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同体作文7篇
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和难忘经历永远铭记,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将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点滴细节变得有趣和有意义,下面是82秘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家国同体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家国同体作文篇1
随着经济的腾飞,家家户户的经济条件也变好了,电脑,也随之走入了我们的生活。拥有电脑的家庭大多数都上了网,所以,网络所带来的利与弊不得不让人重视。
上网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有什么新闻可以通过网络第一时间知道。如果遇到有不理解的'地方时,我们就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它就像一本万能的字典,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如果想与在远方的亲戚朋友沟通,可信件太慢,长途电话又很贵,怎么办呢?不用怕,我们只要把电脑打开,一切方法就摆在眼前了,可以聊天,可以发e-mail等等;要是你不开心,想让心情舒畅,你就可以上网看看漫画,听听舒缓的音乐!可谓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但是,网络不仅有利还有弊,是一把双刃剑。
有些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些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深陷网络的虚拟世界,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如课、睡眠等,也常常想着网上空间,造成了精神不集中等情况。除在精力方面,在身体健康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集中表现在视力大幅下降。这样不但不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反而会使我们变成他的奴隶,甚至会使我们作出更可怕的事。而且,上网时间过长可能会出现各种疾病,比如眼疾,轻者高度近视,重者双目失明;比如腰椎劳损,关节痛,直不起腰来;还会出现语言功能变弱,人变得少言寡语。
世界上的万物都是有好也有坏,要看我们怎么去对待。就像网络一样,处理好了就是利大于弊,处理不好了就是弊大于利。要真正做到“文明上网,上网文明”。
家国同体作文篇2
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是迄今人类所拥有的容量最大、内容最全面、传递速度最快的信息中心。打开网页,就等于与世界握手。看新闻、办商务、结交朋友、查询资料、求医问药,不用舟车劳顿,不用费时周折,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实现。
俗话说得好:”凡事有利必有弊“网络也不例外。网络在提高人们社会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可能对部分网络使用者造成伤害。首先,上网会危害人体身体健康。电脑显示器带有辐射和电磁波,长期使用会伤害人们眼睛,导致视力下降、诱发一些眼病。其次,上网会摧残人的思想。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泛滥成灾,垃圾信息会对学生整体素质造成冲击,成为诱发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冲突和失范的重要因素。再者,上网成瘾会荒废学业。有一位学生在日记里这样说道:”该死的网吧,你夺走了我的学业,夺走了我大学录取书,我咬牙切齿,切肤也疼!但我就是不能自控!“由此可见,上网带来的消极影响之大。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我们必须正视的是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人,总能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对自己无益的事情上。只有那些自甘堕落、对自己不负责的人才会成为网络的俘虏。
总之,网络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有利又有弊。利弊只要取决于使用者本人。
家国同体作文篇3
2020年,一场突发的新冠疫情让原本高度发达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仿佛一下子放慢了脚步。但是我相信:这根本阻挡不了全人类共谋发展的大趋势,更加阻挡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我们仍将朝着人类美好未来的星辰大海继续努力地前进着。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始终和世界保持着密切广泛的联系。有些联系有时甚至能够改变中国历史的进程。在商周时代,很多来自两河流域的人类族群就曾迁徙到中国的腹地,带来了很多先进的文化与技术。汉代时,张骞开通了西域的丝绸之路,不仅带回来了很多植物的种子,还让凯撒穿上了来自中国的丝绸。唐代时以西域的风物为时尚;宋代时中国的海船走遍南洋。马可波罗在元代时来到中国,开启了欧洲对东方的向往。三宝太监的宝船多次下西洋,甚至到达了非洲沿岸。正是由于来自美洲的土豆和玉米,使清代的人口大幅增加,活人无数……中国的历史说明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从人类存在的一刻就已经开始了!这一进程不可阻挡,更不能逆转,因为这是全人类的福祉和未来!
世界是全人类的世界,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个人的。如果某些国家或个人因为一己的私利而剥削、欺诈、侵略、蹂躏其他国家或个人的话,那他们必将成为全人类的公敌,而受到全人类的唾弃。只有在“同一世界”的理念下,才能让经济落后的地区慢慢发展起来;才能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安居乐业;才能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就是要全人类共同进步,共同走向和谐幸福。
作为中国青年,我们有幸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全球一体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会继承历史的经验,运用“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先进的思路方法,和全世界的青年人携起手来,共同创造更加先进、更加幸福、更加和谐的“同一个世界”!为人类的未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希望大家都能认同这一现实,一起携手,共创未来!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家国同体作文篇4
时代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紧密联系成了一个地球村。合作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行动或方式。在现在的时代变更里,共同合作、携手同行也应了世界命运共同体的呼唤!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面对着多变的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其发挥了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的作用。
合作共赢,众所周知,合作不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实现双赢的智慧!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一直传承着合作共赢的理念。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发现:但凡成功人士都是勇于合作的智者,因为合作才能共赢。三国时期,刘备与孙权在鼓角争鸣之时放下了干戈,孙权给刘备提供了暂居之地,诸葛亮为孙权设计了火攻之计,孙刘联军取长补短,使曹操八十万大军顷刻间“灰飞烟灭”。这一把火使孙权摆脱了曹操的威胁,又使刘备开辟了蜀地霸业,合作促使了孙吴、蜀汉与曹操的魏国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世界和谐,人类共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同为地球村的居民,要树立共同合作的意识,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世界同大,和合共生,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
团结协作,共生共赢。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需要联手行动,在合作中实现共赢。今年发生的新冠状病毒传染,现在已经蔓延到全球,全球已经陷入了病毒困境,再次表明了,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灾难来临之时,国际社会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到今为止,中国政府已经或正在向127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紧急的物资援助,还向11个国家派出13批医疗专家组。然而,在这种互援互助的友好氛围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甚至刺耳的声音。有些国家不是集中精力与病毒战斗,而是歧视、抹黑他人,以达到甩锅、推责的目的。
面对这些不和谐的现象,在这样的时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法更显意义非凡了。
所以说,团结合作、共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援助别人就是在拯救自己啊。没有谁是一座孤岛,人类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家国同体作文篇5
本次寒假政治学习中关于民族团结教育专题学习完之中后,越发的觉得民族团结非常重要。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个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同样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团结,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 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建立在全国人民的团结和共同努力的基础上的,没有民族团结,一个国家只会灭亡,兴旺也就无法谈起。民族矛盾一直是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想一想当初要不是国共两党闹矛盾,那抗日能打八年吗?要是只有一个国民党,那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国民党自身存在许多的民族矛盾,所以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而共产党先进得很多,他们把人民矛盾是否能够顺利解决作为一次革命能否胜利的决定因素。所以民族团结是维护社会稳定、祖国统一、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解决民族矛盾,首先我们应该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上,中国的人民一直受到各种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这是中国历史一直动荡的原因。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废除了封建制度和各种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使中国在各方面都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
其次就是各民族之间实现民族平等,只有实现民族平等才能有民族团结,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只有这样各民族才能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 56 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现代化进程。
最后,我们应该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是民族团结。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当前,还存在着一些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主要是一些无视民族团结的在搞国家分裂,这种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打击,同时我们每一个中华人民政府应该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只有了强烈民族团结意识感,才能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历史和现实的斗争经验告诉我们,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分裂。民族分裂主义是危害国家统一、影响民族团结的主要危险,没有对民族分裂主义的坚决斗争,就没有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就没有稳定与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加紧活动的新情况、新动向,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自觉肩负起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不断开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新局面。
家国同体作文篇6
民族团结是我们从未忽视的问题。五月的和风伴着我们迎来了自治区第26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团结从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从未褪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率先为少数民族打开了向汉族学习的大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十八年,考察了许多国家,把西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都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汇报,为汉朝反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来往。大漠的驼铃声记录着遥远的文明。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有一批爱国的少数民族为祖国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之后千万同胞们的幸福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权利,使得在新疆生活的47个民族能够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的生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所展现的民族团结精神深深烙印进了人们心中:忘不了全国各族人民为汶川遇难者默哀的情景,忘不了玉树地震中藏族孩子渴望生命的眼光。忘不了国庆节天安门前那56根民族团结柱。这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有血浓于水得亲情。
我们学校是一个各民族学生与老师和谐相处的大家园。学校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同学。学校在学习生活方面也给予少数民族同学很多的关心,而我们也应该用一种团结、友爱的态度来对待学校里的每一位少数民族同学。只有关系的和谐才能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校园。
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和谐都是发展的前提。09年的“7.5”事件使生活在新疆的我们更加体会到稳定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了团结我们很有可能成为那个近代任人宰割的中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就会成为空谈,变成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我们更应做到团结,用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世界!居安思危能使我们防患于未然,能让我们见证一个蒸蒸日上的新家园!
回望历史,我们拥有辉煌的华夏文明;我们共同书写中华的传奇!展望未来,我们拥有美好的明天,我们共同仰望同一片蓝天!
这是我自己写的演讲稿,你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吧。希望能给你一些帮助。
家国同体作文篇7
通过此次专题研讨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一名知识分子,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重要性,在讲台上我们传授的是知识,但更多的是我们的人格,是我们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走向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向。三尺讲台,连接着万千学子的成长,更关系着家国命运,教师在传播知识。立德树人的同时,也是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后置在学生们的心中。把学习到的有关内容结合到平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当中,武装头脑,认真工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民族团结做出自己的贡献。
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良好发展即是如此,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意识自觉、精神指引和美好追求上,这离不开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支撑。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气质与命运走向,有助于明确政治方向、汇聚智慧力量、提供精神归宿、巩固国家善治、捍卫民族尊严。
有助于明确政治定位,指明行动方向。“没有方向的船,什么风都是逆风”。作为_出的重要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对新时代包括民族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政治定位、点亮行动的明灯。在深化改革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行动指南,更有助于确立民族共识、巩固集体认同、铸牢整体意识,激发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建设性与能动性。
有助于汇聚集体智慧,凝聚发展力量。谚语有云,“众人拾柴火焰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行动指南并努力维护共同体的行动举措,实际上是一个智慧聚集与力量凝聚的过程。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每一个别的人常常是无善足述;但当他们合而为一个集体时,却往往可能超过少数贤能”。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正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发挥中,我们党和国家才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跃。因此,新时代仍需努力铸牢这种意识,以充分凝聚人心、汇集有效资源、整合进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