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明节的作文参考7篇

时间:2023-03-29 17:02:19 分类:个人总结

好的的作文一定是有内容,有主题的,写作文最忌讳的就是不知所云,只有认真梳理,做好表达才是最重要的,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介绍清明节的作文参考7篇,供大家参考。

介绍清明节的作文参考7篇

介绍清明节的作文篇1

四月,清明,几分阴冷,像是储蓄了好久,一瞬间,涌了上来。

家乡的清明,是淡淡的绿,不似洛阳城的金红一片。门前,有点发蔫的墨绿色柳枝散发着轻轻的香气,枕边的艾草露出了嫩绿的脸颊,蔚蓝的天空里,游离于白云之间的风筝,似乎也是那样的绿。

于是,在这淡淡的飘动着的,亦或是摇曳着的绿里,和着细细的雨丝,清明,悄然而至,一切都静了下来。

雨,刚刚下过,泥土变得湿润而有些粘稠。一家人,一前一后,在这泥泞的小丘上走着,终于来到了坟头。爷爷拿出两张又白又长的纸条,用砖压在坟头上。接着,奶奶把纸祭品拆开,分给她的三个儿子,还叮嘱着哪些东西应该放在哪里烧。

然后,把香递给小孩子和几个儿媳。香一枝接着一枝被点着,顿时,小山丘上烟雾缭绕。紧接着,奶奶开始请求祖先保佑大家一年里顺顺利利,大家都闭上眼睛,手里紧紧地握着一捆香,或是蜡烛。那些平时调皮的小孩,也分外安静,学着大家的样子。

上过香,烧过纸,请祖宗吃过饭,放过鞭炮后,就结束了。山上,萦绕着无尽的思念。

回到家,奶奶把烧猪,切成一块一块 的分给大家,曰:“太公分猪肉。”原本死气沉沉,大家都静默着,没有一丝声响。现在,又回归热闹。小孩子们推推拉拉,争先恐后地抢烧猪肉,大人们则在一边拉拉家常。清明,一家人又聚在了一起。

柳枝还像以往一样,紧紧地贴着门,艾草的香气溢满了整间屋子。屋外,不知何时又下起了雨,一切景物,又变得模糊。

四月,春,雨,柳,家乡的清明。

介绍清明节的作文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于清明节有感而发的诗句。

今年清明节前几天,父亲和母亲就买来”烧纸“自己在家里折起了”金元宝“,我虽然觉得应该”文明祭祖“,但是还是不能说服父亲母亲的传统观念,没办法,闲下来的时候我也只好帮助折了一些”金元宝“。

4月5日清晨,父亲母亲和我早早就起床,我们和大伯二伯一起约定好在奶奶那儿集合,然后集体去公墓祭扫。

我们8:30就到达了公墓,可现场还是”人山人海“我们在爷爷的墓前静观了好久,父亲清理一下墓地周围,二伯把很多”纸钱“摆放好了,大伯还点上了一根香烟放在了”案头“我想他是想给爷爷也抽上一支。看得出来,奶奶和父亲还有伯伯们都有点伤心。我虽然没有亲眼见过爷爷,但觉得自己生下来就没有爷爷了,还是觉得很遗憾……今年的公墓祭祖我还是发现了很多不文明的行为。

事例一:一路上,我发现有许多掉落的纸元宝在地上。树中间还有许多垃圾堆在一起,显得很脏。

事例二:我们把元宝烧成灰烬。风一吹,灰烬全部飘在空中。不但会污染空气,而且很不美观。还有许多乞讨的人们在别人伤心时来要钱,不给钱就不走,这明显是”趁人之危“呀!

我提倡大家用鲜花代替纸钱,这样就既环保,又让公墓更加美丽了!

介绍清明节的作文篇3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祭祀,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扫墓祭祀:清明扫墓祭祀,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按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旧时,北京人多在清明扫墓祭祀,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的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据说,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茔。

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传统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去鬼,而称之为"鬼怖木"……

这只是清明节传统习俗的一部分,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搜索更多关于清明节传统习俗的资料!

介绍清明节的作文篇4

你一定知道清明节的吧?《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传统节日,有祭祖扫墓的习俗。清明祭祖,彰显的是一种血脉的传承和责任。因为如果没有祖先就没有我们,我们身上传承着祖先的血脉,祖先是我们的根,他们离世后,就像树上的叶子落在地上,腐烂变成腐殖质,最后被树的根须吸收,又滋养着大树,佑护着子孙后代。

但是,“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并没有很多人会去扫自己祖先的墓。清明时去扫自己祖先的墓,思考自己生命的延续,并且发自内心地哀思,就能体现出责任、礼仪和感恩。

今年清明节,因为时间紧,离老家扫墓的地点又太远,所以我们就没法去扫墓了。但是我在家里,与爸爸一起瞻仰了太奶奶的照片,算是对祖先的一种缅怀和感恩。照片中的太奶奶头戴民国时期的帽子,慈眉善目望着我,这穿透几十年时光的眼神,蕴含着对后代子孙深切的关爱。

爸爸告诉我,太奶奶以前最疼爱他了,每次爸爸离家到外地读书,总要送到村口,然后目送爸爸渐行渐远,直到眼睛看不到人的时候才肯回去。爸爸还为太奶奶题一首诗:“斜阳恋祖屋,山蜂巢堂厅。风遂乘云梦,雨诉望孙情。”那次贴在太奶奶屋里的年画被撕掉一角,爸爸便请一位书法家把写给太奶奶的诗题补在撕掉的边角上,从而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这幅年画的内容也很符合这首诗——一只巨大的凤凰背着两个举着小火箭玩具的娃娃飞向一轮火红的太阳。画中的凤凰就好比太奶奶,背上的两个小娃娃正是她的子孙后代,那轮红日就是未来,他们将继续传承血脉,生息繁衍。

虽然这次没去扫太奶奶的墓,但是这次的怀旧,等于在我心中扫了一次墓。

介绍清明节的作文篇5

引语:“点燃三柱香,奶奶又在和爷爷通电话了,面对爷爷的相片,奶奶轻声地问:‘你吃饱了没,我亲手烧的菜,还合你的胃口吧,天气那么冷,你咳嗽的老毛病好一点没,给你烧的钱够不够,一个人住在那么远的山上,一定很寂寞,没事儿要常回来’。爷爷好像什么都听懂一样,烟熏的脸上浮现出一片笑意”。

——某某明《上香》

我在爷爷的坟头上,摆好水果、点心,点燃三柱香说“爷爷,我来给你送钱来了!”红色的大纸包里装着一沓沓天国银行的钞票,“爷爷,你在天堂过得还好吗?”坟头一屡青烟袅袅升起,纸灰盘旋在白桦树枝头,颤悠悠,逐渐飘向远方。

跪在爷爷的坟前,看着这在一年前刚刚堆起的新坟,我情不自禁地捧上一把泥土,盖到已开了几朵小野花的坟上。

通往这座坟墓的小路,我走过许多次,是爷爷带我来的,他带着我到自家竹林去砍竹子、挖竹笋、摘花生、拔草……,这是一条充满爷爷气息的路,一条勾起我对爷爷无限思念的路。

清晰记得爷爷的声音有点沙哑,说话的声音不大高,可从爷爷嘴里说出的话却总是那么和蔼、亲切,这声音里有我快乐的回忆,这声音伴随着我度过了每一次回乡的日子,这声音留在了那坑坑洼洼的菜地里、水田旁……

我有一对宝葫芦,是我逢人就夸的宝贝:“这是爷爷买给我的!”那是一天晚上,电话铃响了,电线那头传来爷爷那沙哑的声音:“娃娃,你要的葫芦我帮你买到了,过两天我给你送过来!”爷爷像完成了一件大事一样,声音里充满了喜悦。当我从爷爷手中接过那葫芦时,高兴得手舞足蹈。后来我才从奶奶嘴里得知爷爷为了我的一句话,在烈日下骑着自行车走过了三个村庄,才买到了这一对葫芦!我很是惭愧,为了自己的一句话,让爷爷跑得这么辛苦

爷爷病重时,我和母亲回家探望。临别时,爷爷又用他那沙哑而微弱的声音对我说:“娃儿,你叫父亲要好好工作,不要请假回来看我了!我没事儿,他回来也帮不了我!娃儿啊,回去后你要好好学习,要争气呀!”我含着眼泪答应了爷爷,但哪里能想到,这竟然是爷爷对我说的最后两句话!

三天之后,我又来探望爷爷。爷爷的床已从房间移到堂屋,身上穿着一件很旧的衬衫,躺在床上的爷爷脸上是蜡黄色的,手也变得冰凉,呼吸急促,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即将发生。看着爷爷那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我哭着叫父亲把爷爷送到医院去抢救!父亲无奈地说:“医生不肯接收爷爷治疗了!”为什么医生能救活别人却救不了我亲爱的爷爷?在我的疑问和哭声中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跪在爷爷的坟前,我仿佛又听到了爷爷那沙哑的声音;“娃儿啊,回去后你要好好学习,要争气呀!”我在心里默默许愿:爷爷,你放心吧,我会努力的!

清明节,我会思念,思念那沙哑的声音,思念那亲爱的爷爷。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那是我思念爷爷的眼泪!

介绍清明节的作文篇6

今天,就是清明节,按照习俗今天我们这些晚辈要去拜祭祖先,我一直都不喜欢清明节,因为我很怕鬼。我一直都对坟墓这些东西很有成见,今天我几乎是被父亲又拖又拉的求着去的,我的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怀恋和感动。

在路上,我问父亲我们今天去拜祭谁?父亲说他几乎全都想去,但他的姥姥他不想去。我十分的疑惑,问父亲为什么不去拜祭父亲的姥姥呢?父亲说在它小时候,父亲的姥姥经常打他,还赶他出去,不过父亲成才他姥姥也有一份功劳吧!此时,我的心思绪万千:世间的是也许就是如此吧,古代的不打不成才应在了父亲身上。这时风猛猛的吹,好像它们也被着带着淡淡忧伤的节日感染了。我们首先来到我父亲的爷爷的祖坟,风吹着树叶的飒飒声,像是一场怀恋亲人的音乐会,小鸟的伴奏声也成了独特的声线。

大人们在慢慢的除草,眼中布满了对死去的亲人的怀恋之情。草慢慢的除着,但我知道他们是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来表达对亲人的思恋,开始上香了。空气中迷漫着一种混浊的气息,气息中还有一种难闻的酸酸的味道。我又在思索:这味道是香的味道还是思恋的味道?开始烧纸钱、倒白酒了。表面上看上去是一种仪式,但我认为这是一种特别的尊敬,这是一种对灵魂的特殊纪念仪式。看来,思恋的情绪是会传染人的,连我那不是怎么会动手的父亲也动脑动手做了几个花圈和几个花束。

潇潇洒洒清明风,纷纷扬扬亲人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们拜祭是还时不时有一家人来到旁边,跪下。纸钱在烧着,只见得有一个人在磕头,嘴里念叨着:“爸,给您送些钱,在那边多买些好吃的。在这边吃了一辈子苦,现在可以享享福了……”风儿在吹着,那些人带着忧伤,在风中离去

风还在猛猛的吹着,风中依然带着一丝丝忧伤,不知我是否是被着忧伤的气息感染了,感觉鼻子酸酸的,又一种想哭的冲动。我想对那些已经死去的祖先说:祖先们,你们走好,我们一家人很好,你们呢?一定在天堂过着幸福简单的生活吧!我一定会努力,尽量是“赖”着个姓式名扬全天下。你们也在九泉之下安心了。

这次的清明拜祭结束了,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心中还不时涌起“千层浪”,我保证,这“千层浪”一定在我的“记忆海”中留下美丽的浪花。我们静静的轻轻的离开了,似乎怕扰乱祖先的清梦。明年我还要来,我下次要用自己的成绩来给祖先“拜祭”。清明的怀恋,把大家都感染了,清明的怀恋,是一副无声,无色的美丽相片。清明进行时,你又在怀恋谁?谁又在怀恋你呢?忧伤的气息再次弥漫起来!

介绍清明节的作文篇7

每年的清明节在4月4日到5日之间。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24节气之一。表示春天来临的节气。关于清明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和常识哩!荡秋千。

荡秋千是古代的一种习俗。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人们还在流传着这个习俗。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树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活动之一。

每逢清明节时,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扫墓。清明扫墓,其习俗来由来已久。扫墓是为了祭奠逝去的亲人和故人,也是对亲人和故人的思念。虽然他们都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他们生前的经历在我们脑海中仍然清晰可见。这份思念是永恒而深刻的。插柳。据说,清明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至今,被人们流传了下来。射柳。射柳是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也是清明节的一种习俗。据明朝人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鸽子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采茶。采茶是南方人的一种清明节习俗。清明时节,南方天气转暖,正是采茶的好季节。我国西湖的龙井至今闻名天下。

古人有许多赞美清明节的诗句,比如张继的那首《清明》: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看了上面的清明节习俗和那些有趣的活动后,大家一定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但,有关清明节的习俗和传说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了解掌握。

《介绍清明节的作文参考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