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得认识教案5篇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设计丰富的教案,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明确每节课的教学步骤和方法,下面是82秘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数得认识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数得认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探索精神。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收集有关大数的信息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教学,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含有0的数的读、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对照顺序表,回答。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900009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10500001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23000000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2340050“234”在哪一级上,表示什么?
“5”在哪一级上,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10200800这个数读作()
2、写出下面各数。
六千三百二十二十三万五千一百零四万零二十
要求:(1)先说一说写数的方法,步骤(你是怎么写的)。
(2)读一读,先明确含有几级的数。
(3)对照数位顺序表写数。
3、练习一中的第12题。
要求:(1)先读一读
(3)按题目要求连一连
(4)想一想:如果不经过读数、写数,能不能通过推测、判断进行连接?说出你的策略。
二、专项练习
1、不对照数位顺序直接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五十万三千
①由学生独立完成
②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过渡到直接写数。
明确有几级——分级画线——填上数字
(2)一千零二十五万零六百
步骤同上。
(3)写一写
一千零八万二百二十六万三千四百二百万零六十三
2、练习一中的第14题
要求:(1)教师读数,学生听写。
(2)同桌校对,互相交流、检验。
(3)请学生说说体会,介绍自己写数的方法、步骤。
3、练习一中的第9题。
要求:(1)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题目特征。
(2)引导练习。
(3)学生之间相互校对,教师巡视、检查。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一中的第10、11、13、15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大数得认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的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类比迁移能力。
2.掌握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改写,体会用“万”为单位计数的简捷性。
3.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位数不同的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复习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1.课件出示
356○12802010○10205693○52978064○8046
2.师: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3.师: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哪个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下一位……)
(二)点明课题
1.课件出示:20xx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有19612368人,上海有23019148人。
2.师:北京和上海哪个城市的人口多?(有的学生可能在数位数,有的学生可能已经说出了答案,都可以)看来,大家是想比较这两个数据的大小,这两个数位数这么多,怎么比较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设计意图:复习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比较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人口的现实情境,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学习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一)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位数不同,先比位数
(1)师:(出示:99864和101010)我们先看这两个数,谁大谁小?(101010)
(2)师:9986最高位上是9,101010最高位上是1,9比1大,那应该是99864大呀,怎么回事?
(3)方法一:比较两个数的最高位,99864的最高位是万位,101010的最高位是十万位
①师:我们分别在两个计数器上拨出这两个数,看看是不是这样。(找两个学生上来拨数)
②师:从计数器上看,99864的最高位是万位,101010的最高位是十万位,两个数谁大?
③师:比较两个数的最高位是哪一位,可以比较出这两个数的大小。
(4)方法二:比位数
①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②师:99864是五位数,101010是六位数,谁大?
③师:通过比位数也可以比较出两个数的大小。
(5)师:你们虽然用的方法不同,但都说明了101010这个数大,看来真不能上来就比最高位,可以比最高位,也可以比位数,这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说说你的想法。(比位数,数数比背数位顺序简单)
(6)师: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不能上来就比最高位上的数,应该先比什么?(位数,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
(1)师:两个数比较大小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你能举两个亿以内的`数说明吗?(最好用学生说的,他们会更有兴趣。这里用书上的数:356000和360000)
(2)师:这两个数都是六位数,怎么比大小?说说你的想法。(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下一位,直到比出结果。)
3.练习:做一做第1题,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4.小结:
(1)师: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为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2)师:与我们学过的万以内数比大小的方法相比,你发现什么?
5.练习:
(1)做一做第2题。
① 学生独立完成。
② 汇报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出:几个数比较大小,可以把它们相同数位对齐排成一列,便于比较。
(2)解决引入问题: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人口哪个多?
?设计意图:比较大小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比较位数不同的两个数的大小,另一方面是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教学时,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1.体会用“万”为单位计数的便捷
(1)课件出示:
师:这是我们身体中的血液图,血液中有红细胞和白细胞,一滴血液中有多少红细胞呢?男生女生分别看,看看谁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读出这个数。一方看时另一方闭眼。能读出来就举手。
男生看到的:红细胞:5000000个
女生看到的:红细胞:500万个
(比赛结果肯定是女生用时短)
(2)出示:红细胞:5000000个
红细胞:500万个
师:男生为什么会慢些呢?(后面的0太多了,读起来太麻烦)
(3)师:像这样,个级上全是0的数,是整万数,这样的数0太多了,我们读、写起来比较麻烦,有时为了读数方便,会把整万数改写成像500万这样用“万”作单位的数。如果怎么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呢?
2.例题教学
(1)出示:红细胞:5000000个 白细胞:10000个
(2)师:请你把这两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汇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① 5000000个=500万个 在万级上写500,然后写个“万”字。
师:原数中个级上的4个0呢?(换成“万”字了)
② 10000个=1万个 去掉个级上的四个0,写上“万”字。
有些学生可能会忘记单位名称,要提醒学生注意。
3.试一试:做一做第1题
4.小结:
(1)师:怎样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先分级,去掉万位后面的4个0,写上“万”字。)
(2)师:比较改写前、后的两个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大小不变,所以用“=”连接
不同:计数单位不同,改写前的计数单位是“一”,改写后的计数单位是“万”
5.练习:做一做第2题。
提醒学生注意:原数有单位名称改写后的数也要有单位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男女生读数比赛,使学生体会到改写后读数的便捷。让学生读出整万数,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4页第1题
2.教材第15页第5、6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和亿以内数改写的方法。】
大数得认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要知道生命中有比一万更大的数字;了解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一亿以内各计数单位的名称,类比各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数量级、位数,掌握数列表。
2.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序列表进一步了解“位值”的含义。
3.在结合实际理解大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大数的好处。
教学重点:
理解数数单位“万、十万、千万、千万、亿”。
教学难点:
理解“位值”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柜台
教学过程:
首先,情景创设,揭示主题
1.阅读以下信息
1.演示:
让学生看图片。你从这幅画中学到了什么?
学生阅读信息。
2. t:这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数字。关于一万以内的'数字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说话,如数数、数字、读写、大小比较等。
3.演示:
老师:告诉我,你从这幅图中明白了什么?
把这些数字和刚才的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2)指出主题
老师:大于一万的数字在你的生活中会用在什么地方?
老师:我们经常用a
大数得认识教案篇4
教材分析:
大数的认识是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认识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及数位分级,为以后学习读数和写数打下基础。
3.能正确地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教学重点:
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提出学习目标
(一)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题目叫《青年的财富》,想听吗?(生):想
师:故事中也有数学信息哦,看谁的耳朵灵!
有一个青年总是抱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这天,在他无意中遇到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老人见他愁容满面,于是问到:“年轻人,你为什么这样不开心?”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那么穷?”年轻人说。
老人由衷地说:“穷?你很富有啊!”
年轻人问道:“富有?我怎么不知道?这从何说起?”
假如去掉你一一只手,给你10000元,你愿意吗?”老人问道。
“不愿意,”年轻人肯定地回答。
“给你100万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人,你愿意吗?”
( 师:小朋友们,你说年轻人愿意吗?)“不愿意”!
“用1000万来换取你的生命,你愿意吗?”“当然不!”
“这就对了。你已经有超过1000万的财富了,为什么还哀叹自己贫穷呢?”老人微笑着说。年轻人恍然大悟。
亲爱的同学,如果现在用1亿元换走你的爸爸妈妈,你们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是啊!看来我们的生命和父母是多么的珍贵啊,用再多的钱也是换不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
师:故事讲完了,你听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80、1000、100万、1000万、1亿等
(师适当表扬:真是个善于倾听的好孩子!你听得真仔细!……)
师:100万、1亿、1000万等都是大数(板书:大数)这样的数你还听到或是看到过吗?
(预设)学生举例。
生1:中国的人口有13亿多。
师:对,你了解得真多!
生2:房价和车价等
师:是的,你很会选择信息。
师:看来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今天就来学习有关大数的知识。(揭示课题:认识大数)
(二) 想一想:你们想知道什么有关大数的数学知识?(提出学习目标)
1.计数单位的认识,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学习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3.掌握数位顺序表
二、交流互动,展示学习成果
1.学生自学例1,做一做。
2.学习小组互相帮助、质疑问难。(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引导小组内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质疑、相互帮助、相互探讨)
3.小组展示、全班交流,激发冲突。
(1)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全班交流、激发冲突。
a: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也是计数单位。
b:我们知道了每相仿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因为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十个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百万、十个百万是千万、十个千万是一亿)
c: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d:一个数还可以分成个级、万级、亿级。
e:我们认识了数位顺序表。
f: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冲突。
a:你是怎么区分数位与计数单位的?
师:大家已经知道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象你们在教室里有座位,到电影院去看电影,要买票买个座位(如果不安排座位会怎样?)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是它们的数位。
b:从数位顺序表中我们能获得哪些数学知识?
c:为什么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4)学生自由提问质疑、激发冲突。
三、检测学习成效
(一)判断题(用手势表示)
1.从右边起,第九位是千万位。( )
2.万、十万、百万、千万是计数单位。( )
3.十万里有10个千。( )
(二)填空:(独立完成,再校对)
1.千万位的右边一位是( ),左边一位是( )。
2.10个十万是( ),1亿里有10个( )。
3.2091837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在( )位,9在( )位上,表示( );2在( )位上,表示( )。
四、拓展知识外延
1猜数
(创设情境:前几天,王叔叔买了一套房),它的价钱是下面几个数中的一个,956800 965800 895600 958600 9586000 986500
信息:是个六位数
它的最高位上数字是9
它的十万位上的数字是5
它的千位上数字比百位上数字多2。
你能根据给出的信息猜出它的价钱吗?先独立完成,再同桌商量商量,说说你的想法,比一比,谁猜得准!(反馈)
2.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大数有了一些了解,在以后地学习中,我们会了解更多的有关大数的知识。那时,老师相信同学们不但会读大数、还能写,相信小朋友们在数的王国里能更加自由驰骋!你们会读下面各数吗?
4576 45760 7800 78000 97540000 100000000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五、教师总结
六、作业:
预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大数得认识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3、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4、多渠道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搜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计数单位十万和亿。
教学难点:
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
教学准备:
计数器(每个小组的学生各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为了使同学们读到更多的书,这两年我们学校增进了很多的图书。在一些中学和大学校园里还建有规模更大的图书馆,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
生:想。
师:课件出示情境图: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约有图书十万册) (指一名学生)你的表情告诉大家,你有话想说。
生:书真多啊。
师:老师还带来一组咱们班同学从网上查找的`资料,谁来读给大家听?(课件展示课本上所提供的一段资料) 中山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约4086000册。 山东省图书馆累计藏书约5094600册。 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21600900册。 美国国会图书馆累计藏书约119000000册。 指一名学生试读,生面露难色,眉头紧皱。
师:大家遇到困难了,生活中像这样的大数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研究生活中这样的大数。(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感知十万的数。
(1)师:同学们说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的书有很多,十万是多少呢?谁来说说看。 学生自由说。 用课件出示:1小盒订书钉有1000个。 师:我们一起数数看一大盒装了几小盒呢?(课件动态演示,学生数) 引导学生继续往下想:两大盒有多少个订书钉?3大盒呢?5大盒、8大盒、9大盒、10大盒呢? 学生跟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 课件动态演示十大盒订书钉叠在一起的情景。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一下十万是多少? 师生共同小结:十个一万是十万。
(2)师课件出示人民大会堂图片。
师:我国雄伟的的人民大会堂,它能容纳一万人,如果要容纳十万人,需要几个这样的人民大会堂?
生:10个。
师:也就是说,10个这样的人民大会堂才能容纳十万人。那你见过十万个人聚集在一起的情景吗?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一下十万是多少。
(3)师课件出示计数器。
师引导学生在万位上一个一个地拨珠子。学生跟随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万时。 师引导生领悟:在万位的前一位,这一个珠子代表的是一个十万。并理解10个一万是十万;万和十万之间的进率是10。(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其过程) 师板书:10个一万是十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计数器自己探索一百万、一千万、一亿、十亿、一百亿、一千亿之间的关系和进率。
师生总结: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感知万以上的数 结合资料引导学生想象。
(1)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0个成年人的头发集合在一起大约有多少根?100个人呢?1000个人呢?(学生边想象边回答)1000个正常成年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
(2)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用三年多的时间。让我们跟随秒针跳动的速度来数数看。
三、 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认识计数单位,了解数位顺序表。
介绍:像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叫计数单位。 讨论:细心的小朋友可能注意到了,亿后面为什么加,你怎么理解? 师:每个计数单位要占据一定的位置叫做数位。因此就有了数位顺序表。 学生独立完成数位顺序表,然后小组交流。
2.小组合作,研究数级的划分。
师:为了使用的方便,我们能不能给这些数位划分一下小组,然后给每一个小组起一个你们认为比较合理的名称。
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各小组汇报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哪种分法更合理。 师:两种分法都有道理,但是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验证,第二种分法使用起来更合理、方便。 老师介绍数级的划分方法。
3.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你能发现什么? 课件出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讨论:相邻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
师:大家理解得都很好,我们一起了解一点相关知识。 生:就是挨着的两个计数单位。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能不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读出这些大数来呢?课件出示: 中山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约4086000册。 山东省图书馆累计藏书约5094600册。 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21600900册。 美国国会图书馆累计藏书约119000000册。 学生试试。(有的学生不会) 有关这部分知识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会使我们更熟练的认识大数。
五、 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第五页的第二题。
让学生回忆今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场景,感受大数,并用大数进行表述通过练习建立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2.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师:其实像这样的大数生活中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走出教室,到生活中感受大数目的场景,把你的感受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