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绘画的作文7篇
通过作文,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在才能和兴趣,作文是一种让我们更加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的方法,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事物的真实面貌,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绘画的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绘画的作文篇1
街的角落里,竖起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摊子,那里有一个不起眼儿的吹糖人的小贩。
走近摊子,发现吹糖人的小贩正在忙碌着。只见他拿出一小块糖稀,用食指蘸上少量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到一定的细度时,他猛地折断糖棒,此时,糖棒犹如一根细管,他又立即用嘴巴鼓气,给糖稀造型。不一会儿,他的手中就凭空出现了一只小老鼠。只见那只老鼠竖着两只又大又圆的.耳朵,两只小眼睛似乎在眨,手中拿着一个似乎是偷来的“葡萄”,尾巴蜷曲着在身后伸着,这让房顶上的猫也跳了下来,以为那是真的老鼠。再看吹糖人的小贩,小心翼翼地用一根竹签穿过老鼠的身子,把竹签插在了旁边用稻草围起的秆子上。再看那秆上,插满了他的作品,有兔子,有龙,有猴子,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一道明丽的阳光照在它们的身上,不,应该是透过它们,照亮了吹糖人的小贩的脸。他有一把年纪了。
皱纹如同树根一般盘虬在他的脸上,花白的胡子、花白的头发与他那黝黑的脸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令我惊讶的是,他每吹完一个糖人时,都会默默地坐在那里,端详着那些栩栩如生的作品,脸上露出灿烂的微笑。孩子一样天真的笑容,竞在他那张苍老的脸上浮现出来——真实生动地浮现出来,使这个不起眼儿的小摊子变得甜蜜可爱起来,令人感到温暖。也许,每天都会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同样的糖人被他做出来,在我们看来,这个行当对他来说一定是枯燥乏味的,但他并不只把这个当成走街串巷的手艺活儿,而是沉醉其中,欣赏着那些形态各异、惹人喜爱的糖人,总是露出灿烂的满足的笑容……
后来的日子,我再也没有看见他。但是每当走过那个街角,我都会想起那些可爱的小糖人和老人脸上孩子般天真的笑容。
关于绘画的作文篇2
国画,又称“中国画”,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上并加已装裱的卷轴画。近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依照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趋向而产生的艺术手法而创作。
而我就是一个喜欢国画的一名学生。我没有上过专业教书法与国画的兴趣班。而我第一次接触国画是在五年级时的一次美术课上。老师让准备国画材料。这当然是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等。国画的题材分人物、山水、花鸟等,而我们画的属于花鸟画,老师在班班通上为我们搜集花鸟画的视频,让我们跟着视频按步骤来学,我专心致志的看每一笔每一部,通过我仔细的观察,我知道了画花鸟画的方法,于是我便动笔画了起来。当老师走到我身边看到我的画时说,我画的虽有欠缺,但画的不错,我一听心里美滋滋的,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慢慢的喜欢上国画。
后来,经过我平时在家空闲的时间不断地练国画,我现在已经画的不错了。现在,我上六年级了,美术课上老师还时不时的让我画国画。而这一次,我们已经开始画人物画了,我这次画了京剧里的一个青衣,画的不错,老师又一次地夸奖我再国画方面有天赋呢。
中国画它大胆而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与想象力,这种出色的技巧与手段,不仅使中国传统绘画独特艺术魅力,而且日益为世界现代艺术所借鉴吸收,我也是越来越喜欢国画了。
关于绘画的作文篇3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只喜欢一个时代的一件东西,风格四溢的太平春,萧条气息的城南北,似乎许久未听闻有人学着邹静之那样,拿个勺子在老街上画糖画,也没人管他画得好不好,吃的东西一般是不会有人计较太多,而且因为他那副专心的样子,即便你真说了什么他也懒得搭理,照他的意思就是,这是艺术家的事情,你见过艺术家拿着汤匙搞艺术么。也因为这样,到后来都没什么人愿意围上去看,除了一些嘴馋的小孩子。
至于怎么认识他的,也挺偶然,那天我路过他摊子前面,想着今天该把文案改好了交过去,突然有个人叫住我,我一看,这不是那卖糖画的么。他拿着勺子走过来,来时那勺子还滴着未干的糖水,溅到鞋子上他也不在意,“你说,要是我不卖糖画,回去改画画,应该也是可以的哈”。我看了看后面,确定他是在跟我说话,也不太好说些不中听的话,遂是点点头,“糖画画得挺好,你可以的”。他笑了笑,慢慢走回去,在这个冬日暖阳的小城,还能听到他的喃喃自语,“我也是觉得可以的,嗯,是可以的”。
就这样,我莫名其妙的认识了邹静之,一个卖糖画卖出理想新高度的“艺术家”。往后经过他的摊子,忙的时候也会嘿一声以示打个招呼,若是不忙,则会走去他那边,扯出折叠的小板凳,跟他聊一聊,大部分都是我在说他在听,一番交谈下来,他说的话屈指可数,可是有时候他也会说,说得比较多的还是他那住在乡下的妹妹,关于他那整天只知道泡在酒缸里的父亲,他也只是提到过一次。他说他妹妹在读小学三年级,前些日子回去看的时候,他妹妹已经会背九九乘法表了,他也很开心,特意做了一个大大的龙猫糖画给她,他不希望他妹妹以后跟他一样,别人的乐,自己的苦,所以他尽力让妹妹学习,事实上,妹妹也没让他失望过。
又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我经过他那里,却是见到他并没有在砧板上画糖画,他看了看天,思索了片刻,又低下头,后来察觉到我来了,他笑了笑,替我拿出了板凳。我坐下来,掸了掸袖口的灰尘,“怎么了,今天怎么没作画啊”。他没做声,后来拿给我一封信,扬了扬,示意我打开看,信是从西安寄来的,我抽出里面的信,大致写得是有个学校的导师挺看中邹静之画画的风格的,希望他能跟着过来学习。我放下信,看着他,“你决定好了?”
他回过身,接过信,“记得第一次跟你说话时,问过你一个问题”。对,他当时问过我,不画糖画,改画真正的画怎么样。当时的一句无心之话,现在看来原来是真的。他说他已经决定好了,这一生就这一个愿望,他要去那里学习,而且他要把妹妹也带过去,他不相信他那酒鬼父亲会照顾好妹妹。我问他啥时候走,他顿了顿,说就这几天。我笑着拍了拍他肩头,“走那天跟我说下,我送你”,他点头说好。
事实上他走了并没有告诉我,也是一个月后我接到他的电话,他说当时不想麻烦我跑来送,所以没告诉我,还说他已经开始在学了,老师还夸他画得好。我也没有说太多,只是笑着跟他说,往后画糖画肯定能卖出新高度了。电话那边顿了顿,随后传来他的声音,“往后可能不会画糖画了”。后来他电话里还说了什么我记不清了,是啊,画糖画,毕竟不能长久下去啊。
今年,北方的雪已经下过好几次了,而南国,一场未下,只有小城里弥漫的阵阵充满枯草味的气息,在讲述着这个来迟的冬天,呵~又是一个暖冬。
关于绘画的作文篇4
糖画,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以糖为材料,以勺子为画笔,以糖稀为墨,只一会儿工夫,各种生动的图案造型就在艺人的手中活灵活现。一个木制的方形小框,上面放一块经过磨制的大理石板,右边有一块圆形木盘,木盘上画着各种样品图案,还有一支可以旋转的竹箭。这就是制作糖画的全部工具。
我每次到公园里游玩的时候都会看到不少糖画摊,而每个摊前一定会被嘴馋的孩子围得水泄不通。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转着圆盘上的竹箭,都希望能转到自己的生肖。制作糖画的老人也被孩子们的淘气劲儿逗得乐呵呵的。“哦,是我的生肖羊!”一个男孩子欢呼着,老人用勺子舀起半勺糖稀从羊头画起。老人的手起起落落,娴熟地在大理石板上挥动。完成了!老人左手拿起竹签,右手在羊的身上滴了三滴糖,将竹签粘在上面,小心翼翼地把“羊”拿起来,递给了那个男孩。
我也被如此热闹的场面吸引了,拽着妈妈来到摊边,用食指将那个圆盘上的竹箭头一拨,圆盘转了起来。圆盘转动速度渐渐变慢,停——“哦!是龙!”我一把搂住妈妈,老人对我说:“小姑娘,运气真不错!”老人将烧化的糖舀起一勺,先画出了龙身体的动态。老人神色泰然,目不转睛地盯着缓缓向下流动的糖稀,“那是两只角,哦,龙头、爪子……”一旁的小孩子赞叹不已。老人的手上下起伏,挥洒自如,在龙的身上留下了龙鳞。老人一气呵成,“龙”竟如此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不禁吸引了站在一旁的家长们的目光,也获得了阵阵赞叹声。我一把接过我的糖画,抿了抿,真甜!妈妈说:“糖画那可是年代悠久的一门艺术,最早源于明代,清代就变得更为流行,还有一首诗记录了当时的糖画呢。‘熔就糖霜丞相呼,宝筵排列势非弧’……”
吃着甜滋滋的糖画,看着各种各样的造型,我真心喜欢上了这个传统手工艺——糖画!
关于绘画的作文篇5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许多,比如:皮影、中国结、对联、长城......真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可是,最近我却对糖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做糖画的工具很简单,就是一把勺子和一把铲子。糖画的材料也只是白糖和饴糖。在一些公园和景区一般都会有糖画的身影,我在南京的栖霞山见到过,芜湖的赭山公园里也有。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赭山公园玩,在儿童游乐区看到了一个制作糖画的摊点。摊点的主人是一个干净帅气的年轻人。摊位上摆着许多糖画作品,有车子、房子、兔子、猴子...... 他还可以根据客人的需要临时做出新的作品。我要了一个可爱的糖画兔子。只见糖画艺人舀起一勺汤汁,然后快速地摆动勺子,让糖汁慢慢流到干净的桌子上去,形成一个图案。等过几分钟后,糖汁渐渐干了,再用铲子铲下糖画。这样,一个美丽的兔子图案就出来了。
糖画虽然不如其他的糖甜、好吃,但是你只要看看糖画艺人“作画”时惊人的速度和精美的图案,你就会不由得想:糖画艺人的技艺真是高超!糖画真是太有趣,太神奇了!
关于绘画的作文篇6
有一天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到五里桥公园散步。一来到公园就看到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在跳广场舞,有的在散步……
我们正散步着,发现前面有一辆手推车摊位被人群团团围住,于是我决定上前探个究竟。手推车上插着形状各异的糖画:张牙舞爪的大金龙,展翅高飞的仙鹤,憨态可掬的熊猫,聪明机智的小猴……个个栩栩如生。看到这些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
糖画是中国著名传统小吃,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而闻名遐迩。我上前询问了一下那位糖画艺人:“这糖画怎么卖?”他不急不慢地说:“不同造型的糖画因工序的繁简,价格也就不同。”我指着一只孔雀问了一下价格。他说:“二十元。”我说:“好的,就给我做一个孔雀。”付完钱,我就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只见他先挖了一勺糖稀,勺子稍稍向一边倾斜,糖稀就从勺边挂下金灿灿的一根细线,热的糖稀金线落到一面光滑的板子上很快就开始凝结了,随着糖画艺人的手在空中移动,板子上就呈现出一只粗细金线构成的孔雀。最后,他在孔雀身上压下一根细棍,棍子一提,一只栩栩如生的孔雀就完成了,好一幅孔雀开屏!
看着糖画漂亮的样子,真让人舍不得吃,我就轻轻地舔了舔。那味道真是美妙绝伦,好甜呀!我忍不住又张嘴轻轻地咬了一小口,随着清脆的“咔嚓”声,一股玫瑰和麦芽混合的香气在嘴里弥漫开来,好像一下子把人带到了溢满香气的花园里。
关于绘画的作文篇7
糖画是我们中国汉族的一种民间手工艺。顾名思义,它是用糖做成的画,可以观赏也可以食用。民间俗称“倒糖饼儿”。传说糖画是唐代四川大诗人陈子昂发明的。他喜欢吃黄糖,将糖溶化后在桌子上倒铸成各种小动物和花卉图案,一面赏玩一面食用。后来,皇上知道了,就宣他进宫当场表演,并脱口而出“糖饼”两字,这就是“糖饼儿”这一名称的由来。陈子昂回乡后把这手艺传给许多徒弟,糖画就流传下来了。
做糖画的工具很简单,仅为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就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造型大多是各种动物,有龙、凤凰、大鱼、鸽子、白兔等,因此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我们杭州河坊街上糖画摊前常常围满了人。大多是小孩子子,也有大人,甚至有外国人。星期天,妈妈带我到河坊街玩。我们来到糖画摊前,看见有不少人手里都拿着糖画。有的拿着腾飞的金龙,有的拿着展翅的凤凰,有的拿着可爱的小白兔......我看了很羡慕,也让妈妈给我买一个。我转动转盘。指针指到了寿桃上。只见民间艺人阿姨用小汤勺舀起一勺溶化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很快,一个中间带有寿字的寿桃就铸成了,桃子上还带着两片小叶子,真是栩栩如生啊!阿姨又在糖画上粘上竹签,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来递给了我。我觉得阿姨做糖画的速度非常快,寿桃也做得很精致。我用舌头舔了一口,啊,真甜!
我真喜欢糖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