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作文优秀6篇
作文中融入真实情感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更加愿意投入其中,通过作文,我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文学品味和创作能力,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博物馆,作文优秀6篇,供大家参考。
博物馆,作文篇1
今天,我兴高采烈地来到浙江自然博物馆。博物馆里目前陈列展出的内容有:海洋动物陈列、地质史陈列、动物陈列、植物陈列、恐龙陈列、馆藏油画展和科技角七个专题,它们都有悠久的历史。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恐龙陈列这个部分。
一走进自然博物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座座逼真的恐龙塑像和恐龙骨架。恐龙是中生代最活跃、最繁盛地一类爬行动物,自三叠纪中期出现,在地球上生活了近一亿七千万年。在恐龙生存的整个历史时期,他们主宰着地球,成为中生代的“统治者”。恐龙在距今六千五百万的白垩纪末忽然灭绝,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去研究。
恐龙是一个庞大的家庭,它有许多种类形,比如蜥臀类和鸟臀类,蜥臀类还分兽角类和蜥角类,鸟臀类分鸟角类、剑龙类、甲龙类、角龙类和和肿头龙类。
蜥臀兽角类的典型是将军庙单棘龙。它是一种中型兽角类恐龙,长约7米,高3.5米,头大,上下颌具锋利尖牙,前肢短后肢粗壮,均有利爪,靠后肢奔跑。生活在湖河附近的丘陵山地,是凶猛的肉食性恐龙。产自新疆早白垩世地层。
鸟臀鸟脚类的代表是棘鼻青岛龙。具棘的鸭嘴龙,体长7米,高5米。喙部宽扁呈鸭嘴状,牙齿位于嘴的后端。陆上生活,以植物为食。前肢有蹼,可能会在水中游泳。头顶长有一块高高的棘突和一条长长的尾巴,用以防护。产自山东晚白垩世地层。
多棘沱江龙是鸟臀剑龙类的典型。它是一种大型恐龙,长约7米。头小,但荐部神经节巨大,用来指挥尾部。身体背部从颈到尾排列有17对骨板。生活在湖边坡地丛林中,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产自四川晚侏罗纪世地层。
这一次参观自然博物馆,让我收获很大,特别是对恐龙有了更多的了解。
博物馆,作文篇2
今天,我参观了黄河博物馆,通过这次参观,我很有感触。
首先我了解了黄河是怎样形成的,它是距今10万年前,由于强烈的喜玛拉雅造山运动,使我国西部隆起,东部下沉而形成的。黄河流域气候宜人,物种丰富,现代发现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有羚羊头骨、象牙等。古人逐水而居,先民们很早就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新石器石代,各种石器、骨器,用于生产生活,动物得到驯化,原始的宗教、建筑、绘画、天文等得以开创,黄河流域原始的农耕文化领先世界。后来的,夏商周以及封建社会和四大发明等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黄河水患。据统计,从先秦到1949年的2540年里,黄河共决溢5次,改道6次,给流域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创伤。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下令黄河流域大规模除害兴利,综合冶理,确保了下游的岁岁安澜,改善了生态环境。但是近代,黄河也遭受了水污染的毒害,内蒙古等地乱砍乱伐,水污染严重,最后草原变成了荒漠,通过几十年的治理,慢慢恢复了草原。
我认识到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我们做为新时代的少年,要节约用水,爱护环境,保护好母亲河。
博物馆,作文篇3
每次到闽台缘博物馆,我都会怀着兴奋的心情。因为它展现出祖国大陆与宝岛一脉相承,手足情深的关系。
这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再次来到闽台缘博物馆。这次参观,使我受益匪浅。站在广场上,放眼望去,两根直入云霄的石柱映入眼帘。听了老师的介绍,我才知道这两根柱子叫“九龙柱”。我有点不相信,便走到“九龙柱”旁数了数。果真有九条龙,这九条龙雕刻得栩栩如生。
广场的正中央有一个浅浅的池塘,池水清澈见底。老师说这是个“倒影池”,能把整个博物的主体建筑倒映在水里。我有一点半信半疑,便低头一看,没有啊?原来,要从远处看才看得见,于是,我退后几步,啊!只见博物馆的实体和倒影连在一起就像一个红色的橄榄球。整个广场的布置体现了“海峡两岸一家亲”这一主题,设计它的人可真是别有用心啊!
进入大厅里,大厅十分宽敞,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画,上面画着一棵大榕树。我还以为是用墨水画的。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这是一幅火药爆绘壁画,是用180个姓氏组成的图腾。
进入展厅,里面十分暗,好像有幽灵出没。里面陈列着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文物。但我最感兴趣的是三个蜡像,只见一个日本人在写字,另外两个中国人在督促他。这是1945年10月25日日本签署投降协议书的场面。
啊!这次参观博物馆,我收获了很多知识。
博物馆,作文篇4
周四下午一点,我们驱车,向中国湿地博物馆出发了。
中国湿地博物馆位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二期外围,天目山路与紫金港路的'交叉口,建筑面积20200平方米,布展面积7800平方米,是全国首个以湿地为主题,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娱乐于一体的国家级专业性博物馆。
一走进博物馆,馆内的分布示意图告诉我,整个博物馆分设序厅、湿地与人类厅、中国厅、西溪厅4个主题展厅。
所有展厅我和小伙伴都进行了参观,其中中国厅的设计尤为值得一提。馆内以“浸入式”的场景体验为特色,通过开放式展厅及160度环幕影院等多媒体技术,介绍了中国湿地资源状况、特征及湿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可以沿着广西山口红树林、上海崇明东滩、江西鄱阳湖、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新疆巴音布鲁克及塔里木河胡杨林、青海三江源、云南哈尼梯田7类中国湿地的复原场景,进行湿地的生态之旅。通过逼真的复原,红树林湿地特有的泌盐和植物胎生现象、三江平原从“北大荒”变身“北大仓”的历史,以及候鸟迁徙的习性、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间的不同风景等,都可以得到形象认知。
除了看到真实的实景再现外,还有丰富多样的触屏游戏,我们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这次博物馆之行,真是不虚此行!
博物馆,作文篇5
2月24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宜兴博物馆,深入了解了我们大宜兴的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我们宜兴,出土了许许多多精美的文物,我算一饱眼福了。
首先从货币说起,要知道,货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我国的夏商时代就已出现了货币,最终的发展是到周朝的春秋战国时代,当初各种形式的货币盛行,有楚国的布币、刀币、蚁鼻币等,燕赵的鼎形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铜币等等,正因为货币的发展,才使当时社会的各种行业得到蓬勃的发展。古人的这些货币在现在看来仍十分的精巧,铜币虽形状各异,但其币上的铭文、花纹非常美妙,每一件都是艺术品。这些出土货币展现了我国在古代的铸币工艺的高超,以及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当时社会各行各业的兴盛。
其次,来看看我们的大宜兴有什么。
我们宜兴作为陶的古都,出土的陶器非常的多。虽然大部分民众生活生产所使用的陶器在现在看来非常的粗糙,联系到古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水平也无可厚非,但出土的陶器中也不乏工艺精湛的精品。比如一个名为神兽尊的陶罐摆件,它的四周镶有四只面目狰狞的蟾蜍神兽,每只蟾蜍都张大了嘴巴,口中都叼着一颗闪闪发光的珠子,身体上各种漆釉流光溢彩,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我猜想这件陶罐肯定是当时社会上层人士所用,制造者对它非常的用心,我仿佛看到制造他的人用那简陋的工具不断的修改着他的作品,一分一秒的仔细斟酌,一步一步的勾画着,每一个步骤都是那么的小心翼翼,生怕一个疏忽就能铸成大错的样子。
看到这些,我想这些出土的每一件文物都倾注着古代人民的智慧,体现着古代人们的勤劳,我们作为后来者应该继承他们的光荣传统,世代把他传递下去。
经过对宜兴博物馆的游览,我已经对我们的大宜兴几千年来的历史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使我更加关注我的家乡,更加热爱我的大宜兴。
博物馆,作文篇6
今天,我和王思琦、冯歆懿、李淑敏一起去了自然博物馆。
走进那宽敞、明亮的大厅,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大型生物展示厅,那里的生物标本栩栩如生,有灰鲸骨骼,有千年阴沉木,有鲸鲨,还有好多大型标本,数不胜数。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动物展览区,那儿有五步蛇、眼镜蛇和猛犸象的骨骼,等等。但我最喜欢的是华山虎和金凤蝶,现在是虎年,华山虎代表我们虎虎生威,如虎添翼,而且,它是万兽之王,还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哩!华山虎穿着黄黑相间的衣裳,水汪汪的大眼睛。还有一个血盆大口。它很威武,它一叫,所有其它动物都心惊肉跳。凤蝶也不赖,它可美了,特别是那翅膀,是左右对称的,十分惹人喜爱,它还把头翘得非常高,十分骄傲,像是美若天仙的蝴蝶呢!我再三欣赏之下,赞不绝口。那儿还有好多海底生物,像三叶虫、菊石……都像是真的一样。我还去了树林茂盛的热带雨林,那儿都是模仿大自然的,小鸟儿的声音也一模一样。直到我们的参观活动结束了,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那儿。
自然博物馆真是让我回味无穷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