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分数的认识教案6篇
教案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特长,教案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三年级数学分数的认识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认识教案篇1
本单元教材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先教学几分之一,再教学几分之几,然后教学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计算。本单元最后的“你知道吗”简要介绍分数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让学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
1、创设情境,引发认数需要。
数是人类在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创造的。学习动机起于兴趣、源于需要。教材在编写时力求引发学生的认数需要。
(1)第98页例题中两名孩子在平均分三种食品,每人分得的苹果、矿泉水的数量都能用整数表示,每人只能分到半个蛋糕,无法用已经学过的数来表示。教材以此为契机,开始教学分数。
(2)第101页例题,学生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的四份,在一份或几份上涂颜色。涂一份可以用1/4表示,涂两份、三份呢?教材由此进入几分之几的教学。
2、重点突破,提高认数效率。
本单元要求学生认识的分数比较多。对于这些分数如何进行教学处理,教材作出了恰当的安排。
(1)在认识几分之一这一段里,教材集中力量教学1/2,让学生用学习1/2的方法主动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例题从“半个也叫二分之一个”开始,先联系实物图“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每一份都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写作1/2”,具体地描述了这个分数的意义。再告诉学生1/2是分数,介绍分数线、分子、分母,示范1/2的写法。“试一试”让学生在长方形纸上折折、涂涂,表示出这张纸的1/2。学生一方面在自己的操作中继续体会1/2的含义,另一方面在交流中看到,虽然各人的折法与涂色的位置不同,只要把纸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2来表示。这样,他们对1/2的理解就深入了一步。
其他的几分之一就安排在“想想做做”中,让学生以对1/2的理解为基础自己学习。第1题根据图形里的涂色部分分别写出分数1/3、1/6、1/9和1/8,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了这些分数的意义。第2题通过选择可以用1/4表示的涂色部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只有在图形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第3、4题能让学生看到一个图形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其中一份的分数不同。这些习题紧扣住分数几分之一的意义作了有层次的编排,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认识新知识。
(2)在认识几分之几这段里,例题中只教学“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的4份,其中3份是这张纸的3/4”,2/4留给学生自己学。“试一试”让学生看着图形自己理解2/3、3/5和5/9的意义,“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涂颜色逐步形成对5/6、6/8、2/5和4/7的理解。
3、以理解分数意义为重点,带出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99页和第102页例题分别比较两个几分之一和两个同分母的几分之几的大小。这两道例题都有两部分教学内容,一是继续认识分数,二是比较分数的大小。例题以认识分数为重点,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直观地体会并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第99页例题要求学生在同样大的圆纸片上分别表示出它的1/2、1/4和1/8,其中1/2是已经认识的一个分数,1/4和1/8是新学习的分数。例题让学生在折纸活动中体会这两个分数的意义,感受这些分数的大小是不相等的,并填写“>”或“<”表示两个分数间的大小关系。
第102页例题在比较3/5和2/5的大小前,先要求学生用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分别表示这两个分数,也是通过折纸及表示分数的活动,先进行分数意义的教学。
在理解了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生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不会有困难。本单元教材不要求概括出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只要求学生借助图形的直观进行比较。“想想做做”中,每一次比较分数的大小前,教材都先让学生在图形上表示出有关的分数,清楚地表明了教材的两点意图:一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重点,是基础;二是在本册教材中比较分数的大小不离开图形直观。
4、在操作中体会分数加、减计算的方法。
第104页例题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分母不超过10)。例题让学生把一个长方形的3/8涂上红色,2/8涂上绿色。在涂颜色的活动中,从两次一共涂了8份中的5份,理解3/8+2/8=5/8,又从涂的红色比涂的绿色多8份中的1份,理解3/8—2/8=1/8。本单元教材中不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法则,要求学生以对分数的理解支持计算。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认识教案篇2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
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1.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组同学的一半
(3)一个圆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三年级教案: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认识教案篇3
第一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青岛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2——73页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在这些变化中还存在许多数学问题。
你对哪个时期印象最深?了解到什么?
二、讲授新课
他们从图中了解到什么?
多少是一半?一半怎样表示?(小组交流)
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
3、有没有什么符号可以表示一半?
出示:1/2 读作二分之一 这样的数,我们叫它分数。
4、教学书写:
先写“—”,再写“2”,最后写“1”
5、胎儿头长占身长的一半,也就是多少?
用纸条表示胎儿的身长,怎么表示一半?
6、婴儿、成人的头长也能用1/2表示吗?用纸条折一折,涂一涂,表示一下。
指出头长在哪儿?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成人呢?
7、今天,我们认识了3个分数:1/2 1/4 1/8
8、学习书写:
1/2:先写“—”,再写“2”,最后写“1”
分数就这三个吗?你还知道哪些分数?
三、小结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读作二分之??
读作四分之??
1/8 读作八分之??
教学反思:
通过看图和实际的操作,学生对分数的含义认识比较好,知道分母、分子的意思。分数的认读需要加强练习,一部分学生习惯从分子开始读,导致错误。
第二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
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图片)涂色部分是多少?
出示分数,学生涂色
二、讲授新课
1、成年人的头长占整个身长的多少?
2、成年人上身的长约占整个身长的多少?
3、八分之三是什么意思?(小组交流)
你能在这条线段上表示一下吗?
4、 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 分子
—— 分数线
8 分母
5、成年人下身的长约占整个身长的多少?你能说一说,写一写吗?
6、成年人的上身长还是下身长?(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三、练习
1、 自主练习2:看分数,涂颜色
2、 自主练习3:火眼金睛辨对错
说一说对不对,为什么?
3、 自主练习4:先写出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先自己写一写,再在小组中交流。)
4、 自主练习5:写出下面的分数
5、 自主练习6:先说说题目的意思,再填空。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3 分子
—— 分数线
8 分母
教学反思:
分数的比较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强巩固与理解。
第三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巩固练习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分数,学生认读
出示分数,学生比较大小
二、讲授新课
1、你会比较下面每组分数的大小吗?
1/4 1/9
2、小组讨论有什么方法?(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总结方法:
当分子相同,分母不同时,哪个分数大
5、你会比较下面的分数吗?
1/2 和1/4 1/5和 1/4
三、练习
1、自主练习7:同位互相合作,完成练习
2、自主练习9:填空
进行小竞赛,看谁填的又对又快
3、自主练习10:你能照这样摆下去吗?
(先自己摆一摆,再填空,在小组中交流。)
说说,你发现了火柴棒的根数有什么变化规律?
4、自主练习11:小小设计师
花坛面积占整块地面积的几分之几?
自己设计一个花坛,说说你设计的花坛占整块地面积的几分之几?
5、自主练习12:数学手抄报
估一估,“小小发明家”栏目大约占手抄报的几分之几?
“名人名言”栏目大约占手抄报的几分之几?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6、知识长廊:读一读,了解分数的由来与发展。
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开始时可以借助图画来观察、理解。慢慢地过度到抽象的分数比较大小。
第四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信息窗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运用简单的的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2、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索,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与实践活动的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分数,认读
2、2/7是什么意思?
3、举例说一个分数。
二、新授:
1、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当你长大成人的时候,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吗? 出示挂图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3、出示问题1:成年人的躯干和下肢共占身长的几分之几?
你能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吗?(小组内交流)
汇报:
3/8+4/8=7/8
全班交流算法:
(1)3/8表示8份中的3份,4/8表示8份中的4份,3加4是7份,8份中的7份就是7/8。
(2)3/8是3个1/8,4/8是4个1/8,3个1/8加4个1/8就是7个1/8,即7/8。
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
4、出示问题2:成年人下身比上身长几分之几?
这个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自己完成)
汇报自己的算法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算一算
先看图,弄清图意再解答。
2、自主练习2
学生自己完成练习
同位互相检查。
补充类似练习,适当扩展延伸。
3、自主练习3
指名说说图意
同位互相涂一涂,完成练习
问题:一共涂了几分之几?
谁涂的多?多了几分之几?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3 / 8 + 4 / 8 = 7 / 8
5 / 8 – 3 / 8 = 2 / 8
教学反思: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比较简单,学生掌握较好,但是个别学生还需要加强练习。有时候,在练习中,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因此必要的练习必须加强。
第五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内容:完成练习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4
出示挂图:小组开火车竞赛
2、自主练习5
指名读题,了解题意
独立完成,指名上黑板,全班订正
3、自主练习6
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小组交流,完成填空
4、自主练习7
出示挂图,指名读题
做一朵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做一颗五星比做一面红旗多用了几分之几?
这张纸用完了吗?
5、自主练习8
独立完成,要求正确、迅速,书写工整
6、聪明小屋:
教师出示四个学生名字的卡片,小组合作,按照身高关系排排队。
说说你的推理过程。
7、你知道吗?
出示小知识,自己读一读。
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三、小结
教学反思:
通过一些各种各样的练习,学生对分数部分知识的学习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提高。
第六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教具、学具准备:
准备一些拼图
教学与实践活动的过程:
一、导入:
看,小奇和小玲在玩拼图游戏。我们来看看他们拼的怎么样?
出示图画
二、我学会了吗?
1、小奇和小玲各摆了这个拼图的几分之几?
2、他们共摆了拼图的几分之几?
指名列算式,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3、谁摆的多些?多几分之几?
指名列算式,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丰收园
1、谈谈你学习这一单元的收获
2、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综合的小练习,学生们进一步地巩固了所学习的知识,教学效果比较好。在教学中,也要适当增加一些练习,帮助他们巩固知识。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认识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9——40页《百分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初次探究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产生共鸣
喜欢踢足球或看足球吗?(播放足球比赛录像片断)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初次探究
刚才比赛中我们中国队的一名队员罚球球进了,你看到了吗?高兴吗?是啊,真是太高兴了,不光你们高兴,全国人民都高兴。
今天,我正好有一个关于罚球的问题想请大家帮忙(投影表格)
是这样的,某校足球队,在一次十分重要争夺冠军的比赛中,获得了一个非常宝贵的罚点球的机会,计划从这三位罚点球成绩较好的队员中挑选一人去罚这个点球。如果你就是主教练的话,你认为让谁去最好呢?为什么?
罚中次数多,他罚球的质量就一定是最高的吗?
如果学生说出应知道罚球总数,就出示下表。
现在有了罚球总数,你认为让谁去最好呢?能一下子看出来吗?怎么办?动手算算?
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过程。)
现在你能一下子看出来吗?这些分数各表示什么?
它们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像这样的数我们可以把它写成另外一种形式,学生尝试写。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百分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再次探究
1.自主学习合作研究探究新知
看来罚点球的问题,我们用上百分数就可以解决了。那关于百分数,你想知道什么,你想知道百分数的哪些知识?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学39页,看你能获得百分数的哪些知识,不明白的可以小组讨论解决。还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全班讨论。
2.展示交流解决疑难再次探究
通过刚才的自学、讨论,你已经了解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引导学生展示交流通过自学、讨论所获取到的百分数的有关知识,如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读写等,教师及时点评、鼓励,相机板书、讲解,适时追问、引导,组织讨论、释疑,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读写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
根据学生的展示,教师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在具体情境中尝试解释、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a尝试解释
大家已经知道,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了,那你能根据这个意义(指板书)来说说88%表示的意义吗?
你能说一说另外两个百分数90%和86%表示的意义吗?
b再次解释(课件出示教师课前收集的有关百分数的数据)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0.36%。
xxxx年,某市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上一年的118%。
期末考试,我们班学生的及格率为100%。
山西名酒汾酒中酒精占一瓶酒总量的53%。
伊利牛奶的包装上写着:含蛋白质2.5%
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百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可以小于100,也可以等于100,还可以大于100
c交流资料;课前,大家收集了我们身边带有百分数的资料,现在请你们小组交流一下,看看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小组交流,教师参与)
小组推荐代表在实物投影展台上展示交流,师随机引伸拓展。
d百分数为什么又叫百分率呢?课件出示下题,组织学生口答。
下面哪些分数可以写成百分数来表示?哪些不能?为什么?
1、鸡的只数是鸭的75/100。
2、一根绳子用去的米数是总米数的51/100。
3、一堆煤重97/100吨。
为什么第一、二题中的分数可以写成百分数,而第三题不能呢?
前面我们学过分数了,分数可以表示两个意思,一表示分率,二表示具体的数值,而百分数呢,只能表示分率,不能表示具体的数值。所以说后面带单位的不能用百分数表示。特别强调它只能表示分率。
百分数还叫什么?百分比强调它主要是两个数的比较。
(2)百分数的读写
关于百分数你还知道些什么呢?(读、写法)强调:读作“百分之几”而不是“一百分之几”。师示范写出88%,重点强调%的写法。
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为了与分数区分,一般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写成这种带有百分号的形式。分母和分数线简写成%。
请你到黑板上来写一个百分数,写你喜欢的.百分数。
看了他们写的百分数,你觉得写百分号时要注意什么呢??
那我们现在都来写百分数。课件出示下列题目:
写出下列百分数,比比谁写得好看
百分之十八百分之九十二
百分之三十百分之零点三
百分之三十八点五百分之四
百分之一百百分之一百五十
百分之一点零二百分之六十八
我这里提供了10个百分数,你如果写完了呢,还可以自己出题目再写,这样算超额完成任务。
用刚学到的百分数,每人说一句话,让别人来猜一猜你写了几个。
三、回归生活应用提高拓展延伸
1、出示一张格子图让学生说一说其中蓝色的占整个图的百分之几?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用百分数来表示成语
其实百分数的知识不仅数学课堂上要学,语文知识中也会遇到。
(课件出示)你能用百分数来表示下面的成语吗?
百发百中百里挑一十拿九稳一举两得半壁江山
我们上数学课把语文中的有些成语也巩固了一番,用我们刚才说到的成语就是?(一举两得)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结束本课
通过四十分钟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一个百分数来评价一下自己课上的表现吗?比如:我对同学们这节课上的表现的满意度为100%。
最后老师想用这句话来结束我们今天这节课:“天才是1%的灵感+99%的汗水”。一个人的成功是与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分不开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希望同学们都能付出100%的努力去创造你们未来人生100%的辉煌。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认识教案篇5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新课程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也是这一单元的核心,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体验平均分;初步认识并理解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重点:
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教学过程:
[片断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师: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个西瓜的一半
(3)一个苹果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6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西瓜的一半、一个苹果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它来表示。
4、收集生活中的分数,如医生嘱咐每次吃1/2的药片和1/4包的药,让学生说说1/2、1/4怎么读、表示什么意思?懂得意思才能正确吃药,不至于吃错药而影响身体健康。
5.折一折:在长方形纸或圆片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片断二]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
师: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4.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类比联想,抽象概括
[片断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师: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3.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比较几分之一分数的大小。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7篇《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认识教案篇6
教学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教材91—93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学会借助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通过数学活动,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学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用具:
长方形、正方形、小圆形纸片、大圆形纸片若干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分一分
学生动手分学具。
二、探索研究几分之??
1、说一说
说一说大圆片是怎么分的?介绍分数的读法、写法。
2、折一折
(1)从刚才分的学具中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纸片,折一折,找出它的1/2,涂上颜色。并想一想,你是怎么折的?
(2)学生汇报交流
3、想一想
(1)你认为在1/2里,“—”、“2”、“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1/2”又表示什么意思?
(2)学生汇报交流(3)练一练
4、试一试
(1)学生试着说出几个像1/2这样的几分之一的分数。(2)学生试着折出一张纸片的1/4,并涂色,说一说是怎样折的.?
5、做一做
6、找一找
找一找生活中的几分之一的分数。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课件出示情景图,观察、猜测,学生汇报交流。
2、课件出示表示1/2、1/3、1/6的圆片,比较大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练习
四、巩固提高
说出涂色部分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