂就是在年关时节收受的。排队送礼,能排出好心情吗?虽然,这年礼不是哪位乡镇长、局长掏自己的腰包,是把纳税人的钱换一种方式支取。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这样描写北宋汴京:“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陆容在《菽园杂记》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 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
现在讨厌拜年,很和《菽园杂记》中官场拜年的恶习有很深的关系。“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说的多精辟啊。
又是年关,儿子迫不及待的放起了鞭炮,欢快之情洋溢的稚嫩的脸上。已届“知天命”之年的我,却内心无法适应外界的喧嚣,反而频添对宁静的期盼。但是世俗的我,还需维系世俗的流程,开始疲惫 的拜年之旅。
对于拜年,我从来没有过好感,不善交际的我厌烦礼节的琐碎。从父母的眼睛里长大的那天起,我就承担起了拜年的任务。腊月二十三小年一过,母亲就按照应走亲戚的户数,开始蒸拜年的礼品——“ 狗舌头”馍。一家一对,按照亲戚的远近,开始拜年了。拜年,在自给自足的年代里加强了亲朋之间的联系。在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的过程中,我一角两角,收取着表达爱意的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 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拜年者,没有必要定要持礼相向。明朝时兴起的送贺年卡拜年的习俗,就是非常文明的例子。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 ”。我很欣赏而今兴起的短信拜年之风,春节期间,亲朋好友、合作伙伴之间以手机短信的形式互相拜年,问好已经成为现在生活中非常流行的一大元素。只要把所有的朋友都纳入视野,轻轻动一下手 指,一个心情,一个问候就飘到了对方的视野里,明快而且简洁。
“敲响的是钟声,走过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故事,带来的是希望,盼望的是美好,送来的是祝福,愿朋友新年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