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安全教育教案8篇

时间:2024-08-12 16:05:30 分类:工作计划

在写教案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教案的提前撰写使得教师能够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有效地控制课堂活动的进行和结束,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防控安全教育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防控安全教育教案8篇

防控安全教育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知道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

2.养成良好的一日生活习惯,掌握预防疾病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点:

愿意养成良好的一日生活习惯,掌握预防疾病的简单方法。

教学准备:

1.《打败病毒有妙招》教学ppt。

2.幼儿对于预防病毒的方法(减少外出、监测体温等)已有一些直接经验。

教学设计:

一、导入:漫长的寒假

教师或家长引发思考:这个寒假大家都被关在家里了,大街上空荡荡的,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解答疑惑:原来是新型冠状病毒迅速传播到我们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为了阻断病毒的传染,我们每个人才待在家里减少出门。

二、介绍新型冠状病毒

教师或家长扮演“新型冠状病毒”角色,配合ppt画面,演绎故事。故事内容:

小朋友们,我是病毒家族的新成员。冠在汉语中是帽子的意思,我的身上长满了像帽子一样的凸起,所以大家都叫我“冠状病毒”。又因为我和以前那些病毒都不一样,给我取名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我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每一个感染病毒的患者平均可以传染给2-3个人。一旦我进入人体就可能引发肺炎,你们人类就会觉得呼吸困难。

很遗憾告诉你,你们人类对我从哪里来没有确定的答案。不过目前研究发现,我和我的哥哥sars病毒同源性达到85,我很有可能是寄生在蝙蝠的身上传播给你们。

三、游戏环节:预防病毒有妙招

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下面哪些方法可以预防病毒吧!

打喷嚏肘捂嘴

在没有纸的情况下,想要打喷嚏,可以抬起手臂对着胳膊打,这样大部份口沫就留在自己的袖子或手臂上。手肘与他人密切接触的机率比双手低了许多,阻断了病毒的传播。

开窗通风

如果紧闭门窗,人们在室内生活的同时,会释放废气和二氧化碳,降低室内的空气质量,通过开窗通风,室内和室外形成空气流通,就能够改善室内环境。所以,即便是在家隔离,也要注意定期开窗通风。

加强锻炼

保持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更不容易生病哦。定期消毒

定期组织家里消毒可以有效阻挡病毒和细菌。

少外出,外出正确佩戴口罩。(根据图示正确佩戴口罩)

病毒传播期间,尽肯能减少出门,外出需要正确佩戴口罩。饭前便后勤洗手(根据图示学习正确洗手方法)

保持洗手的好习惯可以避免病毒和细菌从口腔、眼睛、鼻孔进入身体哦,洗手还要学会正确的方法,快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吧!

四、总结

进行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新型冠状病毒以及它的来源,还学习了一些简单的预防疾病的方法,小朋友们要讲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哦!这样的我们一定可以打败病毒,一定可以共同赶走病毒。”

五、亲子互动

可以尝试让幼儿复述故事内容,并请幼儿介绍正确佩戴口罩和正确洗手的方法。

防控安全教育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染方式、发病症状。

2、能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3、增强学生预防疾病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手足口病的资料及课件。

三、教学过程:

1、疾病概述:

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身上,由肠道病毒传播的传染病,潜伏期为3~5天,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水痘等常见病的症状,发热不高,约38℃左右,2天后口部出现疼痛性小水疱,四周绕以红晕,手足部位会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数目不等。其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2、预防措施 讨论:怎样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染?

(1)饭前便后要用洁净水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2)室内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要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做好个人卫生,衣物要经常利用日光晾晒;

(4)尽量少到拥挤公共场所,还应注意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5)发现疑似病人时应报告老师,敦促其及时就诊;

(6)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红疹消退及水泡结痂。

特别强调的是:保持好手的卫生对于预防疾病很重要。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戴口罩前,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公共电话后等均应及时洗手。

教会学生正确洗手方法:湿、搓、冲、捧、擦,把好“手”关。

一、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三、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四、捧: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五、擦:用干净的毛巾把手擦干。

总之,要按照卫生部提出易记易操作的15字防病口诀:“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的防治办法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

防控安全教育教案篇3

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集会,使同学们认识到,我们在学校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在家里同样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是预防风疹的关键。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不良的饮食习惯及新型冠状病毒的.资料。

活动过程:

目前,正是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迫在眉睫。

一、引出本次班会的内容: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来袭,如何正确做好个人防护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为了更好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特别召开主题集会。

二、简要介绍一下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知识

1.想要科学防护,先记住四大要点:

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多警惕

2.勤洗手,流水洗,肥皂洗我们每天接触各种病原体最多的部位,就是手。手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冠状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明确的预防措施之一(下文七步洗手法即学即用)。以下情况,都建议洗手

●外出回家

●咳嗽或打喷嚏后

●触摸口、鼻、眼之前

●吃饭前

●做饭时,处理食材之前和之后

●上厕所后

●接触过动物之后

具体的洗手方式方法,如下:

在家用肥皂,出门选酒精

1.我们最推荐的方法: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洗手,每次搓手不少于20秒。如果出门在外不方便找到清水和肥皂,那么可以使用含有70~80%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2.洗手别图快,至少得七步,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手部消毒得高标准些,看看医护人员都是怎么洗手的。

3.出门一定戴口罩,全面预防建议少去或尽量不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流感症状的患者。如果一定要去,合理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口罩,防护效果都是有限的,需要定期更换。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5.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小结:

只要同学们注意讲卫生,认真做好预防工作,就可以将病毒拒之门外。

防控安全教育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

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难点: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

1、有关传染病的资料与图片。

2、幼儿用书。

四、活动过程

1、师幼谈话,由幼儿比较熟悉的手足口病谈到传染病。

(1)、讨论春秋季为什么是流行性的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春天和秋天气候乍暖还寒阴雨绵绵,潮湿多雾,气候多变。

(2)、教师告诉幼儿春秋季会有哪些流行性的传染病会出现?(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3)、重点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4)请幼儿讲述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如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幼儿园上课等。教师讲述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幼儿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讨论讨论。

(2)、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来讲一讲小朋友们的经验。

(3)、老师小结:咳嗽,打喷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过的用具上都会留下细菌,都有可能会传染手足口病的。

(4)、很多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手足口病是一样的。

五、幼儿讨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提问: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

(2)、幼儿自由回答。

(3)、老师小结: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打预防针,不接触生传染病的人群。

六、带幼儿到洗手池洗手结束活动。

防控安全教育教案篇5

教学背景:

“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没有局外人。这场“抗疫”阻击战带给人们太多的思考与感悟,关于生命、关于敬畏、关于勇敢、关于付出、关于担当……它也为我们的学生教育工作提供了许多鲜活感人的事例与素材。因此,此次疫情过后,我们举“疫”反三,剖析这次疫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对象:

小班

教学目标:

通过抗击疫情过程中的一些实例,以及对疫情的科学分析,举一反三从五个切入点展开教育,分别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教育、爱和感恩教育,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

课前准备:

新闻、视频、ppt

教学过程:

一、几则新闻,感受强大祖国

师:这个特殊的假期终于结束了,很高兴能够再次见到同学们,今天的班会课我们从几则新闻开始。

新闻1:数百台机器、四千余名工人争分夺秒修建医院

新闻2:成千上万的物资调配疫区

新闻3:全国各地纷纷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落实到户,精准到人

新闻4: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捐物

师:相信大家在家的这段期间,一定都看到过这些新闻,请问大家有什么感触吗?

生:咱们国家面对疫情,号召力和凝聚力真强!

师:看着新闻报道的这一件又一件事,它们时刻感动着我。无论是医护工作者夜以继日的辛苦付出,还是全国亿万人民众志成城的相互支持,都让人热泪盈眶。这就是今日之中国,强大的中国,团结的中国,有爱的中国。没有安定富强团结的国,哪来的安稳幸福温情的家。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国家是无数幸福小家的坚强保障。越是这样的危难时刻,越是能感知来自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力量;越是在无情的灾难面前,越是能感受“中国”这两个字带来的温暖与美好。同学们在这样强大祖国的怀抱之下成长,你们都有什么感想吗?

生:骄傲、自豪……

?设计意图】通过应对疫情国家的举措,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强大,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二、分析原因,学会珍爱生命

师:小小的病毒,竟让成千上万人的生命陷入危机,那么同学们知道本次病毒是怎么感染我们人类的吗?

生:猎食野生动物!

师:没有错,随着调查的深入,本次疫情病毒的来源是野生动物,人类猎食野生动物是本次疫情的原因。非洲的埃博拉、17年前的非典,都与猎食野生动物有关。这样的伤痛还未过去,病毒又再次出现。一部分狂妄自大、无知无畏的人,无视野生动物生命的存在,最终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惨痛的教训必须让我们意识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我们要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如无敬畏之心,便常常会以征服、攫取、破坏为主。而一旦伤害的次数到达了某个“临界点”,大自然就将以人类不可承受的方式加以返还。敬畏自然,归根到底就是要敬畏生命,敬畏我们自身。

?设计意图】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认知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树立珍视和热爱生命的价值观。

三、几篇故事,勇担社会责任

师:正是因为有了钟南山、李兰娟、“90”后医护人员等这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医务工作者们,才使得我们对打赢这场战役更加自信。同学们在疫情面前,也要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勇于担当,知行合一,不为防疫抗疫添乱,积极传播正能量,为打赢这场“抗疫”大战作出青年人应有的贡献。面对疫情,各行各业的“战士“们都扛起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奋战一线。他们扛起的,不仅仅是一份责任,更是为我们社会发展扛起了保护伞,保护我们前行!希望同学们不管在什么阶段,是什么身份,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典型案例,教育学生牢记使命担当。

四、遵守规则,争做守法公民

师:在家自我隔离期间,少了往年热闹的年味,少了亲戚朋友串门拜年,一定很无聊吧?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这段时间在家各自制造欢乐的“妙计”吧!

生:分享讨论。

师:看到大家都遵守了规定在家自我隔离,老师感到非常欣慰。

生:当然遵守规定啦!

师:大家肯定也听说了,有的人无知无畏、心存侥幸,不加防护,不听劝阻;有的人无视规则,没有理性,造谣传谣,给防疫抗疫工作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扩大了疫情。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有规则意识和理性的公民。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人们活动的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一个规矩来约束,各行其是,社会就会陷入无秩序的混乱中。没有圆规和直尺,就无法画出方圆。正是因为有规矩的约束,线段才不会偏离预想的轨道,才能刻下美好的痕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遵守规则,保持理性,分清是非。

五、大爱无疆,学会爱与感恩

师:抗击疫情期间,每天伴随疫情数字更新的,还有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大爱故事。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再次投入抗疫战场,他说“我的动力来自疾病对人的生命的威胁。”他看真相,讲真话,用大爱仁心为这个春节撑起了一片晴空。

“算我一个,我报名!”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

?播放几段催泪视频】

师:这样的一段段话感动了无数人,让人泪目。一个个坚守岗位的白衣天使,一队队临危受命的“最美逆行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何为医者仁心。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迎难而上,走在防疫第一线,面临着超负荷的工作和被传染的危险,疫情面前,他们有着一颗无价的大爱之心。想起之前看到的医闹伤医事件,更觉他们可亲可敬可贵。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希望同学们心存感恩,要从他们的大爱中学会感恩,并努力争做一个传播爱、奉献爱、充满爱的人。我想,一个人人付出有温度,人人感恩有暖度的社会,才能称得上是和谐的社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防控安全教育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新冠状病毒及其危害。

2.大胆学念儿歌,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

3.感受病毒无处不在,激发其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前期幼儿对新冠状病毒有一定了解。

活动过程

一、了解什么是新冠状病毒

1.小朋友们,这个新年你们是怎么过的呀?跟往年有什么不一样?

(原来是有一种很厉害的病毒在找我们,我们只能躲在家里过年,它就是新冠状病毒。我们看不到它,但是在放大镜下,科学家发现这个新病毒的形状好像皇冠状的病毒,一直寄生在野生动物身上。)

2.偶然的机会,人接触了野生动物,所以这个病毒就跑到了人们的身上。你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是怎么传染的吗?(触摸、唾液的飞沫等)

二、了解新冠状病毒的危害,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所感的生活经历。

1.你们知道它会对我们造成多大的危害吗?

(人的身体难以抵抗这种病毒的感染,就会生病,会发烧、咳嗽、呼吸困难,有的人会病得很重,甚至危及生命)

2.人们都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你见过爸爸妈妈都用过哪些方法?(待在家里、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运动.....)

三、学念儿歌,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

这个病毒很坏,爱跟我们躲猫猫,小朋友们可要待在家里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被它找到就麻烦了。老师给你们编了一首儿歌,掌握了儿歌里的方法,病毒就很难找到你们啦!

儿歌里的方法你们学会了吗?赶快去告诉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吧,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不过还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多种方式告诉更多的人哦!

儿歌《赶走病毒春满地》

冠状病毒是魔鬼,绝不让它乱藏匿。

小朋友们齐努力,病毒就会远离你。

不走亲来不访友,不去人多热闹地。

爸爸妈妈来陪我,亲子时光好惬意。

蔬菜水果要多吃,运动提高免疫力。

打喷嚏,流鼻涕,切莫粗心和大意。

遮好口鼻讲卫生,七步洗手需牢记。

咳嗽发热和无力,及时上报早隔离。

每日通风和消毒,赶走病毒春满地!

防控安全教育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借助视频清晰认识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

2.通过小组讨论,老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预防知识,注重个人卫生。

3.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过去的一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了整个中国。因为它的易传染性,很多人不幸中招。我们直到今天才能顺利返回校园。那么,这个抢占“春节”风头,在各种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强势“霸屏”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二、学习新型冠状病毒的有关知识

1.什么是冠状病毒

(1)学生看视频《病毒的前世今生》

(2)听老师介绍。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可引起各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先前在人类中尚未发现的新菌株。

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但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很大不同。它虽然传染速度快,潜伏期可达14天,但致死率低,还未表现出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因此,大家不必为此感到恐慌。

2.感染后的症状

(1)发热

(2)乏力

(3)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3.新冠状病毒传播的3个主要途径

(1)直接传播:病人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让另外一个人吸入,导致感染。

(2)气溶胶传播: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感染。

(3)接触性传播:飞沫沉积在物体表面,接触后感染。

三、预防病毒,我们这样做

1.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去。

2.勤洗手,正确地洗手,注意手卫生

吃东西前,玩玩具后,咳嗽或打喷嚏后,擤鼻涕之后,上厕所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外出回来等都要洗手。

(1)洗手步骤: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

第二步:手心与手背沿指缝相互槎擦,交互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

第四步:双手指相扣,互搓。

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个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七步:螺旋式擦洗手腕,交替进行。

(2)播放《洗手歌》,学生边做动作边唱歌。

3.正确佩戴口罩

如果要外出,应佩戴口罩。市面上常见的口罩有三类: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普通棉纱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70%的细菌,n95口罩可以阻挡95%的细菌,而棉纱口罩只能阻挡36%的细菌,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前两种口罩。

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1)播放视频,学习正确戴口罩的方法。

a.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a.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橡皮筋系在双耳后(深色朝外,有金属条的一边朝上);

b.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c.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b.医用防护口罩(n95)佩戴方法

a.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

b.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

c.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d.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注意:戴口罩前应洗手,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口罩湿了要及时更换,不可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

(2)脱卸口罩的正确流程

脱口罩时,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即非脸部接触面);

双手同时捏住左边和右边的耳带,同时摘下;也可先摘下一边,再摘下另一边;

用手捏住口罩耳带,叠好,放入收纳袋;一次性口罩可直接丢弃至垃圾箱。

(3)比一比,谁口罩戴得又快又正确。

4.避免食物传播

(1)保持清洁,熟食品交替处理的过程中注意洗手。

(2)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工具和砧板要分??

(3)生鲜、禽类、肉类、蛋类彻底烧熟煮透。

(4)不吃过期变质食品

三、总结

1.防疫儿歌读一读

小宝贝,要听好

冠状病毒很糟糕

潜伏久,传播快

人人叫它小妖怪

多在家,少出门

不凑热闹不串门

戴口罩,不乱跑

安心在家乖宝宝

多吃蔬菜和水果

增强免疫身体好

勤洗手,亲消毒

我们一起抗病毒

2.新冠肺炎病毒虽然传染速度快,但我们也不要害怕。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加强身体锻炼,充足休息,消除恐惧心理,祝同学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防控安全教育教案篇8

教育背景: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通过和学生交流相处,发现同学们对演员、歌手、甚至网红都十分青睐。而对于科技、军事技术、道德模范等人才知之甚少,不利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因此这次危机,也是引导学生增加体验,承担责任,升华精神,加速成长的重大机遇。

教育目标:

1、课前详细的资料推送,助力学生正确认识新型肺炎,关注疫情动态,同时坚定抗击疫情信心。

2、传承“样子”,凝聚班级力量,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引导他们树立报国之志。

3、共话“样子”、再现“样子”,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树立理想信念。

教学准备:

1、当前疫情仍在蔓延,防控正处关键期,特制作电子邀请函,指导学生以“钉钉会议”的方式参加线上班会课。

2、班会课ppt以及相关音乐和视频,将诗朗诵《你的样子》的诗稿整理好。

3、依托互联网,如qq、微信、钉钉、学习通等平台,建立科普资料库,向学生推送疫情科普知识、个人防护指导以及抗“疫”战斗进展。课前检测,开展“抗疫”知识竞赛。

教育对象:

1-6年级

《防控安全教育教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
付费查看全文和复制
限时特价: 5元/篇原价10元
在线支付
联系客服
复制成功!
付费成功后,若无法使用请联系客服 微信号:bigfish5135 打开微信
在线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2:30 14:00-18:30 周六 9:00-12:30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如您已付费,请耐心等待,切勿二次付费。
支付成功 已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