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手指游戏手指歌教案5篇

时间:2024-09-25 09:05:13 分类:工作计划

写教案是教师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够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教案的详细设计可以确保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手指游戏手指歌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手指游戏手指歌教案5篇

中班手指游戏手指歌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熟悉红、黄、绿、蓝四色。

2、复习点数1——5。

3、知道一些重要节日,如国庆节、元旦节、春节、儿童节等。

4、发展幼儿十指协调能力。

5、让幼儿区分“1”和“许多”。

活动预备:

1、红、黄、绿、蓝四色彩条若干,可用皱纹纸做成(长度约为手指尖到肘关节)

2、小篮子若干,根据幼儿人数定

3、奖励品,(自定)

4、好听的音乐

5、一些标记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小朋友,你们好,把你们的头抬起来,让我看到你们漂亮的脸蛋!知道我是谁吗?我是某老师,问老师好。真乖!我就是听说你们这个班的小朋友最聪慧,最听话,所以呀今天某老师才来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小朋友们想不想和我一起玩游戏?那好,告诉我,哪个小朋友可以来拍拍我的手?或亲亲脸、抱一抱,我真是太兴奋了,我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好玩的东西,看!)出示奖励品,激起幼儿爱好。(这些东西呀,老师全要送给你们,就看你们谁最棒!)

注重:此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让老师和孩子互相熟悉,拉进距离,老师的一切语言与行动都要表示出亲切、温柔,让幼儿在很短的时间内喜欢上老师,这样在后来的活动中才能积极配合。

二、基本部分

1、师拿各色彩条抖动,(拿在三分之一处),问幼儿,象什么?积极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师可作适当提示,如花,什么花,漂亮的花,幼儿学习“漂亮”一词;本季节菊花开了,可引导幼儿说出菊花。

2、幼儿熟悉颜色(小朋友们看,这都是些什么颜色呀?)逐个拿出彩条让儿说出什么色

(1)、红色:好,让幼儿找找自己身上和四周还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鼓励幼儿大胆找,在听课的老师身上也可以找,(呀,小朋友好棒,找了这么多红色,想想看,还有什么是红色的)引导幼儿说出“火”,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教幼儿了解火警电话“119”。

(2)、黄色,同上。了解安全标记,如小黄帽等。

(3)、蓝色,同上。

(4)、绿色,同上。可出示环保标记,让幼儿了解。

3、师小结:(呀,这么多颜色放在一起就是五颜六色,真漂亮)

4、引导幼儿点数1——5,数出五根彩条,幼儿点数一次

5、教师说给小朋友们变一个魔术,(将彩条撕起碎片装在小蓝里),并抓起来给幼儿看,彩条变成小彩片罗,引导幼儿想: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种彩片,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撒这种彩片?如结婚、过节,过生日,兴奋时等等。

6、问幼儿自己想不想变魔术?将幼儿分组去撕彩条,装在篮子里。

7、(小朋友,你们变得很多了吗?到老师这里来,给我看看,竞赛看谁快?)让幼儿拿着篮子到自己身边来。

8、(好,小朋友,我们刚才说了那么多可以撒彩片的时候,那现在我们也来撒,好不好?)师喊结婚了,和小朋友们一起撒,又喊过节了,过生日了等,说一个就撒一次,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心情地玩,撒!

9、(唉,好累,好累,某老师累了,你们呢)师作很累的样子,动作尽量夸张,目的是让幼儿从兴奋的.状态中停下来,(我们让小彩片也休息一下,它们也累了)

10、待幼儿安静下来之后,师从地上捡起一张彩片,大声问(咦!看老师捡到什么颜色的彩片了?)让幼儿找相同颜色的。目的是复习颜色。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你们今天玩得兴奋吗?,我也是,跟你们在一起,某老师觉得好快乐,那现在你们和我一起跳个舞,好不好?)放音乐,师生同乐,自然结束。最好是动感的音乐,幼儿跳起来才有激情。

强调: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肯定要做到平和,冷静,随便,让幼儿感到放松,自然。如在找颜色一块,让幼儿在听课的老师中找找,我们教师可说:“呀,你真聪慧,那么我们请这位老师举起你的手,让全部小朋友都看见你漂亮的衣服)等。每个过程自然过渡,不必太强调幼儿遵守纪律,教师要把好度,能放得开,也能收得回。对幼儿出乎意料之外的回答,老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然后加以引导。

中班手指游戏手指歌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绕口令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在这个时候幼儿的咬字还不是很清晰,而老师往往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反复的让幼儿的说绕口令,这样不但幼儿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产生了厌学的心理。这样一来,幼儿就完全失去了主动性。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次活动,通过手指游戏来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用故事的情节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绕口令“小良救羊”,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达到熟记的程度。

2、通过手指的灵活运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群。

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手指来表示并熟记绕口令“小良救羊”。

活动准备

草地挂图一张,狼、羊、小良的卡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请幼儿观察图上画了什么?(草地、山坡、一个小朋友还有羊,可以请幼儿模仿羊的动作和声音)

2、这个小朋友是干什么的呢,他是谁?(羊倌、小良)他在干什么呢?

3、这时候谁来了,出示大灰狼,并请幼儿模仿大灰狼。

4、讨论:

狼来干什么来了,小良应该怎么做呢?

二、学习绕口令

1、这个故事真有趣,现在老师教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小小手来讲讲这个故事。

2、先分别学习小良、羊、狼等动作。

3、边做手指游戏,边背诵绕口令,反复一到三次。

4、反应游戏:请小朋友们把小手放到身后,听老师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看哪个小朋友的反应最快。

5、小朋友们表现的真好,现在我们要给我们学过的这个故事取一个名字,叫什么好呢?

请幼儿回想一下故事情节,讨论故事的名字并说说看。

三、小结

今天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学习了“小良救羊”这个绕口令,我们是以手指游戏的形式来学的,请小朋友在以后遇到自己喜欢的故事的时候也用自己的小手来做一做。让我们最后说一遍,不要忘记了绕口令的名字。

教学反思

通过手指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兴趣,幼儿对活动内容热情高,积极主动参与活动,通过绕口令和手指的有效结合,幼儿能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反复的手指游戏,完成教学活动内容,师幼互动效果显着。

中班手指游戏手指歌教案篇3

活动意图:

手指游戏让孩子的智慧在指尖萌发,只要老师用心引领,就能化有限为无限,让孩子们的十只手指变出无限可能,玩出无限精彩,激发无限智慧,感受无限快乐,变成心灵手巧的快乐宝宝!

活动目标:

1、说儿歌配动作,使幼儿手口协调。

2、认识手指,喜欢有一双能干的手。

3、促进幼儿小肌肉的发展。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的重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体验游戏的快乐。

难点是让幼儿用小手去表现各种不同的事物。

活动准备:

小蚂蚁图片、画笔、大自然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 出示小手,引起幼儿兴趣。

(1) 拍手游戏引出课题。

(2) 介绍小手。

老师神秘地说:“我们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我们的手可以干什么呀?手真有用。”“而手指还可以做游戏呢。”

师: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谁?出示小蚂蚁的图片。

二、学习儿歌玩手指游戏

1、教师念儿歌《小蚂蚁》

2、分解游戏的玩法。手指游戏《小蚂蚁》,玩法:小蚂蚁,很有趣,(伸出食指、中指在手背上交替爬行)头上长着小胡须,(伸出食指、中指向上立起来晃动)小蚂蚁,有秩序,(伸出食指、中指在手背上交替爬行)走路排队很整齐。(伸出食指、中指交替沿直线向前爬行)小蚂蚁,有情义,(伸出食指、中指在手背上交替爬行)见面点头很有礼,(伸出食指、中指互对点点头)小蚂蚁,真得意,(伸出食指、中指在手背上交替爬行)冬天来了有积蓄。(左手伸出食指、中指,右手握拳放在左手上)

3、幼儿学玩手指游戏(2-3遍)

⑴教师完整地示范游戏1遍。

⑵幼儿学玩游戏2遍

⑶幼儿边大声地念儿歌边游戏1遍。

三、结束部分

老师拿出一张大自然的画,让孩子们拿画笔在画面的底部画出可爱的小蚂蚁。

四、活动延伸

体育活动《小蚂蚁》,

1、引导幼儿练习手膝着地爬的动作

2、教师边念儿歌边带领幼儿自由爬。

活动反思:

?小蚂蚁》是一个儿歌、游戏相结合的语言活动。活动不仅要求幼儿学会儿歌的内容,而且要求幼儿能根据儿歌内容做相应的动作,本活动通过对儿歌的学习能使幼儿对手指的名称有一定的了解,并能灵活转换各手指。幼儿参与此活动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基本上让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挥。

中班手指游戏手指歌教案篇4

手形想象画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人人都有一双手,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和仔细观察的习惯。丰富词语:手掌、手心、手背、手指甲。

3、印制不同手形,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的一只手的手指上画上娃娃、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们认识它们吗?(对了,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二、玩一玩、变一变。

1、幼儿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

2、幼儿互动: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小手变成了什么?

3、展示手形一:

想一想,这个手形可以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自由想象,师再相应添画将它变成孔雀)

4、展示手形二:

这个手形添上几笔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讨论,师再相应添画将它变成大树)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不断变化手形,大胆表现自己所要表现的画面。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边相互欣赏与交流自己的手形画。

中班手指游戏手指歌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游戏中完整朗诵儿歌,懂得团的结力量。

2、学习“碰“快快”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3、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蚂蚁图片、基本了解蚂蚁外形特征。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回顾蚂蚁搬豆的情景,哼唱歌曲《蚂蚁搬豆》。

2、细观察蚂蚁的'外型特征(触角)。

二、学习儿歌

幼儿讨论

(1)一只蚂蚁能搬动豆吗?为什么?怎样才能搬动?

(2)为什么许多蚂蚁把豆抬起来?

(3)听儿歌。

听到了什么?

你觉得蚂蚁的速度怎样?(根据儿歌学蚂蚁动作)

(4)分句学念儿歌做相应动作,丰富词汇“碰”“快快”。

喜欢儿歌里的哪一句?(巩固词汇)

(5)为儿歌取个题目。

老师觉得蚂蚁的这种快快的的动作像小小兵一样,而且很团结,就叫《蚂蚁小小兵》

三、表演

1、分组或单独表演。

2、以问答方式表演。

儿歌:蚂蚁小小兵

蚂蚁小小兵,

行动听指挥。

触搅碰一下,

快快排好队。

触角碰两下,

快快运米粒。

触角碰三下,

快快翻个身。

触角碰四下,

快快回洞里。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玩的兴致很高,玩起来都很起劲。孩子们扮演小蚂蚁听儿歌做相应动作,整个活动让孩子们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从中体会表演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以及团结的力量。

《中班手指游戏手指歌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