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先进个人事迹8篇
在看到那一个个事迹人物后,大家一定无可避免产生不少想法,为此需要认真写好事迹材料,事迹需要简要概述自己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绩,美篇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节能减排先进个人事迹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节能减排先进个人事迹篇1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在享受的同时,却在不知不觉中破坏着她,我们的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
我们的地球怎么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巨大的环境灾难?经过科学家的研究,这些都是人们对大自然的污染和破坏而造成的严重后果,人类对地球贪婪的索取是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
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是很强,大量的化工企业的引进的废气 偷偷排放,垃圾的乱扔乱丢,水资源的浪费等等,直接破坏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很难想象,这样下去,我们的地球会变成什么样!
我们经常在商场购物时,人们手中提着大包小包的塑料袋。塑料袋焚烧会造成毒气,填埋不容易分解,还会导致土壤被破坏。中国人这么多,可想而知会有多少塑料袋难以处理?在饭店吃饭时,人们经常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它会消耗大量的树木,据说,中国人一年大约要“吃掉”2500万棵大树。种种情况,使人触目惊心啊!
那我们为什么就不去做一些既能节能、又能环保的事呢?我们可以把工厂里排放出的废气收集起来,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后,把它变成煤气、液化气……再次的利用它。这样,既节约了能源,有污染不到环境。
节能、环保,刻不容缓! 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我们应当少开私家车,少用塑料袋,不乱扔废电池,不用一次性木筷……单个人的环保行动就像一盏灯,当它亮起时,周围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如果大家都点亮自己那盏灯,整个世界将会一片光明。为了地球的明天,为了人类的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祖国大地遍是绿水青山!
节能减排先进个人事迹篇2
节能减排、从我做起现在二氧化碳的排放越来越多,温室效应造成气温升高,环境恶化,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在被破坏。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低碳”人。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六,爸爸想骑摩托车带着我和妈妈去逛街,爸爸刚刚把摩托车从车库推出来,就被我制止住了,我对爸爸说:“不要骑摩托车了,摩托车排出的二氧化碳会污染环境的,我们不如坐公交车吧!”
妈妈赞成了我的意见,爸爸也觉得有道理,就上了公交车。逛完街回来,刚进家门就感觉一股暖气扑面而来,发现空调开着,我喝了杯水就玩电脑去了。刚打开一个游戏的网站,就弹出了一个网页,上面说:“一个预言地球未来的电影播出了。”我好奇地点了这个网址,又出来了一个网面,正播着这个电影,我看着看着,越来越害怕,这个电影的内容大概讲了:地球在2012年的时候,将会发生10.9级大地震,所有冰川以及南北两极全部融化,水平面上升几千米,倒塌的楼房都进入水里、、、、、、才看了一半我就不敢看了,怕创作这个电影的人预言正确了,我立刻给爸爸说:“不要再开空调了,空调排放出的气体会让臭氧层开一个大口子,经常发生森林火灾。”
爸爸听了,立刻关闭了空调,并夸我是一个懂得保护环境的好孩子。我刚才说得那个电影的名字叫《2012世界末日》,如果我们人类继续破坏环境,地球可能真的会变成这样,在这里我呼吁人们:不要再破坏环境了,我们伤害的不是地球,而是我们自己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节能减排先进个人事迹篇3
我喜欢一片片杂树密谧的绿地,喜欢能让人充满活力、清新的空气,喜欢那有几条薄细的白色丝带交织蔚蓝的天空,向往清静而又幸福的生活,现在这一切似乎很难感受到,却又很容易实现。
如今二氧化碳增多,原因众多,最主要的是工业发展,排放出大量的污气,一下子就布满了整个天空,使得空气质量立刻下降。这本来就要靠花草树木来吸收二氧化碳,却又要遭受砍伐工人盲目的砍伐,减少了绿色的植被,让大多数的鸟儿无家可归,更重要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排放着大量的二氧化碳。
虽然我国大城市的人已意识到二氧化碳的危害很严重,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采用了低碳生活方式,有许多人采用太阳能空气能热水器,但是单单只靠些人去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以前我对低碳毫不了解,但是自从电视和网络上到处传开后,我渐渐明白了低碳对我们的重要性。近几年来,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低碳这个话题频频出现在各个大报纸和网络等媒体上,我们如何做到低碳生活呢?
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说用电脑,如果长时间不用就要拔下插头,这样能耗电可下降百分之十五以下。因为长时间耗电就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们在餐厅吃饭,不用一次性筷子,去超市带环保购物袋,少乘电梯,这些行为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有现在汽车越来越多,汽车尾气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我们出行应该多走路或骑脚踏车。
平时我们勤动手勤动脑,也可以做低碳生活。把家里的废品利用起来,比如牙膏盒、肥皂盒,可以把它们做成储物盒存放东西,也可以做成铅笔盒装铅笔,虽然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其实也是为实现低碳生活做贡献。
其实低碳生活并不难,它是一种是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地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地球就更加美好,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节电,节油,节气,节碳做起,这样我们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达到低碳生活的标准。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共创美丽家园。
节能减排先进个人事迹篇4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这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并且需要人人参与的活动,地球是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生活中的每一点滴都与她息息相关,我们要用心呵护她。
寒假里,妈妈带我查阅了许多的相关资料,让我知道了很多节能的好点子,对一些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也很容易做到的一些节能的好点子我可以介绍给同学们。
平时洗菜水,洗衣水等可以用来冲马桶或擦洗地板。用洗衣水、煮面水来洗碗筷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可节水及减少洗洁精的污染。用养鱼及洗米水浇花能促进花木生长。我觉得妈妈的一个节水方式也不错,在水箱内放置几只装满水的可乐瓶来减少冲洗水量。用洗洁净清洗瓜果蔬菜,需用清水冲洗几次,才敢放心吃,可改用盐水浸泡消毒,只冲洗一次就够了。使用热水器时起初总有一段冷水,把它用容器装起来洗东西,避免浪费。
现在,电力资源相当紧张,浪费电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节约用电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节能灯与普通的白炽灯节电得多,所以,要尽量用节能灯。在家尽量做到少开空调多用电扇,,少玩电脑多看书报,少点装饰灯多开照明灯,养成节电习惯,,不用电脑、不看电视时关掉开关并拔下电源插头,否则还在耗电。少用电梯多走楼梯,既锻炼身体又节约能源。
我们在购物时应该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袋购物。塑料的原料主要来自不可再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节约塑料袋就是节约地球能源。
让我们共同来爱护我们的家园,希望我们每天都能沐浴在蓝蓝的天空下,享受清澈的流水,绿树成荫,野花遍地。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节能减排先进个人事迹篇5
自从看了“话说低碳”科普展以后,使我心潮汹涌情思横溢。里面的资料多的数不胜数,资料感人,读过之后深受感染、熏陶,“保护地球开启低碳生活”的种子播入我的心田……
它,是保护地球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仅有养这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俭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没错,它就是——低碳。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我,改善自我的生活习惯,你就能够成为低碳一族、环保达人。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低碳不以影响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为代价,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俭、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当然,生活中的陋习不自觉地增加着地球的负担。宾馆内,有人夏天盖着被子开着空调,冬天室内温度则高得让人出汗,办公室里的电脑始终不关,打印机从来没有双面用过,出门不是开车就是打的……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低碳一族”正以自我生活细节的改变证明:气候变化已经不再只是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日,“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梦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科技馆里,展览着一件艺术品:三只北极熊孤独地站在一座小到不能再小的冰川上,等待着救助,他那绝望的眼神迷茫的望着远方。没错,这就是地球变暖的后果,那么是什么导致地球变暖的呢其实大家明白,自然界有条守则:能量守衡。也就是说,我们消耗一种能源,不是把这种能源变没有了,而是变成另外一种能量。然而汽车、空调、电力、石油、煤炭、天然气,最终都转化成了热量……
为了地球的明天,让我们一齐加入“低碳一族”,成为一名环保主义者。少开一天车,离开时随手关掉电器,每餐都尽量光盘……保护地球人人有责,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低碳生活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时尚。走好一小步,迈向低碳生活一大步。
今日你低碳了吗?
节能减排先进个人事迹篇6
对于低碳生活,人们遭遇着类似的尴尬: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也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却不得不以增加碳排放为代价。专家指出,尽管人们不能避免碳排放,但却可以减少碳排放。每个人都不可能过“零碳”的生活,在资源匮乏的当下,我们要做的是,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同时,养成“低碳生活”理念,在可选择、可替换的条件下,首选自然、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实,加入到低碳一族当中并非难事,“低碳生活”细节贯穿在家居生活的各个环节,就拿日常生活用电来说:家用电器的插头插座接触良好才能节电;电水壶的电热管积了水垢后要及时清除,这样才能提高热效率;熨烫衣物最好选购功率为500瓦或700瓦的高温电熨斗,不仅升温快,还能节电;所有的家用电器尽量不使用“声控、光控、遥控”等作为控制开关,这样可节电10%~15%。这样看来,每个人都能为控制全球气候变暖做出积极的贡献。
或许有人认为,即使自己“低碳”了,也挡不住工矿企业的违规排放。但是,冰川融化、气候恶化,每个人都将受到惩罚。“低碳生活”带来的其实是一种新的生活质量观。需要厘清的是,过“低碳生活”,并不是意味着就不能开车、住大房子、享受空调了。低碳的真实含义是要给人们身体健康提供最大的保护和舒适感,对环境影响更小或有助改善环境。如欧洲现在建设了很多零排放建筑,隔热效果非常好,在自然通风的条件下,隔热层可以把室内温度调控到一个合适的水平,且能保持很长时间。在交通领域,可以开发太阳能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事实上,每一个普通公民在举手投足之间就可尽享“低碳生活”。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公益环保网站“互联网森林”的首页上列出的平易近人的10件减排案例就生动有趣:少用一个塑料袋,减排二氧化碳0.1克;5层以下,以爬楼梯代替坐电梯,每次平均可减排二氧化碳600克;选择应季蔬菜水果,每千克减排二氧化碳400克;夏季空调调高1℃,平均每台每天可以减少排放175克二氧化碳;一棵树,一年可吸收18.3千克二氧化碳……。这些告诉我们,低碳生活就在我们身边,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装修中少用装饰灯、选用节能灯管,都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节能减排先进个人事迹篇7
环保是什么?环保就是弯腰捡起一张纸,就是顺手拧紧水龙头,就是出门关掉电灯……环保就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只要我们留心去观察世界,就连身边被我们瞧不起的小东西也可以被转化为环保用品。
记得有一天,天气晴朗,我来到东湖公园散步。东湖公园的环境非常优美,荷花如一位位仙女般在湖面上摇曳身姿,星星点点的波澜引人遐想。但,时间不恋红尘之美,转眼一小时过去了,天气热,我赶紧返回家。到了家,我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连忙把冰箱里的养乐多拿起来,一咕噜喝进了肚子里。看着养乐多的空瓶,我便鬼使神差地拿起来观察一番,脑海里不禁回想起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身边被我们瞧不起的东西也是可以被利用的……于是,我就冥思苦想着,怎样把一个养乐多瓶子改造成其它有用的东西呢?突然,我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好办法,便拿出剪刀、硬纸板、小灯泡与胶水,准备做一个小夜灯。
首先,我拿起剪刀把瓶子底部用剪刀剪掉,捏起硬纸板剪出自己喜欢的形状,扣在桌子上。接下来,我把接好电源的小灯泡小心翼翼地放在硬纸板上,拿出胶水把硬纸板和小灯泡粘紧,再把刚刚被我剪掉底面的养乐多瓶安上去,把它做为灯罩,最后一步是在灯罩上贴上我最喜欢的贴纸及用彩笔画上一幅画……渐渐地,我的小夜灯成型了,我兴奋地欣赏着自己做的手工艺品,给它命名“养乐多diy小夜灯”。看着它,我想起了东湖公园里星星点点的波澜,如果在小夜灯的映照下,一定美如画。于是,我赶紧把成型的小夜灯拿给妈妈看,妈妈一瞧,亲切地摸了摸我的说:“真棒!看来你学会了不少环保知识呢!”我一听,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原来经过我们的巧手,身边不起眼的东西也能变成有用之材呀!
通过这件微小的事,让我明白了:只要我们懂得绿色环保,关注生活的点滴小事,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节能减排先进个人事迹篇8
天碧水、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优美家园。尾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很大,可是偏偏这个世界上就有不少的尾气,看着马路上汽车开过乌烟瘴气的。看着人们捂着鼻子,屏着呼吸,那种难受劲。看着地球的臭氧层渐渐受损,我真为地球担心。可还是有人依然开着车子奔驰在马路上。车上的人当然不知道尾气闻着多“好闻”,可车下的就难受了。所以,我建议人们多用公交车,虽说公交车也有尾气,可是它的容量大,工作效率高。不过最好呢,还是让大家步行好。
下面就让我来给你讲一个小故事吧:“在中国的另一边,原来有一个与世隔绝的美丽的小城市,这里空气清新、天空蔚蓝,真是山清水秀,美丽极了。这里的人们每天都跑步、走路或者是骑自行车去上班、上学,过着幸福的生活。
可是有一天,有一位有钱人有急事要去办,他嫌骑自行车太慢,心想,仓库里不是有辆豪华的宝马汽车吗?就开一次吧,顺便也向人们炫耀一下!正准备走时,他的儿子也想坐车,就找借口说:“老爸,我也有急事,您顺路去学校一下,行吗?”爸爸同意了,于是两个人开着车在路上飞跑,邻居们看了羡慕极了,于是人们纷纷效仿,家家户户都买了新车来开,从那以后,这座小城市家家户户都有了私家车,不久之后,小城市的天空变成了灰色。
接着,这里的人们也渐渐的感觉头晕、恶心,整天昏昏沉沉的。后来的一天,城里来了一位智者,他对城里的人们说:“这是汽车尾气造成的,因为汽车尾气里面有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烟尘微粒、臭气。它对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激眼睛,引起红眼病;刺激鼻、咽喉、气管和肺部,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光化学烟雾能使树木枯死,农作物大量减产;能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妨碍交通。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最高,它可经呼吸道进入肺泡,被血液吸收,与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削弱血液对人体组织的供氧量,导致组织缺氧,从而引起头痛等症状,重者窒息死亡。所以,我们不要用汽油了,改用太阳能吧!”人们听了,试了试,果然不久以后,小城市的天空又恢复了原来的清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