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竖的教案模板5篇
教案写好了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反馈和改进,一个教案使教师更好地在教学中应对学生的学习差异和特殊需求,下面是82秘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书法竖的教案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书法竖的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横折
教学目标
1、认识笔画横折。
2、学习书写含有笔画横折的字。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
教学重点 写好笔画横折
教学难点 写好:回,园。
教学准备 带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1课时 (总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认识笔画 ,学习书写
1、横折的种类:
一种横较长,竖短斜;一种横较短,竖长直。
2、书写要点:
折处用笔都较重。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书写含有笔画横折的字
1、重点指导
回:字形稍扁,上宽下窄。
园:字形稍长,内部上提。先外再内后封口。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词语临习,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丁冬 朋友 你们花草
3、把字补写完整,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万 百 齐高
四、总结
师生共评,选出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正确的同学,评张笑脸。
书法竖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通过讲解运笔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笔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笔方法。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运笔方法,是指书写点画时书写工具移动运行的具体方法,又称“行笔法”。
钢笔的运笔方法借鉴毛笔的运笔方法。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每一种点画的书写都要按照这个方
法,缺了任何一个环节,其点画就不完美。起笔、行笔、收笔等动作各有要领。
1.起笔。有露锋和藏锋两种。钢笔写字大都为露锋。只有个别笔画(如平捺或单独出现的捺)例外。起笔有作顿、轻作顿、不作顿三种。一般起笔有提、有按、有轻、有重。
2.行笔。是运笔第二步。通常提笔运行。但行笔时不能简单地平拖而过,要讲究轻重快慢,提按顿挫,如人在行走时,两脚必须一起一落,随时结合着才能行走,提按动作也是如此,才按便提,才提便按。
3.收笔。回锋收笔是完成整个点画书写的最后一步,有起必有收。收笔方式有两种:一是回锋收笔。笔锋行到点画尾处,不能直接提起收笔,而应放慢速度,稍作停顿,如垂露竖画应将笔锋向上回收;横画则将笔锋向左回收。使起笔与收笔相互照应。点画含蓄,浑厚有力。二是出锋收笔。即笔锋直接顺势出锋,在空中收笔。如撇、捺、悬针竖等,锋芒外露,挺劲犀利。
由于用笔有提按、轻重、徐疾的节奏,所以线条才表现出刚柔粗细的变化,字的结构就有了如同音乐、舞蹈等美的造型及韵律,字才耐看,有品味。
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点
教学目标:
通过讲解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让学生掌握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运笔写好点。教学时间:教学过程:
点:楷书中的点丰富多彩,有侧点、垂点、挑点、撇点、长点等。点的形态虽然不同,但都如人的眼睛,顾盼生情,最为传神。因此,点要写得圆满精致,或象高山上滚下来的石头,势猛力足;或象苹果中的内核,浑厚圆润。
点是笔画和笔法的基础。所有笔画都是从≮≯点开始延伸的。它在书写结构组合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所谓“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1)右侧点:因点取侧势,故叫侧点。写法是落笔要轻,向右下45°按笔,再顺势斜下顿笔,然后笔尖向左内迅速提起回锋。表现为线条由细到粗,颜色由浅到深。如:“泛、掠、滨”等。
(2)左垂点:因形似垂露,故叫垂点。写法是由轻到重,从右至左下呈15~20°,再顺势向直下,由快到慢按笔,然后笔尖向右内迅速提起回锋。表现为由细到粗,由浅到深。如“小、滨、东、京”等字中的垂点。
(3)挑点:形似挑画,但比挑画短小有力。写法是落笔由按到提,由重到轻,由慢到快,从右下45°顿笔,转笔向右上呈45°,迅速用力挑出。如:掠、匀、羊等字中的挑点。
(4)撇点:形似短斜撇,但更短小些。写法是向右下45°落笔,然后转笔向左下45°迅速撇出。如六、只、总、普等字中的撇点。
(5)长点:是侧点的延长,故名。写法是落笔要轻,随着向右下方45°行笔逐渐用力,最后斜下按拉,顿笔回锋收笔。长点的形态,上细下粗,颜色从浅到深。楷书中有不少字的捺画是用长点来代替,故又称“反捺”。如“女、以、李、英”等字中的长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7篇《硬笔书法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书法竖的教案篇3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横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横的写法;方起笔、圆收笔的提按。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通过谜语引入新课:有个笔画真叫棒,它自己可成为一个字,请猜猜它是哪个笔画呀?老师出示横画挂图。出示课题:横的写法
三、 讲授新课。问:横画有什么特点?横画的特点是:1.两头粗中间细;2.起笔方收笔圆;3.有一定的'斜度(左低右高)。 横画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边行边提笔,边行边按笔),提笔向上,右下按,提笔回收。
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三课练习册上的作业,注意坐姿、执笔的姿势。老师行间巡视,纠正同学们书写时出现的错误。(老师纠正同学们书写的错误时,说话声音要小,不要干扰其他同学,除发现全班性的问题时才可请全班同学停笔,及时纠正,在学生书写时,可放一些较合适的乐曲,但音量应控制,不可过大,否则反而影响学生书写。)
五、 总结:表扬好的为主,指出不足。
书法竖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大家蔡襄的作品及风格。
2、了解福建的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以及他们对中华文化所做的贡献。
3、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建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
课前准备:
搜集“蔡襄”的资料。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蔡襄(1012-1067) ,字君谟,汉族,仙游人,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 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 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卒 赠礼部侍郎, 谥号忠。 主持建造了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 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而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 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 自成一体。
二、阅读资料,感受柳永。
1、阅读书本资料“书法大家蔡襄” 。
2、文中介绍了蔡襄,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蔡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其风格是什么?
三、了解蔡襄,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 ,了解唐宋闽籍书法大家。
2、福建历史上还有很多的著名书法大家,你知道他们是谁?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福建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让更多 的人了解福建的历史文化。
书法竖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目字旁和酉字旁的造字规律,结构原则。
2.根据所学偏旁的变化规律,写好课本例字。
教学重点、难点:
同学们在写目字旁这个笔画时,能够做到目字旁内部的短横收笔处与横折的折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2.进入新课题。
二、讲授新知识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目字旁、酉字旁。并示范两个字。提示:“目”字做左偏旁时,形态窄长,“目”中的短横均匀分布。
2.教师示范书写“睁”,边写边讲解书写要领。
3.学生在方格本上用钢笔书写“睁、睡、瞪”三个字各四遍,体会结构特点。(放音乐)。
4.教师巡视辅导,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讲评优秀作业,鼓励大家刻苦学习,课余时间应主动安排书写练习。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酉字旁
1.学生读文中说明性文字,观察例字。
2.学生演示 由几名同学上台演示“配、酸”。
3.引入:全班同学开始写这几个字,四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的代表写得最好。注意观察,随即在书本上描红出该字。
4.修正:由同桌上台再写一次同样的字。
5、比较:全班同学来看一看,比一比,两个同样的,哪个写得好,为什么?
二、学生评价
三、课堂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
1.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加练习。
第二课 小字头、春字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小字头春字头的写法。
2.学会并掌握两种偏旁在结字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讨论,学生找出小字头的写法特点,小字头中的三个笔画在田字格中都有相应的具体位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授:
1.谈谈起名的原因(缓解情绪紧张)
2.做运腕操。(竖掌、执笔绕圈,画十字、画圆等顺、逆时针方向画)
二、新授:
观察“党”字。引出课题。
1.田字格出示“小字头”。
2.观察笔画特征、摆放位置。(两点:左边挑点,略低;右边撇点,略高)
3.师:字如其人,讲究对称、和谐,相互呼应;笔断意连,情如一家。
4.小字头书写要领:
短竖粗直在中间,
挑点撇点护两边。
左低右高相响应,
穿插避让兄弟情。
5.练习书写。
6.出示《写字姿势歌》。
写字之时身坐稳,
肩平背直头摆正。
胸离桌沿要一拳,
眼离桌面要一尺。
手握笔杆中下方,
两脚平放有精神。
7.生练习书写。师范写并点评。挑点撇点应响应,中间短竖位置较正,
8.比较含“小字头”的诸字特征:尚、党、裳,注意:两点间距离应由字形整体特征来决定
三、练习书写“赏”字。
1.先观察字形,整体呈三角形。
2.提笔书空,揣摩笔意。
3.学生练习,互评。原则:先优点,后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