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课中班教案6篇

时间:2024-07-01 14:07:50 分类:工作计划

出色的教案可以使教师更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撰写详细的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舞蹈课中班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舞蹈课中班教案6篇

舞蹈课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轻快活泼的性质。

2、结合已学过的舞步,创编各种拍球动作,合拍地表现拍球活动。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领幼儿试着用不同方法拍球。

2、皮球一个、《拍球》音乐。

活动过程:

1、感受《拍球》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请你们听一段音乐,听完说一说,这首乐曲像你们在玩什么?播放乐曲录音,请幼儿安静倾听。

2、回忆、再现游戏中的拍球动作。

——平时你们都会拍球,谁愿意到前边拍一拍?

——你还会怎样拍?引导幼儿做出不同的拍球动作,如转圈拍球,手拍球同时双腿交替跨球、抛接球等。

3、引导幼儿尝试用已熟悉的舞步与拍球动作结合,自由、合拍地舞蹈。

4、请幼儿听音乐,选择自己喜欢的动作自由地舞蹈。

教学反思

1、通过以上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在过程中学到的远远不只是拍球的技能,而是遇到困难,自己会思考

2、在过程中幼儿展现出了不怕困难,勇于尝试,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像这样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学会冷静思考,充分展现我们的想像力,调动我们的思维,想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3、对于这一节课达到的效果很好,虽然有一些幼儿拍得不是很有效,但是可以看出他们很认真,用心。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找出解决方法。

4、如果重新上这一节课,我会让幼儿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让幼儿们有思考的空间,而不是从一边引导。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杋风顺,生活中的一点困难并非一定是坏事,至少给了我们经验,增长了我们的阅历,如果能从困难中获得灵感,激发我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的潜能,那么就有可能向着好的方面转化,引导我们的人生走向辉煌。困难并不可怕,就看怎么去面对。

舞蹈课中班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兴趣是一个人活动的动力源泉。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幼儿对美术活动有了兴趣,才会有愿望参与其中,才能够认真地从事观察、绘画等活动。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起幼儿参与美术的热情,使美术教育活动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活动。面条小朋友都见过吃过今天我们的美术活动《面条的舞蹈》就和面条有关。

教学目标:

1、观察面条在锅里的不同形态,并尝试创造性地运用肢体动作表现面条的柔软。

2、合理分享空间,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

1、《美术》第19页,油画棒。

2、煮面条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煮面条,观察面条在沸水中的形态,感受他们的软硬变化。

1、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会用自己的身体变化一根小面条吗?

2、煮了一大锅水,现在要把面条放进去了,猜一猜,面条丢进水里会怎么样?面条在里面发生什么事了?你觉得它像什么?水开了,你看到面条在干什么?它和刚才有什么不同?让你想起了什么?

3、面条进到水里以后阿生什么变化?谁会来学一学小面条的变化?缴入你是可爱的小面条,你在水中会怎样跳舞?

二、游戏“煮面条”

1、我们大家都来做小面条玩“煮面条”的游戏吧!这里有一个大大的锅,“小面条”们都站在锅边准备好!

2、水热了,小面条们可以跳进去了,慢慢地沉到锅底;水加热了,小面条们开始扭着身体跳起舞来‘水越来越热了,面条们跳舞的动作更快更柔软了,

有地扭着身体,有的转着圈,有的打着滚,好开心呀!厨师来捞面条了,哪根面条已经煮得软软的了,大筷子就把它捞起来泡进碗里,还撒上葱花和辣椒哦!

三、想象与表现

请幼儿把自己想象成面条,在柔软、舒缓的背景音乐中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模仿。

教师以厨师的身份介入表演。

--幼儿把自己想象成面条,身体笔直地站立。教师说“下面条喽”,幼儿跳进“锅”里,身体慢慢变软,在“沸腾”中舞蹈。

--“厨师”用手臂当大筷子,将煮得软软的“面条”夹到“大盘子”里,每根“面条”都要表现出“软软的”。

--在煮得软软的“面条”上撒一些葱花(绿色皱纹纸条)。再撒一些辣椒(红色皱纹纸条)。

四、讨论并丰富表现内容

师:我们怎样才能表现得更像,让别人更相信呢?面条下锅前是什么样的?

幼:一把一把的。

幼:一束一束的`。

师:现在我来撒调料咯!各种味道的调料撒在面上,面条会有什么感觉呢?(教师分别假装在幼儿身上撒上辣椒酱、花生酱、番茄酱、葱花……幼儿做出响应的咳嗽、皱眉、伸舌头等动作)

师:让我来品尝以下,真香,太棒了!

五、画面条。

六、活动结束,并引导幼儿照顾环境。

今天我们做了这么多面,吃都吃不完,我们快把它们收起来放冰箱里吧,要不坏了,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将地上的纸条,纸片放盆里拿走,学会照顾环境。

活动反思

本活动来源于生活,便于幼儿观察理解,模仿表现,又有一定的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活动中,孩子可以自由表现内心的感受,并大胆、有创意地表达。同时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无论孩子的表现优美、滑稽还是笨拙大家都很快乐。体现了快乐学习的纲要精神。在设计引导语时,本节活动始终体现了游戏性,让孩子们想象与同伴一起用身体组成美味拌面的环节,是孩子们尽情分享、交流的时刻,满足了幼儿与同伴近距离接触的心理要求。

不足:

活动中总喜欢叫举手的孩子回答问题,忽略了其它小朋友,我要渐渐改掉这个毛病,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使自己的课一次比一次上得成功。

整个活动下来,觉得幼儿的兴致很高,许多幼儿的表现力都超过我的想象,最后我都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和鼓励。

舞蹈课中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观赏表演,并乐意、大胆地学做演员表演。

2、体验同伴间互相帮助、友好交往的友情。

活动准备:

音乐《森林狂想曲》;鸭子、青蛙、孔雀、啄木鸟、兔子、柳条等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小鸭学跳舞

1、幼儿观看表演,老师故事旁白,至“小鸭子难为情地躲到柳树下。”

师:小鸭子是怎样看孔雀跳舞的?

师:小动物们请小鸭子跳舞,小鸭子为什么不跳呢?

师:小鸭子会不会和朋友一起跳舞呢?请继续看下去。

2、幼儿继续观看表演至结尾。

师:现在,小鸭子敢跳舞了吗?

师:是谁教小鸭子跳舞的?它是怎么做的?

师:小青蛙和小鸭子跳舞时,哪些朋友来伴奏?

师:最后,小动物们每天在湖边做什么?(扮演演员跳舞)

3、幼儿再完整地观看表演。

二、学做小演员

1、小鸭子是怎样成为一名演员的.?

师:原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小鸭子不怕难为情,勇敢地跳起舞来,成为一名大胆的演员了。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学小演员跳舞?你想学谁跳舞?(请幼儿来学一学)

2、全体幼儿学演员表演。

要求随着音乐的节奏大胆、自信地表演。

三、延伸活动:

师:还有哪些动物也会跳舞?(幼儿说说、学学各种动物不同的跳舞动作)。下次,我们来学其他小动物跳舞,好吗?

舞蹈课中班教案篇4

教材分析:

?四小天鹅舞曲》是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中的一段舞曲,表现了四小天鹅刚健活泼的性格,八分音符奏出活泼跳跃的伴奏音型,以二重奏的形式奏出轻快的乐句,形象地刻画了小天鹅天真活泼可爱的形象,显得十分有趣。乐曲欢快、活泼、跳跃,深得幼儿的喜爱。

活动目标:

1、感知乐曲欢快、跳跃的特点。

2、尝试用动作表现小天鹅跳舞时轻快、活泼的样子。

3、体验芭蕾舞表现天鹅的乐趣,喜欢舞蹈活动。

活动准备:

?四小天鹅舞曲》音乐、自备视频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美丽的天鹅”,引起幼儿进行舞蹈的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天鹅吗?它们长得什么样子?它们跳舞会是什么样子?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用动作表现天鹅的姿态和跳舞时的样子。

2、完整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提问: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觉?想做什么?你感觉小天鹅跳舞的时候心情怎么样?从哪里听出来的?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哼唱相应的乐句,引导幼儿感知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3、介绍乐曲所表达的故事内容,帮助幼儿理解舞蹈特点。

简单介绍芭蕾舞《天鹅湖》的.剧情,让幼儿了解《四小天鹅舞曲》是其中的一段,表现的是小天鹅们听说王子与白天鹅相爱后快乐的心情。

4、引导幼儿用动作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1)播放乐曲,幼儿扮小天鹅随音乐即兴舞蹈,教师欣赏幼儿表演。

(2)请表演轻快、活泼的幼儿到前面展示。

(3)启发幼儿再次表演,提醒幼儿动作要尽量合拍。

5、欣赏《四小天鹅舞曲》视频,进一步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

活动延伸:

幼儿可在区域活动或日常活动中,与同伴合作继续随乐曲表演天鹅舞。

舞蹈课中班教案篇5

教学对象:3.5—6岁儿童

授课舞目:一级舞目---小熊舞(儿童舞蹈)

一、教学目标:

1、 模仿小熊的动作特征:席地而坐、舔掌心、吃蜂蜜等突出小熊憨态可掬的形象。

2、 围绕突出小熊的特点而展开的训练。以此激发小朋友们对小动物形象进行模仿学习的兴趣。

3、 训练孩子上身的含、冲、靠、腆这四个动势,以及点指、耸肩、扩指、跪地爬等动作。通过这些动作训练让孩子们初步掌握一些手位、手形和上身的基本动势。

二、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师生互动法、讲授法、练习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关键动作:.盘腿做含展动作时,上身要经过直立状态(切不可抠胸、缩脖子)。

2、 要强调五个手指用力张开。耸肩时重拍向上,去找耳朵。

3、表现小熊刚刚睡醒时的状态,捉蜜蜂时的调皮和吃饱后的满足。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首先将舞目的背景进行阐述,再让小朋友们了解这个舞蹈的`动律,掌握好基本动律以后让小朋友们想象刚睡醒的样子(打哈欠、揉眼睛等)、还有吃饱后拍拍小肚子,最后让小朋友想象小熊的形象并把它加入到舞蹈中。也可以用一些小故事将动作串联起来。例如:寒冷的冬天过去,春天来了,一只刚刚经过冬眠的小熊在树洞中慢慢性来咯额。伸出洞来感受一下温暖的阳光,忽然觉得空了一个冬天的肚子饿了,就钻出洞来寻找一下有什么好吃的吧。这时它看到了三只小蜜蜂,有蜜蜂,当然就有蜂蜜啦!小熊高兴极了!几只可爱的小熊爬着聚拢到一起,伸出小熊掌不停地捞起蜜蜂,放到嘴里舔一舔,真甜啊,吃的好高兴啊!

2、 按音乐分段教、练:

前 奏

?1】1-8 四人一横排,体对一点,盘腿坐地,右手撑头成睡觉状,左手扶膝盖。

?2】1-6伸懒腰,表现冬眠后出醒的小熊。

7-8上身立直,双手扶膝盖。

第一遍音乐

?1】1-4上身前腆,目视一点。

5-8身还原。

?2】1-4上身含胸,目视腹部。

5-8身还原。

?3】重复【1】1-8动作。

?4】1-4右手点指,左手扶膝,依次对8、1、2点点指指出(眼随手动),第四拍保持舞姿。

5-8右手经上弧线还原到8点(眼随手动)。

?5】1-2双手扩指、右起交替拍膝盖三次,第三次右手拍膝左手扩指。第二拍保持舞姿,身体随动,目视一点。

3-4做【5】1-2反面动作。最后一拍右手扶膝,身体不动。

5-8左右倾身,耸肩两次。

第二遍音乐

?1】1-6跪地爬成圆圈。

7-8盘腿坐,旁按手。

?2】1-4左手扶地,身向后靠,右手扩指手心向上抬起,第三拍折腕(眼随手动)。

5-6上身向前冲同时曲臂舔手心,做舔蜂窝状。

7-8身向后靠,右手手心向外经上弧线落下。

?3】1-8做【2】反面动作。

?4】1-8重复【3】1-8拍动作,双手一起做。

?5】1-2身前倾,双手交替碎拍地,第二拍抬起右手扩指(眼随手动)。

3-4做【5】1-2反面动作。

5-8保持舞姿,双手扶膝盖,右左倾身耸肩两次。

五、教学总结:

这个小舞蹈主要训练了上身的含,腆,冲,靠这四个动势,以及点指,耸肩,扩指,跪地爬的动作,通过这些训练让孩子们初步掌握一些手位,手形和上身的基本动势。

六、布置作业:

跟音乐练习《小熊舞》。

舞蹈课中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会完整性的幼儿舞蹈组合。

2、培养幼儿身体对节奏的敏感性,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3、培养幼儿同伴友好相处,合作的个性。

活动准备:ppt、《快乐的大脚》视频截选、了解有关企鹅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律动幼儿入场,师幼问好。

二、导入今天,我还到来了一群小企鹅,我们来看看他们在冰山上干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到冰山上跟小企鹅跳舞吧!

三、音乐a段动作分解

1、小企鹅跳舞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小企鹅高兴地时候是怎么跳舞的?小企鹅们都用什么哪个部位跳舞了?怎么跳的?

2、身体各部位分别有节奏的练习舞蹈动作。

3、教师指导幼儿把分解动作逐一贯穿音乐始终。

4、随音乐练习

四、音乐b段展示

1、幼儿通过教师讲述的.故事情景理解冰山融化的过程。

2、配合音乐,用动作表现冰山融化又重新形成的过程。

3、幼儿分角色练习b段后重复a段舞蹈。

五、完整巩固音乐动作幼儿与教师一起表演舞蹈《冰山上的小企鹅》

《舞蹈课中班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