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蚂蚁搬西瓜教案6篇

时间:2024-08-13 16:05:34 分类:工作计划

只有认真制定教案,才能帮助学生在考试前有效巩固所学内容, 一份合适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信任感,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蚂蚁搬西瓜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蚂蚁搬西瓜教案6篇

小蚂蚁搬西瓜教案篇1

一、活动背景

?蚂蚁和西瓜》是一本极富于趣味性的图画书。漫画似的夸张,和简单的线条,让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很受孩子们的喜欢。于是,我们挖掘绘本中教育因素,结合语言、艺术领域开展相关的活动,本活动设计侧重于艺术领域的绘画活动,通过绘本的阅读帮助幼儿理解画面的主要情节,观察角色的动态、表情,以及背景,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蚂蚁与西瓜间所发生的故事展开绘画活动,运用线条符号添加,增加蚂蚁动态的表现,使画面更生动,形象。

二、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

?蚂蚁和西瓜》(艺术)

活动目标:

1、回忆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的主要情节及绘本中蚂蚁的各种表情和动作,感受绘本色彩简约、情趣生动的美。

2、尝试用剪贴的方法制作西瓜,大胆想象,用简单的形象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3、体验用不同的绘画方式作画以及创意绘画带来的愉悦感。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还记得昨天看过《蚂蚁和西瓜》的故事吗?故事里的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为了把大西瓜搬回家,他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最后,他们还把西瓜皮当成了一个西瓜大滑梯呢!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喜欢故事里哪只小蚂蚁的样子呢?

(评析:《蚂蚁和西瓜》是一本幼儿喜欢的绘本,画面蚂蚁的形象生动,可爱,通过阅读幼儿熟悉蚂蚁的动态特征,以及西瓜被蚂蚁啃过后的样子,为幼儿作画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作好了铺垫。)

二、故事回忆,欣赏幻灯片。

1、师: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蚂蚁和西瓜》的故事吧!

2、集体阅读故事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小蚂蚁们又热又渴,出门找水喝,他们惊喜地发现了一块大西瓜,便迫不及待的爬上大西瓜尝了起来。“真好吃啊,我们把它搬回家吧!”一只小蚂蚁跳下来,伸开了胳膊,蹬开了两腿,咬着牙使出了浑身力气推西瓜,瞧,连小触角也来帮忙了,可还是推不动。于是,他们只好跑回家,请来更多的蚂蚁兄弟帮忙,你们瞧,大家忙开了,有的用铲子铲,有的用手推,有的用绳子吊,有的用肩扛,有的两人抬……经过大家的齐心努力,大西瓜终于被顺利的搬回了家。

(评析:通过欣赏幻灯片,集体再次回忆故事的情景,帮助幼儿加深对蚂蚁和西瓜的印象很有帮助,但在活动后发现此环节不宜时间过长,应有选择地看几个画面即可。)

3、师:可没想到啊,小蚂蚁把剩下的大西瓜皮当成了一个西瓜大滑梯。瞧!大家玩得多开心啊!

三、动态形象 ,添画示范。

这么有趣的故事,我都忍不住画下来了!我呀,最喜欢那几只发现了大西瓜的小蚂蚁,让我们来仔细看看小蚂蚁发现西瓜时多开心啊!

(一)分析动态,添画肢体(单图一)

1、师:你能从哪里看出来他们很开心?

(评析:幼儿能积极地将自己所观察到的蚂蚁动态用语言、肢体动作表现出来,为绘画伏笔。)

2、师:我也来变只跳起来的小蚂蚁吧,小手弯一弯,小脚抬一抬,触角翘一翘,我的蚂蚁跳起来。(或变跑出来的小蚂蚁)

(评析:教师边讲解边画蚂蚁相关动作姿态,这种借助于语言的提示,动作表演,及时绘画的方法,给了幼儿很新颖的示范,加深了幼儿对蚂蚁动态的印象。

(二)观察表情,添画局部(单图二)

(评析:这个环节的设计关键让幼儿仔细观察蚂蚁的不同表情,能为幼儿绘画蚂蚁的面部动态提供很好的帮助,在实际得学习活动中,发现此环节很重要。)

1、师:赶紧尝尝吧,小蚂蚁吃得多开心啊!你从哪里看出来了?

2.师:我们的小蚂蚁:张开大嘴巴,眼睛眯成线,伸出小舌头,趴下身子吃得欢。

3.师:我们把好吃的大西瓜搬回家吧 !瞧,你觉得小蚂蚁能搬动大西瓜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三)观察线条符号添加的作用(单图三)

1.师:我们发现,冒出小汗滴,两脚颤巍巍,蚂蚁用力推,嗨哟嗨哟嗨!

2.师:如果我想让西瓜看起来更加好吃,可添加小汗滴(请幼儿尝试添加)

3.小结:原来只要小手小脚弯一弯 ,眼睛嘴巴动一动,可爱的小蚂蚁就画出来了,如果再加上几滴小汗珠或几滴西瓜汁,或是几条波浪线,可爱的小蚂蚁就更加有趣了。

(评析:在幼儿绘画之前提示幼儿观察画面的添加线条符号的作用,鼓励幼儿在绘画时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蚂蚁的动态形象很生动。)

四、示范西瓜做法。

1、师:如果还有一块西瓜,我们把这块西瓜放到草地上,一定又会引来一大群的蚂蚁!

2、师:那我们再来变块大西瓜吧,西瓜怎么变呢?看我的!(教师示范做法)如果你需要,可以把西瓜用剪刀修剪掉一些。

3、师:现在就把大西瓜放到空地上吧!(放到作业纸上)

(评析:在教学活动后发现,这个操作环节可以放在活动前期准备中,这样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来绘画蚂蚁的不同姿态。)

五、绘画创作。

1、师:今天又来了许多许多的小蚂蚁,看见了这快大西瓜,这些蚂蚁看到西瓜会有什么反应呢?又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呢?

(评析:这句导入语很能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给幼儿创造的空间,鼓励幼儿绘画出与画面不同的蚂蚁姿态。)

2、师:想不想也把它们画下来呢?想一想先做什么,再画什么?当你听到音乐开始播放,你的工作就开始,当听到音乐停止就请你放下你手中的笔,搬好椅子快快回到座位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编的故事。

(评析:在绘画结束后,尝试编的故事,然后与同伴分享,可以让幼儿大胆地想象自己画面的内容,为介绍作品作准备。)

六、评价。

教师请个别幼儿大胆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注意评价幼儿作品中好的动态,表情和辅助线添加。

师:你画的小蚂蚁在做什么呢?

(评析:提供幼儿讲述自己作品的机会,重点说说蚂蚁的动态)

师:你最喜欢哪幅画?

师:老师很喜欢这幅画里的小蚂蚁!它……(神态、表情)所以我最喜欢这幅小蚂蚁。

(评析:教师从蚂蚁的神态、表情进行点评,如果在注意一下添加线条符号的作用就更好了。)

师:我知道你们的故事一定还有更精彩的,那就回班后告诉更多的朋友吧。

小蚂蚁搬西瓜教案篇2

一、内容简介

?蚂蚁和西瓜》讲述了一个充满情趣的故事。一天,几只蚂蚁发现了一块西瓜,它们想把它弄回家,可是搬不动。于是,一只蚂蚁回家叫来了很多蚂蚁。它们有的挖,有的抬,有的'扛,有的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西瓜被分解运回了家。而剩下的瓜皮则成了蚂蚁们西瓜滑梯。

二、教学目标

1.借助绘本阅读,在听听、猜猜、想想、说说中享受阅读的快乐,发展语言,丰富内心,从而从绘本走向生活,乐于分享。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

2.培养孩子对画面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逐步搭建起语言和画面的桥梁,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实现读、写、绘一体化。

三、教学过程

(一)观察衬页蚂蚁图,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看清了吗?这是什么?你们发现了什么?猜猜看,它们这是要干什么去?

学生观察想象

(二)观察封二

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猜一猜:蚂蚁们干什么去了?

揭示故事《蚂蚁和西瓜》

(三)分享故事

1.听老师讲故事,边听边观察、想象、思考、表演:①蚂蚁们发现西瓜时,它们会怎么想,怎么做?你怎么看出来的?

②那一只蚂蚁拼命奔跑,它要做什么?③蚂蚁来到家门口,会怎么说?谁来学一学。 ④仔细观察蚂蚁的家,你发现了什么?⑤来到西瓜跟前,蚂蚁们都在干什么?⑥如果你是蚂蚁,你会怎样把西瓜运回家?我们来搬吧!

⑦西瓜运完了,只剩下了西瓜皮,那么西瓜皮该怎么办呢?

说说你的想法

(四)复述表演

看图,听音乐,回忆故事

(五)拓展延伸

1、看图

队长又急急忙忙去做什么?猜猜看

2、蚂蚁还会和什么之间发生有趣的故事?

3、还有谁会和西瓜发生故事?(六)编故事、配插图布置课后作业(选择一个,认真完成):作业1:

a、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写下来。

b、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看谁讲得最棒。

作业2:

开动脑筋,完成绘本故事《蚂蚁和

?,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编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小蚂蚁搬西瓜教案篇3

【教材分析】

蚂蚁和西瓜是一本极富于趣味性的图画书,漫画似的夸张和简单的线条,让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它描述了一群蚂蚁是如何将一块西瓜,通过分割、搬运回蚂蚁窝,在搬运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麻烦”的事情,最后用西瓜皮做了个滑滑梯的小故事。绘本几乎没有太多的文字,但是每只蚂蚁的神态和动作以及表达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置身在蚂蚁的世界里。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绘本,了解图画的内容,知道蚂蚁具有聪明灵活爱动脑筋的优点。(重点)

2.善于观察绘本,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难点)

3.模仿小蚂蚁的动作,充分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蚂蚁和西瓜图片,故事ppt。

2.绘本《蚂蚁和西瓜》。

3.教师自制大西瓜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利用歌曲《蚂蚁搬豆》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唱歌曲《蚂蚁搬豆》。

2.教师出示西瓜和蚂蚁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今天蚂蚁要干什么?(出示西瓜)哦,原来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对话。

1.出示大西瓜画面,教师讲故事:在一个好热的夏天的下午,不知是谁在草地上放了一块大西瓜,甜甜的大西瓜,引来了几只很小的小动物,你们猜猜会是什么小动物呢?

引导幼儿畅所欲言,猜猜会是哪种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会是什么小动物呢?

2.出示有蚂蚁的.图片,提问:这么大的西瓜,请你用好听的词形容西瓜的味道。如果你是蚂蚁,你最想怎么做?

引导幼儿用夸张的动作模仿蚂蚁吃西瓜的样子。

3.出示吃剩下西瓜的画片,教师讲述故事:蚂蚁们ー下子就吃饱了,还剩那么多西瓜怎么办呢?嗯,一只蚂蚁搬不动,嗨哟,两只妈蚁也搬不动,嗨哟,四只小蚂蚁还是搬不动,图片上的小蚂蚁是怎么搬西瓜的?他们用力了吗?你是怎么看出米的?(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合适的动词,并模仿相应的动作。)

4.请幼儿为蚂蚁们出主意想办法把西瓜搬回家:蚂蚁们怎么样都搬不动,蚂蚁数量太少,力气又小,即使非常用劲也搬不动大西瓜。我们快来想想办法帮帮他们吧。

教师小结:西瓜实在是太大了,看来光靠人多没有工具是不行的,靠工具整块搬也是行不通的。

5.开动脑筋,帮蚂蚁们想办法。

教师提示:怎么分工好呢?用什么办法搬既快又省力?请幼儿分组讨论。

6.幼儿讨论后出示蚂蚁分头行动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图片上的小蚂蚁们用的办法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它们是怎样分工的?想了什么办法搬运西瓜?我们一起来和小蚂蚁铲西瓜、背西瓜、抱西瓜吧!)

7.故事最后部分:西瓜都吃完了,还剩下什么?(西瓜皮)把西瓜皮搬回去做什么呢?“哈哈,这是蚂蚁的西瓜滑梯,真是太好玩了,小蚂蚁们正在玩西瓜滑梯和跳水呢。

四、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1.播放故事《蚂蚁和西瓜》,让幼儿完整的听故事。

2.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一开始小蚂蚁搬不了西瓜,后来却成功了?

3.教师小结:小小的蚂蚁终于搬走了大大的西瓜,我们小朋友只要肯努力、肯动脑筋,和朋友们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就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困难!

五、随音乐搬着西瓜走出活动室。

附:蚂蚁和西瓜

在一个好热的夏天的下午,蚂蚁们发现艘豢槲鞴稀N鞴虾旌斓摹⒋蟠蟮模泻枚嗪枚嗟闹雌鹄凑嬗杖搜剑

蚂蚁们很兴奋,兴奋得一蹦三尺高,两眼放着绿光,眼睛直盯盯地看着西瓜,馋得直流口水。它们迫不及待的爬上大西瓜尝了起来“真好吃啊,咱们把它搬回家吧!”。

一只小蚂蚁跳下来,伸开了胳膊,蹬开了两腿,咬着牙使出了浑身力气推西瓜,可是西瓜没有动,两只蚂蚁来帮忙,三只蚂蚁来帮忙……“嘿呦!嘿呦!”尽管它们使出吃奶的劲,可是西瓜还是一动也不动,累得大家趴倒在地上直喘气。于是,他们只好跑回家,请来更多的蚂蚁兄弟帮忙。

蚂蚁兄弟们看见大西瓜直呼:“太棒了!”大伙儿马上忙开了,瞧!它们有的抬,有的顶,有的推,可是西瓜纹丝不动。他们只好想别的办法。它们找来棍子,拿石头垫着,想把这个大家伙撬起来!“一、二,嘿呦!”“哎呀,怎么不动呀!”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蚂蚁们又想到了新的办法,用铲子铲,但是西瓜太大了,每次只能铲出那么一点点。不过没关系,它们有许许多多的兄弟。只见成千上万只蚂蚁,欢呼着爬上西瓜,它们有的拿起铲子,使出吃奶的劲,用力地铲呀铲,有的把铲出来的西瓜放在吊车上,像起重机一样往下放,还有的站在下面等,一有西瓜放下来,它们就抱着西瓜走。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蚂蚁们搬呀搬,直到家里都放不下了才停下来。一只蚂蚁说:“好,剩下的大家一起吃掉吧!”大家吃得肚子圆滚滚的,像个大西瓜!

最后剩下的西瓜皮被大家搬回去做成了一个西瓜滑梯!

小蚂蚁搬西瓜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本次的美术活动来源于大班的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教育建议,要求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因此,我尝试让幼儿了解蚂蚁身体结构的基础上,用粘贴和添画的方式,表现蚂蚁搬西瓜的.各种动态姿势。

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基本结构头、胸、腹,知道变化头和腹的方位会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

2、尝试用粘贴和添画的方式,表现蚂蚁搬西瓜的场景。

3、体验不同作画方式的愉悦感。活动准备:蚂蚁卡片若干份;西瓜图片、西瓜背景图;记号笔、固体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出示西瓜图,引出蚂蚁。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看起来怎么样?师:这么诱人的西瓜引来了谁呢?逐一出示蚂蚁身体部位的卡片,添画触角和脚,帮助幼儿了解蚂蚁的结构。

二、基本部分。摆出蚂蚁各种搬西瓜的动作。

1、师:这只小蚂蚁发现了这些西瓜以后,它会怎么做呢?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西瓜搬回家?

2、请幼儿上台模仿蚂蚁动作,教师操作图片,摆出蚂蚁的动作。小结:我们把小蚂蚁的头变化不同的方向,就能摆出不同的动作来。3、师:蚂蚁除了顶西瓜,还会用什么动作?谁愿意上来做一做4、师:还有其他不同的动作吗?我请小朋友自己来摆一摆。幼儿讨论各种动作。

小结:原来只要变一变蚂蚁的头和腹部的方向,就可以摆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来。

三、操作巩固:

1、交代要求。师:你们看,我这儿还有这么多西瓜想不想都搬回去?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小蚂蚁卡片,请你们把想到的动作都摆出来,然后用固体胶贴好,再有记号笔画出触角和脚。

2、幼儿自由操作,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部分:

1、幼儿自由欣赏、表述。

2、教师点评。

小蚂蚁搬西瓜教案篇5

设计意图:

绘本《蚂蚁和西瓜》的故事简单有趣,一群小蚂蚁运用各种方式运西瓜:用小铲子铲西瓜、搭爬梯子运西瓜、咬紧牙齿拖西瓜……拟人化的动态和勤劳、聪明、团结合作的精神深深吸引并感染着幼儿。根据大班幼儿能较灵活地表现各种动物的动态、具有较强的表达表现能力等特点,结合绘本的游戏情境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在绘本情景下,尝试粘贴并大胆添画蚂蚁的不同动态。

2.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体验合作的快乐。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难点:

大胆创作,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

经验准备:

熟悉绘本,细致观察蚂蚁。

材料准备:

棕色碎卡纸、1开白纸2张,记号笔、浆糊、kt板、可供撕贴的西瓜图纸。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绘本内容,引发创作兴趣

截取绘本中典型的蚂蚁运西瓜画面,唤起幼儿已有经验。

“故事里的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它们是怎么搬西瓜的?”

二、欣赏蚂蚁动态,尝试想象添画

1.观看图片,模仿蚂蚁形态

引导幼儿观察三幅典型画面,让其在游戏中模仿各种动态,并创造表现蚂蚁的不同动态。

“这几只蚂蚁是怎么运西瓜的?谁来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它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你是一只小蚂蚁,你会怎样运西瓜?”

——从模仿绘本中蚂蚁的动态,到创造性地表现蚂蚁的动态,生动的动作体验,为幼儿表现不同动态的蚂蚁做好了铺垫。

2.魔术粘贴,变换蚂蚁姿态

教师选两块棕色纸,作为小蚂蚁的头和身体,用“变魔术”的方法表现蚂蚁的不同姿态。

变魔术:头不动、变换身体的位置,或者身体不动、变化头的位置。不同动态的蚂蚁就变出来了。

——变魔术教给孩子的不是蚂蚁运西瓜的一种或几种姿态,而是教给了孩子表现蚂蚁不同姿态的方法,这样的方法,让孩子创作出了千姿百态的小蚂蚁。

3.幼儿示范,添画蚂蚁动态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添画蚂蚁的五官和四肢,示范表现蚂蚁的不同动态。

“谁能来帮助这只小蚂蚁,让它也能运西瓜?”

三、创设游戏情景,幼儿撕贴添画

1.创设情境,大胆想象

教师创设运西瓜的游戏情境,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草地上又出现了一块大西瓜,这些小蚂蚁看到西瓜又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小蚂蚁会和同伴怎么样合作搬运西瓜呢?”

2.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选两块碎纸将蚂蚁身体贴好,注意要紧贴在一起,这样小蚂蚁的头和身体才会连接起来。

——从绘本中衍生出运西瓜的'游戏情景,孩子笔下的小蚂蚁成为自己的代言,游戏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幼儿生动有趣的创作。

四、展示欣赏作品,分享创意过程

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并欣赏交流他人的创作。

教师讲评提升幼儿的经验,共同感受合作的快乐。

活动反思:

这一绘本美术活动最成功之处就是利用幼儿的动作来做范例。蚂蚁用小铲子铲西瓜、爬梯子运西瓜等各种各样拟人化的动态憨态可掬,深深地吸引着幼儿。而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是活动重难点所在。因此,教师剪辑了绘本中拖、背、抬等几个典型的蚂蚁动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模仿。让幼儿从模仿绘本中蚂蚁的动作慢慢过渡到自己想象蚂蚁吃西瓜的动作,让幼儿在动作模仿中就习得多种多样的蚂蚁的动态造型。在添画想象的过程中,教师还借助自编儿歌“小手小脚弯一弯,眼睛嘴巴动一动,触角触角翘一翘,可爱的小蚂蚁就动起来”来提示幼儿掌握蚂蚁五官和四肢的画法,增加了作画的趣味性。这一示范环节借助动作模仿、儿歌语言的提示,为幼儿精彩的创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体验是最好的老师,生动的动作模仿不仅活跃了教学氛围,也巧妙地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小蚂蚁就是孩子们的代言,他们笔下的小蚂蚁,实际上就是孩子自己运西瓜情境的再现。游戏情景和创意想象相互依托,游戏情境成为创意想象的源泉,使幼儿的美术创作更精彩。

小蚂蚁搬西瓜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中关键的画面,感受画面色彩简约、趣味生动之美。

2、尝试用撕贴的方式制作西瓜,用单色点画表现蚂蚁的简单动态。

3、大胆猜想,积极尝试,乐于讲述,体验不同绘画方式作画的愉悦感。

二、活动准备:

1、ppt课件《蚂蚁和西瓜》。

2、白色画纸,红色手工纸,记号笔,深浅绿色油画棒,胶水。

三、活动过程:

(一)大胆猜想,随意撕贴。

1、猜西瓜。

师:(课件:一个黑色的点)这是什么?(扩大到一点红色)这是什么呢?(逐渐扩大到大块西瓜)现在猜出是什么了吗?

幼儿:西瓜、大西瓜、甜西瓜、切开的西瓜……

师小结:对呀,是一块切开的西瓜。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西瓜籽的颜色、排列,红红的西瓜瓤,还有深浅相间的绿色西瓜皮。)

2、撕西瓜、贴西瓜和添西瓜。

师:你们喜欢吃西瓜吗?(整个西瓜)这么大一个西瓜,你准备怎么吃?

幼儿:切开来吃……

师:切成什么形状呢?

幼儿:切成三角形、半圆形、月牙形……

师:你能把你喜欢的形状用纸撕出来吗?我们来比一比谁是“切”西瓜高手。

指导语:拿出大红纸,老师喜欢三角形,跟我一起做,左手和右手,一起向前走;左手和右手,慢慢拐弯走。撕下来多余的纸放回盘子。

师:我想把它贴到白色的画纸上,你帮我想一想可以怎么贴呢?

幼儿:我想斜着一些贴……

指导语:是的,躺着、站着、转一转,只要西瓜稍微改变一点点方向,画面就变得与众不同了。庄老师这样贴我的西瓜,看庄老师的西瓜,还缺什么呢?

幼儿:西瓜子、西瓜皮的……

师:添画上瓜籽、西瓜皮(深浅绿色)。你们想不想切自己喜欢的形状的西瓜,待会每个人拿一张红色的纸,西瓜好了之后贴在画纸上,然后进行添西瓜籽、西瓜皮,明白了吗?那轻轻的去你的位置!

(师进行适当的指导)

(二)深入刻画,表现动态。

1、猜蚂蚁。

师:这么诱人的西瓜把谁吸引来了呢?看是谁呢?(苍蝇、蚂蚁……)

师:到底是谁呢?

(课件:一颗和前面相同的黑色西瓜籽)这是谁?(两粒相连的西瓜籽)猜出来了吗?(三粒相连的.西瓜籽)原来是蚂蚁呀!

2、拼动态。

师:(实物投影仪)这儿还有三粒西瓜籽,谁能来变一只小蚂蚁,谁能摆出不一样的姿态?

幼儿进行演示拼不同的蚂蚁动态并画一画。

师小结:三粒西瓜籽变出小蚂蚁,扭扭身体弯弯腰,伸伸手臂抬抬腿,摆一摆、画一画,活泼可爱的小蚂蚁出来了。(通过感知,进一步掌握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神态。)

3、想办法。

师:那如果你是一只小蚂蚁,发现了这么一大块诱人的西瓜,你会怎么办?

幼儿:好好的吃一顿,我会请好多的伙伴跟我一起把它抬回家去慢慢吃的,告诉伙伴们一起分享……

师:哦,他们会坐着、站着、趴着,张开嘴巴啊呜啊呜吃得欢。)那他们吃不完搬回家,够不着怎么办?

幼儿:用直升机、绳子、梯子、人字梯、跳跳床……)

(三)自由想象,个性添画。

师:小小蚂蚁和大大西瓜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赶紧把你的想法画下来吧!

指导语:

1、小蚂蚁是怎么和同伴合作的?

2、怎样排列、组合小蚂蚁身体的各个部位,表现不同的动作呢?

3、被分割的小西瓜是怎么运回去得呢?

(四)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集体讲评。

师:你的小蚂蚁和西瓜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谁愿意来分享分享。(个别幼儿讲述)

2、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分享有趣的故事。

3、回归绘本。

师:蚂蚁和西瓜之间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老师要向大家推荐一本有趣的绘本,书名就叫《蚂蚁和西瓜》。书中的小蚂蚁还想到了更多的好办法,最后连吃剩下的西瓜皮都变废为宝,变成了滑滑梯!西瓜皮成

《小蚂蚁搬西瓜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