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具教案6篇
设计合理的教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创设情境的教案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下面是82秘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爱玩具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爱玩具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大家一起玩玩具的快乐。
2、懂得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能与同伴友好地一起玩。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一件玩具。
2、大皮球
3、创设“玩具出租屋”,将幼儿带来的玩具放在一起。
活动过程:
1、交流介绍:
幼儿介绍自带的玩具,边介绍边示范玩。
幼儿尝试经不同的玩具归类,如电动玩具、长毛绒玩具等。
2、交换玩耍:
幼儿自由玩耍,交流玩耍的情况:“你们在玩玩具时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随机让幼儿讨论:“想玩别人的玩具,应该怎么办?”
交流一些借玩具的礼貌用语。
师生小结:要玩别人的玩具,先要有礼貌,征得对方的同意后才能拿,并要有礼貌地说谢谢。
幼儿多次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表扬能主动交换玩具及一起玩的孩子。
活动二:交换玩具玩(艺术、语言)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学唱歌曲,体验交换玩具玩的快乐。
2、能续编出不同玩具名称的歌词,发挥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一件玩具
2、音乐磁带
请大班幼儿表演情景《交换玩具玩》
活动过程:
1、欣赏情景表演《交换玩具玩》:
“哥哥姐姐在干什么?”
“他们是怎么玩玩具的?”
“他们玩得高兴吗?”
“为什么会这么高兴?”
再一次欣赏表演。
2、欣赏并学唱歌曲:
幼儿一边欣赏表演一边欣赏教师演唱歌曲:
“我把哥哥姐姐玩玩具的事情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你们听听歌里唱了些什么?”
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跟哥哥唱,一组跟姐姐唱,然后轮换。
幼儿两两结对,边唱边自由表演。
3、尝试续编歌词:
“你们有哪些玩具也可以和小朋友交换玩呢?”
请两名幼儿交换玩玩具,大家一起编唱不同玩具名称的歌词。
爱玩具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尝试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玩具进行分类。
2、知道东西分类摆放整齐,初步接触分类的概念。
3、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1、课件《小兔的玩具店》
2、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引起兴趣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玩具,并让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
二、听一听,欣赏故事1、我们小朋友也都非常喜欢玩具,小兔刚开了一个玩具店,里面有很多不一样好玩的玩具,教师点击ppt故事欣赏,播放故事《小兔的玩具店》
2、幼儿讨论: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小兔?
3、教师小结:我们把这些玩具都分开来,这样找起来就会方便很多了。
三、想一想、尝试分类1、教师:我们再想一想,要把小兔的'玩具店里的东西按照不同的类型分开,我们可以怎么分。
2、幼儿自由发言、讨论。
3、教师:老师这儿也有很多玩具,我请小朋友们来分一分。
四、做一做,复习巩固1、教师点击课件中的游戏,请幼儿将不同种类的玩具按颜色、形状、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
2、教师:现在,小兔的玩具店里可整齐了,不同的玩具都在不同的货架上,一找就能找到。小朋友们,我们也回家去试试看,把玩具分分类。
爱玩具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玩中发现玩具的外形不同,并能根据外形进行简单的分类。
2、能正确的分辩玩具的颜色,巩固对形状的认识。
活动准备:
积木若干、小筐若干、小车子、彩带、布偶、小食品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形状和颜色
看,积木宝宝要和小动物玩游戏呢?可是积木宝宝走哪条路,才能最快找到小动物呢?
二、找找看,要走什么颜色的路能最快找到小动物
仔细看看,帮着找一找,并请孩子说说,为什么走这个颜色的路能最快找到小动物呢?
三、比一比,谁的积木堆得高,他用了什么颜色、形状的?
我们来玩游戏吧?看看谁的积木堆的高,都用了些什么颜色?是什么形状的呢?(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上来说说。)
四、要画画了,快收玩具吧!分类活动
1、快,要画画了可是桌子上这么多玩具都找不到自已的家了。小朋友说说,怎么办呢?”请幼儿(根据玩具形状、颜色)将玩具送到相应的篓筐中。
2、“玩具们都累了,请小朋友们送玩具回家休息。”幼儿自发收拾玩具,同类玩具放在一个筐内将筐送到玩具柜中相应标记处。
3、请小朋友们关心玩具们是否都回到了家。 “谢谢小朋友们,这么爱护我,关心我,明天我再出门和你们玩。”
爱玩具教案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特别喜欢玩玩具,可是班里的玩具是远远不够的,经常发生幼儿相互间抢玩具的事。而且班上玩具种类单一,根本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所以我设计了《玩具大家玩》这节课。
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友好地一起玩,体验与同伴一起玩玩具的快乐情感。
2、懂得玩别人玩具前,要先征得别人同意。
3、懂得爱护玩具。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与同伴一起玩玩具,学会与朋友一起分享玩具。
教学难点:学会玩别人玩具前要有礼貌的征得别人同意,并懂得爱护玩具。
活动准备
1、每人自带一件玩具。
2、塑料篮子数个。
活动过程
一、介绍交流
1、每个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边介绍边示范玩法,让其他幼儿对玩具感兴趣。
2、幼儿尝试将不同的玩具尽心归类,如电动玩具、长毛玩具等等。
二、交换玩耍
1、自由玩耍。
2、交流玩耍的'情况。
“要玩别人的玩具,哥哥姐姐是怎样对别人说的?”
3、师生交流一些解玩具的礼貌行为。
“想玩别人玩具时,应该怎么办?”
想玩别人玩具时,先要礼貌的借,征得对方同意后才能拿,并要有礼貌的说声谢谢。
“在玩别人玩具时要爱护好,可不要弄坏了。”
4、幼儿多次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教师表扬能主动交换玩具并一起玩得孩子。
三、活动结束后把玩具收好,与幼儿一起布置玩具出租屋。
教学反思
我组织的小班活动《玩具大家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
1、《纲要》特别强调幼儿的自主性,通篇体现了尊重幼儿兴趣、满足幼儿需要的思想。与此同时,《纲要》又十分强调教师作用的重要性,在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中,共17次出现了“引导幼儿”、“指导幼儿”或“教育幼儿”的关键字眼,这充分说明,《纲要》在教育与发展之间仍然坚持了“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观点。
2、我认为这个活动的设计,是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兴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例如:先让幼儿自行玩玩具,在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进行交换。适当的时候教师提醒,点拨。
3、这节课也体现了幼儿教育因地制宜的特点,从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入手,信手拈来,自然纯朴。
4、这节课最后一个环节设计的玩具出租屋,不仅能提高玩具的利用价值,还能让孩子懂得要爱惜玩具,分享玩具的道理。
5、不足之处是,教学语言有时小学化,不够亲和力,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不能很好的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不能很好的控制场面,课堂组织不够紧凑。
6、对学生的了解也不够充分,还是出现抢玩具的情况。
爱玩具教案篇5
看到我手中的这些玩具大家一定会倍感亲切,甚至会饶有兴趣地玩上一会儿。
正是它们,承载这我们童年时代的温暖和甜蜜。
请大家带着这份温暖与甜蜜和我一起走进《传统玩具总动员》。
(出示跳绳比赛的照片)
一、过程与方法目标:
根据发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创新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同样在于实践与创新。经历了“制作与体验”,我引导孩子思考:传统玩具有些什么优点和缺点?经过热烈的讨论,孩子们发现:传统玩具虽然很有趣,锻炼了我们的身体,但有的玩法已经缺乏新意;有的外形不够美观;有的玩的时候的歌谣不够健康。既然传统玩具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我们就来改进它吧!就这样我们进入到了拓展与创新的环节。孩子们纷纷从玩具的外形、玩法上寻找改良传统玩具的好办法,有的还自己创制了简单的小玩具!
二 、成立活动小组,制定小组活动方案。
在现代教育理论中,它已经被广泛认同。既然玩很重要,玩具当然不可小视了。
三、体验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一)活动的目标
1. 了解身边传统玩具,学会玩传统玩具。
2. 能改进传统玩具,创制简单的新玩具。
3.通过整个过程,了解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
四、 基本情况:
1.在对传统玩具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用多种方法收集传统玩具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客观的思考和辩证的分析。初步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能够与他人和谐地进行交流沟通并运用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提高表达交流的能力。
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引发学生对传统玩具的关注。
2. 培养学生与他人学习交际时互相尊重的良好协作意识。
(一). 走近传统玩具,了解传统玩具。
1.我组织各组将前期的实践活动进行汇报。通过资料展示、玩具演示等唤起学生对这一过程的回忆,这是一次知识内化的过程。
(二)活动步骤及时间安排:
本活动共用时四周,分为四个阶段。
主题确定阶段用时大约一周,活动实施阶段用时大约一周半,展示推广阶段用时大约一周,活动总结用时半周。
第一阶段:主题确定
1 、确定活动主题
2、走进传统玩具,学玩传统玩具。
55份问卷共回收了55份。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孩子的答案集中在电子玩具上;相对而言,家长们小时候玩过的花样倒是很多:踢毽子、跳橡皮筋、扔沙包、捏泥人、跳房子、抓子粒、滚铁环、打陀螺、放风筝等等,他们对现在孩子玩具的普遍印象是:价格贵、不健康。
从对上述现象的分析中,我和学生们觉得可以让爸爸妈妈玩过的传统玩具回归我们的生活。一者大家对“玩具”本身就十分感兴趣,每个人家里都可以提供至少一到两件传统玩具,再者学校现在每天都开设了大课间活动,这一系列的条件能够保障活动顺利实施。于是,我们确定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传统玩具总动员。
这一阶段的活动流程是:
确定主题之后, 我们选择了七个人气最高的传统玩具:毽子、沙包、皮筋、跳绳、风筝、七巧板、陀螺作为研究的载体,学生再选择最感兴趣的一样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据此,我们成立了七个研究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一起确定了活动的研究思路:
活动伊始,我让孩子用问卷的形式做了一个小调查。调查内容是童年的玩具;调查对象为学生和家长;学生的问题是:你喜欢玩什么样的玩具?家长的问题是:一、您小时候玩过些什么玩具?二、您对现在的玩具的看法?
(出示李响讲故事的照片)
3、 剖析传统玩具,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4、整理资料,成果小结。
小组成立以后,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研究思路,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日程安排。
(出示两组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课程要求,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侧重于策略上的指导。因此我要求组长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恰当地安排,使每个人各尽所能,各负其责。同时,我认真地审定了计划,关注计划中有无安全问题。
有了具体的活动计划,同学们就从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时间、空间上掌握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动权。
知识与技能目标:
第二阶段: 活动的实施
玩,是孩子道德养成的摇篮,是孩子发现自我的桥梁。
(1)调查与研究
活动展开后,学生们充分利用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通过书籍、网络查询相关资料,进行积极的交流讨论,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出调查结果。这个过程,学生了解了关于这几种传统玩具的知识,并学会了收集资料、筛选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
(2)制作与体验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据小学生这一身心特点,在这个过程,我们的任务就是两个字:做和玩:让孩子在做中玩,在玩中学。
平日骄傲的孩子们这时一定得拜爸爸妈妈为师了,爸爸妈妈可是这些传统玩具的正宗传人;就连会做毽子的奶奶也不能放过。所谓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时的孩子学得特别虚心。并且,自己做的玩具就是特别好玩!
此时的“做”和“玩”其实就是帮助孩子获得一种独特的体验, 由于“亲手做”“亲身玩”,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的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师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方面,让亲人得到了孩子更多的信任,另一方面,孩子们会发现,原来我们生活中的老师有很多很多。这对于他们其他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
(3)拓展与创新
三、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
孩子们创新的玩具也许并不很漂亮,制作的新玩具也许并没有多大的推广价值,但这有什么关系呢?在思考的这个过程中他们不自觉地培养了自己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三阶段:展示与推广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好东西我们就要分享。这一阶段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各种形式让更多的人来关注魅力四射的传统玩具。
亲近有阳光、草地的户外,体验运动的乐趣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改良传统玩具是活动的难点。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传统玩具,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令其发扬光大。
(出示风筝组制作的幻灯片)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越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学生越能进行有效操作,并越有积极性。
我们班的故事大王“李响”,正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韩信风筝退敌”的故事呢,班上的同学听得可认真了!
跳绳比赛在叶晨的组织下有声有色,班上还掀起了跳绳比赛的高潮。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实践性课程模式,它具有强烈的综合性。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活动总目标。
(出示孩子跳橡皮筋的视频)
我们改编的歌谣还不错吧!
孩子们的想法真是奇妙。他们的思维一旦插上想象的翅膀,创新能力是难以估量的。这样一来,我们的活动让学生玩得更健康、更高兴、更有意义了。
成果展示是一个信息交流的极佳方式,从精心准备到汇报展示,汇报的同学能够获得幸福的成就感;而听取汇报的同学又在有限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的信息。这样一来,一次展示能够带来双赢的结果。
2.建立专题网站,我们请了学校的电脑老师作指导,建立了“传统游戏总动员”专题网站,学生可以在这里了解导更多的传统玩具的信息。
3.撰写了倡议书,并在周一升旗仪式上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传统游戏,我们欢迎你”。
我们很高兴的看到,发出倡议后,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无形中加入了“传统玩具总动员”的行列。
这是徐嘉豪同学在用幻灯片展示他们收集的风筝资料。在他介绍完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觉得风筝简直太美了,比我爸送给我的遥控飞机好玩多了。”
第四阶段:总结交流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你学到了什么?”透过学生们填写《综合实践活动总结表》,我们明显的感觉到,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我们还召开了总结会,因为是亲身经历,孩子们感想都很深刻,发言非常踊跃,谈的也很真实。有的说,感觉自己会玩了因为我们身边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玩具;有的说,终于可以和爸爸妈妈成为朋友了;有的说,和同学一起解决问题的`感觉真好;还有的说,他还准备学学其他传统玩具。
到此为止,四个阶段的活动基本结束。这次活动探索了一条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路子,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
三、 体会与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可以说,我们这一次《传统玩具总动员》正是以“玩具”这一孩子都感兴趣的话题很好地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平台。我力求把握以下几个关系来支撑整个过程:
一、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关注过程,兼顾成果”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原则。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不追求孩子将毽子的来历、风筝的演变过程弄得一清二楚,不要求他们将沙包创造的多么新奇,只要他们在资料收集中学会了查找筛选,分类整理;在课题实施中体验动手动脑的快乐;在成果展示中学会专注自信,与人分享,我们的目的就已经基本达到了。因为这才是一个人能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才是一个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
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课程,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同时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有效的指导。在我们这次活动中,“了解传统玩具,玩传统玩具,改良传统玩具”的主人都是学生。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于他们必要的提醒与鼓励。
(一)课题的产生:
孩子是学校的,更是家庭和社会的。在《传统玩具总动员》中,我引导孩子从课堂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尽管我们学校环境优美,有丰厚的学习资源,有乐于帮助我们成长的老师,但这还不够,因为还有爸爸妈妈对传统玩具感性的认识我们需要倾听,还有社会发展对传统玩具的冲击我们需要自觉的抵制。并且,我们也不准备只在下课时分才享受传统玩具带给我们的快乐,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周末时分,传统玩具都将成为我们共同的选择。
当然,真正处理好这些关系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活动中,我们还有许多做的不足的地方,比如说:对孩子创新思维的启发还不够,活动的评价机制还不健全,对小组在活动中出现的摩擦、矛盾发现不够及时等等。这都是我们在活动结束后应该认真反思的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次活动只是我们在综合实践课发展路程上的初步尝试,综合实践活动对于我们来说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以参考,一切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努力地去探索、修正与完善。但我们将尽自己所能让它真正成为学生们喜欢并受益终身的课。
可是,现在孩子的玩具情况如何呢?翻开他们的玩具柜:遥控赛车、仿真武器、奇形怪状的模型等等,再看包装,花花绿绿,不知所云。在它们的陪伴下,孩子们一起玩的时间少了,游戏的空间小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少了。同时由于它的诱惑,传统玩具价廉物美、易学好玩、运动量大等诸多优点也已经逐渐被忽视和淡忘。在这种背景下,我确立了“传统玩具总动员”这个课题,希望通过挖掘传统玩具的魅力实现健康与快乐的回归。
爱玩具教案篇6
年 级:小学一年级
课 时:40分钟
教材分析:
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在特有的信仰民俗氛围中,在农耕经济、手工业生产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与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风俗、宗教活动的需要紧密相连。
中国民间玩具源远流长,分布地域广阔,花色品种繁多,制作材料庞杂,功能多样。由于它是群体之间相互借鉴与传承的共性艺术,并与民生民俗共存,因而具有稳定的传统式样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各种玩具充斥市场的今天,更应让孩子们了解和接触中国民间艺术,激发孩子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的:
1. 初步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美术的知识。
2. 培养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
3. 提高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部分)及其图案、色彩所包含的寓意。
难点:深入浅出、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讲解。
教学准备:
教具:有关民间玩具的图片。中国民间玩具实物。民曲录音带等。
学具:美术书。课前搜集本地民间玩具的资料、图片或实物。每人一份手工娃娃的装搭配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剪纸引题,导入课题
(本环节目的:通过剪纸演示,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使之了解到民间玩具是民间艺术的一种。)
(师在一张彩纸上迅速剪出一图案贴在黑板的彩纸上。)
师: 小朋友,请看这是一幅什么作品?
生: 这是剪纸作品。
师: 你们知道剪纸属于什么艺术吗?让老师来告诉你,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我国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这些艺术作品都与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风俗、宗教活动的需要紧密相关,它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艺和智慧。
在众多的民间艺术里,与我们小朋友最接近、最受喜欢的,当然是民间的玩具了。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民间玩具》(出示课题)
三 .讲授新课
(本环节目的:通过图片、实物和录像的欣赏,初步了解民间玩具的发展、分类及其造型色彩所包含的寓意,了解家乡的民间玩具,激发孩子们对民间玩具的兴趣和爱国爱乡的思想感情。)
(一) 简介民间玩具的概况
我国的民间玩具历史非常悠久,早在50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具有玩具功能的实物,过去人们称之为“耍货”、“玩艺儿”,不受重视。但近几年来,民间玩具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纯朴的造型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你看,那些生活在田间地头的人们,劳动之余,兴致所至,信手拈来几根麦秸,可编织出一只翩翩欲飞的蝴蝶;一根针,几根线,一小块布可以缝制成令人爱不释手的布老虎;一块一钱不值的冰凉的泥巴,可以很快地捏成一个栩栩如生的娃娃。一件件淳厚、朴实的.艺术品,通过他们灵巧的双手表现并创造出来,那可真是美不可言。
(二) 欣赏课文作品
师:你们想看看这些作品吗?好,(投影仪出示课本图片),图片上的都是具有特色的民间玩具,请大家仔细看看,互相讨论一下,图片上有些什么?他们是用什么做的?
(让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
师: 这是山东的泥老虎和泥人,陕西的泥小猪、粘土彩色鸟、布制蛙形枕头、泥制大坐狮,广东的纸龙船,宁夏的线制青蛙和浙江的泥猴。
(三) 欣赏玩具实物
1. 观察民间玩具。
除了这些,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些民间玩具,请大家看看,这些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在黑板及桌子上出示各种不同的玩具逐一展示。)
请每组派几位代表,上来看看、摸摸、玩玩,然后告诉大家你看到的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通过观察触摸,说出这些玩具的制作材料)
2. 民间玩具的分类
请讨论一下,根据制作的材料,可以把民间玩具分成哪几类?
(各组经过讨论,写出自己组对民间玩具分类的意见。师小结。)
(出示投影附一:民间玩具的分类。)
这些作品都是民间艺人以丰富大胆的想象,不拘一格,把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东西,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纸、草、泥、布等材料制作而成。
说到这儿,可能有些小朋友会想, 我们家里的变形金刚、波比娃娃、电动玩具,那么华贵、那么高档,这些民间玩具这么简陋、粗俗、显得土里土气,有什么好欣赏的。别急,让我们先来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