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课向日葵教案7篇
优秀的教案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方向,优秀的教案不仅要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还要与当前的教学内容和进度相匹配,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美术课向日葵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美术课向日葵教案篇1
活动名称:向日葵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向日葵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2、尝试用不同的分割方式将纸杯变形、涂色、制作出向日葵。体验变形所带来的快乐,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并能耐心地进行创作活动。
3、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纸杯若干,蜡笔、剪刀等。
2、自制纸杯花(向日葵)
3、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1、随着背景图片,教师有表情地描述:早晨,太阳慢慢升起来了,葵花向着太阳,弯弯腰、招招手说:太阳你好!中午,太阳升得高高的,天蓝蓝的,云灿灿的,向日葵抬起头,对太阳说:太阳,你好!小朋友你们要说什么呢?向日葵你好!
二、出谜语引出主题:高高个儿一身青,金黄圆脸喜盈盈,天天对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向日葵”)引导幼儿观察向日葵的外形特征:脸庞是圆圆的,花盘上布满了一个个小房间,里面住着葵花籽,花盘的周围有许多半圆形花瓣,绕着花盘手拉手,风一吹,他们就跳起了舞。
三、出示纸杯:师:小朋友们,我们都用过这样的纸杯吧。那么,喝完水后你会怎样处理它?(扔掉)3.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师:你看小纸杯多伤心呐!它觉得自己还有用处呢。我们小朋友帮忙想一想:用过的纸杯还能做什么呢?
(2)幼儿出主意,开阔思路,教师随机评价。
(3)师:看,老师把纸杯变成了绿色礼品,是什么呀?(出示实物向日葵)
鼓励幼儿探索向日葵的制作方法。
1、纸杯花又环保,又漂亮,你们喜欢吗?我们一起看看用了哪些材料?
2、一次性纸杯怎么才能变成一朵美丽的花呢?(教师示范)请幼儿示范用剪刀把纸杯剪成花的过程: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直到将杯身全部剪开,用手将剪开的长条状花瓣向外打开即变成花。
3、幼儿尝试不同的分割方式,制作向日葵。
做好了。剪完的小朋友拿出水彩笔,就可以给向日葵进行装饰了。
1、提出要求:先用剪刀从杯口往下剪,要是直线,一直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从杯口沿直线剪,接着把剪好的花瓣向外翻,后涂色,然后画花心。
2、幼儿探讨、操作。(放音乐背景)
四、展示评价
1、时间到,每个小组举起你的作品,没做完也没关系,让大家看看你的设计。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把废旧的物品利用起来,来装饰我们的生活,你们真棒!小小的纸杯还有许多用处,下次我们把它制作成更多的绿色礼品送给弟弟妹妹,大家一起做环保小卫士,好吗?
大班美术课向日葵教案篇2
教学意图:
梵高的“向日葵”是精典中的精典,幼儿可以通过欣赏梵高的作品感受到画面的布局,颜色,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于是设计了此次活动《向日葵》。旨在培养幼儿欣赏与观察能力。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教学目标:
1、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感受画面传达出来的强烈、炙热的感情。
2、学画向日葵,能够合理安排向日葵的位置。
3、认识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大小等特征。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并能进行艺术再创造。
5、激发学生热爱花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关键点:
高低错落安排向日葵的位置。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向日葵的特点(形色),画一幅有关向日葵的作品。
教学难点:
根据向日葵的特征进行艺术再创造。
教学准备:
梵高名画,纸,笔。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梵高的向日葵。
1、 你喜欢这篇画吗?为什么?
2、 画中有几朵花?
3、 每朵花都一样吗?
4、 他们是怎么插在花瓶里的?
小结:这幅画是法国最著名的画家梵高绘画的,他画的.向日葵每一朵都不一样,栩栩如生。
二、教师示范,学画向日葵
1、每朵花都朝着不同的方向,我们看到的分别中花的哪里呢?
2、朝前的向日葵看到的花盘是圆圆的,每一片花瓣都是一样大的。
3、朝旁边的向日葵看到的花盘是扁扁的,花瓣一边长一边短。
4、朝后的向日葵看到的只有花的后面。
小结:摆放的角度不同,看到花的部位也不同。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幼儿尝试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
3、作品欣赏:表扬能够绘画不同角度的向日葵。
教学总结:
小朋友绘画的向日葵姿态各异,象真的向日葵一样。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并没有运用范画,而是让幼儿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让幼儿观察向日葵颜色,构图,摆放等,幼儿能够根据老师的引导发现向日葵花盘朝着不同的方向,颜色也并不都是一样的,向日葵的状态也不同,有的开的很大,有的开的很小,还有的花瓣已经凋谢了,幼儿知道梵高爷爷是一个很著名的大画家,他能够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教师也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来表现大自然的物体。幼儿在绘画时能够合理构图,花瓶里插的花有高有低,朝着不同的方位,颜色也不同。
不足之处:
前面讲得有点久,到后来小朋友画的时间有些来不及。另外有的幼儿绘画的向日葵花盘较小,涂颜色的时候不清楚。
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应该让幼儿观察向日葵真正的模样,让幼儿了解向日葵的大小,颜色,以及各部位的细节之处,这样幼儿绘画就会更形象。通过这节课使我了解到了孩子间互相的模仿能力、想象力是超乎我们大人所想象的,而且小朋友也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时常让他们观察大自然,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会对他们的各个方面都有帮助。
大班美术课向日葵教案篇3
活动背景:
本班幼儿在本学期初期,接触到线描装饰画。《纲要》中指出大班幼儿在艺术表现上面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所以多次让幼儿欣赏运用不同绘画手法的作品,从而提升幼儿审美能力。幼儿在画面的布局,线条图形的绘画能力上有一定的基础。但在绘画中幼儿对多种图形的运用技能较为欠缺。特此设定了这一节《向日葵》的活动。我改变了以往活动中直接定义的给予,而是在活动中进行色彩画与线描装饰画的对比欣赏,让幼儿直观的认识线描装饰画。再认真分析线描装饰画,了解作品中的线条与图形,让幼儿创新尝试用自己心中的线条图形进行装饰,体会不同线条和图形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最后欣赏同伴间的作品,共同分析再来定义线描装饰画。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运用多种图形和线条装饰向日葵,体会不同线条带来的不同视觉感。
2、通过对线条装饰画观察、体验、感受,从而进一步认识线描装饰画。
活动准备:
油画向日葵、向日葵盆栽、线描装饰画、白纸、黑色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认识向日葵,了解向日葵的组成部分
师:瞧~今天每一小组的桌上都放了一盆什么植物呢?
幼:向日葵
师:仔细的看看,谁来说说向日葵都有哪几部分组成?
幼:茎、叶子、花萼、花瓣、花盘
师:小朋友真能干,能说出向日葵所有的组成部分。再看看不同角度看过去向日葵的
形状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幼:不一样,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椭圆形的。
(让幼儿直观的观赏向日葵的植物,从不同角度观察,真实的去发现向日葵的组成部分。引起幼儿对向日葵的兴趣。)
2、出示油画《向日葵》
师:有位美术大师画了这幅《向日葵》,谁知道他用了哪种绘画手法?
幼:这是油画。
(观赏油画,是让幼儿的意识从真实的实物转换为抽象的画面。选择幼儿所知的油画绘画手法的向日葵作品为后面的线描装饰画的向日葵做铺垫。)
二、欣赏线描装饰画
1、教师出示线描装饰画
师:今天老师带来另外一种画,线描装饰画,我们来看看。
(提出线描装饰画,幼儿很好奇什么是线描装饰画,在这种好奇心之下,促使幼儿认真的去欣赏教师带来的线描装饰画。)
2、对比油画与线描装饰画,感知线描装饰画
师:这两张画之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幼:“它们的图形不一样。”“它们的颜色不一样,油画有颜色,线描装饰画只有黑
色和白色。”
(同时出示油画与线描装饰画,让幼儿的视觉直接感受到两种不同绘画手法下,画给我们视觉带来的不同的视觉震撼。首先从色彩上去感知线描装饰画。孩子们在两幅图的对比下,发现线描装饰画只有黑白两种色彩,而油画则是色彩丰富。)
3、赏析线描装饰画
师:看看这张线描装饰画,你能找到哪些线条和图形?
幼:有直线、波浪线、锯齿线、花、圆形
师:小朋友,观察很仔细,找出了这么多的线条和图形!谁再仔细点,看看线条和图
形有什么变化?
幼:有的线条越来越细;有的'花涂成了黑色,有的没有涂成黑色;
师:这些变化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幼:一边感觉颜色深点,一边浅一些。
(在感知线描装饰画的色彩之后,具体到画的细节上去分析线描装饰画。让幼儿自己去发现线描装饰画中丰富的线条和图形,感知为什么有的地方给人的感觉颜色较深,有的地方颜色较浅。幼儿单独面对线描装饰画的时候你一句我一句,各抒己见。脑海中加深对线描装饰画的感知和认识。)
4、幼儿尝试变换线条和图形感知颜色深浅在线描装饰画中的变现方式。
师:小朋友自己试一试,看看线条和图形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在一起有什么新的效果?
幼:这是我画的小格子;我画了我喜欢的爱心幼儿我还涂了颜色
师:大家用不同的组合方式,来表现了深和浅。那我们把这些方法运用到我们的向日葵中去。
(孩子们在分析完线描装饰画后,都跃跃欲试有想去创作的激情,让孩子们尝试用自己的线条和图形组合,从实际的操作上去感知线条图形组合下产生的奇妙变化。再一次的激发幼儿的创作激情,抓住这个契机鼓励幼儿发挥想想,用自己的画笔去感受深浅变化。)
三、提出作画要求。
1、构图时要大胆、流畅,向日葵的花盘画得圆又大。(教师示范,引导幼儿画出不同的花瓣)
2、进行装饰时注意运用多种图形和线条进行装饰,注意观察装饰后画面的变化。
3、绘画时注意画面的布局和整洁。
(提出作画的要求,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指出绘画的要点。)
四、幼儿作画
教师巡视幼儿作画,个别指导鼓励有创意的幼儿。
(若有画面线条单一,线条图形组合经验较少的幼儿给予一定引导。
师:试一试不同方向和不同粗细的线条装饰出来的效果。)
五、作品展示,总结,评价。
1、作品展示,互相评价作品。
师:我们选出了几幅画的较好的作品,谁来说说看你觉得它好在哪里?幼:我觉得这幅画画的好!它用了很多图形来装饰;它的花有大有小;它的线条慢慢变细。??总结:是的,这些画里有横着的,有竖着的线条,同样是线条但不同的方向给人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些画不仅运用了我们经常看见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还运用了花的形状,糖果的形状等等。有的地方线条很密,让我们感觉这块的颜色比较深;有的地方线条稀疏,给人颜色较浅的感觉。在线描装饰画中我们常常疏密来表现颜色的深浅。
(通过作品的欣赏,幼儿有了自己成熟的欣赏能力,他们能对比作品,并说出他们喜欢的理由,我们根据孩子所说的对知识点进行提炼,孩子们此时的感受更深。)
2、再次认识线描装饰画。
师:小朋友在刚才的绘画过程中觉得和大家以往画的色彩画有什么区别?
幼:这次没使用油画棒。只用了黑笔;我们是用线条和图形装饰的。
总结:小朋友发现了很多线描装饰画的特点,其实线描装饰画是以单线条来装饰所描写的物体。(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创作,直接的感受到了线描装饰画带来的视觉震撼。通过尝试后,再具体线描装饰画的含义。幼儿自己在无意中找出的定义,教师简单的一总结,比直接给出的定义,孩子们这样更能让真正的认识什么是线描装饰画。)
六、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的创作灵感源于老师给予的美术刺激。在幼儿对线描装饰画有一定的接触后,我为了让幼儿正确认识线描装饰画,体会不同线条带来的不同视觉感,特此设计了这节美术绘画活动!
本堂课让孩子们通过自己亲身的感知去认识什么是线描装饰画,打破以往的教学手法先给定义再让孩子去创作。孩子们在活动中先从油画和线描装饰画去大体的感知两种手法下的绘画作品所给人的视觉感受是不一样的,在单独的分析线描装饰画,从细节上是认识这种手法下的美术作品,孩子们从颜色上,从细节的线条上,自己发现线条和图形的不同组合方式,再自己的尝试加深对线描装饰画特点的感知。就是线条与图形的组合,线条的粗细来表现颜色的深浅。最后通过自己创作出的作品去进一步总结自己认识的线描装饰画定义,教师最后帮忙进行总结,这样减少教师对知识点的一味灌输。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运用多种图形和线条装饰向日葵,体会了不同线条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并通过对线条装饰画观察、体验、感受,从而进一步认识线描装饰画。孩子们在活动后还时常私下进行创作,和往常的绘画作品相比,这次的作品画面更加的细腻。画面中有了深浅的变化。
在活动中,个别能力较弱的孩子,看着别人画出较为复杂的图形进行创作的时候,自己也想,可是自己的能力无法达到,导致幼儿的创作激情受挫,迟迟的不感下笔,我根据幼儿已有而绘画水平,鼓励幼儿帮助他一起用自己的线条图形进行创作,谈论怎么改变我们的这些图形,可以让画面的效果和别人的一样,我们找出了将线条画粗的方法,我并及时的给予他鼓励,增强他的信心。最后他仍然画出的漂亮的作品。
在从单个物体的线描装饰技能成熟后,逐步的去装饰情景画。在美术活动中,放手让幼儿去分析尝试,我们做好他们助手,根据他们的分析去总结。
大班美术课向日葵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多种花纹与图案装饰向日葵的花盘、茎叶。
2、学会用相似色进行背景色的涂色,鼓励幼儿用不同规律的色块来涂色。
活动准备:
花纹范例、范图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复习:有个大画家叫凡高,他画了一幅美丽的画,是什么?
2、请幼儿描述一下向日葵是什么样的?
二、欣赏范画
1、了解不同的作画方式:凡高的《向日葵》是油画,这幅《向日葵》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呢?(线条装饰画)
2、欣赏不同的花纹和图案:除了这些花纹,你还会其它漂亮的花纹吗?(请个别幼儿画一画)
三、提出作画要求。
1、构图时要大胆、流畅,向日葵的`花盘画得圆又大。(教师示范,引导幼儿画出不同的花瓣)
2、进行装饰时注意花纹要画得整齐而密集。
3、背景色选用相似色,运用不同形状的色块排列来进行涂色。
四、幼儿作画五、作品展示。
大班美术课向日葵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向日葵的外形特征,学习用大手笔的方法表现向日葵
2、敢于大胆尝试用各色水粉颜料做画。
3、在作画时能保持画面和衣服整洁。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向日葵图片
2、调色盘、毡子、颜料若干,水粉笔若干、抹布、小水桶。
活动过程:
一、通过对话引起作画兴趣
1、引导幼儿观察向日葵的外形特征,幼儿观察并用语言描述向日葵的外形特征。
2、教师
总结:向日葵长着圆圆的大脸盘,周围有许多圆圆的发辨(花瓣),还有细细长长的身体(茎),身体两边是它的手(叶)。
今天我们就用水粉笔为向日葵照张相。
二、教师示范
先画向日葵的大脸盘——然后画周围的发辨(花瓣)——向日葵的身体(茎)——向日葵的手(叶片)。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为向日葵找朋友(蓝天、白云、小鸟、花草等等)
三、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幼儿为向日葵拍出大大的照片,脸是圆圆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为向日葵照相。注意暗示幼儿向日葵的脸盘一定要画的大一些。
四、作品欣赏与交流:
幼儿欣赏自己与伙伴的作品,讲讲用了什么颜色,请了那些好朋友和向日葵做游戏。
活动反思:
首先我考虑的是如何让我们班的孩子用水粉画向日葵,体验成功感。我首先找了毛笔和油画笔,最后认为中班的孩子握笔姿势比较容易掌握的.是油画笔,随后我特意选了红色外套的大号油画笔。白色外衣的小号油画笔。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彩虹屋的材料设计很巧妙,用来画画既方便又容易呈现。随后和孩子商量后我们把许多材料都取了自己喜欢而容易记忆的名字,如:“妈妈笔”“宝宝笔”“花妹妹”等。
凡高的画都以亮丽鲜艳的颜色夺人眼球,于是我选了比较明快的黄色背景纸、橙色花瓣、蓝色花瓶、红色花蕊。如果让孩子们模仿学习,孩子一定很难掌握并且也学的很乏味。我喜欢让孩子在学习中学得轻松,而顺口的儿歌是我在绘画示范动作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例如拿笔蘸颜料我们会说:妈妈笔,手中拿,蓝颜料里洗个澡,伸出脑袋擦身体,左擦擦,右擦擦。
用蜡笔画我会说:蜡笔宝宝出来玩,x颜色宝宝出来跳舞等。形象画的语言让我们班的孩子特别喜欢绘画活动,而每次活动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在和笔宝宝玩,所以我们班孩子的绘画作品都是很有特色,他们还喜欢边画边说。
我一直觉得“孩子只有在自身丰富的体验想要表达时,才会有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绘画。”随后我尝试让孩子画花瓶,感觉孩子对花瓶的位置和形状很难掌握。最后我试着我先把位置放好,就先画一条直线,把这条直线当花瓶口,把画面分成了两部分,上面画向日葵;下面画花瓶。在形状的把握上我利用儿歌让孩子学习。
如:平平一条路,路前停一停,变出左耳朵;路后停一停,变出右耳朵,左耳右耳连起来,听一听!美妙的音乐会开始啦!洗刷刷洗刷刷,从上往下刷,从左往右刷,刷出一只大花瓶!)示范画花瓶。妈妈笔累了休息!(放瓶子)(花妹妹出来跳舞了,黄颜料里洗个澡,扭一扭,往上跳,往下跳;往左跳,往右跳;跳累了休息吧!)示范画花瓣。
大班美术课向日葵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线描画的兴趣,感受绘画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控笔能力。
3、掌握线描画的方法及特征,学会处理遮挡关系。
【活动准备】
1、图片:向日葵
2、每人一支黑色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向日葵
引导幼儿观察向日葵特征,颜色。
2、出示范画,比较观察,说一说这幅画用了哪些画法?
(线描和与油画棒相结合)
二、展开
1、通过提问复习线描画的特征,分别找出画面中点、线、面的运用。
(1)线描画我们都画过什么?它是以什么组成的画?
线描画没有丰富的色彩,却有丰富的线条,通过点、线、面来完成绘画作品,装饰味浓,
小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在轮廓内随意添画图案。
(2)你能找到《向日葵》中的点、线、面的运用吗?
2、教师示范
引导幼儿观察向日葵的方法,重点示范葵花的遮挡关系。
(1)帮助幼儿分析葵花的遮挡关系,找准第一朵葵花的入笔触。
(2)按照被遮挡的先后顺序和层次,一步步地完成葵花的轮廓。
(3)分别用点、线、面进行添画与装饰。
(4)最后可用两种相近色的油画棒轻涂背景色。
3、幼儿动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随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绘画姿势和握笔方法。
(1)有针对性的指导个别幼儿把握线条的流畅。
(2)涂背景色时,可将油画棒压平,轻轻涂色。
(3)指导幼儿色彩的饱和度,能够体现出葵花的主层次。
三、结束
1、作品展示,对个别完成较好的作品进行适当点评。
2、组织幼儿收拾好自己的画具,检查自己周边的卫生情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大班美术课向日葵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中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让幼儿感受作品的美。
2、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能力,鼓励幼儿大胆表述与评价,增强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能力。
3、激发幼儿创作的愿望,感受绘画带给自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认识过向日葵,事先参观过向日葵种植园地。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向日葵实物图片。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向日葵)向日葵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因为向日葵的脸总是一直向着太阳,太阳到哪里,它的脸就向哪里。所以叫向日葵。
二、出示梵高作品《向日葵》,引出课题。
1、幼儿欣赏作品。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一幅美丽的向日葵绘画,这是外国的一位画家画的,世界上许多人都喜欢他画的向日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让幼儿叙述对画面的第一感受。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觉?
鼓励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达,充分肯定每一个幼儿的感觉、感受,并让所有的幼儿能够分享到同伴的不同审美体验。教师小结。
1、色彩的感受。
提问:
(1)小朋友,你们看看这幅画什么颜色?
(2)你们最喜欢画中的哪一种颜色?为什么?
(3)哪种最多?(黄色)(4)你们喜欢这种颜色吗?
(5)你们看到黄色有什么感觉?(高兴,激动、热情…….)幼儿分别回答。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受到画面中黄色为主、其他色为辅,同时关注到色彩的巧妙搭配及对比色的使用比例。这样画面才能饱满、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