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年糕的作文优质8篇

时间:2024-02-04 11:08:15 分类:个人总结

优秀的作文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作文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中接触得最多的文体,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做年糕的作文优质8篇,供大家参考。

做年糕的作文优质8篇

做年糕的作文篇1

“腊八吃粥,上八吃年糕。”上八就是正月初八,今天,奶奶就给我烧炒年糕。

今天一大早,奶奶就去了菜市场,买回了冬笋、大蒜、豆腐和平菇。到了家,奶奶又从坛中拿出一些咸菜,盛在碗里,接着把大蒜洗净,把冬笋切成片,然后走到小屋里从瓮中拿了一块年糕,洗好之后切成了一根根半厘米见方,三厘米长短的年糕条。奶奶说“不能切得过大了,否则烧不透,而且还要现切,不能沾水,搁久了年糕会发硬,沾水了年糕就要发粘。”

到了十一点,奶奶就开始炒年糕了。她先把煤气灶打开,弄到猛火,再在锅里倒上油,等到锅里冒油烟的时候就把切好的年糕条倒进去,不停地翻炒,又把盐和酱油倒在年糕上面,继续翻炒,到年糕软了就可以盛在碗里了。煎豆腐了,奶奶往锅里倒油,再把豆腐放在左手上,用刀把豆腐切成一片一片的,然后把豆腐放在锅沿上,让它滑下去,豆腐有水,水碰到油之后作急剧的撞击,便溅出了油珠和水花,豆腐也“哗哗”地发出声音,像鱼儿一样拍拍地颤动着,等豆腐两面都煎成嫩黄色就起锅了。

盛好后,奶奶把冬笋等辅料倒进锅里,炒了几下,就注上水。然后把年糕和豆腐放上去煮一会儿,最后把大蒜和打好的蛋铺上,焖几分钟就好了。

吃好后,我问爷爷:“为什么上八要吃年糕?”爷爷说:“我也不知道,你去查资料吧!”

做年糕的作文篇2

今天妈妈要教我做炒年糕,我们来到了超市精心挑选了年糕和芥菜。年糕雪白雪白的,切好的年糕片是椭圆形的,碧绿的芥菜看起来就很新鲜。

回到家,我们把年糕放在水里泡。10分钟过后,我来到厨房,捏了捏年糕,发现年糕还是硬邦邦的。妈妈说,我们可以先做切菜的步骤。

妈妈教我切菜,她把一片芥菜的叶子放在了砧板上,再拿起刀切芥菜。只见她左手按着芥菜的杆子,右手拿着刀,轻轻的往下按,菜杆子就被切下来了。芥菜的杆子和芥菜的叶子分开放在两个不同的盘子里。

我在旁边跃跃欲试地说,快让我试试看吧。妈妈递给我菜刀,嘱咐我小心一点。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左手按着芥菜,右手拿着刀小心地往下按。刚开始我有点害怕,觉得我菜刀可能会切到手指。这时妈妈提醒我,叫我不要胡思乱想,我这才回过神来。由于不太熟练,我切的大小不一,妈妈叫我切的稍微细一点,后来我一直尝试,果然越来越熟练了。

妈妈将切好的肉放进锅里,打开火快速翻炒起来。接着,突然“呼”的一声,把我吓了一跳,一看,原来是妈妈突然把菜杆子扔到锅里了。然后,妈妈把菜叶子和年糕全都倒下去了,我接过铲子继续翻炒。妈妈往锅里加了一些调料,哇,我已经闻到了香味,感觉今天的年糕格外香!加水煮了一会儿,年糕就熟了。见妈妈关了火,我马上拿来准备好的碗,将年糕盛起来。还没端到饭桌,我忍不住偷偷尝了尝,哇,真是太好吃了!

我觉得,做炒年糕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嘛!

做年糕的作文篇3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在一阵阵喜气洋洋的鞭炮声中,我和妈妈捂着耳朵向姥姥家跑去。

今天我穿得很漂亮,显得神采奕奕。我格外高兴,不但因为过新年,还因为去姥姥家可以吃到美味的年糕。想到这,我加快了脚步。

姥姥做年糕的手艺堪称一绝,每年她都去济南买上好的糯米,经过她精心的烹制、加工,做出来的年糕既软又甜还很粘,味道美极了。

当敲开姥姥家门时,一阵清香扑鼻而来,这正是年糕的香味,引得我直流口水。

终于盼到吃晚饭的时候了。姥姥在每人碗里放了两个年糕,可我看见妈妈碗里有三个年糕又扁又圆,中间有颗大红枣,把年糕点缀得更漂亮了,仿佛一只红宝石般的眼睛正在徐徐张开,楚楚动人。

我也没来得及多想,抓起一个年糕就想往嘴里塞,可年糕冒着热气,我又不敢咬。真是老虎咬刺猬——无从下口。我也不肯善罢甘休,便用嘴使劲吹,没想到吹得气喘吁吁,筋疲力尽。过了好一会,那“可恨”的年糕才不热了,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了第一个、第二个。小小年糕,怎够我塞牙缝的?转眼看见妈妈碗里那三个冒着热气的年糕,我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妈妈,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下就给了我两个年糕。妈妈和姥姥慈祥的看着我。我一边吃一边想:妈妈怎么不吃呀?为什么让给我呢?我猛然感悟:妈妈是将他对儿子的爱都浓缩在这两块年糕里了。我感动了,为了妈妈的爱,也为我终于明白了妈妈对我的爱!

浓浓的年味,浓浓的爱,小小的年糕,大大的情。

做年糕的作文篇4

做饭,炒菜,我可是最不在行的,家里做饭的工具我每一样都不会使,平常妈妈在做饭时我常悄悄地看着,看着看着才慢慢地懂得了一些。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妈妈和她的朋友准备去杭州玩一天,我想:呀,糟了,我不会做饭怎么办?后来我想起了妈妈在上午给我的二十元钱,可是我觉得用钱太浪费,还是自己炒年糕吃好了。

于是我走进厨房学着妈妈炒年糕时的样子,我先从桶里拿出一条年糕,再拿出菜刀将年糕一片一片地切下。这年糕可真难切!每切一刀都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年糕终于切好了,我把年糕先浸在水里洗一洗,再拿出妈妈昨天刚买来的小青菜,一片一片地摘下来,在水中洗一下,然后再拿起洗过的小青菜,一刀一刀地切下来。最后我开启煤气灶,我先开大火将锅烧热,再往锅中倒适量的油,等油烧热再把小青菜倒入锅内,用铲子来翻炒,再往锅内加入适量的盐,等盐在锅内消失了,再倒入已洗过的年糕,继续翻炒,等年糕的表面已经黄了,就代表年糕已经炒熟了,最后再加入适量的味精,一份炒年糕就完成了。没想到原来我看着妈妈怎么做炒年糕也可以学会做炒年糕!

傍晚,妈妈从杭州回来了,一看见我,就问我中午吃什么?我连忙从口袋里拿出二十元钱交给妈妈,还朝妈妈神秘地一笑,妈妈一看,忙问我:“你是不是没有吃饭?”我神气回答:“我吃了自己做的炒年糕。”妈妈惊讶地睁大眼睛说:“真的吗?真是自己做的吗?”后来,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眉开眼笑,不停地夸我长大了!

做年糕的作文篇5

过年期间怎么能不吃点有年味的食物呢?今天王大厨要做的美食就是春节特色食品——年糕。

别看这小小的年糕,我可是从昨天就开始准备了。因为做年糕的大米要经过至少六七个小时的浸泡,所以昨天晚上我就把大米泡在了碗里。

今天早晨跑到厨房里一看,原本硬邦邦的大米经过这一夜的浸泡变得柔软起来了,用手轻轻一碾米粒就碎了。大米外表看上去像雪花一样白,这浸泡的漂白效果恐怕连漂白剂都要自愧不如了。

我烧开一锅水,放入老冰糖。

当冰糖完全融化,糖水变得粘稠的时候,我把冰糖水倒进一个大碗里放凉。接下来,我把糖稀、大米还有两勺玉米淀粉放进料理机里开始搅拌。

不一会,大米变成了米浆,雪白的米浆看上去十分诱人,馋猫小弟弟一个劲地说这是奶油,迫不及待地想要吃上一口了。

我把米浆倒入一个大大的圆盘里,放进蒸锅里蒸了起来。

二十分钟后,白白的大米年糕就出锅了。水分被蒸发后的米浆,表面非常平整,变成了晶莹剔透的年糕,吃起来黏黏的、甜甜的、口感劲道,非常美味。

大家尝了我做的年糕后都赞不绝口。我们一家人吃着美味的年糕,沉浸在这欢聚的喜悦中。

做年糕的作文篇6

以前过年时,全村会聚在一起打年糕。

“都让让,上大家伙了!”一位爷爷扯着嗓子喊道,随后一口石臼被抬了出来,他们将石臼刷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过年了,休闲了一年的石臼终于派上大用场了。

一切准备就绪,灶火烧得旺旺的,灶上搁着高高的蒸笼,热气腾腾,蒸笼里,是正在用旺火蒸的米粉。“好了。”一位爷爷掀开蒸笼,招呼另一位爷爷来搭手。两位爷爷一起使力,将蒸笼抬起,快步走向石臼。“啪”的一声,蒸笼里的米粉便不偏不倚,落在石臼底。一位爷爷迅速拾起粘在米粉上的纱巾,另一位爷爷端起水盆,在米粉上洒凉水。

这时,走过来一位拎石锤的爷爷。石锤跟足球一般大,看起来很沉重。爷爷走到石臼边站稳,就抡起石锤,利落地向米粉打下去。随着一声声沉闷的“啪啪”声,米粉越来越柔,越来越韧。十几个回合后,米粉成了一坨大年糕。

爷爷们把这一坨大年糕抬上桌子,又拉又揉,很快,大年糕成了一条长长的“小路”,爷爷们又拿线,将这条年糕“小路”切成了一块块书本大小的年糕。我们巴巴地望着,小心翼翼地扯了一块切时产生的年糕“边角料”,吹了吹,轻轻咬一口,又软又有嚼劲儿,好吃!

年糕打完了,分到各个家中,人们便开始捏花式年糕了,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候。我扯了一块,转眼间就成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看着家人们都专心致志地捏着元宝、鱼什么的,我要与众不同。我又拿了一小块年糕,在手中搓,搓成了一条细长的“绳子”,我再将它一圈一圈地绕起来,点了两只眼睛,一条蛇做好啦。我意犹未尽,又扯了一块,这次,我搓成“绳子”把它们拼成了一个“福”字。我对自己的年糕作品十分满意。爷爷端着碗走了出来,用筷子蘸了蘸碗里的红颜料,点在年糕上,也点在我们重新创作的花式年糕上。

以前过年我们村总会打年糕,可现在,哎,不说了,不说了……

做年糕的作文篇7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临近年关,村上每年都会打年糕,特别热闹,吃个年糕头,讨个好彩头!

临近冬至,奶奶家到处洋溢着一股熟悉的味道,是马上到打年糕的日子了!

到了冬至,寒风凛冽。我坐着车回到了奶奶家。奶奶早早地在门口等着,当然,来迎接我的不只奶奶一人,还有我儿时的宠物狗咪儿。一进奶奶家的院子,便能一声瞥到那巨大的石臼和常年放在里头的那根粗大的木锤。

进了屋子,我异常兴奋,稍作休息,便和奶奶一起着手准备打年糕所需材料;先将清洗干净的糯米磨较细的糯米粉,按一定比例加入水,边加水边搅拌,加的水不能多也不能少,略微多些少些,都会影响年糕的口感。然后不停的揉,和和面是相差无己,待糯米粉变为黏乎乎的一团时,便可进入第三步。将和好的糯米粉团,整个放到锅里,下面添一点柴禾,倒一点水,盖上锅盖,用小火蒸着,五分钟打开一次锅盖,待水全部蒸干亦被糯米粉团吸尽,便是出锅之时。刚蒸好的糯米粉团比方才更黏,好奇的我忍不住用手捏了一点。不想它却调皮的黏在我手上,任凭我如何拔,它就是不下来。没办法,我只好把拉出来的长长的一条丝都挑下来,然后用水洗掉。

第四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那便是“打”!把糯米粉团放到石臼里,便该爷爷上场了:举起大锤头,用力往糯米粉团上砸,一次又一次,砸了大约五十下,用奶奶将糯米粉团翻个身,然后爷爷接着砸,砸了大约三十次,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跑上前去,让爷爷让我打一次。爷爷笑着说:“好,让你打。要用力打呀!”我接过大木锤,举过头顶,大叫一声:“呵!”使尽全身之力,向石臼里的糯米粉团砸去,然后再举起,再砸下,举起,砸下,举起,砸下……重复了近二十次,直至我筋疲力尽。可惜这二十次中,有七八次都砸在了石臼上,没砸到糯米粉团。看来这打年糕,也是讲究技巧的。我把木锤还给爷爷,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又过了好一会儿,打年糕的“壮举”总算是完成了!

我乘机拿了一小块,撒些糖,吃起来,味道还不错!美味!

打年糕,年年高!

做年糕的作文篇8

在农村,过春节有打年糕、吃年糕的传统。年糕,有“年高”之意,意味着一年比一年高、年年高升、年年丰收。

传统的打年糕现在已经不多见了,还有很多道工序,年轻的一辈知道的不多,说到“打”就更不会了。就说纯粹的“打年糕”这个动作吧,不掌握一定的力度还真不行,握槌的方式不对手会磨出泡,所以在农村会打年糕的人不多,而且年龄一般都是些在四、五十岁以上的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市场上一年四季都有得年糕卖,最常见的是线板年糕。线板年糕虽然白净,入口润滑,但美中不足的是,它没有农村自己打出来的年糕香甜。进入冬季,“打”的年糕也在市场上露脸了,从外观上看,跟我们打的年糕差不多,可是,吃到嘴里却又不是那么回事,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抑或是那份丰收的喜悦,抑或是打年糕的人那份纯朴的笑脸,有这种感觉源之于那年糕是机器打出来的吧。还有,机器打的年糕不经煮,一不注意火侯,或许就会煮糊了。所以,每当春节前一段时间,人们还是热衷于自己打年糕,喜欢自己打制的年糕的那份味儿——韧而香。也所以,有难得一个打年糕的地方,附近的村民知道了都会担着米来加工,排上长长的队伍。

农村传统的打年糕有自己的一整套工具,包括打年糕用的大木槌、石臼,耐得住烧的灶台、蒸桶等,工具也比较多。打年糕按蒸计算,每蒸年糕用糯米20-25公斤之间。打年糕具体的步骤有八步,分别为淘米、轧粉、搂粉、上蒸、出蒸、打年糕、切年糕、点痣等。这八道工序看似简单,做起来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这里就为大家介绍几道工序,先说淘米吧,你会觉得这个很简单,不就是把米在水里洗干净吗?打年糕用的米可要讲究的多了,在洗之前先要用水浸上6、7分钟,之后再去洗干净。搂粉就是将粉搂均匀了,因为粉太干了会打不到一块去,太湿了会导致下一道工序上蒸时造成窜蒸,都要影响年糕的质量。上蒸呢,也不是把准备好的粉往蒸桶里一放就行了,而是要边蒸边把粉一层一层的撒下去。而打年糕打年糕,具体还在于一个“打”字上,这道工序要有三个人来完成,两个人各自抡一个大木槌“打”,还有一个就是要在石臼里撒上水,以防止年糕粘上了石臼。三个人要讲究配合,“打”年糕的人要准确握槌、抡槌,打年糕时两个人用的力度要均匀,而且要有节奏感,防止两个木槌“打架”,期间撒水的人瞅准时机把水撒进石臼。“打年糕”的过程中,还包含着裹蒸、翻蒸等动作。最后一道工序是点痣,红色代表红红火火,代表喜悦,中国人以红色为喜庆之色,所以红色在这里也成了不二之选,一直延续至今,所以也叫“点红”。经过这圆圆满满的八道工序后,年糕才算制成了。

要说这打年糕,真是件快乐的事。打年糕预示着丰收,希望来年更有好的收成。老幼妇孺,人人为之欢喜。所以,在以前,打年糕时,还有抢年糕头吃的习俗,那时候,是大家最为激动、最让人开心、快乐的时候。打年糕这一文化的传承,到现在,虽然没有将抢年糕头的戏传承下来,但是,在人们的辛勤劳动下,生活越来越好了,所以人们的笑靥之花开得也越来越盛了。时至今日,过年时,人们还是喜欢自己打年糕吃,不仅在于那份独有的味道,还在于那份丰收的喜悦。

《做年糕的作文优质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