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为主题作文7篇

时间:2024-03-16 11:06:12 分类:个人总结

只有贴合主题的作文才能得到读者的青睐,积累素材可以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细节和描写,使作品更加具体和生动,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以中国为主题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以中国为主题作文7篇

以中国为主题作文篇1

一说起南阳,大家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卧龙岗。是的,天下第一的军师“诸葛亮”就在这里。修筑卧龙岗是为了纪念诸葛亮,在这里一直有一个故事就是“刘备三顾茅庐”。一提起“三顾茅庐”大家肯定熟悉,我也非常熟悉。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刘备第一次去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出去了。第二次去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去游玩了。第三次去的时候,刘备、关羽、张飞先沐浴了一下才去了卧龙岗。他们到的时候,诸葛亮在睡觉。刘备不想吵醒诸葛亮,就没有让诸葛亮的徒弟叫醒他。最后,诸葛亮因为刘备的忠义给感染了,当了他们的军师,帮他们打了许多胜仗。

这里的风景也非常有古代的文化感。比如说:给诸葛亮对拜的地方、史记馆里面、十八罗汉的雕塑。这些都有着古代的文化感。在给“先师”对拜的地方就有着很多古代的城墙,让人们感觉这些东西跟古代的东西没有区别。还有史记馆里面,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那些故事的字是用一些古代的东西刻在上面的,而且这些人物也跟古代的差不多,这些也可以让人们感觉到了古代的气息。还有十八罗汉,这些十八罗汉的雕塑可都是人们挖出来的。有的完好无损,有的头没了,有的身子没了只留下了头,有的只剩着身子了。

卧龙岗家有很多很多故事还在发生着……

以中国为主题作文篇2

派驻干部的抗疫记录

这个春天,记录下你们平凡而伟大的样子。

在这场战“疫”中,我发挥所长,承担了一项特殊任务:制作一部反映十字街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纪实电视片,以加强宣传、发动群众,筑牢人民战“疫”的钢铁防线。为了完成好这项任务,我淹没在战“疫”最前线的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中,我每天用手机拍摄视频和照片,一次次被那些熟悉的、陌生的“身边人”震撼,一次次因他们忘我的奉献精神而感动,隔着小小的电脑屏幕,我与这些平凡的英雄们对视,理解他们的坚守与无私,更将他们普通而又伟岸的形象深深地刻在心中。

我的担心,真的有点儿多余

抗疫初期,我看到一条微信朋友圈转发的信息,说新冠肺炎发生以来,已有9名女性倒在了战“疫”一线,她们当中有医生,有警察,也有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最年轻者仅27岁。这让我的心突然提了起来,要知道十字街镇的两位书记都是女性,都是2019年末才来到十字街镇任职的。而且,镇班子成员中还有三位女性,这样一个年轻且女性成员较多的镇班子能否经得住这次大考?在这艰难时刻,女性是不是要远离这场“战争”?

2月15日清晨,丹东大雪。

为了拍摄到最基层、最真实的镜头,我很早就出发,前往几个村的设卡点。当我赶到的时候,我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看到两位书记带领着所有的班子成员,已经在各个卡点检查工作了。不仅如此,在这一天的拍摄中,我发现许多女性忙碌的身影,在卡点,在风里,在雪中,在宣传车上……

在赤榆村,我听到了一对婆媳的战疫故事。婆婆是卫生所的医生,儿媳妇是村经管员,作为一名老党员,婆婆在接到抗击疫情的通知后第一时间买来20公斤酒精,用微信通知每一户村民,让各家派人戴好口罩、拿着瓶子到她家领半斤酒精,并详细地给大家讲解用酒精消毒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因为家里开了个小超市,所以她一有空就把自家的口罩拿在手里,坐在门口,看到没有口罩的人就免费送一个,她还让儿子主动加入到村防控志愿者队伍中,去最艰苦的卡点值班。在这场战疫中,婆婆有一个好帮手,就是她的儿媳妇,这位儿媳妇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每天都和婆婆一起烧好开水,煮好茶叶蛋,连同一次性纸杯给卡点志愿者们送去。还把家里小超市的炉子烧得暖暖的,让志愿者在那里取暖、换班。

龙源村也有一位女党员,她“调动”丈夫和儿子全家总动员,用自己家的车包下了水库放水口的卡点检查工作,真是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他们一家三口轮番执勤值守,还给村里捐了款,她说:“这次防控工作战线这么长,大家都挺辛苦的,给大家买点吃的喝的,或者看看村里还需要什么防护物资,虽然是杯水车薪,但却是我的一点心意。”

我知道,我的手机容量太小,拍不全这次战疫中所有平凡的女英雄,我的文字也太苍白,写不尽女性的柔情与坚韧。然而,我知道,是她们放下嗷嗷待哺的孩子,放下需要照顾的老人,放下生病的家人,将自己的一份光和热汇集成强大的力量,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虽然,她们的身影是那样单薄,那样柔弱,可是她们的背影却又是那么顽强,那么坚定。那一刻,我很意外很感动也很惭愧,因为我的担心真是有点儿多余了。

收起感动,只留下敬仰

制作这部电视纪实片的过程中,我常常想,如果没有这次突发的疫情,我恐怕很难发现,原来这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基层干部、平民百姓,却在如此危机时刻,显示出这般侠骨豪情。他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漫天的雪花下毅然选择逆行。在乡村的每一条小路,每一个角落,每一户农家,留下清晰而坚定的足迹。从一月到三月,十字街镇所有的基层党员干部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没有人缺席,更没有人听到哪怕一丁点儿的抱怨。

宏天村有一辆绑着大喇叭的红色宣传车,每天早上七点半准时出发。循环播放疫情防控常识。全村12个村民组,一趟走下来将近两个小时。每天至少保证上午一趟,下午一趟。这辆小红车被村民拍下来发到网上就火了,车的主人周书记也出名了。听说这位周书记是一位爱车如命的人,平日里把心爱的小红车擦得铮明瓦亮,一尘不染。谁也没想到,为了村里有一辆宣传车,他竟毫不犹豫地提出用自己的车做宣传车,磨掉了漆也一声不吭,这可让宏天村的乡亲们对爱惜车的周书记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在一次拍摄中,一位老大爷拉着我的手说:“你多拍点我们村的党员吧,这次抗击疫情,我们是真的看到了党员的力量,他们个个都是好样的。”的确是这样,我的镜头里就有孙家店村两位70多岁的老党员。一位姓陈,是党小组长,另一位姓秦。因为两位老党员一直坚守在卡点执勤,半个多月从未间断,无论寒风刺骨,还是风雪交加,都坚决不离岗位。他们俩年纪大,大家都担心他们身体吃不消,心疼地劝他们回家休息,他们却说:“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党员就应该冲在最前面。”

还有一位老党员,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姓杨,被大家称为“倔强的老杨”。他是一个村的村民组长兼党小组长。平时老杨跟谁都是笑呵呵的,是个热心肠儿,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都积极主动上前帮忙。可是,这次疫情防控他却来了“倔劲儿”。有一户人家的孩子要过周岁生日,因为这家情况比较特殊,夫妻俩结婚十多年才生下个宝贝儿子,全家人特别开心,马上周岁了怎么也得庆祝一下,想请几桌人高兴高兴。老杨知道后,马上跑到他们家做工作,宣传疫情防控要求,禁止人员聚集,建议取消生日宴。人家当然不同意,结果老杨一趟不行就两趟,两趟不行就三趟,反复做工作,直到这户人家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取消了生日宴。

在抗击疫情这段时间,人们常常看到媒体上有这样的词句:世间从来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既然选择了逆行,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其实,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看这些文字,并没有太多的感受。而当我真正与这些平凡的人们面对面,亲眼所见他们无怨无悔奉献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词语真的是这些平凡的英雄们最真实、最完美的写照。

不眠不休,为了不能忘却而记录

十字街镇抗疫工作启动后,镇党委、政府严格落实上级有关抗疫工作要求,从制定下发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应急预案,到印发张贴通告、通知、倡议书等等,十字街镇全体干部一直全力以赴。干部和志愿者们以村为单位,分组逐村、逐组、逐户、逐人兜底式、拉网式全面排查。2020年1月 30 日,全镇13个村的81个村级检查点和各村民组自发设立的卡口全部到位,为百姓筑起“最后一米”安全防护屏障。

在小楼房村,我发现了几张村民拍的照片,从技术角度来说,照片清晰度不够,构图也不太讲究。可是,它们却深深打动了我。画面上是村书记在为卡点值守的党员佩戴党徽,以此鼓励大家“绷紧弦、不松劲、坚持住”,照片下面还有一行小字:让党徽在防控一线闪光、在每名党员胸前闪耀。当时,看到这几张照片,我真切地感觉到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浑身充满干劲儿!我知道,那是信仰的力量。

在龙潭村,我挖到了一个好素材,是一对“最美逆行夫妻”。妻子是村妇女主任,丈夫是一位普通志愿者。大年初二,妻子突然接到上级通知,于是,来不及照顾生病的婆婆,把孩子交到公公手里,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同村两委班子一道冲到疫情防控工作最前线,了解外来返乡人员信息,建立人员信息台账,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加强老人儿童防护,分发防护物资,为志愿者送水送饭提供保障等等,忙得脚不沾地儿。她的丈夫,在妻子冲向疫情一线的那一刻也紧随其后,将自家的皮卡车绑上大喇叭,开着车挨家挨户地播放疫情防控知识,并且坚持到进村检查点执勤,而他的妻子也坚守在检查点执勤。我坚定地相信,每当夫妻二人擦肩而过,那关切的目光所传递的,一定是一种叫做“与你并肩作战”的坚定。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

我希望我可以不眠不休,将每一个令人心生崇敬的平凡英雄的形象都存储在我的镜头中。

我希望历史可以记住你们,记住你们曾经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平凡却伟大的贡献。

我相信这个春天,一定能永远记录下你们的样子。

以中国为主题作文篇3

根据《省教育厅省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青团湖北省委关于〈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活动的通知》的要求,20__年上午10:00交通小学全体师生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组织观看了《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电视课堂。

本次视频“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为主题,教育引导小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营造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可为的深厚氛围。不仅让小学生在学校在体会到国家安全与自己切身相关,还提高了全民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惟愿春光烂漫时,江山无恙展新貌

己亥末,庚子春。本应是阖家欢乐,幸福安康的好时节,奈何病毒的惊雷无情地划破祥和的苍穹,让遍布火树银花的街巷卸下彩灯,变得一派清冷死寂。

20__年的非典时期,我尚未出生,只从长辈口中明白疫情的恐怖。而今,我得以与祖国共度危难,才知晓疫情之骇人。当年非典的阴影不断地蚕食着人们的心理,在病毒爆发之后顿时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所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非是一人的孤军奋战,而是无数像钟南山院士一样的逆行者们携手同行,并肩作战。从风光旖旎的荆楚之地,到万里河山的大中华,无数的医者用大爱无疆的心灵温暖了命悬一线的患者,让他们拥有活下去的机会;也温暖了所有身困斗室的人们,让我们能够安稳度过这特殊的时期。他们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为久旱之地带来希望的甘霖。

“倘若天下安乐,我等愿渔樵耕读,江湖浪迹;倘若盛世将倾,深渊在侧,我辈当万死以赴!”众多的医者赴战一线,是担一身胸怀天下的国士无双。他们“一盏仙壶济世悬,国有危难立钟鼎”,他们“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千千万万的人构成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势将病毒隔之于外。

鲁迅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这些逆行者们不正是无私无惧的中国的脊梁吗?

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的更快。“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来到。”我亦相信,病毒无论怎样猖狂,不日必定被我们所驱。待到春光烂漫,橘井泉香,久闭的家门必会敞开,姹紫嫣红的花儿必会与我们相拥,沉寂许久的大地必定恢复歌舞升平的盛世之象。

征战数月方休,万民皆安。

愿此疫后,华灯初上,山河无恙,此后百年,风调雨顺。

以中国为主题作文篇4

说到责任,人们都会说自己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但是,这是真的吗?让我们回到那天下午班会课激烈的讨论现场吧!

讨论会开始了。唐老师给我们看了几组照片。拍摄地点是我们班的垃圾角,拍摄时间是上周二下午5点左右。这时,值日生早已回家。从照片中,我们能清晰地看见,扫把乱七八糟地摆放着,抹布也零散地掉在地上。我惭愧地低下了头,因为我是那天的值日生。

班队会上,唐老师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一颗负责任的心,我们要带着它去关心、关爱我们的班集体,为班集体做出应有的贡献。比如:垃圾满了,就去倒一下;桌子歪了,就去扶一下;抹布掉了,就去捡起来挂好等。我们要有责任心,做一个真正关心集体的人。

然而,在我们班上有多少人是真正关心集体、有责任心的呢?恐怕只有唐老师一个人吧。每当吃午饭时,地上有纸团、米粒,我总能看见唐老师忙碌着,而自己却无动于衷。

我感到很难过、很愧疚,同样身为班级的一员,为何却有如此之大的差距?身为一班之长的我,常常忘了老师们的交代,如:下课后把本子抱回教室;等同学们回到教室时把本子发给他们订正

每到这时,我便会自我安慰:没关系,下次吧!现在,我却发现,那时我应做的是自我反省,而不是自我安慰。若像之前那样,拖的时间越来越长,犯的错误也越积越多。,班队会上。同学们也纷纷发言。许乐池说:"每个人都应该从小事做起,这就是负责任。"

万申豪说:"在学习上我们应该寻根问底,不能浮光掠影,这就是对学习负责任。"

王意宁说:"无论做什么,我都要把事努力做到最好,这就是负责任。"

刘伊真说:"其实责任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不曾留意。"

是啊,责任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留意,就会发现它们。老师,我一定会纠正错误,与同学们一起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以中国为主题作文篇5

不知不觉又要进入春节模式了,每年我们都在说:过年没有小时候有趣了!可我们找寻的年味是什么?是新衣?是年夜饭?是拍一张全家福?还是一件渴望已久的玩具?

记忆中的年味,是挂在老房子墙上那本厚厚的黄历,喜庆吉祥的大红封面,白底黑字的每一页除了载有农历月、日和农时节气外,还写满了“今日宜忌、吉神凶煞”等,撕一张少一张。而除夕那一页早早就被心急的我做上记号,每天数着日头盼着过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情愈加迫切,新年便在撕去的一张张老黄历中,越来越近。

记忆中的年味,是年三十全家齐上阵,母亲负责用面和水熬浆糊,一个小盆,一根筷子,在煤球炉上细火慢熬,边熬边搅,熬好的浆糊会散发一股酸酸的气味,馋嘴的我总有忍不住尝一口的念头,结果自然是被母亲及时制止。刷浆糊要用一个高粱穗扎成的刷帚,沾上粘稠的浆糊往门框上刷,哥哥个子最高,负责贴春联,父亲则指挥哪一副春联该贴到哪个门上,我负责看高低,“左边低了,右边再高点……”贴春联的过程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记忆中的年味,不是除夕家宴上的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而是一盆普通的凉拌什锦菜。每年,母亲都会为了年夜饭前前后后忙活好几天,杀鸡宰鱼,蒸馍馍、剁肉馅、煎蛋饺…… 最后,在除夕当天,所有的食材都准备妥当,父亲就开始拌什锦菜,菠菜、粉丝在开水中烫熟,鸡蛋液在锅中煎成薄薄的一层,各种食材切碎后拌匀,上桌时配上一碗飘着红辣椒油的调料汁,一红、一绿、一黄,让人瞬间胃口大开。

记忆中的年味,还是老房道中放鞭炮点焰火时,四处飘散的硫磺味。那时物资还不怎么丰富,父母收入也不高,过年家里除了年三十的“封门炮”初一的“开门炮”初三的“送年炮”外,没有多余的鞭炮给孩子玩。我便“自力更生”,一大早起来,就去捡别人家没放响的鞭炮残余,房道里的孩子多,我们总爱比谁捡的最多。眼巴巴地望着别人家放完鞭炮后,我生怕捡晚了,被别的小孩抢先,赶快蹲下,把没有放响的鞭炮一个一个地捡起来,然后再拿着点燃的香燃放。过年那几天,矿区家属区的每一条街巷都是让我两眼发光的藏宝地,也是我从不曾忘却的欢乐场。

几十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过年的方式也变得更丰富多彩。可不知从何时起,那些曾触动我全部感官的年味,渐渐消失了,就像记忆中的老房子,成了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寻找年味,成了很多人想做、在做、却难以如愿的事情。从城市到乡村,从他乡到故乡,我们寻寻觅觅,四处游荡,即使看到了瑰丽璀璨的烟花,漫天飞舞的爆竹,却总感觉少点什么。

记忆中的年味,虽然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可儿时的童真和一家人和和睦睦的亲情,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从未消失,反而愈发清晰。或许,那份年味就是家人围坐的团圆热闹!

以中国为主题作文篇6

游完闻名遐迩的万里长城之后,妈妈又带我们去了世界文化遗产——故宫。

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居住场所,位于北京的正中心,因此被称为北京的“心脏”。它始建于明代永乐帝朱棣统治期间。故宫富丽堂皇,多处用十分珍贵的汉白玉制作而成,让人称赞不已。

进入午门之后,就等于正式走进故宫了。我们穿过太和门,来到了非常雄伟壮观的太和殿,太和殿为皇帝上朝的地方,也就是皇上的“单位”。我们继续往前走,走过了中和门、中和殿、保和门、保和殿、乾清门。就到了大名鼎鼎的乾清宫,乾清宫附近有一个名为“养心殿”的宫殿。乾清宫、养心殿都是皇帝的住所,不同的是,明代皇帝包括清代的前两位皇帝都住在乾清宫,而雍正帝及此后的皇帝都住在养心殿。

下面我们又来到了后宫,后宫分着东六宫和西六宫。其中,坤宁宫为明代皇后的寝宫,清代皇帝和皇后大婚的地方。而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钟粹宫、咸福宫、延禧宫、承乾宫、太极殿、景仁宫、永和宫、景阳宫、长春宫则为妃嫔寝宫。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储秀宫的“丽景轩”,因为慈禧老佛爷为贵人时在此住过的啦!呵呵。

故宫既雄伟有壮观,真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真美!

以中国为主题作文篇7

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悠久,经历过上下五千年的沉淀与积累,其中包含的文化精神是极为丰富的,如果非要说最能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莫过于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了。

在我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等,其每一个节日都代表意义不同的,有些节日是代表历史上伟大的先人,有些则代表着中国传统的习俗的特点,各具特色,给我们的历经这五千多年的中国披上了一层光泽的色彩。而在众多的节日当中我更为喜欢的便是端午节了,其代表的习俗有赛龙舟,栓五色丝线,佩香囊等,而最能代表端午节的莫过于粽子了,可谓是一提到粽子就能联想到端午节了。相传端午节是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因为主张联齐抗秦,受到楚国权臣的打击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顷襄王的贬谪和放逐。屈原离开郢都以后,沿长江东下,踽踽独行,颜色憔悴,披着长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而过端午节我们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汨罗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为端午节。而屈原这种宁死不屈,宁玉为碎也不瓦全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也间接性的告诉我们事情的对于错,无论权利有多么大,我们更不应该妥协。而后来世人通过端午节来表达对屈原的惜而哀之情。因为随之时间的慢慢推移,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由此可见中华传统节日里包含的意义更为不同,每一个节日都有着各具特色的文化精神,而这些节日文化是经历过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时间逐渐演变而来的,故在中华传统节日里每一种不仅仅代表着文化上习俗,更是寄托每一位先人的精神。

早在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从那天起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而每年的端午节里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不仅有美味的粽子吃,还有各种各样的习俗文化赛龙舟等,为此希望这份文化的精神可以继续传承下去。

《以中国为主题作文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