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跑活动教案参考6篇

时间:2025-01-02 09:05:13 分类:工作计划

要想提升教案的有效性,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案的准备使我们能够明确教学目标,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下面是82秘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跑活动教案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跑活动教案参考6篇

中班跑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围绕话题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及感受。

2、让幼儿学会倾听同伴说话,并向同伴学习经验,分享快乐。

3、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红包、钱。

活动过程:

1、出示红包,让幼儿猜猜里面是什么?(压岁钱)

2、教师提问: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压岁钱吗?

是谁给你送的? 你拿到压岁钱以后有什么感受?

3、教师指导幼儿看书,让幼儿观察画面,相互讲述图片中的小朋友用压岁钱做了些什么事情?

4、引导幼儿集体讨论:请几名幼儿介绍自己得到压岁钱的感受和愿望,并让全班幼儿倾听、分享。

再次提问:你拿到压岁钱是怎么用的?

明年你再次拿到压岁钱,你准备又怎么用?又有何打算?

5、教师小结:鼓励讲述新颖的幼儿,引导幼儿体会大人对自己的爱,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活动反思:

采用分段讲述的方法,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红包的内涵,可以更多地联系实际生活,发掘更多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班跑活动教案篇2

教学目标:

幼儿可以对圆圈找出规律排序的规律。

有助于培养幼儿数学思维的“立体性”和对数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

各种颜色的实物卡或集合图形实物卡,数字卡。

教学过程:

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利用实物卡或集合图形实物卡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序。

2,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来利用实物卡排序连接下来。

3,在请两名幼儿按照布题图上的实物卡提示,数出各种实物卡的`数量,并选择相应的数字卡贴在对应的实物卡下面。

4,在请另外一名幼儿对两种实物卡的数量进行组成,并把正确的数字卡贴在下面的位置。

5。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和熟悉程度增加规律排序的难度和合成的难度,请幼儿进行回答。

幼儿探索操作

1。教师引导幼儿认真观察画面上的序列,请幼儿说一说有什么规律。

2,请幼儿根据自己观察的画面的结果,说出每个序列后面的空白圆圈应该是什么样的颜色排列。

3,请幼儿按照自己找到的规律给后面的空白圆圈图上正确的颜色。

4。指导幼儿按照题目中的颜色提示,对每种颜色的圆圈进行计数,并把数字写在颜色符号下面的括号里。

5。请幼儿根据自己添画的圆圈序列和点数出的每种颜色圆圈的数量,对几种颜色圆圈的总数进行数量组成。

中班跑活动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孩子与生俱来就有一颗好奇的心,对什么事物都非常感兴趣,乐于发现,乐于探索。一次,在区角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科学区中关于镜子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在摆弄各种镜子,有的孩子在相互照镜子,还有的孩子在观看有关镜子方面的图书……,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地探索镜子中的奥秘,我便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到镜子王国去寻找更多有趣的事情。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对镜子感兴趣,乐意探索利用两面镜子看清自己后脑勺的方法。

2.初步了解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活动准备:镜子40面、水果贴绒20个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今天,我给中一班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呀?(出示镜子)

2.照镜子请你照照镜子,你觉得镜子里的你漂亮吗?什么地方最漂亮?

3.小结刚才我们玩了照镜子的游戏,从镜子里我们看到了自己漂亮的五官,镜子的本领可真大。

4.第一次操作

(1)等一下老师再让你们来玩一次照镜子的游戏,这一次请你从镜子里去看看自己的后脑勺。你们知道后脑勺在哪里吗?请你用手摸一摸自己的后脑勺。好,现在我们轻轻地拿好镜子玩一玩。(幼儿操作)

(2)你看到了自己的后脑勺吗?你是用什么方法看到的?(集体交流)

(3)小结:从这面镜子里是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的。

5.第二次操作

(1)呆会儿老师请你们每人找一个好朋友,相互合作,用两面镜子试一试能看到自己的.后脑勺吗?(幼儿操作)

(2)谁看到自己的后脑勺?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的?(交流)

(3)小结:用两面镜子能看到自己的后脑勺。

6.第三次操作(以游戏的形式)

(1)好,老师手上有许多的水果,等会儿老师再给你们每人一面镜子,请你自己用两面镜子来帮忙,看看自己的后脑勺贴的是什么水果?(幼儿操作)

(2)你看到自己的后脑勺贴的是什么水果呢?(幼儿回答)

7.延伸活动今天,我们又发现了镜子的一个秘密,用两面镜子能看清自己的后脑勺。等一下老师把这些镜子放在科学区,请你有空再去玩一玩,你还会发现什么奥秘呢?

活动反思:

幼儿玩两面单面镜组装好的镜子,发现两面镜子夹角大小与物体成像数量的多少的有关系。幼儿先自己探索镜子玩的方法,在第一次探索中,有的幼儿发现镜子能照到后面的东西;有的幼儿发现镜子平放照时,脸被分成了两半;有的幼儿发现镜子折起来照时,能看见很多个自己。

发现镜子中能看到很多个自己的幼儿将这种玩的方法与幼儿们分享。并进行第二次探索,让幼儿们数数镜子中有多少个自己,有的幼儿照到4个自己;有的幼儿照到了6个自己。想一想:为什么镜子里的自己会变呢?让幼儿通过思考想到在照镜子时,手在不停地动,镜子也在不停地动,镜子中间的角也在动,从而使得镜子中的自己会有变化。同时告诉幼儿由两条边组成的角叫做夹角,并让幼儿猜一猜夹角大的看到自己的多,还是夹角小的看到自己的多?

而后幼儿进行第三次探索,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证明:夹角小的看到自己的多,夹角大的看到自己的少。

在第一次探索中,有刚开始有5、6个幼儿发现镜子折起来玩的方法,而后一些幼儿看见好玩后,一些幼儿开始学习他们的玩法。

在第二次探索后,有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能发现,镜子合的越拢看到的自己越多。在猜测的环节大部分幼儿猜的是夹角小的看到自己的多。

在第三次操作实验环节,我教幼儿如何记录时先在橡皮泥上打开,数数镜子中有几个自己;然后再橡皮泥上压一压,压出夹角的印子,最后在橡皮泥的下面写上看到几个自己的数字。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幼儿数了数后,在压得过程中镜子会移动。应该对实验操作的顺序步骤做出调整。先在橡皮泥上打开镜子,将镜子压在橡皮泥上,而后数一数镜子中自己的数量,并记录,最后再拿走镜子。

整个活动过程,幼儿的完成度很高,也符合幼儿自己操作探索的需要,但是整个活动的重难点都在一个维度,对于大班的幼儿简单了些。可以刚开始增加探索游戏的难度,用两面没有组装好的镜子,让幼儿想一想可以怎么玩。

中班跑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买菜"活动,了解常见菜的特点,体验买菜的快乐。

2、在操作与游戏中,使幼儿获得分类、数数及数物对应的经验,并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进行买菜的实践活动及开展买菜的角游活动。

2、若干蔬菜、肉类、水产品的实物。

3、幼儿用卡片、篮子、电话机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买菜的经历。

(了解常见菜的特点,共同分享买菜的快乐)师:前几天,陈老师带我们一起到菜场上去买菜了,你们觉得开心吗?那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 播放课件师:看了刚才的录象,谁来说一说,你那天买了什么菜?为什么买这种菜?你是怎么买的呢?

2、 幼儿交流(教师引导幼儿从菜的名称、特征、营养、买菜的经验等方面加以交流)

3、师小结:菜场上的菜可多啦,有的买了蔬菜,有的买了鱼,有的买了肉类。因为每样菜都有它不同的营养,所以,我们小朋友要样样菜都爱吃,我们的身体才能长得棒。

二、给菜宝宝分家。

1、师:今天,送菜叔叔把送往菜场上的菜都混在一起了,这样,买菜的人就觉得很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让幼儿回忆菜场上的菜是怎么摆放的?引导幼儿说出把菜分类放开)师:按小朋友的办法要安好几个家,可陈老师只安了三个家,你们同意不同意?(与幼儿一起讨论,了解蔬菜类、肉类、水产品类中的常见菜。)

2、幼儿操作活动"给菜分家"师:现在请小朋友帮助叔叔把菜送到菜场去,送菜时看清楚你拿的是什么菜,应该放在哪个家?并把家里的菜放整齐。

3、 教师带领大家巡回检查

三、角游:买菜准备(创设菜场环境)

(一)协商4名幼儿为卖菜的.叔叔阿姨,老师和其他孩子为买菜人

(二)"顾客"每人一蓝子,内有数物卡。

1、师:刚才我们把菜送到了菜场,可菜场上还没有叔叔阿姨卖菜呢?怎么办?(协商4名幼儿做卖菜人)

2、电话铃声介入:阿姨:"你是中2班的陈老师吗?我是厨房里的阿姨,今天厨房里的菜不够了,阿姨请中2班的小朋友帮帮忙、买点菜,行吗?"

3、阿姨给我们开好了购菜的"菜单"(老师出示两种"菜单"):看看菜单上说的是什么?看清楚了以后,你可以自己按菜单直接去买菜,不行的话可以问菜场上的叔叔阿姨怎么买?(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理解菜单的含义)

4、幼儿游戏(对第一次很快完成任务的幼儿给其提供第二次机会,难度加大)

5、买完菜的幼儿相互交流:你买了什么菜?买了多少?也可相互检查是否正确。(还可以鼓励幼儿向客人老师去交流)

中班跑活动教案篇5

活动时间:20xx年6月21日

活动地点:各班活动室、大操场

活动对象:小、中班幼儿

活动目标:

暑期即将来临,为了进一步提高家长及幼儿的安全警觉性,增强幼儿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中班年级组于6月21日开展了“防骗防拐”安全教育的系列活动。

活动过程:

系列活动一:“防拐防骗”安全演练

1、年级组发动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专门请平时不怎么来接送幼儿的家长来幼儿园充当“骗子”,利用诱人的美食,新颖的玩具去“诱拐”孩子们。

小结:从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孩子经不起诱惑,乖乖地跟着“骗子”走,这说明部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是比较淡薄的。

2、老师们利用照片和录像等形式记录下活动的过程,然后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各班再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拐防骗的教育活动,如:“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了怎么办”、“出门旅游或逛超市时与大人走散了怎么办”、“路上有陌生人跟着你怎么办”、及“怎样拨打报警电话”等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方案。

系列活动二:举行“防拐防骗”家长座谈会

活动结束后,班级老师与所有的幼儿家长进行了交流和总结。通过这次的演练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变可能遇到的危险。知道仅仅告诉幼儿“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指导孩子如何去做。家长们更要提高警惕防范,在大忙季节更要关注孩子,让孩子随时在自己的视线之内;入园时要将孩子送到班级老师的手里才能离园,家长委托别人接孩子,不仅要带好接送卡,还要事先给班级教师打电话预先告知。

反思:

这次“防拐防骗”的安全系列活动,不管是对教师、家长还是对幼儿都是一次特殊的经历,更起到了警醒和呼吁的作用。安全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努力,在引导孩子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教师及家长也应提高防范意识,将安全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幼儿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中班跑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一、探索弹簧的特点及作用。

二、初步感知弹簧的形状与其特点的关系

活动准备:

1、两筐圆珠笔,装有弹簧的圆珠笔跟没有弹簧的圆珠笔。弹簧笔选用弹簧按钮装在笔端的。所有的笔身为透明的那种,以便能看清里面的装置。

2、各种装有弹簧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圆珠笔玩一玩、跳一跳

1、请孩子们自由玩一玩圆珠笔。

2、请孩子们说一说圆珠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圆珠笔会跳起来,有的不会?

二、弹簧笔的秘密

1、仔细的观察,会跳的弹簧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弹簧)

2、拆开圆珠笔,告诉幼儿是小弹簧让圆珠笔跳起来的'

三、神奇的小弹簧

1、引导幼儿发现为什么弹簧会跳?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2、了解弹簧的不用用处:如电筒、电池盒、弹簧称、弹簧玩具等。

3、请孩子们进一步操作各种有弹簧的物品,深刻体验弹簧的作用。

四、我们都是小弹簧

小弹簧会蹦蹦跳跳,我们像小弹簧一样来蹦一蹦、挑一挑吧!

师幼互相玩小弹簧游戏。

《中班跑活动教案参考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