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我们的田野教案7篇
为了让教案更具吸引力,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和互动技术,教案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教师对课堂气氛的把控与学生情绪的关注,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音乐课我们的田野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课我们的田野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获取有关雪的信息,体验雪中活动的乐趣。
2、模仿雪花飞舞的样子。
3、感知雪与动植物的关系,萌发幼儿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放镜,幼儿每人一件雨衣、一双雨靴,《小雪花》的录音带,彩纸、脸盆等辅助材料。
2、活动前引导幼儿关注天气预报,和幼儿一起期待下雪天的到来。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兴趣。
1、“昨天小朋友们听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雪,看!真的下雪了,我们一起到雪中玩玩吧!”
2、请幼儿穿上雨靴、雨衣一起来到室外。
二、体验雪中乐趣。
1、请幼儿接朵小雪花,用放镜看看是什么样的,小手有什么感觉,一会儿小雪花又变成了什么。
2、请幼儿看看小雪花是怎样从天上落下来的,然后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在此时播放《小雪花》的音乐,让幼儿在雪中翩翩起舞。
3、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方法(可借助玩具材料)在雪中玩耍,如比比谁接的雪花最多等。
三、初步感知雪与动植物的关系。
1、提供花、麦苗、小昆虫、青蛙等动植物的头饰,让幼儿分别扮演这些动植物,体验雪与动植物的关系。教师可示范扮演麦苗姐姐:“我是麦苗姐姐,小雪花落到我身上,好象盖了一条暖和的被子,可舒服了,明年我一定会长得更好。”
2、请幼儿分别以自己扮演的角色口吻说出与雪的关系,老师应加以恰当引导。
活动延伸:当雪积得比较厚时,可以带领孩子们玩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等游戏。
音乐课我们的田野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我们的田野》,并从中体验旋律的美感。
2.培养学生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体验旋律的美感。
教学难点:
1.唱好“0× ××”的节奏,学习连线的两种名称及作用。
2.体验歌曲旋律的美感。
教学用具:
电子琴、音乐书、黑板、课件。
课前五分钟:
律动小游戏:“0 x x x”
du da da da通过捻指、跺脚等身体律动初步感觉弱拍起唱。
教学过程:
一、律动导入聆听激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给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们的田野》,请同学们随着优美的音乐,用我们刚才玩的律动为歌曲增彩,来,让我们静静地聆听《我们美丽的田野》……
二、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旋律之美
1.初赏歌曲感受音乐意境
播放歌曲:请同学们认真聆听歌曲,思考:歌词是怎样描绘我们的田野?歌曲情绪怎样?
2.再赏歌曲理性学唱
(1)了解歌曲——学唱铺垫——寻找“美”
师:这首歌好不好听?描绘的风景美不美?什么地方“美”了?(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出发现的美,例如要说到“连绵起伏的山脉,很美!”“碧绿的河水,很美!”等,在说出山美,水美,田野美的这些可视物体的基础上想象到音乐表现的美——曲调缓慢,优美!)谁能说出它的作曲是谁?(介绍歌曲:《我们的田野》由管桦作词、张文纲作曲。张文纲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创作了四百多首音乐作品。1953年他与词作家管桦合作创作了组歌《夏天旅行之歌》,《我们的田野》是其中的第三首。歌曲一经演唱便很快的流传开来,久唱不衰,深受人们喜爱。还别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儿童歌曲。歌词好像一幅优美的图画,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音乐更是别具特色,词曲珠联璧合,成为儿童歌曲创作的一个典范。
说了这么多,同学们是不是都向唱这首歌了?老师也向唱了,给我个机会好不好?师有感情演唱歌曲。
(2)寻找音乐小秘密——学习音乐知识——理解“美”
优美的歌曲中总会隐藏着一些小秘密,就是这些小秘密让我们的歌曲这么好听,现在咱们一起来找找《我们的田野》这首歌曲中的小秘密。
①弱拍起唱。一共出现了六处,能找到吗?应该怎么唱?
②连线:分为延音线和圆滑线,讲解它们的不同。
③反复记号(跳跃反复记号),讲解本首歌中反复记号的作用。
④讲解“色地”和“一会儿”的唱法。
(3)学唱歌曲——自信表现——表现“美”
①师范唱歌曲,说: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
②学唱曲谱,生看黑板曲谱,师放歌曲音乐,生边听边模唱曲谱,感受旋律的美。
③随琴视唱一遍曲谱,师提醒注意唱好刚才找到的小秘密(弱拍起唱、连线)。
④学唱歌词。
注意聆听音乐,随伴奏小声、轻声唱歌词一遍。
师生接唱歌曲。
有感情演唱。
师:我们要怎样才能唱好它呢?这是一首很美的歌,
学生回答:优美、抒情,轻声演唱。
(4)音乐盛宴——多形式的聆听演唱
师:同学们,同一首歌但是运用不同的形式演唱,变现出来的音乐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就像今天什么学习的这首歌,也是有很多种演唱的形式,下面我们一起来聆听。
同学们听赏采用不同方式演唱(领唱加合唱、分组唱、独唱等。)
三、总结下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我们的田野》,在这首歌曲中我们也寻找到了一些音乐的小秘密......
在演唱的过程中,我们知道用连线的表现歌曲的优美,你们也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带着你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演唱了这首歌,让老师很感动。孩子们,其实美好的音乐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时时都有,处处都有,我们要怀有一颗音乐之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去表现生活中的美。下课!
音乐课我们的田野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唱歌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鼓励音乐创造,树立珍惜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弹唱法、小组讨论法,学生能够完成歌曲的学唱。
3.知识与技能:掌握弱起节奏,有表情完成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轻快、愉悦的声音,完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难点:准确掌握弱起节奏,理解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
三、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教师展示森林、湖泊、田野、动物的图片,并提问:“你们在屏幕中都看到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
2、教师追问:“生活中,我们会在哪里见到这些美景呢?”
学生自由回答。(户外、山间、田野)
3、教师总结,顺势导入本课。
(二)初步感知——打开田野
1、教师引领学生初听歌曲,并圈画出听到的自然景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都听到到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田野、群山、雄鹰等)
2、教师提问:“这首歌讲了这么多美景,最终传达了什么主题呢?”
学生回答。(热爱大自然)
4、教师提议:推开田野的大门,与自然做朋友。
(三)探究学习
1、想象田野、
①请同学们按节奏读歌,并在脑海中想象美丽的自然景观。
学生自由分享自己想象的画面。(丽江,四川阿坝,大兴安岭)
2、歌唱田野
①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并引导学生说出掌握不理想的节奏,解决难点
提示:教师提示学生注意2拍半的音要唱满。
师生共同按节奏朗读歌词,体会田野的美。
②教师弹唱歌曲,请同学们跟琴哼唱。
提示音准问题以及反复记号的运用。
③请同学们加歌词完整演唱,唱到第四段/五段解决词曲结合的难点:
④播放云南西双版纳的视频结合歌曲伴奏,请同学们加歌词完整演唱,唱出田野的美。
(四)拓展延伸
1、教师为同学们播放班德瑞的《寂静山林》,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组,谈论“同样是表现自然界的美景,声乐作品和乐器作品你更喜欢哪一个呢?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2、教师总结,音乐表现手法多样,应当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歌曲所传递的主旨,引出环境保护的主题。
2、请同学课下任意搜集一项关于水、空气、土壤、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环保小知识,下节课以文字的形式带来,师生共同完成音乐手抄报。
五、板书设计
以上为《我们的田野》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课我们的田野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体验歌中优美抒情的情绪,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与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用启发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延音线,并唱准延音线。
3.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并能背唱第一段歌词。
教学重、难点
1.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唱好歌曲的弱起节奏。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说美丽的田园都有什么样的景色吗?
学生回答:绿草地、树林、小溪、安静的湖泊等。
教师介绍这首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我们的田野》,它是作曲家张文纲和词作家管桦于1953年合作创作的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被选入了“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二、《我们的田野》歌曲学习
1.初次聆听《我们的田野》音频。
提问:听完歌曲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可能回答:旋律非常优美、心情很舒畅、好像看见了美丽的田野等)
2.再次聆听《我们的田野》音频。
教师提出要求:请学生打开书看歌谱,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一个乐句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回答:每个乐句都不是从强拍上开始的。)
3.演唱歌谱。
教师指导:这种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是从一小节的弱位置上开始的。这首歌曲的旋律比较简单,在演唱歌谱的时候要注意每句开头的演唱方法——在第一个字之前的一拍吸气。教师一边用手画拍子,一边说“一、二、吸353”,这样锻炼学生急吸气,把气吸到肚子里,让整句唱得连贯。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
4.学习延音线。
教师指导:先让学生数拍子唱出不带延音线的唱法,再加上延音线演唱,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指导学生有延音线的地方要演唱得连贯、饱满,有气息支撑。
请学生找出歌曲中有延音线的地方。教师带领学生分别进行演唱练习。练好以后完整演唱乐谱。
5.欣赏《我们的田野》动画。
教师提示学生:认真地聆听歌曲的歌词,观看田野的录像,感受田野的美丽景色。
6.学习歌词。
教师指导: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在这基本可以准确地演唱歌词,教师重点指导声音的位置,气息的连贯,每个乐句开始时要唱齐,教师给手势让学生反复地练习。
7.完整演唱歌曲。
教师弹琴带学生完整演唱歌词,注意指导的有第一段结束的反复记号;第二段歌词:“么肥”“芦苇”的节奏;第三段歌词:“雷一”的节奏;第四段歌词:“有浅”“色的”的节奏;第四、五段歌词结尾唱法的不同;第五段歌词:“会儿”。
(1)指导学生在唱歌词时注意弱起小节的唱法,如果学生唱不准,给学生数拍子并指挥学生演唱。
(2)指导第二段歌词的节奏,如:“么肥”“芦苇”。
(3)指导学生第三段歌词的接组,“雷一样”前两个十六分音符后八分音符。
(4)指导学生看反复跳跃记号,看到反复跳跃记号跳到后面的房子并演唱。
(5)指导第四段和第五段歌词结尾的节奏不同。
(6)指导第五段歌词中“会儿”是儿化音,应该连唱。
三、歌曲处理
1.欣赏《田野》视频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田野的美丽。
2.指导学生演唱
教师指导:激发学生说出田野的美丽,带着这种赞美、美好再次演唱这首歌曲。第二乐句是这首歌曲音高最高的地方,稍稍做一个渐强。第五段最后一句减弱。
3.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说说自己家乡的景象。
四、课堂小结
通过演唱歌曲,我们感受到了田野的美丽景色,也使我们好像置身于大自然中,希望我们能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
音乐课我们的田野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祖国田野的美丽。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cai课件、录音机(音乐《我们的田野》)、vcd(歌曲《我们的田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们的田野》。(课件出示课题)
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田野吗?
生:田野上有野花。
生:田野上有弯弯的小河,河里有小鱼。
生:田野上有花,有草,还有各种小动物。
师:这是你们眼中的田野,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绘田野的吧!
(二)指导阅读理解
师:请你们打开书,轻声把诗歌朗读两遍,边读边想:你认为诗歌中的那一句写的很美,为什么?
生:“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这句写的很美,因为河水很绿,稻田一眼望不到边。
师:你能读读这句吗?(生读)
出示课件:动画碧绿的河水。教师范读。
学生两人互读,指名读。
生:“无边的稻田,好象起伏的海面”这句写的很美。因为“起伏”特别美。
师:“起伏”是什么样子?(生做手势)大家也做做。
出示课件:稻田。
师:请大家在闭上眼,边听边想象:这无边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就象海面的波浪一样一起一伏,滚滚向前,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睁开眼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呢?
轻声练习,再指名读,齐读。
生:“平静的湖中,开满了荷花”这句很美。因为荷花很多,都“开满”了湖。
师:你认为这句该怎么读?读一读。(生读)
出示课件:湖中开满了荷花。
师:看这荷花,荷叶在湖面上挨挨挤挤,花朵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盛开,真是美丽极了!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画面这么美,那怎样通过朗读把这美尽可能的展现出来呢?(范读)轻声读读。两个人互相读读。指名读。
生:“金色的鲤鱼,长的多么肥大。”这句我特别喜欢,因为我喜欢鱼,鲤鱼颜色特别美,还很肥大。
师:那你就读一读这句话吧!(生读)
师:听的出来这句话确实很美,大家也读读吧。指名读。两人互相读。
出示课件:鲤鱼。
师:看这颜色,看这个儿,怎么样。你们喜欢吗?那就把你们的喜爱之情溶入到这句话中吧。范读。互读。指名读。齐读。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句?
生:“湖边的芦苇中,藏着成群的野鸭。”这句话美,因为我喜欢野鸭,野鸭很多还藏着。(读这句)
出示课件:芦苇和野鸭。
师:这高高的就是芦苇。咦,不是成群的野鸭吗,那些呢?
生:藏起来了。
师:这些野鸭时隐时现,有些被芦苇挡住了,就像在和我们捉迷藏似的。谁来读读这句?(指名读)
师:还有要补充的吗?(没有)
师: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老师读全文)
睁开眼睛,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全文读一读。指名读第一节和第二节。
(三)提高、欣赏
师:诗歌通过河水、稻田、荷花、鲤鱼与野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多么生动美丽的田野画面。我想你们了解的田野景色肯定不仅仅是这些,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了解的田野景色给我们描绘一下。两个人先互相说说。然后指名描述。
师:你们描绘的真是多姿多彩,我也想描绘一下老视眼中的田野,愿意欣赏吗?
播放音乐《我们的田野》,同时演示cai课件五个动画。
配词:
1、田地里,满眼绿色,农民们在辛勤的耕耘。
2、秋天,高粱成熟了。看,这红红的高粱,在微风中向我们点头微笑。
3、青青的草地上野花遍地,有紫的,有黄的,有红的,有粉的,它们在争香斗艳。
4、一屡屡灿烂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照在林间,使林间的绿各式各样,或深、或浅、或明、或暗。5、水塘里,碧玉盘似的莲叶浮在水面,淡黄色的莲蓬亭亭玉立,雪白的莲花张开了笑脸。蜻蜓飞来,更是别有情趣。
师:这就是我为大家描绘的几幅田野风光,喜欢吗?
师:课本上《我们的田野》这首诗歌优美生动,如果配上美妙动听的音乐更是锦上添花。愿意听一听吗?(播放vcd《我们的田野》)。
教学反思:
学生在歌词中体会美好的画面
音乐课我们的田野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欣赏美丽的田野图片,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并从中体验旋律的优美。
2、通过学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培养学生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3、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描绘美丽的田园风光,表达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引导学生体验旋律的美感。
教学难点:
1、唱好“0xxx”的节奏。
2、体验歌曲旋律的美感。
教学设想:
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合唱曲,我在教学中以“美”为主线,通过欣赏美丽的风景图片,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感受到美,再让学生去体验歌曲的旋律美,并用自己的歌声来表现美,最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结合我们美丽的家乡,谱写出自己的心声。
课件准备:
1、课题:《我们的田野》。
2、美丽的田野风光图片。
3、范唱时的田野风光图片。
4、歌词和旋律,学习歌曲《我们的田野》。
5、歌曲难点。
6、表现与创作:我们怎样来表现校园的美呢?
教具准备:
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今天老师先给大家欣赏一些风景图片。
问:这些图片好不好看?美不美?谁能讲讲自己家乡的美丽呢?
2、师:同学们的家乡确实都非常美丽,有位作者用歌声唱出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我们来听听是怎么唱的?
揭示课题:《我们的田野》
二、学唱歌曲:
1、播放伴奏,老师范唱歌曲。播放图片
2、师:这首歌好不好听?描绘的风光美不美?这首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田野风光?(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鲤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
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之情。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优美的歌。
3、学唱曲谱:
①随琴视唱一遍曲谱。
②师:你们觉得哪一句最不好唱?
提出难点:后半拍唱:“0353”;“0512”。
突破难点:先将“0”先唱成“嗯”作铺垫,即:0353,熟悉后,去掉“嗯”字,按休止符的正确停顿练唱。嗯misomi③完整地视唱曲谱。
4、学唱歌词:
①随伴奏有感情地轻声读歌词。
②随伴奏轻声唱歌词2遍。
5、歌曲的处理:
师:这是一首很美的歌,我们要怎样才能唱好它呢?
学生回答:优美、抒情,轻声演唱。
6、齐唱歌曲。
7、分段演唱:你最想唱哪一段,到相应伴奏的地方自己起立唱。(老师钢琴伴奏)
三、表现歌曲,扩展延伸。
1、师:同学们,我们可以怎样来把歌曲表现得更好呢?
(学生讨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醒可以采取简单地舞蹈表演的形式,并安排学生试着练习,随后请练习中表现出色的小组或者个人上来表演。
2、师:同学们表演的真棒!我们能不能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我们美丽的家乡,把它作为献给田野的礼物呢?(学生课后完成)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美丽、动听的歌曲《我们的田野》,更重要的是,同学们虽然只用了动听的歌声,简单的舞蹈动作,但是已经表现出了你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大家都很棒,我为大家鼓励。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离开教室吧!
播放歌曲《我们的田野》,让学生离开教室。
音乐课我们的田野教案篇7
目标:
1.感受将生活中的物品运用于音乐活动中所带来的创意性的表达方式。
2.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让纸杯发出不同的声响,表现出一定的节奏。
3.能与同伴协商、合作。
准备:
1.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欣赏用纸杯作打击乐材料的表演视频,尝试模仿视频中的不同动作让纸杯发出不同的声响。
2.将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欣赏的视频资源添加到音乐区ppt节目菜单中,便于幼儿自主欣赏、学习。
3.纸杯4~6个,便于幼儿摆放、敲击纸杯的操作台。
玩法说明:
幼儿在欣赏视频的基础上充分探索让纸杯发出声音的方法,形成自己的一种演奏方式和节奏型后,协商演奏的顺序,合作表演。
指导要点:
1.教师要给予足够的时间,鼓励幼儿自由探索让纸杯发出声音的方法。
2.引导幼儿通过协商共同明确演奏的顺序,知道一轮演奏完后要重头开始、循环表演。
小贴士:
在网络上搜索关键词“节奏纸杯”,即可获得多个用纸杯进行演奏的视频,教师可选择其中动作易于观察、时长较短的视频给幼儿欣赏,丰富幼儿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