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优秀音乐课教案参考6篇

时间:2024-10-02 13:05:21 分类:工作计划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际进度,灵活编写和调整教案内容,教案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主动性,促进自主学习,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优秀音乐课教案参考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优秀音乐课教案参考6篇

大班优秀音乐课教案篇1

一、设计意图:

幼儿总是对成人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想通过各种方式去体验成人的世界,例如,常常模仿成人的口气说话,穿成人的大鞋子,女孩尤其爱穿妈妈的高跟鞋,男孩爱穿爸爸的大皮鞋。大班的幼儿作为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他们更愿意尝试一些具有挑战的`事情,尤其是成人经常做的事情,做饭是成人经常做的事情之一,幼儿往往具有浓厚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创设的情境,能够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2、体验歌曲的趣味,根据部分歌词编创动作进行表演。

三、活动准备:

ppt、音乐、布娃娃玩偶。

四、活动过程:

1、导入。

跟随音乐《扮家家》进行律动,音乐结束后,提问问题,引出主题。刚才有这样一个动作(炒小菜),谁知道这是在干什么啊?(炒菜、炒小菜、做饭)你们记得可真清楚,今天老师就带你们来玩一个炒菜做饭的游戏。

2、展开。

(1)欣赏儿歌《娃娃上灶》,引导幼儿做事认真专心。

我们的娃娃家里有一个小娃娃她也很喜欢做饭,今天可是她第一次做饭,老师把她做的饭带来了,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小娃娃做的饭好不好吃。出示ppt。

(2)听音乐《娃娃上灶》,熟悉歌词,引导幼儿做出与部分歌词对应的动作。

(3)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4)以“菜谱”形式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根据图谱演唱歌曲并掌握间奏。

(5)跟随音乐以全体合唱、分组等形式跟唱歌曲。

(6)根据部分歌词引导幼儿做出动作,并在演唱过程中加入动作。

3、活动延伸。

幼儿仔细观察家长做饭时动作,为整首歌曲添加动作,进行歌表演。

大班优秀音乐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歌曲买菜的优美旋律。

2、尝试自己创编舞蹈乐趣。

活动准备:

vcd买菜、图片。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王老师,很高兴认识你们,请你们和我一起跟随音乐进教室吧。播放春晓音乐

一、激发幼儿兴趣导入。

师:你们刚刚跳的很不错,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了一首好听的音乐,一起来听听吧?播放买菜的音乐

师:好听吗?好听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买菜、你们能不能告诉我刚刚听到了些什么?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图片

师:我还想问问你们,发现这首歌曲里面有什么不一样,你们发现到里面是不是有一句话不是唱出来的,而是说出来的,是吗?这句话在我们歌曲里面就叫做说唱。

师:这么好听的音乐,我想请你们用小手儿跟老师一起来练练歌词。

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买菜,鸡蛋圆溜溜呀。青菜绿油油呀,母鸡咯咯叫呀。鱼儿水中游呀。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哎呀呀哎呀呀装也装不下,哎呀呀爱呀呀装也装不下。嘿。

师:练的真好听,现在我们把他唱出来好吗?一起来试试。师和幼儿一起轻唱

师:感叹语气夸张哇。好棒呀老师面带微笑我问你们,平时你们去买菜的时候,心情是怎么呢?很高兴,会买许许多多的菜,很满足,也很开心

师:咦,你们心里都这么开心,这首歌曲也这么好听,我们脸上要有表情的,感觉很高兴的再把这首歌唱一次,好吗?

二、创编舞蹈。

师:这么好听的音乐,你们想不想加上一些好看的动作把它表现出来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请幼儿站到中间

师:你们跳的真漂亮,老师刚刚发现xx小朋友的这个动作很漂亮,教师示范,还发现这位小朋友的这个动作很漂亮哦。

师:王老师现在把你们做的这么多好看的动作连在一起来,编成了一个好看的舞蹈。跟我一起学习吧?边轻唱,边动作

师:你们真像小小舞蹈家。可以强调一下拍手的时候可以互相拍我们在拍手动作的时候,还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来拍拍。我们合上音乐来一次,好吗?教师带幼儿一起跳

师: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自己去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当奶奶,一个当小朋友。你们可以手挽手一起跳,看老师找到以为好朋友咯,一起来吧?教师找到一个好朋友和幼儿一起互动

师:高兴吗?我们去把下面的客人老师请上来当奶奶,你们当小朋友,和他们一起表演好吗?教师带领幼儿去请老师一起互动带出教室

三、结束。

大班优秀音乐课教案篇3

设计意图:

京剧是我国特有的剧种,京剧脸谱、服饰、唱腔都非常有特点,其鲜艳的色彩,夸张的形象,有一定功夫的动作,都深深吸引孩子们。在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的探究中,为满足幼儿对京剧的好奇心,我特地教了两首京剧选段《戏说脸谱》和《红灯记》。每天总是听到孩子们在不听地的唱,边唱边自己做动作。为了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京剧,设计了了这一活动,旨在从京剧脸谱入手,让幼儿欣赏、感受京剧的特点,培养幼儿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

2、初步了解京剧的特点,知道京剧是我国特有的剧种。

3、激发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不同颜色的京剧脸谱图片若干个。京剧vcd、磁带等。一次性纸盘子、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1、欣赏京剧选段《包公断案》。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听了京剧的感受,鼓励幼儿大胆描述。

3、欣赏京剧脸谱。

(1)色彩:了解脸谱色彩与人物个性之间的关系。

(2)图案:引导幼儿感受脸谱对称和夸张的图案。

4、说说自己所了解的京剧,并分小组表演《戏说脸谱》、《红灯记》。

5、制作京剧脸谱。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在听听、哼哼、学学、做做的过程中,对我国的京剧艺术有了一个浅显的初步了解。从一开始幼儿的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睁大了眼睛看录像中的包公,因而勾起了他们想说的欲望。在谈感受时,幼儿各抒己见,踊跃说出自己的感受,由于幼儿已学过一些京剧选段,所以在了解脸谱色彩所代表的含义时,幼儿能轻松掌握,并根据自己对京剧艺术的理解,制作出各种形象的脸谱。

大班优秀音乐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乐器”进行演奏,学习简单的配节奏方法。

2、进一步了解乐曲风格,体验配乐器演奏的乐趣。

3、随音乐看指挥演奏,表现乐曲欢快的风格。

活动准备:

1、一封信,其中第一张信纸为红色,第二张信纸为黄色,第三张信纸为蓝色。

2、《加油干》录音磁带四遍。

3、《加油干》身体动作图谱。

4、各种自制打击乐器,三角铁1个、大鼓1个、沙球1对。

5、活动场地布置:幼儿座位呈马蹄形摆放,自制乐器摆放在教室四周。

6、在此次活动前,幼儿已熟悉《加油干》乐曲旋律,有律动《加油干》体验。

活动过程:

一、读第一张信,复习律动。

1、谈话,读第一张信,交代任务。

小朋友,今天早上老师收到了农庄的农民伯伯写给我们的一封信(出示信),现在老师就来给大家读一读第一张信吧。(读第一张信,拿出磁带)

2、欣赏音乐《加油干》

(1)欣赏乐曲,让幼儿回忆乐曲名字。(播放录音)

师:咦,原来使我们熟悉的乐曲叫——

幼:《加油干》。

(2)让幼儿回忆歌曲的风格。

师:这首乐曲是由几段组成的呢?怎样分的?

3、复习律动《加油干》,要求幼儿在做律动时,在“2 2”、“5 5”“6 6”处唱“嗬嘿”。

二、读第二张信,学习看图谱做身体动作。

师:农民伯伯交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完成了,现在老师来读第二张信,

听听农民伯伯还会请我们做什么事情。(读第二张信,打开身体动作图谱)

1、引导幼儿观察图谱,按要求师幼集体做身体动作。

全体幼儿听音乐第一段以二分时值做动作,第二段以八分时值做动作,第三段以二分时值做动作。

2、将幼儿分三组进行练习身体动作。(播放录音)

小结:小朋友做得真棒!我们把农民伯伯交给我们的第二个任务又完成了,现在我们再来听听农民伯伯写给我们的第三张信上说了什么。(读第三张信,展示各种“乐器”)

三、读第三张信,新授打击乐《加油干》。

1、分析乐器材料,安排配乐。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来看看农民伯伯送给我们的这些乐器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幼:锄头、药水桶、稻穗。

师:这些乐器可以分别代表平时我们用的哪些乐器呢?(拿一篮乐器与幼儿一一比较得出:锄头——三角铁;药水桶——大鼓;稻穗——沙球。)

师:现在我们第一段拍手的地方可以用“三角铁”打击,第二段拍肩的地方可以用“沙球”打击,第三段拍手的地方可以所有的乐器一起打击,其中唱“嗬嘿”的地方用“大鼓”打击。

2、幼儿看教师指挥完整地看谱演奏。(播放乐曲录音)

3、幼儿听录音完整地看指挥演奏打击乐。(播放录音)

四、带幼儿离场。

师:小朋友们练得镇认真,为了能在下周如期得去参加演出,现在我们先去把这首打击乐表演给中2班的小朋友看看,听听他们的意见,我们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带幼儿离开教室)

大班优秀音乐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激发幼儿对摇篮的兴趣。

2、在掌握诗歌基础上,学习仿编摇篮。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摇篮曲》。

2、创编所需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出示摇篮,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出示摇篮,师问:看,这是什么?摇篮的什么用呢?睡在里面有什么感觉呢?

2、师:睡在摇篮里软软的,很舒服,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像摇篮一样的东西,我们一起起来看看吧。

3、欣赏课件(没声音的画面),初次感知事物之间的联系,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你觉得什么像摇篮呢?它摇着谁?

二、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1、教师配乐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提问:你听见了哪些好听的话,用诗歌中的.话来说一说。

(要求幼儿要用诗歌中的话来说说,同时出相应的图片,来加深对诗歌的印象,熟悉诗歌内容。)

为什么说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为什么说大海是鱼宝宝的摇篮?花园是花宝宝的摇篮?)

2、观看课件,分段欣赏诗歌。

(1)播放诗歌中第一小节,师提问:星宝宝怎样的睡的?

为什么白云要轻轻地飘?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

(2)播放诗歌中第二、三、四小节的课件,师提问:鱼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花宝宝是怎样睡着的?小宝宝是怎样睡着的?

(3)引导幼儿说一说,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3、诵读诗歌,体会意境。

(1)教师和幼儿一起诵读(看着图把这首诗歌完整地朗诵一遍)。

(2)教师和幼儿分角色诵读。

(3)用好听地声音来读一读。

师: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和小宝宝都睡着了,不能把他们吵醒,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朗诵呢?

我们就用轻轻的、好听的声音来读读这首诗歌吧。

三、发挥想象,仿编诗歌。

1、蓝天里的星宝宝以外,还会有谁?

师:那我们试试,把太阳编到好听的诗歌中去。(插卡的形式,把原来诗歌中的白云图片替换为太阳,连贯地看图朗诵整句话。)

2、大海中除了鱼宝宝,还会有谁?

3、花园里除了花宝宝外,还会有谁?

把创编的内容看着图完整地朗诵,提醒幼儿用轻轻地、好听的声音进行诵读。

[活动延伸]:

将图片放在语言供幼儿自己练习诵读诗歌。

小百科:摇篮是可摇动的婴儿卧具。婴儿睡在上面会很舒服。还有一种专为婴儿睡觉的时候唱的歌,名为《摇篮曲》。通常十分轻柔,演唱者一般为女性。

大班优秀音乐课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初步感受京剧的韵味,尝试用互动合作的方式进行节奏练习,提高节奏感和节奏表现力。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用语言节奏记忆互动节奏的方法。

3、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同伴间互动合作的能力,体验同伴间合作的默契与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麻团的过程;学会单圈链条式交换舞伴的方法;教会一幼儿合作磨米浆。

物质准备:制作麻团过程的mv;剪辑好的'小花旦"的音乐;幼儿围成圈坐好;人手一手花。

【活动过程】

1、观看"好吃的麻团"mv引入

2、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结构。

(1)听一听:这首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说一说:刚才听的音乐有几段?磨米浆要用哪段音乐比较适合?哪段适合把粉团揉好后拌均匀揉成团呢?哪段音乐听起来有炸东西的样子呢?

(3)做一做: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出磨米浆和炸麻团。

3、"磨米浆"咯,尝试合作磨米浆

(l)学习"磨米浆"的`节奏。

师:你们仔细听老师要往石磨里放什么呢?磨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

(2)学习"磨米浆"的动作。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学习怎么合作磨米浆的。重点引导幼儿学习会在念"白糯米"时白拍,"石磨里面放糯米"互拍。"咻"字时右手握拳,在同伴身上相互"磨"米浆,第二个"磨"字时自拍。

(3)配上音乐"磨米浆"。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旋律,和同伴玩互动节奏游戏"磨米浆",要求幼儿要有节奏感。

4、"换伙伴磨米浆",尝试交换舞伴

(1)引导幼儿说说换伙伴的方法。

教师:谁能用一句话教大家换舞伴的方法?

(2)幼儿尝试换伙伴磨米浆。教师引导幼儿用单圈链条的方式交换舞伴。

(3)幼儿配上音乐交换舞伴。引导幼儿能在鼓点处拉手,间奏结束部分找到新舞伴,做好继续进行互动节奏游戏的准备。

(4)幼儿交换舞伴磨米浆2-3次。教师根据幼儿交换舞伴的情况,及换新舞伴后互动节奏游戏的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价。

5、"做麻团p各",引导幼儿完整表演。

(1)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跟着音乐的节奏学麻团在油锅里翻滚的样子。

(2)完整游戏,听音乐完整表现磨米浆、炸麻团的情景。

【活动反思】

幼儿对本次活动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并愿意在集体面前说话。能做到别人发言时不插嘴。幼儿在谈感受时词汇丰富。

活动内容接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能积极参与。但材料的利用率还不太高。

《大班优秀音乐课教案参考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