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士的认识作文推荐7篇
作文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能够展现个人的思想和观点,作文是展示个人思维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对士的认识作文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对士的认识作文篇1
认识自己,其实也难。
这有点“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味道。有则关于“猪八戒照镜子”的寓言故事很值得人们去反思:猪八戒听人家说自己长得丑,不相信,便找来镜子一照,果然丑陋,一怒之下,把镜子打得粉碎,而地上散落的镜子碎片中,都有一个丑陋的猪八戒。很多时候,由于虚荣心作怪,人不敢正视自己的缺陷或者不足,与“猪八戒”有异曲同工的本质。
认识自己,就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一个人就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七情八欲,有喜怒哀乐。人是一种情感很丰富的高级动物,一生为“吃喝拉撒”而劳累奔波……因此,有功利心,有私心,这都十分正常。“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所以,生活在物欲横流的尘世,人免不了有“流俗”的习惯,从行动到语言到心态等,自然发生微妙的变化,能经常认识到这点并不断修正自己的人,就具备了“哲人”的基本素质。
认识自己,就能及时地提升自己。一个人就是一个发展的个体,这种发展漫长而持久的。如果发展方向是正确的,自己可以是草芽,遇春风春雨就破土,释放氧气清新原野;自己可以是树苗,在阳光雨露滋润下长壮长高,撑出绿荫抚慰人心……人在变化中求发展,在发展求壮大,这必须以正确“认识自己”为必要前提。
认识自己,其实也易。
人经常每天要面对的,不过那么一些围绕在身边的人。但更多时候,人时时要面对的,只是自己。像一滴水能映照出太阳的光辉一样,每天,人的思想、语言、心态、行为,便能映照出一个真实的自己。认识自己,就可以把握自己;认识自己,就可以完善自己……一旦,看问题看世界的角度有了变化,人就能发现全新的自己。
认识自己,关键在于眼光。这眼光不能自卑,这眼光也不能自负。该自信的时候要自信,该低调的时候要低调……脚踏实地,不好高鹜远;修身养性,不专横跋扈;宽容大度,不奴颜媚骨……这样的自己,就有“君子坦荡荡”的味道。
?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人一旦真的到了这样的思想深度,就能将认识自己深华到一个完美的境界中。
对士的认识作文篇2
我叫__,这名字可能有人听说过,也许有人很陌生,但今天的这次介绍,我将要让你们了解我,认识我。我是今年的九月来到__中学的,心中满是欢喜。在平时的学习中,动脑筋的问题想得确实很快,在数学、物理等计算上能过得了关,而文史类的读物,我更有我独特的见解。认为时间最宝贵的是生命、时间与精神。认为会感受与思考的不仅使大脑,还有心灵。在这几天中,我认识了一些同学,彼此之间的沟通不仅很融洽,而且增进了友谊。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去得多了,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因为我,还会在以后的社会上这个更大的陌生世界去拼搏,去生存,为了给将来打下藤好的基础,所以,今天的我,要比以前更努力。平常我们几乎在用肉眼看这个世界,有人说:这样会看得真,看得失。但我经常用新看这个世界,原来闭上眼睛之后的感受,是那么前所未有的清晰。只提上的感受是比不上精神的振奋的。所以鲁迅弃医从文,也可能是想到了这一点吧。之所以,语文的地位对我来说是更高的一个层次,是精神崛起的寄托。
这就是我,一个思想极为复杂而可望新事物的人,所以对未来,也是想象的并不是很美,但只要我努力去做,相信这个世界对我来说是可以向往的未来。希望能在班上大家能多多指教,谢谢!
对士的认识作文篇3
很多学生,拼命地学习,就是为了能取得好的成绩,让同学羡慕,老师欣慰,家长自豪。不可否认,我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个,也许我们并不喜欢学习,但我们还是一味地执着于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但凡事总有另外,也许她是其中之一。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很聪明很有天赋的人,上天待她是不薄的,赐予了她一颗善于学习的脑袋,但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原来这样的人也有不擅长的事啊!记得她曾对我说:“我想学钢琴,但那谱子我怎么也记不住,你说,我是不是很笨?”
谁敢说她笨啊,她的成绩一直稳居全班第一,怎么可能笨?那时,我便说:“你不笨,相反你很聪明,这点全班同学都可以作证,人嘛,总有不擅长的吧,你可能再多背背乐谱。”她似乎把我当成了解语草,不断向我倾诉:“可是我真的好喜欢弹钢琴,这次我一定会坚持,不会再被别人的思想所左右,即使我父母加以阻挠,我也不会放弃——”叹!这就是成绩好的悲哀,父母只让学生学习,都很少有空闲时间了,更别说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过一段时间后,又要考试了,可当结果下来,我疑惑了,全班同学疑惑了,为何保持很久全班第一的她竟降到了第六名,可她却好似并不在乎,课间依然和我有说有笑。我出于关心的缘故还是问了她全班同学心目中共同的疑惑:“你这次怎么没考好啊,我刚才从办公室路过,听到班主任要打电话给你家长,你没事吧”她依然很高兴,说:“没什么,我只是因为练了太长时间钢琴,而没时间复习才这样的,不要为我担心,我爸妈已经训过我了,没事,我告诉你哦,我背着我爸妈报名参加了全市中小学生钢琴大赛。”我很震惊,是什么让她放弃当第一的机会而去练那可有可无的钢琴?又是什么让平常乖乖宝的她做出了这样的事,她来是跟我说,让我也去做一做平常很想做,而又因为学习不能做的事,这样我就能明白理解她的做法了。从同学口中得知,她被老师训了一回,说她因为弹钢琴而浪费学习时间是很愚蠢的——她从未被老师骂过的人第一次被老师骂,不会有事吧
我在第一时间找到了她。当我发现她时,她坐在池塘边上的木椅上,双手还在不停地弹动,再向上看,她的眼睛微闭,调皮的柳条不时刷过她的额头,她仿佛融入这景象中,让人不忍打扰,闭上眼睛,用心感受,仿佛能看到一个个音符从她指尖逸出,听到那悦耳如天籁的声音,我沉醉了。后来她喊醒了我,她对我笑,笑得让我觉得她受的打击是不是太大了——我问她,她说:“没关系,我没事,老师的话也不无道理,等到了二天后,比赛结束我会好好安排时间,学习弹钢琴两不误,这样,我爸妈和老师也能放心了。”我忽然觉得我羡慕她,不,是崇拜!她放弃获班级第一的荣誉,去做一件会让她惨败的事,甚至会让同学看不起她。我至今还记得她当时参加并没有得奖,好像第十名吧,唉,时间久了,我也忘记了。但她当时对我说的话,我毕生难忘,“我并没有失败,在这几个月里,我过得很快乐,即使耳边总有父母的唠叨。很难想象吧!也许,以前我学习大多是被动的,从前父母那接受来的思想,让我们懂得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不辜负他们,我只有学习。为自己吗?
我想更多的是为了报答父母吧!我学它从不是从不是以获奖为奋斗目标的,它在我心中是圣洁的,不能被我玷污。学它的初衷只是因为我喜欢弹,我从不为获奖而演奏,就是希望父母能同意我继续学。”我从不为获奖而演奏!我从不为获奖而演奏!我从不为获奖而演奏!这句话触动了我,令我无话可说。人嘛,应该追求自己想要的,不为荣誉,为自己当初的执着。这不禁让我想到2012年诺贝尔文学得主——莫言,我记得他获奖时说“他从不这获奖而写作”。我想写作在他心中也如我好友一般,是圣洁的吧!不容自己因有想获奖的心而玷污它吧!我好友学钢琴是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是为了荣誉,如果是为了荣誉,她为何不去学习,这于她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也许她的行为让人替她觉得不值,觉得她太傻,但是否是这样呢?
我想她看得比谁都清,她也不会后悔,她说:“她会坚持走下去,为自己心中那一份对钢琴的执着。
对士的认识作文篇4
我从小一直是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都快到初三了才弄清楚什么叫做一句话的“主谓宾、定壮补”,更别提写作文了。小时候有关写作文的回忆就是想尽办法凑够字数,是让我极其痛苦的一件事情。老师给我的评语也常常是简单利落的两个字“重写”,那段时光真是不堪回首。
我的父亲确是很爱写作,思路畅通,文笔优美。他每次一看到我写的文章,就会唉声叹气的说:“我怎么一点写文章的基因都没遗传给女儿呢?” 有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却是喜欢看书的,特别爱看历史和小说,不爱看一些所谓智者的领悟和感想。我认为领悟和感想都是自己的东西,需要自己来慢慢体会,而不是简单地拾人牙慧。一本同样的书,可能过几年看看又会有不同的感受。可是读的书却没有转化成好文章,大概我那时就是传说中的“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吧。
这次咱们医院专门为女职工举办了作文比赛。作为新任的科内工会小组长,为了鼓励组员积极参加,我就报了名。抱着第一轮就被刷下来的心态,我来到了“考场”,拿着打印好的纸张,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似乎又要体验一把硬着头皮写作文的经历。第一轮的题目是:身边的榜样。之前病房刚有一个很坚强的孩子走了,他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让我觉得医生有时候在死神面前显得那么的无能为力,于是我就写了他的事迹。因为有些难过,写的有些语无伦次。谁知当天就被通知参加下一轮,惊讶之余我又再次来到考场,心想着好运气也就到此为止了吧。这一轮题目是:与阳光共舞。我虚构了一个伤感的故事,通过它来表达我的一种真实的感受,就是要珍惜我们每天都拥有的东西,即使它们看起来是那么的普通。也许是遇到了比较适合我的题目,写的还算顺利,但是没想到第二轮居然又通过了,我已经有些喜出望外了。第三轮的题目是:享受甘苦。这是高中三年主要学习的议论文体,时隔十余年后居然又派上了用场。恰好最近我正在看春秋战国和汉朝的历史,一个个光辉的历史人物生动的浮现在我的脑海,例子随手就来。但并不是历史上的大人物经历的甘苦才值得颂扬,普通人同样在生活中经历着甘与苦的洗礼,特别是这些年当医生,更是体会到这份职业背后的甘与苦。
医生这个职业有时候会比较累,在累的时候我喜欢上了用阅读来放松,不知不觉几年间已经阅读了大量历史方面的书籍,这也使得提起笔来不至于无话可说。这次作文比赛意外地获奖,让我有些不敢相信,却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让我有机会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这是岁月给我们的礼物。感谢工会组织了这次活动,让我们在一个自己不常涉足的领域,重新认识了自己。
对士的认识作文篇5
一个人最难做到的就是准确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认识自己的短处。我们常常对别人评头品足,说长道短,但是很少静静的坐下来,仔细的深入的审查自己。所以,我们看别人或许看的很准,有准确的知人之智,但却难得有自知之明。二千多年前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之间的一场对话就生动充分体现了这一微妙的规律。
一开始,老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面对这一问题,四个弟子的表现各不相同: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率直、天真,不善于隐瞒自己的观点,过分看重自己的才华,而忘记实际操作和理想之间的距离实际上很远很远。理想可能很美好很美好,但是要实现理想,还要一段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夫子哂之”。
看到夫子这种微妙的情感变化,冉有就表现得非常乖巧,他马上谦恭的回答:“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夫子对此回答显然不满意,他未置可否,就把脸转向一旁的公西华:“赤,尔何如?”
侍坐一旁的.公西华肯定注意到了,他的回答更加小心翼翼:“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公西华的小心谨慎,使对他抱有很大希望的老师再次陷入深深的失望。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曾皙身上:“点,尔何如?”
曾皙率性而为,他正在那里奏瑟,听到老师的询问,他“舍瑟而作”,同时自信的答道:“异乎三子者之撰。”正是他的这种自信,以及洋洋洒洒的态度,老师竟然非常的欣赏,长叹一声说:“吾与点也。”
在此,虽是一次简单的对话,但是老师的神态个性,学生的精神风貌,十分鲜明生动的展现在读者面前。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大教育家,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是细微周到的。这一“哂”一“叹”,对比竟是如此的鲜明,不由的让人产生了深深的疑问:孔子除了教给学生怎样树立远大的理想之外,恐怕还有更为高深的学问在里面——人要正确的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请看:
曾皙问:“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这一段话很明显的意思就是,子路在谈话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谦虚,对自己估计过高,夸大了自己的实际能力。老师对此实际上是很不满的。对于冉有和公西华,老师的观点也已经很明白了,那就是一个人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否则,就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就像公西华一样,本可以做大事,却因对自己不了解,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表现的很小器,使老师很失望。由此,我们不妨这样理解:或许是这两个学生,一个个性张扬内敛不足,狂妄自大,这是作为一个政治家最不应该有的毛病,老师用善意的一哂,告诫他,使他不至在以后的生活中走上盲目片面的错误;而另一个内敛有余,自信不足,所以老师借回答曾皙的话,婉转的表达了对学生的肯定,同时讲明了人要自信的道理,激励学生勇敢地朝理想进发。
短短一篇文章,叙事生动,人物形象十分鲜明。可以设想,当老师和一群学生坐在一起,畅所欲言的时候,老师用他潜移默化的教育手法,教育影响着学生,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而学生,也能随时随地的从老师那里吸取营养,发展壮大自己。这千年以前的教育策略,今天依然散发着真实的生活气息,让人从那字里行间看到了一个伟大教育家的风采,我们不能不对这个伟大的教育家投去我们敬佩的一票。而他教给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理念,依然让今天的我们受用无穷。
正确的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既是实现自己理想的一条途径,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航向。我们往往因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有的人狂妄自大,目无师长亲友,最后独自品尝由此带来的苦果;有的人谦卑低下,妄自菲薄,把自己推向人生的边缘;而有的人,因为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他能很快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这一篇文章的学习,不仅仅是看到一场辩论,一场优秀的教育图景,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以前不曾有的认识,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自己能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让我们的人生焕发异彩!
对士的认识作文篇6
生活的境界是我们的意识组成,浮华的世界仿佛愈来愈模糊这一点,太多的外人期望,众目已待,太多的众望所归充实进大家的生命,造成了自己理想世界的空白,如此的空白太宽太大,如栖鸟飞过汪洋,使人言语起来陷入了犹豫,在夜阑时分清醒地想象,啥是你孩提时的憧憬和梦想,现在它们在你生命的哪个角落?
同样存在着人的空间里,大家不免发现古人的自我认识相当清醒。太多的文人骚客,仿佛除去写作与习画,其他的事顾及极少。李贺说:“我生二十不能志,一心愁谢如枯兰。”才二十岁的人,心旌已经褴褛,像他如此的年龄,正是旁人急于升官进仕,正是他人期望宦达的年代,而他却不考虑暇这部分,当后人抽丝剥茧地打开他固守的精神世界的产物发现,凄美与惊艳——如此让人惊讶的精神果实,惟独没蒙翳。
跟随他人的期望可以声名显赫,可以去争取物质世界的充裕,这事实上已成为一种倾向,像古人那样自娱自乐在这个精神世界日渐泯灭的社会中早已销声匿迹。但只是在无功利的同时,内心澄澈如水,如入无碍之境,司马迁在他人眼里完全是个废人,苏格拉底日日拖着肥大的身躯踽踽而行,贝多芬在他人看来是个聋子,但他们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为伟人。大家不禁要检讨他们对于生活的自我认识,但凡精神伟大的人都拥有一颗自我认识的心,强烈的.精神意识能帮他们摒除外面走向的干扰,在他们心中自己选择的走向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径,不论世殊事异,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奋斗拼搏,从未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在他人期望的悖论中走向辉煌。
有人用一生的光阴,寻求他人期望的成功生活,商业家劳心劳神,政治家殚精竭虑,只有有心人才会追源溯流,从自己认定的精神家园中打捞成功的鱼群,最后他会像渔家拉动海带一样,将自己成功的生活越拉越绵长,最后拉动整个大海。
对士的认识作文篇7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确实,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一生处处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也许你书生意气,从大学毕业,满怀希望和信心,一心以为可以“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千辛万苦找来的,竟是与自己的憧憬有极大的反差;也许不是埋怨领导派的工作多余就是嫌上级机关布置的任务额外;也许在于恼火家人或亲戚朋友给自己添麻烦;也许……这太多的也许正是由于你没有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如果你换一种眼光,换一种心境时,情况就完全改变了。对于这,古诗有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是么,遭遇不幸、挫折时,你除了悲观,你除了怨天,你又能改变些什么呢?自古只有人在适应环境的同时改变环境,哪有环境适应人的先例?
君不见: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谈起来头头是道,可做起来却常常束手无策或力不从心;有的人心怀鸿鹄之志,可真给其广阔空间,却又往往是大不如意,而令人遗憾之多。当然,也有看不到自己潜在的能力。本有所为而不敢为,缺乏坚定的信念与必胜的信心,结果丧失了机遇,与缘有的辉煌失之交臂……
所谓把握自己,把握人生,其实关键在于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做人做事,重要的是懂得自己该吃什么饭,知道脚能走多远的路,清楚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明确自己的能与不能。倘若做到了自知,明于自我,也就真正悟出了做人的道理,进入了人生可贵的境界。
因此,清醒地“认识自己”,既要有无情解剖自己的勇气,又要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坐井观天而惟我独尊,又不能推开窗子只见他人月圆。人生的路就像绷紧的琴弦,是奏出动人的音乐,还是拉出噪音,全靠你自己如何了。
活在今天,只有让我们好好地经营今天,不必留恋过去的精彩,也不再企盼前方模糊的风景,开始动手吧!动手做身边每一件最清楚的事情,因为人生没有白干的事情!
至于老太太将铁杵磨成缝衣针和愚公移山,我们佩服的是他们那种顽强的执著,并不是一成不变和墨守成规。
无论生活面临怎样的困境,人生遭受怎样的磨难,请记住苏格拉底的话—“认识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