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口诀教学反思通用7篇

时间:2024-12-24 18:05:18 分类:工作报告

通过教学反思的写作,很多人都可以记录下教学中的成绩,想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我们就要认真写教学反思,下面是82秘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7的口诀教学反思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7的口诀教学反思通用7篇

7的口诀教学反思篇1

“8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我利用低年级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好学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探究来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教学时,我从小动物参加接力棒比赛的情境引入,指导学生有序的观察情景图,寻找规律,利用规律。我鼓励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写出乘法算式,进而让学生自己编出8的乘法口诀。

同时,我还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并通过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达到逐步巩固应用乘法口诀的目的。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8的乘法口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

为帮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我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应用和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解决数学问题。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课根据乘法口诀的生成规律,让学生理解、思考,进一步体会乘法含义。通过让学生找表中的规律、找记忆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交流想法、师生对口令、师生游戏、生生游戏等多种活动,从多层面上记忆、应用8的乘法口诀,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活动空间,激发了学生主体学习的热情,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整节课,情境设计注重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习活动注重丰富有趣,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良好学习情感和应用意识。

当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不足,老师有时还是说得多了些,有时指导学生看图解决问题时太急于关注问题,而忽视引导学生先去观察信息,所以有些学生跟不上上课节奏。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从为学生服务这个观念入手

7的口诀教学反思篇2

今天这节课是一节综合应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练习课,很感谢各位老师来听课,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通过今天的听课评课活动,我有很多收获。

1、在复习旧知阶段,呈现的教学卡片要由易到难,可先呈现算式卡片,再呈现口诀卡片,先呈现前半句,让学生接后半句,再呈现后半句,让学生对前半句。以开火车的形式复习2-5的乘法口诀。在此过程中,甲生回答错了,可以让其他同学帮他纠正错误,要让甲生知道正确的答案,用他自己的嘴巴说出来,会加深印象。教师还要注意及时进行评价,如 二十四,甲生说四六二十四,多数学生都认为是四六二十四,乙生经过认真思考后说是三八二十四,教师要对乙生及时表扬,这种鼓励会让更多孩子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动脑思考,积极发言,如后面再出现 十八,同学们就会考虑到二九十八和三六十八。教师的评价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很重要的。

2、在图画导入新课阶段,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从图中收集信息,提炼文字信息,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观察图画搜集信息时,引导学生提出第一个数学问题,如树上和地上的'小鸟一共有几只,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答案,指明学生回答问题时,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为什么这样列算式,算式的意义是什么等等,鼓励学生有不同意见,可将不同答案板书,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乘法意义及口诀。第一个问题解决完以后,让学生开动脑筋提出不同问题,让学生选择一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限定时间让学生思考、计算,再交流方法,不同的学生方法可能不一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方法表述出来,鼓励方法的多样化,最后总结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

3、一节成功的数学课,一定要有练习,要让学生动笔计算,让学生有事可做,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教师还要组织好教学语言,语速不要太快,要有节奏感,语言要干练准确,符合低龄儿童的胃口。

4、注意教学细节,思维要符合儿童的发展。如本节课中一共有几朵小花,一共有几只小猫,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教师不必刻意拔高,以至于把问题复杂化。

5、适当地挖掘教材,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本节课主题图中的教学楼窗口个数,就可以作为学生合作探究的一个主题。先让学生独立算出窗口的个数,然后交流方法。

6、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当一人或一组在回答问题时,其他人在做什么,是在听、在思考还是在玩,低年级的儿童活泼好动,常常不能集中精力,今后要多学习经验,多想办法控制课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多向老师们学习方法,多听多看多反思,努力追求进步。

7的口诀教学反思篇3

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口诀,新课标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起始内容进行编排,便于学生掌握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在编制的过程中体现一定的规律性,能让学生更快的投入到解决问题与编制口诀的数学活动中去。前面学习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非常熟练地5个5个地数,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和口诀的记忆,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在尝试编口诀,交流整理5的乘法口诀时,引导学生找出口诀的规律,启发学生从各方面思考,如“一只手有5个手指”,1个5是5,得出一五得五;“一个人有2只手,2只手一上共有10个手指”2个5是10,得出二五一十。让学生从具体的、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

编口诀是这节课的重点,我采用的是先扶后放这一教学手段,因为我知道口诀对于学生来说并非难事,所以我先让学生说说意图,然后让学生编口诀,再理解口诀的意思,在这整个环节中,我很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而不是由老师传授给他们。目的.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让学生来展现自己的本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记忆口诀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通过拍手游戏、对口令、猜卡片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给“弱势”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积极地探索和发现口诀、熟练的记忆和应用乘法口诀。在学生背诵口诀的时候,对口诀的理解很好,记忆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对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进行区别的时候,学生读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常把算式说成口诀。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指导和帮助。

最后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理解口诀的意义,掌握学习口诀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7的口诀教学反思篇4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在预习作业中安排学生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7的乘法口诀求积,并让学生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明白“口诀”在计算乘除法中的作用,为学生顺利地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做准备,也便于学生把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

教材有意识的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做花环的'实际问题为素材,让学生从现实的有意义的情境中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然后结合自学提纲进行小组交流学习。学习菜单:1.观察:一共有几朵花?2.如果每7朵扎成一个花环,可以扎几个花环?你能列式解答吗?3.如果扎成4个花环,平均每个花环有几朵花?你能列出怎样的算式呢?4.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先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交流,从实际操作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交流中获得启发,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利用数量关系正确的解决问题。这样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新知,在活动中去思考、探索、发现、应用。

?补充练习》上有这样一道题,把42个苹果平均分给明明和他的6个同学,每人分到多少个?由于题中隐含了一个条件,一共有几人?学生读题不仔细,没有看清条件明明和他的6个同学,就是一共有7人这个数学信息,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列出了:42÷6=7(个)。讲评时,通过要求学生仔细读题,说说把42个苹果平均分给了几个人?这7个人是怎么算出来的?通过引导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教育学生读题时一定要细心体会题意,多读几遍,审清题意,才能下手解决问题。

7的口诀教学反思篇5

在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编制7的乘法口诀并非难事,学生基本上知道了如何归纳总结乘法口诀的方法。较短的教学时间,较大的思维空间,充裕的展示机会,多向的交流互动,轻松的学习氛围,高涨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提出。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我让学生通过拼摆七巧板。去发现七巧板中的数学问题,并提出数学问题,造成认知冲突,用我们以前学的乘法口诀无法直接得出得数,这就造成了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提出,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

2、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

为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我放手让学生结合图画去探索“7的乘法口诀”的秘密,去积极尝试自编口诀,有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学生基本知道如何去归纳总结7的乘法口诀,只不过是速度快慢的问题,方法优劣的问题。

3、让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在介绍每一句口诀是怎么得来和怎样记忆口诀时,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学生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是根据乘法的意义一个一个相加得来的,还有的同学是运用上一句口诀的得数再加上1个7而得出下一句口诀的得数,还有的同学说可以用2个7加3个7得出5个7的得数,也有的说可以用7个7减去1个7得到6个7的得数。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怎样提高编制的速度。为了提高自己学习的效率,他们也会应用别的同学的经验,使自己变得和他们一样快。

4、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学习的`素材,并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不足的是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而开设的课前拼摆七巧板的活动,使他们都异常兴奋,以至于不能自抑,好长时间都不能将心收回,还一心扑在那神奇的七巧板上。另外,在学生独立编制口诀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些没有编完的同学还不忍放手,别人介绍时,总是只顾自己写而忽视了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加强课堂上的倾听与回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7的口诀教学反思篇6

自学9的乘法口诀能够准确地填写和口诀,掌握了初步的编制口诀的方法,可见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一样可以对其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但这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即所讲内容适合自学的情况下。

这节课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遗憾:学生介绍口诀时个别后进生的表达力较差,对教师的要求听不明白(课上提问较多得是中下等生),让其回答问题时浪费的时间较多。教学之后感到有得有失,正是由于让学生自学及回答问题时占用时间较多,所以课尾安排的只是拓展环节没有时间了(与语文教学结合介绍“数九歌”,让学生感受9的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即一九、二九不出手……中的一九就是从冬至后开始得9天,二九就是十八天),只有忍痛割爱,没有向学生介绍只有放到自习课上了,象我意料的一样,学生对这样的很感兴趣。另外,在介绍课后中的一道了解的题目时,由于时间关系,学生观察的'并不是很细致,如果有时间,聪明的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找到规律,其实这样的规律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运用,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让学生对有一个了解,将数学的方法进行渗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思考能力,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有趣,进而想数学。课后我想如果上学生自学的能力再强些,回答问题在顺利些,或许这节课上的会比这精彩,但是课堂上发生的情况有时是不在我们的预设范围之内的,所以,只有利用好课堂中随时出现的问题,把教学效果争取做到最好,这也是我的教学中一直追求的目的,一直想达到的最佳境界,我会一直努力下去!

7的口诀教学反思篇7

教材分析

7的乘法口诀是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72页的内容。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

1、经历验证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能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及灵活思维的良好品质。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

经历验证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但7的乘法口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因此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我于是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

1、经历验证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能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及灵活思维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经历验证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7的口诀教学反思通用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