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艺术活动教案通用7篇
认真准备好详细的教案可以提高我们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使教学更加深入和透彻,通过教案的制定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是82秘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艺术活动教案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艺术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画横线和竖线。
2.有正确的握笔姿势和良好的绘画习惯。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动物头饰3个,一段音效,一幅范画。
2.人手一盒油画棒,动物图像作业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起幼儿的注意。
动物园是小朋友最喜欢去的地方,你有没有去过?你看到了那些动物?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二、创设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
(电话铃声响了)"喂,你好,哦,你是动物园的,什么?你们动物园有一些动物逃出来了?有老虎,狮子,还有大灰狼,真的?什么,马上要逃到小(3)班来了。……"(话还没讲完,3个大班小朋友戴着头饰冲了进来,装成老虎,狮子,大灰狼等动物朝着小朋友大声吼叫,夺门而去。)哎呀,小动物们都逃出来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会吃人的。)那怎么办呢?动物园的叔叔阿姨急死了,你们快替他们想个好办法吧!(用枪把它们杀死,把它们打死……)这个办法好吗?把它们杀死了,小朋友就看不到它们了。我们应该保护动物,而不是把它们杀死。赶快想办法。(把它们关到笼子里去,像动物园里一样把它们隔离开……)这个办法真不错,我们可以用隔离网把它们隔开,这样它们既伤害不到我们,又能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样多好啊!
三、出示背景图,教师示范画。
刚才小朋友说了,动物园里的动物都是住在笼子里的,那笼子是什么样子的呢?(一格一格的,用铁丝做的……)小朋友看的真仔细!铁丝是直直的,还是弯弯的?(直直的'。)对了,是直直的,就好像由许多横线和竖线拼起来的。你们看,它是谁?(出示狮子背景图)这只狮子给刘老师打了麻醉针,所以动不了,要赶快画上隔离网才行。你们先看好老师是怎么画的。
1、示范画横线。从纸的最左边开始一直画到纸的最右边,画一条直直的线,像一根小棒一样。画一条,往下移一点,再画一条。画许多许多条横线。
2、示范画竖线。从纸的最上边开始一直画到纸的最下边,画一条直直的线。画好一条,往旁边移一点,再画一条,画许多许多条竖线。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出要求:
1、选一支深色的油画棒笔。
2、一只手按住纸,尽量把线画直一点,不要弯曲。空的距离不要太大,要不然,动物会逃出去的。
3、握笔不要太上,也不要太下,握在指定的地方。身体坐直,不要靠紧桌子,头不要低的太下,注意保持距离。
老师的要求听清楚了吗?请你选一张你喜欢的动物,开始画吧。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从纸的最边端开始画,不要画到桌上,注意画面整洁。
五、欣赏作品。
哇!小朋友画的真棒,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谁画的隔离网最牢固,小动物不会逃出去。动物园的叔叔阿姨一定很着急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去吧。
活动反思:
用童话故事带动小朋友的兴趣,小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探索的欲望很强,常常有一些"不合常规"的现象发生。打破传统蜡笔画画的框架,尝试用粉笔来作画,从纸上转移到地上,从室内走向室外,幼儿也许会更容易投入到活动中去。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目前美术活动的进展情况,同时考虑到幼儿第一次使用粉笔,愉悦幼儿的身心,激发幼儿强烈的作画愿望,进一步体验多种工具绘画所带来的快乐。
小班艺术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自由的表现鱼儿游动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停顿。
2、有初步的角色意识,愿意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引导幼儿观察鱼儿游的动作,理解捕鱼的意思。
2、物质准备:音乐《捉小鱼》。播放器。
活动过程:
(一)以小鱼游的游戏引入,激发幼儿游戏的愿望。
教师:小朋友,小鱼是怎么游的?谁来表演小鱼游?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鱼游吧。
(二)介绍游戏的玩法。
玩法:请两个幼儿双手上举,碰在一起做"网鱼",其他的幼儿扮演"小鱼",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游动,一个接一个用碎步从网下钻过。当唱到"快快捉牢"的捉字时,渔网迅速地放下,开始"捕鱼",把"小鱼"套进网里。被捉到的幼儿排到尾末,游戏继续进行,等音乐反复多变到结束时捕到的两只"小鱼",与"渔网"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三)提出游戏要求。
(四)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随音乐学"鱼儿"游动的动作,让幼儿享受自由随音乐运动的快乐。
3、引导幼儿充分感受歌曲,感受音乐结束前的休止。
4、鼓励幼儿创编各种表现鱼儿游动的动作,让幼儿随音乐进行游戏。
5、开始时教师可以当捕鱼人,幼儿熟悉玩法后,与幼儿交换角色。
(五)教师简要评价后,幼儿自由做鱼游动作结束活动。
三、户外活动:
1、体育游戏: 小刺猬 见领域活动指导p23。
2、分组活动:(见周计划表)
小班艺术活动教案篇3
幼儿园小班新版艺术活动教案:《小手拍拍》(音乐游戏)
艺术活动:《小手拍拍》(音乐游戏)
活动目标:
1、能跟随伴奏有节奏地边唱边指五官以及身体的其他相应部位。
2、能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小手拍拍》,播放器。
活动过程:
1、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1)玩法:全体幼儿坐成半圆形,面向老师,一边唱一边拍手,同时身体随音乐轻轻摇动。两手握拳,唱到"手指伸出来"时,伸出食指。唱到"眼睛在哪里"时,教师边唱边问。唱到"眼睛在这里"时,幼儿回答,并用食指指出眼镜的位置。
(2)指导随歌词的指令指出相应动作,动作符合音乐的节奏。
2、幼儿初步熟悉动作与歌词后,尝试随教师边唱边有节奏地做动作。
3、启发幼儿想出五官以及身体的其他各部位,编入歌曲进行演唱与游戏,想出的幼儿可以做"小老师",在第⑤小节处问,其他幼儿答。
4、幼儿熟练后,自由两两结伴,听音乐边唱边相互问答与游戏。
5、利用多种形式来游戏。
6、师幼共同评价,结束活动。
小班艺术活动教案篇4
中班音乐活动:
我爱洗澡
活动目标:
1.体验洗澡的快乐,养成爱洗澡的习惯。
2.能够大胆想象,创编洗澡的舞蹈动作,并能随音乐表演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大盆及洗澡用具,幼儿用浴花人手一个。
2.布置场景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在《我爱洗澡》音乐的伴奏下,幼儿手拿浴花进入活动室
2.出示大盆、香皂等物品,认识洗澡用具
3.放课件:《两个宝宝洗澡澡》
师:有两个非常可爱的宝宝,他们也很喜欢洗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提问:妈妈帮宝宝洗了哪些地方啊?
4.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结合儿歌,创编洗澡的动作。
洗洗我的头呀,一、二、三;
洗洗我的胳膊,一、二、三;
洗洗我的小腿,一、二、三;
洗洗我的屁股,一、二、三;
洗洗我的'后背,一、二、三;
5.讨论洗澡的好处,并放课件进行小结。
①洗澡可以使我们干净,这样我们就会很舒服
②运动后会出汗,皮肤上就有污垢,污垢就容易产生细菌,对皮肤不好。
③经常洗澡干净的皮肤可以放出“溶菌霉”消灭细菌,保护我们的皮肤。
6.教师完整表演舞蹈,幼儿欣赏。
7.引导幼儿学习舞蹈
①结合儿歌,幼儿学习舞蹈基本动作。
②教师手持“大淋浴头”利用游戏的形式,反复练习教难掌握的动作.
8.教师和幼儿完整跟音乐跳
9.教师和幼儿手持浴花站好位置表演,请大家欣赏
10.教师和幼儿手持浴花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做动作 ,结束活动。
小班艺术活动教案篇5
教学活动目标:
1.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设计不同风格的新鞋,享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审美、创造能力。
3.尝试运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表现自己的风格特色。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2.物质准备:自制课件、磁带、幼儿绘画工具、背景图片。
3.重点分析: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设计不同风格的新鞋;
难点分析:
尝试运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表现自己的风格特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故事导入:“小朋友,你瞧!森林里真热闹,原来是要召开动物运动会啦,让我们掌声欢迎运动员入场,你看都有谁参加?小动物们都会穿上漂亮的运动鞋参加比赛,可是一不小心他们将鞋子混在了一起,这可怎么办?正当大家发愁的.时候,小松鼠脑筋一转,想了想说:“我的鞋上有我做的记号,记号就是我最爱吃松子。”所以小松鼠很快就穿上了自己的运动鞋。大家都称赞小松鼠做记号的方法真好。”
二、展开: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为什么只有小松鼠找到了自己的运动鞋,它的鞋上有什么记号?(出示课件,点击小松鼠,出现“松子”花样)原来是松子,大家都知道只有小松鼠爱吃松子,所以有松子的鞋子就是小松鼠的。我们看看这些松子是怎样排队的。
(2)你能帮小兔子找到它的鞋子吗?有萝卜图案的是小兔子的。好,找到一只。(点击1只)咦,奇怪了,怎么还有2只鞋子都有萝卜图案?到底这其中的哪一只鞋子是小兔子的?是这一只吗?不是,这两只鞋子都是穿在一只脚上的,是这一只吗?对了!只有这两只才是穿在左脚和右脚的。(对,鞋子应该是左右对称的。)什么叫左右对称呢?左右对称就是图案一样,方向不同,一个图案向左,一个图案向右。(操作课件:左右对称的鞋子放在一起)
(3)“你能帮小猴子找到鞋子吗?”(回到主页面,点击有桃子的鞋)“小猴子的鞋应该有什么记号?”“除了桃子图案,小猴子想让自己的鞋子与众不同,更漂亮,因此它又装饰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这些花纹有什么特征?有线条装饰、菱形装饰、花边装饰、蝴蝶结等。漂亮吗?这下小猴子的运动鞋更和大家混不了了。这个办法好不好?”
(4)出示白板、小动物:“还有许多动物因找不到运动鞋而不能参加运动会,小朋友咱们帮助这些小动物,为它设计新鞋好不好?选一个你喜欢的小动物,按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在鞋上画出相关图案,你想帮助谁?设计什么样的图案?(幼儿讨论)”
“咱们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可以用左边、右边同步绘画的方式画出左右对称,也可以先画出一边的图案,另一边比着画方向不同的图案。这两种方法都行,看谁装饰得最适合这个小动物,小动物最喜欢,好不好?”
2.幼儿作画,引导幼儿大胆创作,教师指导。
三、延伸活动:
1.互评:如果你是小兔子,你喜欢谁的运动鞋?(及时介绍想法奇特、色彩鲜艳、有创意的的作品。)
2.延伸:生活装饰秀:“小动物的鞋子太多了,已经穿不了这么多,剩下的鞋子怎么办呢?你看,(出示露露瓶子)变成什么了?好看吗?”“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美的事物,只要我们用眼睛发现美,用小手创造美,就能把我们的生活装饰的五彩缤纷。现在我们把剩下的鞋子装饰打扮起来好不好?”布置艺术博览架,请幼儿用鞋样装饰成花瓶、笔筒、手机座、遥控座等,用自己设计美的事物装饰打扮生活。
小班艺术活动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小雨点按门铃》是一首很有画面感的叙事歌曲,它歌词简单、节奏欢快、富有童趣。传统的歌曲活动是以教师示范唱、幼儿重复演唱来学习歌曲,或者以教师出现简单的图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来演唱歌曲,幼儿容易产生枯燥、厌烦的情绪,整个过程中教师累、幼儿乏的现象较严重。本次活动针对小班幼儿感知直观、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巧妙地运用简洁的教具(彩色卡纸制作的小雨点若干,背后贴上双面胶),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开展音乐活动。
歌曲中由小雨点、小鱼两个角色组成,巧妙地运用简单的教具,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角色转换(一个一个地变成小雨点的角色),在有惊奇、有期待、有兴奋、有成功的游戏过程学会唱歌曲,体验快乐。
整个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来到鱼池,激发兴趣→小雨点找朋友,逐个变换角色进行游戏→“按门铃”游戏,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能完整演唱歌曲。
2.积极参加音乐活动,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鱼标志一个、“小雨点”小图片若干、门铃声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小鱼游,激发兴趣
师: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玩一玩吧! (跟随“郊游”音乐来到室内。)
师:看,这是什么地方?(幼儿椅子围圆成“鱼池”。)
师:我们跟着小鱼到鱼池里玩一玩吧! (跟着音乐“游一游,跳一跳”。)
?评析:切合主题的情景设置,把孩子很快带入游戏情境中,小鱼儿游一游,跳一跳,音乐声中,他们的快乐开始了。】
2.熟悉并理解歌词
(1)门铃声引出小雨点。
师:小鱼游得好开心啊,我们坐下来歇一歇吧!(“叮咚叮咚”)
师:咦,什么声音?幼:门铃声
师:是谁在按门铃?幼:小鸟、小狗、大狗熊……
师:到底是谁呢?(出示小雨点指偶)跟小雨点打个招呼吧!
?评析:在日常游戏活动中,一般作客的都是小动物,“小雨点”的到来让幼儿有些出乎意料,对小雨点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期待。】
(2)小雨点作客,学唱歌曲。
师:你们知道小雨点来干什么了?(老师范唱歌曲)
提醒:小鱼儿到你家来做客了,你们高兴吗?那怎么迎接小客人呢?
幼:跳出水面把客人请。(带领幼儿一边有节奏地说歌词,一边学小鱼跳一跳,做邀请动作。)
?评析:“跳出水面把客人请”是倒装句,幼儿不太容易掌握,此环节让幼儿有节奏地做动作是为了加强对歌词的理解和表达。】
师:哎呀,小雨点滴到小鱼的哪儿了?(老师将小雨点自然地贴在一幼儿手臂上。)
师:小雨点找到了一个好朋友,它还会去谁家作客呢?哪只小鱼跳得高小雨点就会到你家去。(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哎呀?这次小雨点落到了小鱼的哪儿呀?(额头上、衣服上)
师:咦!又落下来了三滴小雨点,这次小鱼不光要跳得高,还要对小雨点大声地说一句话:来吧,客人请!
(幼儿唱歌两遍,教师分别将小雨点落在小鱼的肩膀上、肚子上、小脚上。)
?评析:传统的歌曲活动是以教师示范唱,幼儿重复演唱来学习歌曲。教师通过小雨点三三两两地分别落在小朋友身上,让他们在期待中学唱歌曲,同时不感到重复唱歌的枯燥。最后在幼儿会唱歌曲的基础上渗透“来吧,客人请”的对白,使整个唱歌过程更流畅、更自然。此环节通过小雨点的到来巧妙地将幼儿分成两个角色,为后面的游戏做好铺垫。】
3.幼儿互换角色进行游戏
师:哪些小鱼身上落到了小雨点的?那你们现在就变成小雨点了,小雨点到小鱼家作客要先干什么?(按门铃)
师:小鱼家的门铃在哪儿?门铃的声音响不响呢?(按按幼儿的.鼻子、耳朵、肩膀等,被按的幼儿同时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 。
师:每个小雨点去找一条小鱼,看看它们家的门铃在哪儿,轻轻地按一按。
跟着音乐边唱边玩游戏。
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评析:幼儿对“按门铃”和“叮咚叮咚”这个互动环节充满了兴趣,让幼儿自由选择伙伴对唱、游戏,满足了他们自由表现的愿望。】
4.教师扮演小鱼,结束游戏
师:(把另一半的幼儿身上贴上小雨点。)现在你们都是小雨点,老师是小鱼,找找我的门铃在哪里?(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
师:你们看,那儿有许多大鱼呢,我们一起到大鱼家作客,好吗?(跟客人老师做游戏结束活动。)(音乐一遍)
?评析:教师角色的转换使游戏达到高潮,幼儿对老师的“门铃在哪里?身上哪部位会发出‘叮咚’的声音?”充满了好奇,每个幼儿都争抢着在老师身上摸一摸、捏一捏、按一按,对老师的回应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使他们的歌唱和游戏更加轻松自如。】
小班艺术活动教案篇7
目标:
1、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作画过程中的乐趣。
2、能使用棉签大胆作画。
3、了解冬天的落叶树的主要特征。
重点:
积极观察,初步了解冬天落叶树的特征。使用棉签画树干和树枝。
难点:
使用棉签画树干和树枝。注意绘画方式,保持绘画整洁。
准备:
黄色、蓝色卡纸若干,棉签,颜料,课件《冬天的树》,范画两张,过程:
1、幼儿观察冬天的树,了解冬天落叶树的特征。
(1)师:寒冷的冬天来到了,有许多的大树妈妈都发生了变化,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观看视频《冬天的树》)幼儿观察,教师提问:冬天里的树是什么样的?树枝有什么变化?小树叶都离开了妈妈,变得光秃秃的。这种树我们叫它落叶树。
(2)观察树干和树枝。问:大树妈妈的身体在哪里?树干是怎样的?
师:看!大树妈妈在向我们挥手呢!它的树枝是什么样的呢?
2、学习用棉签蘸颜料画冬天的树。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冬天的树是什么样的?要怎么画呢?
(2)根据幼儿回答,引导幼儿小结:树上有树干、树枝。画时先画树干,再画树枝。教师边说边示范并请个别幼儿尝试。
3、幼儿绘画(1)请幼儿用棉签大胆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2)鼓励幼儿画出自己见过的或喜欢的树,可画一棵,也可以画几棵。
(3)作画时保持清洁卫生。
4、绘画活动结束(1)将作品贴起来组成"冬天的小树林"并欣赏同伴作品,说说你喜欢哪张作品。
(2)向客人老师介绍你的作品。
(3)整理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