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设计教案5篇
一份出色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进展,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我们所写的教案内容一定要有条理性,这有利于教学的有序进行,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美术设计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美术设计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水与墨在玻璃上的融合,感受色彩渐变。
2.尝试用宣纸与水墨对印,感受水墨的表现效果。
3.能大胆地添画水墨之景,体验创造的乐趣。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 .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教具:多幅ppt水墨画、范画、未完成的添画。
2.学具:墨、水、玻璃桌、宣纸、围裙、毛笔、国画颜料、水桶。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欣赏水墨画作品,引起幼儿的兴趣
1.通过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水墨画中色彩深浅变化。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发现了近处的景物清晰、远处的景物模糊,近景色彩深、远景色彩浅,近景大、远景小。
二、出示未完成的添画作品与范画,讲解作画的方法
三、教师示范:引导幼儿观察水与墨在玻璃上的深浅变化
1.先在玻璃桌上均匀浇水,将墨滴入水中,可用手指或毛笔将水与墨相接形成渐变。
2.将宣纸与水墨对印,待宣纸干后再添画场景。
四、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自由创作,感受水墨相接的变化。
2.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方法与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画面。
3.帮助动手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肯定幼儿的创意。
五、作品展示交流
活动反思:
请两组幼儿通过两次教学,得出的成果:孩子们能够通过熟悉的纸张与笔,联系认识了解文房四宝中的墨,认识墨汁,并在欣赏不同风格的水墨画的基础上,用滴墨来印画的方法了解感受中国的水墨文化,通过幼儿自己的领悟,动手操作,亲手印出各种不同的画面,让幼儿感受到了水墨的神奇。
我的第一次教学中没有让孩子们共同欣赏大家的作品,就少了孩子们对自己作品的总结,少了对同样活动中不同结果的奇妙的感叹,以及孩子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感受不同的水墨意境。第二次在接受了同事们的宝贵建议之后,过程也进一步完善,孩子们在展示作品的时候,对于一些意象不到的画面会有发自内心的赞叹,还有孩子对自己作品的神奇想象,加上孩子的语言,在古典音乐的意境下是一种美的感受。
大班美术设计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 喜欢参加水粉画美术活动,感受用水粉作画带来的乐趣。
2 能迁移生活经验,运用相似联想描画秋天。
3 能用黑色的线条进行创作,大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 教具和学具的准备:白色土布5米,海绵垫子两块(拼在一起和白色土布大小相似,课前大面积泼上橙色、蓝色、黄色、红色、绿色等,海绵泼色之后将白色土布覆盖在上面),鞋套每人一双(课前穿上),一次性桌布、排笔各若干。水粉颜料,丙烯颜料,香水。
2 乐曲三首:《世纪秋雨》《郊游》《森林狂想曲》。
3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感受过秋天的季节特征,学过有关秋天的儿歌或诗句、歌曲等:有画水粉画的前期经验。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欣赏、感受
(一)欣赏乐曲,描述感受
1 幼儿欣赏歌曲《世纪秋雨》,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关于秋天的音乐请大家一起欣赏,你们仔细听听音乐里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你们听到了什么?仿佛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 请幼儿闭上眼睛完整地倾听一遍音乐。(在幼儿欣赏音乐时教师喷一点桂花香水)
3 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
师:音乐中你们听到了什么?(流水声、小鸟叫声等)
师:秋天,小河里有什么动物在玩呢?(小鱼、乌龟、螃蟹,教师讲解一下螃蟹的样子)
师:秋天里还有什么动物飞到南方去过冬?
教师小结:秋天来了。小河的水潺潺地流动着,小鱼、小乌龟在水里快活地游戏着,就连四处横行的螃蟹也从河里跑出来找小鱼、小乌龟玩,天空中有一群排着“人”字形的大雁往南飞,飞到暖和的南方去过冬。
师:你们还闻到了什么?(桂花香)
师:秋天还有哪些花开呢?
师:秋天也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有哪些水果是我们秋天才能吃到的呢?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呢? (二)说说秋天的诗、秋天的歌、秋天的舞
师:有谁能说说关于秋天水果的儿歌或者诗歌。如儿歌《秋的画报》: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金灿灿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风娃娃钻进树林,在翻着秋的画报。诗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何老师前段时间吃了一种食物(做动作)。对了,就是螃蟹。秋天有一句话——橘黄蟹肥。
教师小结:原来秋天是这么美好!有香气扑鼻的桂花,各种颜色的菊花,还有各种颜色的水果和好吃的螃蟹。说到这我还想问问小朋友,你知道有哪些描写秋天的歌曲啊?你们可以唱一唱、跳一跳吗?(幼儿边唱边跳《秋天多么美》)
师:啊,跳得好极了!我也想跳了,我想邀请你们和我一块在这块布上跳。你们愿意吗?
二、基本部分:舞蹈后联想作画
(一)彩色足迹
1 播放音乐《郊游》,师生一起在棉布上随音乐“舞蹈”,棉布上留下了彩色足迹。
2 舞蹈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观察踩踏出来的色块。
师:你们看。白布现在有什么变化没有?
师:有哪些颜色呢?(红色、绿色、蓝色、橙色、黄色——五颜六色)
(二)丰富感受,展开相似联想
1 展开相似联想。
教师根据画面提问,引导幼儿展开相似联想。
哪一块是橙色?——秋天里什么东西是橙色的呢?
哪一块是蓝色?——秋天里什么东西是蓝色的呢?
哪一块是黄色?——秋天里什么东西是黄色的呢?
哪一块是红色?——秋天里什么东西是红色的呢?
2 教师提出作画的要求。
幼儿根据棉布上的足迹进一步展开相似联想。
师:啊,我终于明白了,秋天有这么多漂亮的颜色。我们把刚才说的都画下来好吗?
师:今天我们画画用丙烯颜料还有小排笔,你们是第一次用,老师有个要求你们可要听好了。用小排笔沾上颜料之后,要在杯子的旁边舔一舔、刮一刮,然后再开始画。 3 幼儿自由作画。 活动要求:幼儿先想一想棉布上的舞蹈足迹像什么,然后用黑色的丙烯颜料,在印有足迹的棉布上进行相似联想勾画或添画秋天的景象。
教师指导:鼓励幼儿根据足迹的形状,大胆地进行相似联想并用黑色线条勾画,再说出自己所画的秋天。
三、结束部分:相互评价,体验成功
教师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并评价。
1 幼儿相互评价作品,说说自己最喜欢作品的哪个部分?为什么?
2 教师评价总结。如“我今天非常高兴,我喜欢黄颜色的这一块,因为小朋友把它想象成××,线条很流畅,构图也很美。我还喜欢蓝色的这一块……”
3 师: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大班美术设计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套票的特点,尝试设计套票。
2、在与同伴合作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共同努力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签字笔、水彩笔、多媒体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邮票(意图:引发幼儿对邮票的兴趣)
(出示集邮册)
师:集邮册上有哪些邮票?这些邮票有什么用?
小结:(出示集邮册)邮票可以用来寄信,有的人还会把邮票当成宝贝一样的收集起来,做成这样的集邮册,如果你仔细观察这本集邮册就会发现很多秘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本集邮册。
二、赏一赏邮票(意图:引导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邮票的秘密)
1、邮票欣赏一:
(1)出示一套京剧脸谱
师:在集邮册里有这样一组邮票,你发现什么?
小结:这些邮票上都是京剧人物,有不同的造型和动作,我们可以给它起名“京剧邮票”。
(2)出示两套打乱的邮票
师:这里有两套打乱的邮票,请你来看看哪些是一套?为这两套邮票起个名字吧!
小结:同一套邮票由多张组成,图案内容是一样的,不过造型可以有变化,它就是套票。
2、邮票欣赏二:
师:这一张邮票特别在哪里?它也有套票,猜一猜这一套邮票颜色应该是怎样的?
小结:邮票只用1种颜色,我们叫它单色邮票。单色套票的内容是一样的,每一张邮票就用一种颜色。
师:除了单色套票,还会有什么?双色套票和彩色套票又是什么样?
小结:双色套票和彩色套票的内容是一样的,每张邮票使用两种颜色是双色套票,每张邮票使用多种颜色是彩色套票。
三、试一试:设计邮票(在合作创作的过程中感受邮票的美)
师:邮票图案丰富,色彩很美。我们也一起来设计邮票吧!
4、评一评(意图:鼓励幼儿评价欣赏作品,体验成功)
师:请小设计师们把你们的作品送到评奖台上。哪个小组来介绍你们组的套票?
小结:今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设计了一套邮票,我们可以把这套套票放到我们的集邮册里,让我们的集邮册越来越丰富。
大班美术设计教案篇4
目标
1.初步了解标志的设计要求,尝试用简单的图案来设计标志。
2.大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标志。
准备
1.小卡片、各色记号笔、双面胶。
2.自制:欣欣设计室标志,简单的场景布置。
过程
一、欣欣标志设计室开张了。
――出示欣欣设计室标志图。教师以总设计师的口吻说:今天苗苗家苑、苗苗幼儿园、苗苗公园、苗苗汽车出租公司都来要求我们设计一些图案标志,给到他们那儿去的孩子们一些方便。我们小朋友都是设计师,一起来设计吧!
――讨论:怎么画标志?标志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案?想告诉大家什么?
(简单、色彩单一、让人一看就能明白)
二、设计方案。
-――幼儿自由选择任务,分成四组各设计一种标志图。
――小组讨论:家、幼儿园、公园、车上需要提醒人们的是什么?需要向人们说明什么?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设计,如:出租车上,可以设计一个表示车辆行驶中不能打开车门的标志。又如:可以设计一个标志,提醒人们车停下来的时候应从右边下车,因为左边来往车辆多,会造成危险。
――教师帮助各组幼儿进行整理。如: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图案,有的标志表示提醒的意思,有的标志表示说明的意思。
――介绍设计方案。每组派代表介绍标志的.意思,打算贴在什么地方等。
建议
1.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标志与规则的关系。只要幼儿的设计能够与规则建立联系即可,不必过于追求完美。
2.设计完标志后,可请幼儿在合适的地方张贴标志。
大班美术设计教案篇5
【活动设计】
路边花园在幼儿的生活中还是比较常见的,但“路边花园”这个名称对幼儿来说是陌生的,对其作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较少。因此设计了本次活动,一方面通过观察欣赏,了解路边花园的特点及与人们生活环境的关系,另一方面引导幼儿对画面进行合理布局,并添画丰富画面内容。
本活动共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谈谈路边花园,了解花园的作用及与人们生活环境的关系;第二环节:设计路边花园,引导幼儿合理布局并进行添画;第三环节,作品展示,互相观赏各自的路边花园,分享有创意的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路边花园的特点和与人们生活环境的关系。
2、尝试对路边花园进行合理布局,并进行添画丰富画面内容。
【活动准备】
1、路边花园的图片。
2、“路边花园”绘画范例。
3、记号笔、蜡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谈谈路边花园(了解花园的.作用及与人们生活环境的关系。)
1、教师导入语: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花园,老师给它们拍了照片,一起来看一看。
2、师幼欣赏城市大街上的路边花园照片。
3、提问:花园里有些什么?里面有什么你认识的花朵?
小结:花园里有很多绿化,特别是有各种品种的花朵,还有健身器材。
4、提问:怎样的花园最受人们欢迎?为什么要在大街上造花园?
小结:花园可以让城市变得更美丽,空气更新鲜,人们的身体更健康。
二、设计路边花园(引导幼儿合理布局并进行添画。)
1、讨论:路边花园里有些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表述示范绘画路边花园。
3、幼儿绘画。
操作要求:
(1)先将画面分成三块,分别表示小河、草地、天空。
(花园的花坛内也可以分为几个区域,可将同一形状的花瓣或颜色一致的花朵画在一起)
(2)再依次在画面上进行添画。
重点观察与指导:幼儿的构图与布局是否恰当。
三、观赏谈论(作品展示,互相观赏各自的路边花园,分享有创意的设计。)
1、互相观赏各自的路边花园。
2、交流:哪些布局较合理?哪些设计最会受人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