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冷与热教案模板8篇

时间:2024-08-14 09:05:36 分类:工作计划

教师们在编写教案时,要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一个周全的教案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科学冷与热教案模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科学冷与热教案模板8篇

科学冷与热教案篇1

活动设计背景

?认识宽窄》是中班上学期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我通过设计有趣的情景游戏,引导幼儿用目测、比较的方法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认识宽窄、比较宽窄、区分宽窄,从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主动探索,学会表达和交流。

2. 引导幼儿认识宽窄,在比较中区分宽窄。

3. 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宽窄的概念

难点:调宽窄距离

活动准备

课件、故事、音乐、纸条、剪刀、图片。

活动过程

1. 律动

2. 用已经学过的长短,大小来引题。

1) 草地竞赛场上来了很多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有谁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2) 比较长短、大小。(如:比较兔子尾巴和小猫的尾巴、大象和老鼠 等)

3) 出示比较宽窄的图片。

(小熊和熊猫各拿着自己的围巾,他们比较什么呢?)

3. 幼儿操作:

1)小朋友们互相交流比较两个纸围巾。

2)幼儿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宽窄。

3)认识宽窄。

4. 物体比较:

1) 看图比较宽窄

2) 实物比较

5. 用幼儿的小手和跟同伴合作来表示宽窄。

1) 小朋友们用我们的身体来怎么形容宽窄呢?

2) 小朋友们找一位朋友,用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来表示宽窄。

3) 小朋友们互相手牵着手表示一下距离的宽窄。

6. 音乐游戏:《走遍森林》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上森林旅行吧。(跟音乐边跳边走时听教师的口令调节一下宽窄距离。)

7. 看图听故事《小熊的旅行记》,帮助小熊解决问题。

1) 小朋友们,小熊遇到了什么困难了呢?(不知道用哪个桥过更安全一些。)

2) 请小朋友们帮忙。为什么真么想?

3) 小熊又遇到困难了,请小朋友们帮忙。(碰见后背上面没有房子的蜗牛了,怎么帮这两只蜗牛做房子呢?)

8. 延伸活动:帮组蜗牛做房子。

1) 两只不同的蜗牛,给它们做不同的两个房子。

2) 图片里有宽房子和窄房子,说一说哪个房子是胖蜗牛的?哪个房子是瘦蜗牛的?为什么这么想?

3) 用剪刀剪下来给两只蜗牛后背上贴上去。

4) 展示作品。

科学冷与热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能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辨别不同果味的饮料。

2、体验自己动手调制饮料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装有热水的杯子、勺子、小篮筐、饮料、6种味道的果真、糖果图片一张与水果图做成ppt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黄色饮料,引起幼儿兴趣

1、我带来了一瓶好喝的饮料,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水果也是黄色的呢?今天,水果宝宝要和我们捉迷藏,刚刚你们说了这么多黄色的水果,到底哪一种躲在里面呢?谁来闻一闻,看你猜得对不对。

2、出示红色饮料,这是什么颜色呀?什么水果宝宝也是红色的呀?哪个红色的水果宝宝会躲在里面呢?请你来尝一尝。

(二)幼儿动手调制饮料

1、小朋友,你们喝过果真吗?还有一些水果宝宝呀也想和我们小朋友捉迷藏,他们躲在了果真里面,我们一起去找出来好吗?

要求:先看一看果真粉末的颜色,然后用勺子舀一点放到杯子里,搅一搅,再用鼻子闻一闻,猜一猜,把自己猜的水果名字记在心里,再来尝一尝验证自己的'想法。喝完以后把杯子放回框子里面。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你喝到了哪种水果的味道,(苹果)他是什么味道的。(酸酸的,甜甜的,香香的)

4、总结:刚才,我们用眼睛看一看,鼻子闻一闻,嘴巴尝一尝的方法,找到了许多的水果宝宝,真棒。

(三)经验迁移

1、展示ppt,看,这些是什么呀?(五颜六色的糖果)看起来真好吃,你看见了什么颜色的糖果,红色的糖果让你想起了什么水果呀?(红色的糖果让我想起了红色的草莓)

2、除了糖果,水果宝宝还会藏在哪里呀?(饼干、面包等)

科学冷与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对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产生兴趣,认识集中攀缘植物。

2、更主动地关注各种特定的形状,体验发现的乐趣。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第14号,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9—30页。

2、在幼儿园附近事先寻找有弯绕植物的场所。

3、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有弯绕。

1、t:老师这儿有一些很有趣的植物,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的时候啊,小朋友要带着你们的小眼睛仔仔细细的看,看看它有趣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生长的?(出示挂图)

2、t:你看到了什么?这些植物长得怎么样啊?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那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

3、t:爬山虎长得怎样?它为什么能爬在墙上生长呢?还能爬那么高?

t:原来啊它有藤,恩小朋友说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那我们一起来再来仔细看看。

(引导幼儿说出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藤蔓】及叶片上的"脚",向上攀缘的)

4、t:看看牵牛花是怎样生长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茎的攀附缠绕现象,即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

5、t:西瓜大家都吃过吧!那西瓜藤见过吗?西瓜长在地里时有一根长长的"辫子",这根"辫子"又是怎样的呢?(帮助幼儿理解瓜藤都是弯弯绕绕的)

6、总结: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它可以帮助植物和其他东西攀附在一起,没有了藤,爬山虎也就不能爬的那么高了,牵牛花也不能开出那么漂亮的花了。

二、找找身边弯弯绕绕的植物。

t:我们身边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许多,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见过的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哪些?

(时间允许可带幼儿们去外面寻找)幼儿结伴寻找攀缘植物,并记录。绘画记录不必强调画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现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即可。

t: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藤蔓(茎、须)是怎样长的?

活动反思:

4—5 岁的孩子喜欢动手动脑探究事物,他们喜欢这样的活动。在 幼儿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支持、接纳孩子的探究行为,并给予一些观 察和探究方法的指导:如比较性观察法、连续观察法、分类法、记录 法等。在活动中我运用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对几种爬藤植物的外形特 征和攀爬方法进行比较性观察,使幼儿更好地发现它们各自的`不同。 除了横向的比较,还有纵向的比较,我们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时机,对 比观察爬山虎叶子颜色的变化,发现了爬藤植物爬高的原因;对比蔷 薇开花前开花后的效果,发现了它对我们人类的用处。当苒苒发现了 一棵类似攀缘植物的小苗时,我支持、赞赏她的发现,并利用拍照的 方法帮她记录,将照片贴在主题墙上,有助于她后续的观察。在观察 和探索过后,我和孩子一起对几种植物按照攀爬的方法不同进行分 类、概括,使他们对藤蔓植物的种类及其特征有了较清晰地认识。幼 儿在不断地观察、探究的过程中,他们会慢慢地积累经验,迁移经验, 形成受益于终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科学冷与热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知识。

2、让学生学会加强自我保护,学会正确洗手、戴口罩。

3、明白新型冠状病毒并不可怕,知道它是可防、可治。

教学准备:

1、网上截取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的相关视频。

2、洗手、戴口罩等相关动作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它就藏在老师的谜语里,请你来猜一猜?猜谜语,初始新型冠状病毒。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了解一下造成这场疫情的原因及相关的防疫小知识,学学一些防疫小妙招。

二、倾听故事,了解内容。

1、看绘本故事了解相关知识

2、播放相关知识视频

三、树立信心,学会预防。

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呢?有哪些小妙招呢?

(一)勤洗手

1.洗手重要性

勤洗手,流水洗,肥皂洗我们每天接触各种病原体最多的部位,就是手。手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冠状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明确的.预防措施之??

播放洗手重要性视频

2.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洗掌心(内)

双手手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手背(外)

掌心对手背沿手指缝相互揉搓,接着两手交替。

第三步:洗指缝(夹)

两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手指(弓)

五指并拢半握拳,放在另一手的掌心旋转揉搓,然后两手交替。

第五步:洗拇指(大)

一手握住另一手的大拇指,在手掌中旋转揉搓,然后两手交替

第六步:洗指尖(立)

五指的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的掌心揉搓,然后两手交替。

第七步:洗手腕(腕)

手交替洗手腕。

3、播放洗手示范视频

(二)戴口罩

戴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口罩的正确选择、佩戴及处置是有效个人防护的基础。

1、戴口罩要点

(1)面向口罩无鼻夹的一面,两手各拉住一边耳带,使鼻夹位于口罩上方,

(2)用口罩抵住下巴。

(3)将耳带拉至耳后,调整耳带至感觉尽可能舒适。

(4)将双手手指置于金属鼻夹中部,一边向内按压一边顺着鼻夹向两侧移动指尖,直至将鼻夹完全按压成鼻梁形状为止,仅用单手捏口罩鼻夹可能会影响口罩的密合性。

2、播放正确戴口罩视频。

(三)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

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注意营养,适度运动。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4)科学消毒

我们一定要注意居家的科学消毒,让我们通过视频了解一下居家消毒的误区吧。(播放视频)

四、故事结束,引发思考

同学们生活中,你还有哪些防疫小妙招呢?课下不妨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人们抗拒疫情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播放绘本故事结尾)故事虽然结束了,可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很多,很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能够迎着春风走出家门,去拥抱美丽的大自然。在这里老师给大家分享一首小儿歌,时刻提醒自己(出示预防歌)。

五、总结课堂,引申课下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新型冠状病毒,还学会了科学防疫小妙招,在这个非常时期,我们一定会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科学防疫,从我做起,让我们行动起来!

科学冷与热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在一天的下午,我带我们班的孩子门来到幼儿园的种植区.突然有个小朋友喊了声:老师有好多蜘蛛网,孩子们便都一拥而至.小朋友们在用心的讨论着……"老师,蜘蛛会咬人吗有毒吗它是怎样把网做出来的什么会有小虫子粘在上面啊幼儿一连串的问题向我抛过来.孩子们都很害怕蜘蛛,说它很可怕,是坏虫子。其实,蜘蛛是幼儿常见的蛛形动物,蜘蛛结网也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可见幼儿对蜘蛛的了解很零散,有很多的不明白,有很多的为什么.还有很多的幼儿认为它是昆虫。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意在透过故事引入,让幼儿有关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知识,明白蜘蛛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幼儿初步掌握有关蜘蛛的一些知识,激发幼儿从小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目标:

1、理解故事资料.并能认识常见的益虫和害虫。

2、结合已有经验续编故事,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准备:

1.故事活动教具,动物图片.昆虫图片。

2.事先丰富有关昆虫的知识,以及益虫、害虫的有关知识。

重点:认识常见的益虫和害虫

难点:区分常见的益虫和害虫

过程:

一、理解故事资料

1.出示活动教具,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地方(大森林。)有谁(小蜘蛛。)

2.小蜘蛛开了一家商店,你们猜猜它卖的是什么?(引出故事题目----蛛网商店。)

二、借助活动教具教具,完整讲述故事。提问:(引导幼儿运用蜘蛛的话回答)

(1)蜘蛛店里卖的什么?哪些小动物来买蛛网?(小狗,小熊,小兔)

(2)小狗买蛛网干什么?它是怎样来买蛛网的?它是怎样说的?小蜘蛛是怎样回答的?

(3)谁又来买蛛网了?它是怎样来买蛛网的?它是怎样说的?小蜘蛛是怎样回答的?

(4)最后谁又来买蛛网了?它是怎样来买蛛网的?它是怎样说的?小蜘蛛是怎样回答的?

三.幼儿讨论:

此刻,老师有个问题想不明白,为什么小狗小熊没有买到蛛网?而小兔能买到蛛网呢?(小结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对人类有益的昆虫叫做益虫,对人类有害的昆虫叫做害虫。

你还认识那些昆虫?它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呢?(幼儿自由回答)(由幼儿喜欢的文学形式,故事导入,幼儿更容易理解。有生动的蜘蛛形状,有它捕捉的昆虫形象。幼儿在听故事,看活动教具的过程中对其能有了初步的感知。为下一步骤的实施做铺垫。)

四、续编故事

1.启发幼儿思考:还有谁会来买蛛网它买蛛网干什么?它是怎样对小蜘蛛说的小蜘蛛卖给它了吗

2.请幼儿把自己想象、创编的情节续编到故事中去。

五、了解昆虫,区分常见的益虫和害虫。

小蜘蛛编织了许多蛛网,它在森林里开了一个蛛网商店。

小狗摇着尾巴来买蛛网,它说:"我要用蛛网捉蜻蜓。"小蜘蛛摇摇头说:"不卖不卖,蜻蜓捉害虫,它是人类的好朋友!"小狗红着脸走了。

小熊舔着嘴巴来买蛛网,它说:"我要用蛛网捉蜜蜂。"小蜘蛛摇摇头说;"不卖不卖,蜜蜂采花蜜,它是人类的好朋友!"小熊红着脸走了。

小兔一蹦一跳来买蛛网,它说:"我要用蛛网捉蚊子。"小蜘蛛点点头说:"能够能够蚊子吸血,它是人类的敌人。"小兔高兴的买到了蛛网。

蛛网编的又牢又好,小兔用它捉蚊子,蚊子一只也跑不了。

之后小动物们都来买蛛网捉蚊子,蛛网商店的生意可好啦!

益虫:蜜蜂、七星瓢虫、螳螂害虫:苍蝇、蚊子、椿象、天牛、蝼蛄

①害虫的危害大致能够分为两类:一类危害人体与其它动物,传染疾病,例如蚊、臭虫、蝇、蚂蚁、蟑螂、蚂蝗、血吸虫等;另一类危害庄稼、水果、林木等植物,如蝗虫、蚜虫、蝼蛄、苹果钻心虫、稻螟虫、松毛虫等。视频《苍蝇的危害》下载、《蚊子传染疾病》下载

②益虫有多种:有的益虫能够为人制造食物和用品,例如蜜蜂、桑蚕、柞蚕等;有的益虫能够帮忙人类消灭害虫,例如蜻蜓、七星瓢虫、金小蜂等。

我们要保护益虫,不要随便乱捕蜻蜓等有益昆虫。为了防止害虫的危害,一要用心预防,二要用心除治。能够采取以下措施:

①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不让害虫有生存的环境。

②发现害虫要及早采取措施,捕杀、喷洒杀虫药等。

螳螂是益虫,以捕食别的小昆虫为主。

蝗虫害虫,危害庄家。

害虫:1.危害人类生产的蚜虫,红蜘蛛等

2.危害人类生活的蟑螂,苍蝇,蚊子等益虫:有益于生产和生活的蜜蜂,螳螂,蜻蜓等蚜虫是害虫的一种,危害大部分农作物和观赏植物。

益虫和害虫是相对而言的,益虫会做对人类有害的事,害虫也会做有益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如:蚂蚁是害虫。占45%那是因为蚂蚁老是在人类食物乱爬、乱啃,很不卫生。

蚂蚁是益虫。占20%,有人冰蚂蚁吃了有益身体健康,对一些病者治序帮忙。

蝴蝶在幼虫期是害虫,因为它啃食植物;在成虫期是益虫,因为它透过飞行给花传粉知了害虫因为它吸食树的树汁对树有伤害螳螂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益虫。

螳螂是一种食肉性的昆虫,它的食物有棉蚜虫、红铃虫、玉米螟、菜螟、菜青虫、金龟子、苍蝇、蚱蜢等60多种害虫的成虫和幼虫,螳螂还是蝗虫的死对头。所以说,螳螂是一种有益的昆虫。

对人类有益的是益虫,对人类有害的是害虫.害虫吃对人类有用的农作物,害虫会危害我们的生命,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要消灭它们.

蝉是一种较大的吸食植物的昆虫,通常大约有五六公分长。它们象针一样中空的嘴里能够刺入树体,吸食树液。蝉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蚂蚁害虫。

科学冷与热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教师节是所有老师的节日。

2、初步学习如何采访想了解的人。

3、愿意将自己做的小礼物赠与他人。

二、活动准备:

卡纸、笔、剪刀等手工制作所需材料。

三、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教师:9月10日是教师节,是所有老师的节日,我们幼儿园的老师,你们都认识吗?你们知道幼儿园里都有哪些老师吗?他们的工作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师提议去参观幼儿园内各岗位老师的工作场所,并让幼儿想一想除了观察外,还可以向老师提问哪些问题来帮助我们了解他们的工作?引导幼儿讨论,确定采访的.问题。

问题示例:老师,你都做哪些工作呢?每天几点来幼儿园?什么时候能休息呢?

2、参观、采访

参观保健老师晨检、老师们上课、保育老师清洗玩具、厨房师傅做饭等各岗位老师工作的场景。让幼儿去采访自己感兴趣的岗位上的老师,深入了解自己身边的这些老师。

3、交流心得

回到教室进行总结,让每个小朋友就自己的采访内容进行交流总结。

4、制作小礼物

教师:老师们为了照顾好小朋友们、保卫好幼儿园是很辛苦的,我们来做一些小礼物送给他们吧。将准备的材料分发给小朋友,并和小朋友一起制作礼物。也可以用平时奖励幼儿的小红花代替,相信收到礼物的老师一样会很感动。

5、赠送礼物

让幼儿将小礼物送给自己采访的老师,提醒幼儿送完礼物后别忘了给老师说一声:教师节快乐,老师辛苦了!

四、活动延伸:

可以开展扮演幼儿园老师、医生、厨师的活动,体验不同岗位的工作,感受幼儿园生活的多姿多彩。

科学冷与热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主动借助各种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

2、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二、活动重点:

自由探索,用自己的方式制造不同的声音。

三、活动准备:

1、纸盒、有盖的瓶子、豆子、脸盆、笔、积木。

2、白纸、塑料纸、餐巾纸。

3、纸杯、塑料杯、小木棒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介绍过程:介绍材料、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好玩的东西,看看有些什么?

2、东西安静地呆在桌子上,一点声音都没有,那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来吗?(幼儿回答,可以让其上来试试。)

(二)分组制造声音。

1、现在请小朋友去试试,看看哪些东西能发出声音来。

幼儿分组自由探索,教师指导。

2、说说自己的`发现。

幼儿围坐在教师身边。你们刚才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使它发出声音的?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并进行操作演示。

(三)再次操作制造声音。

1、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真棒!可是有些东西小朋友还没去试过,现在小朋友再去试试,看看能不能使它们发出声音来,有没有别的办法了。

幼儿再次操作,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2、说说自己的办法。

(1)你是怎么玩的,你是怎么让它发出声音来的?

(2)你用了几种方法?

(四)小结:

今天,小朋友们通过玩一玩,发现了声音的很多小秘密,让很多没有声音的东西发出了好听的声音,你们真棒呀!

五、活动延伸:还有哪些东西也能发出声音呢?请你们回家找一找、试一试!

科学冷与热教案篇8

教学意图:

随着电话号码的普及,电话号码在孩子生活中随处可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电话》。旨在满足孩子对电话的兴趣和用途。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孩子初步了解电话的外形构造和功能以及电话与人们日常生活对的密切关系。

2、知道如何使用110、120、119等急救电话,明白这些电话的重要性,平时不能随便乱打。

活动准备:

1、电话2部,手机1部。

2、110、120、119电话号码卡片各1张;警车、救护车、火警车图片各1张。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起孩子的兴趣。

师:“叮铃铃,叮铃铃,这儿说话哪儿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小朋友动脑筋猜一猜,这是什么?(电话)

2、出示电话、手机引导孩子观察电话的外形构造,学会正确使用电话。

师:电话是什么样子的呢?(有数字、听筒、话筒、电线)手机没有电线。

小结:电话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但都有数字、听筒、话筒、电线等组成,这样才能相互通话。

3、电话在生活中的用途。

师:你们家有电话吗?(有)你打过电话吗?(有)师:你给谁打电话?是为什么事打电话?(问候、祝贺、询问、联系、请求帮助)

4、遇到危急时你会打什么电话求救。

(1)当你走失了,迷路了,或者遇上坏人,你会打什么电话求救(110出示)(2)当你发现失火了,要打什么求救电话?(119)(3)当家里有人病了,晕倒时,要打什么电话求救?(120)

5、玩配对的游戏:应该打什么电话(发给孩子人手一份卡片)。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看图片里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应该打什么电话求救,帮他们正确连线。

6、模拟急救现场打电话求救,初步学会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

(1)首先会正确拨打求救电话110、120、119(2)会简单明确地回答现场的问题,会完整的表达事情

7、知道不能随便乱打急救电话。

8、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话,今天我们学会了打求救电话110、120、119,也知道这三种求救电话是在危急的时候才能打,没有危急时是不能随便乱打的,希望小朋友一定要记住。

《科学冷与热教案模板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