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和饭小班教案反思7篇

时间:2024-04-15 14:07:26 分类:工作计划

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全球视野,仔细编写的教案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下面是82秘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米和饭小班教案反思7篇,感谢您的参阅。

米和饭小班教案反思7篇

米和饭小班教案反思篇1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小鸡吃虫

设计思路:

前几天,连下了几天雨,有一天在户外活动时,一个孩子发现了一条蚯蚓,顿时所有的孩子都围了上去仔细“研究”起来:“它叫什么名字?”、“它住在哪里?”、“它为什么会在操场上?”??根据幼儿的一系列讨论,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使两组物体一样多。

2、体验操作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母鸡头饰,小鸡、虫各三只,幼儿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游戏:小鸡吃虫

1、学小鸡走路

老师:我的小鸡宝宝在哪里啊?小鸡宝宝真乖,今天妈妈带你们去找好吃的好吗?你们喜欢吃什么?那我们一起去吃虫吧!

幼儿学小鸡走路,鸡妈妈念儿歌:“小鸡小鸡叽叽叽,找找小虫叽叽叽。”鸡妈妈说:“小虫找到了!”小鸡做吃虫状。

2、学儿歌

老师:你们吃饱了吗?那我们一起回家吧!

儿歌:小鸡小鸡叽叽叽,一起回家叽叽叽。

(二)、小鸡找虫

1、给小鸡排队

老师:叽叽叽,谁来了?请宝宝给小鸡排队。(个别幼儿操作)

老师:我们一起数数有几只小鸡?(3只)

2、吃虫子

老师:小鸡饿了,要吃东西了,小鸡喜欢吃什么?

(出示2条虫,个别幼儿操作)

老师:每只小鸡都吃到虫子了吗?哪只鸡没吃到?为什么没吃到?

老师:小鸡有几只?小虫有几条?谁多谁少?

老师:怎样才能使每只小鸡都吃到虫?(再出示一条虫,请幼儿贴)

老师:数一数有几只小鸡几条小虫?一只小鸡一条虫,一只小鸡一条虫??现在每只小鸡都有虫子吃了吗?

(三)、比多少

1、出示示范纸1

老师:这张纸上有什么?还有什么?有几条虫子?一样多吗?每只鸡都能吃到虫子吗?

2、出示示范纸2

老师:这张纸上有几只鸡?有几条虫子?每只鸡都有虫子吃吗?那我们想个什么办法帮助这只小鸡?

3、出示示范纸3

老师:纸上有几只鸡?有几条虫子?想各办法把他们变得一样多?

4、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米和饭小班教案反思篇2

活动目标:

认识并区分物体的大小,学说这是大xx,这是小xx。

活动准备:

大小蘑菇、小兔一只、幼儿操作材料:大小篮子两只、大小标记。

活动过程:

一、小兔采蘑菇(认识大小)

⒈(出示小兔)小朋友你认识它吗?(小兔)你知道小兔喜欢吃什么吗?

(1)(萝卜、青菜等)小兔除了喜欢吃这些还喜欢吃蘑菇。

(2)(喜欢吃蘑菇)

⒉这里有还多的蘑菇。(学说蘑菇)小兔采了两只蘑菇。我们来看一看这两只蘑菇一样大吗?(不一样)(一起认识并学说:大蘑菇、小蘑菇)

⒊再换两只蘑菇。现在你能找出哪一只是大蘑菇?哪只是小蘑菇呢?(个别幼儿上来找一找)其他幼儿再次学说大蘑菇、小蘑菇。

二、幼儿操作(帮小兔采蘑菇)(继续区分大小)

⒈小朋友刚才帮小兔区分了蘑菇的大小,真棒!草地上还有好多的蘑菇,现在小兔请小朋友每人采一只大蘑菇、一只小蘑菇。(幼儿操作)

⒉你采到大蘑菇了吗?采到小蘑菇了吗?(集体检查)

⒊操作错误的幼儿进行及时的改正。

三、帮小兔送蘑菇(分类)

⒈小朋友真棒!都采到了蘑菇。我们要帮小兔送回家。看这是什么?是小兔的房子,这两间房子是一样吗?幼儿观察,比较房子的大小,这是大房子还是小房子?对,这是大房子,这是小房子,房子的上面还有大标记,还有小标记,那小房子里送什么蘑菇呢?(小蘑菇)让幼儿说说。那大房子该送什么样的蘑菇呢?

⒉幼儿一起送蘑菇回家。师讲评:纠正送错的蘑菇。

⒊小朋友帮小兔采了好多的蘑菇,小兔真开心。

米和饭小班教案反思篇3

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学会爱护牙齿的几个方法。

2、发展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爱护保护牙齿的教育,增进幼儿爱清洁以及自我保健的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会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学会爱护牙齿的几个方法。

难点:将练习学习到的正确刷牙方法内化为良好习惯的过程

教学准备:

牙齿模型、牙保护图片、正确刷牙图片、水盆两个、水杯、牙刷

教学过程:

(一)相互亲切打招呼微笑,引导幼儿观察说笑间露出什么?

1、相互观察牙齿白吗?

2、实验观察,和孩子漱口后,比较前后水盆离得水有什么变化。

3、启发孩子猜想有什么办法保护牙齿。

(二)出示牙齿模型

1、和孩子分享牙齿的简单结构,

2、提问幼儿你是怎样刷牙的

3、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4、共同来学刷牙方法(边示范边指导)

(三)保护牙齿对我们有哪些好处?

1、观察图片,启发幼儿讲一讲,怎样保护好牙齿

2、学说儿歌《刷牙歌》

教学反思:

活动完后,再次对这次活动的设计进行探讨和反思,发现问题所在:这节课幼儿的主体性发挥不够。没有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主体,如何让小班幼儿认识刷牙的重要性,把刷牙当作自己的需求,应该是教学活动的重点。

米和饭小班教案反思篇4

教材分析:

中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经建立了初步的数概念,对生活中的数字感兴趣,且多数已经认识1-10的数字。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幼儿探索自然数列中三者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结合中班幼儿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的年龄特点,创设”找朋友”、“找邻居”等游戏情境,鼓励幼儿在操作体验中自主探索、发现、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活动目标:

1、理解相邻数的概念,能找出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10以内相邻数之间的关系,探索自然数列中相邻三者之间多

1和少1的关系。

3、喜欢与同伴合作游戏,对数学感兴趣。

活动准备:

1—10的数字卡片幼儿每人1套,练习纸幼儿每人1张,1-10的数字的头饰若干,“幼儿学习材料”一(我爱家乡)。

活动建议:

1、创设”找邻居”情境,导入活动。

教师导语:你有几个邻居?请找一找,和他们抱一抱。观察幼儿找的是不是相邻座位的同伴。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邻居,数字宝宝也有自己的邻居。

3、引导幼儿学习相邻数,理解相邻数的意义。

(1)出示练习纸(如下图),引导幼儿观察,学习2的相邻数,理解相邻数之间的等差关系。

提间:数字2有几个邻居?分别是几和几?2前面的邻居比它少几?2后面的邻居比它多几?

小结:数字2有两个邻居,分别是1和3,1和3就是数字2的相邻数。

(2)在学习2的相邻数的基础上,启发幼儿运用掌的规律探索、推理,自主学习3-9的相邻数。

小结:每个数字的相邻数是比它多1和少1的数字。

3、组织幼儿玩“找朋友”游戏,进一步理解相邻数的含义,感受找到朋友的快乐。

游戏方法:幼儿每人戴一个数字头饰,听音乐自由做动作,音乐停,幼儿找相邻数朋友,找到朋友后3人手拉手。幼儿可更换数字头饰,游戏反复进行。

4、请幼儿操作练习,寻找相邻数。

请幼儿阅读(我爱家乡》第21页,根据要求寻找相邻数。

教学反思

由于有了之前活动的情感交流认识,在本活动一开始,我采取了直接导入的谈话引题方式,孩子们的兴趣马上被调动了起来,开始悄声的讨论起自己的好朋友,形成了游戏的氛围。

于是,我邀请了几位事先排练好的小朋友进行游戏的示范,孩子们看的津津有味,幼儿示范完后小朋友的游戏热情高涨起来了,林彬小朋友说“:老师,让我玩吧,我要找好朋友,”……在这里我发现到原来哭闹的羽晴小朋友、不喜欢参与活动的卓凝、孙毅、艺磊等几位小朋友在音乐声、其它小朋友的热情参与的积极性感染下也都不知不觉的加入到活动中,这是活动收到的一个好效果——“让幼儿在与环境互动获得积极的发展、”“活动要以幼儿为主体,促进每一位幼儿在不同程度、不同水平上的不同发展。”但是由于幼儿的游戏能力和年龄特征存在着弱强性和差异性,孩子在游戏的开展中能力强的幼儿能很好的随音乐大胆、开心的游戏,而能力弱的幼儿游戏进行到一半就无法进行,而有一部分幼儿由于兴趣、注意的转移也停止了游戏,这是本活动存在的一个不同能力、不同水平幼儿发展定位的困惑和难点,以及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注意加强幼儿游戏能力训练和培养幼儿大胆、活泼个性的重点。

米和饭小班教案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阅读图画故事,感知认识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

2、随着音乐有节奏地用语言讲述故事中重复的象声词,并用身体动作表现洗澡情景。

3、能一页一页地翻阅图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音乐磁带《洗刷刷》和录音机一台。

3、幼儿欣赏过《洗刷刷》音乐。

4、实物展示仪、电视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语言,引出阅读活动。

1、教师:小朋友,你洗澡吗?你在哪里洗澡?你和谁在一洗澡?你们是怎么洗澡的?

2、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有趣的图画故事《在澡堂里认识自己》。

二、幼儿阅读图画书。

1、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打开相应的画面,提醒幼儿一页一页地翻阅画面。

2、教师关注幼儿阅读,并与个别幼儿进行交流。

3、教师:图画书一里有谁?讲了什么故事?

三、师生共同阅读幼儿用书。

教师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用书带领幼儿一页一页地翻阅画面,并用象声词表达洗澡时发出的声音。

四、表演故事中的洗澡动作,讲述洗澡发出的声音。

1、教师带领幼儿看图完整呢感地阅读故事。

2、:教师熊爸爸和小熊在一起洗澡,他们洗了那些地方?是怎样洗的.?发出了什么声音?

3、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故事中洗澡的情景,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重复讲述象声词2—4遍。

4、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你家里洗澡的时候,最喜欢洗什么地方?洗澡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

五、音乐活动:洗刷刷。

1、教师:小熊个爸爸在一起洗澡,真好玩呀!小朋友我们大家在一起洗澡玩好吗?

2、播放《洗刷刷》音乐,让幼儿自己找个空地方,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自己洗澡或和同伴相互洗澡,鼓励幼儿清晰身体的不同地方,感知洗澡的乐趣。

准备中我还画了熊爸爸和熊宝宝的图。

活动以熊爸爸和熊宝宝出去活动后出汗了为开始,引起幼儿的兴趣。

活动反思:

活动中通过学习熊爸爸和熊宝宝洗澡,并用象声词发出洗澡的声音,让幼儿更感兴趣,幼儿学起来也容易记住,在不知不觉中知道自己身上的各个部位。活动中还让幼儿学熊爸爸和熊宝宝洗澡,并边洗澡边嘴巴发出象声词。最后让幼儿听音乐一起洗澡,让幼儿进一步感知洗澡的乐趣。

米和饭小班教案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涂抹的方法,表现水母不同动态下的半圆形身体。

2.探索运用不同的曲线(螺旋线、波浪线等)表现水母舞动的触手。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认识水母,欣赏过各种线条,表达过每种线条带来的不同感觉。

(二)材料投放:各种各样的水母图片,蓝色的卡纸人手一张,白色、粉色,黄色、黑色水粉颜料,水粉笔、线描笔若干,背景音乐《水族馆》。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水母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水母的特征。

(一)了解水母的基本外形。

提问:哪里是水母的身体?它的身体像什么?哪里是水母的触手?它的触手是什么样。

(二)感受水母的动态。

提问:你看到的这些水母有什么不同?弯曲的、螺旋的触手会让你想到什么?你觉得这些水母像在干什么?

(三)表现水母的造型。

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水母舞动的触手。

二、启发幼儿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创作设想。

讨论:水母的身体可以怎么表现?水母跳舞的时候,它的身体与触角是什么样子的?

三、幼儿创作作品《水母娃娃的舞会》,教师观察指导。

四、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感受曲线表现的触手所产生的舞动的感觉。提问:你的水母在跳什么样的舞蹈?你是用什么线条来表现的?

米和饭小班教案反思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吃饭、吃点心,培养独立进餐的习惯。

2、了解饭菜的营养,懂得样样菜都要吃。

3、体验自己吃饭后的成功感。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餐桌、餐具、自制的"鱼、肉、蛋、菜"等食物。

情景表演:我会正确进餐。幼儿活动操作材料"健康·正确进餐"。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看情景表演"我会正确进餐"。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段情景表演,请小朋友认真看看看表演里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表演。

3、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刚才的表演里发生了什么事?(幼儿回答)

4、师:表演里讲的老师坐在餐桌前一手拿勺一手扶碗,专心吃饭。饭、菜、鱼、肉、蛋样样都吃,不挑食。饭后还自己清理桌面,有序收放餐具。

(二)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这样进餐好?你是怎么进餐的?

1、师:老师这样进餐好吗?为什么?(幼儿回答)

2、师:对了,因为这样进餐不挑食、自己吃饭、还自己清理桌面收拾餐具,是很好的。那你是怎么进餐的?(幼儿回答)

3、师小结:像老师一样专心吃饭,不挑食,而且吃完饭后会自己清理桌面、有序收放餐具的小朋友,每个人都会很喜欢他,这是一个好习惯,所以以后我们也要像这个小朋友一样正确进餐。

(三)引导幼儿完成操作册材料"正确进餐"

1、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图片内容。

师: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操作册,现在请你们拿出操作册,看看图片上有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2、请幼儿判断对错并涂色。

师:你们想一想他们这样做对不对,在对的下面涂上颜色。

3、结合操作册,鼓励幼儿学习正确的进餐方法。

(1)师:我们看一看这幅图,这样做对我们身体健康吗?(幼儿回答)

(2)师:对了,我们应该一手拿勺一手扶碗,专心吃饭。饭、菜、鱼、肉、蛋样样都吃,不挑食。饭后还自己清理桌面,有序收放餐具。

(四)品德教育:引导幼儿养成正确进餐的方法。师:我们要养成良好地饮食、进餐行为习惯,摄取丰富的营养这样我们才能健康成长,变的.越来越聪明。

(五)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的吃饭情况有明显的好转。像文文小朋友,刚开始他总是不愿自己动手的,后来,我让吃得快的小朋友去帮助她,喂他吃饭,这样一来,他会觉得让别人喂很难为情。第二天,在就餐前他对我说:"老师,今天我不要别人喂,我会自己吃。"听到他说这话,我真为他的懂事而高兴,我赶紧对他说:"路夏真乖,等你吃完了老师给你一个五角星。"果然,这一次他吃得很好。为了兑现我对他的承诺,把五角星贴在了他的额头上。从此,文文改变了吃饭的坏习惯,每次自己动手,再也不要老师和阿姨喂她了。并教育幼儿珍惜粮食,使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米和饭小班教案反思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