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医生事迹材料6篇

时间:2025-01-03 10:05:04 分类:事迹材料

为了更好地写事迹材料,我们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范文,从中汲取灵感和写作技巧,事迹写的好充满力量,激励他人勇敢面对挫折,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模范医生事迹材料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模范医生事迹材料6篇

模范医生事迹材料篇1

艾山江·司拉甫,男,维吾尔族,35岁,中共党员,主治医师。十七个年头里,服务于玛纳斯镇近1.2万群众的医疗卫生工作。选派至御景苑社区卫生室工作,担任该辖区近8000名居民的防疫、妇幼、慢病管理等工作。先后获得县“优秀医务工作者”、“医疗工作先进个人”、“十佳白衣战士”、玛纳斯镇“先个人”、局党委“优秀党员”荣誉称号。

一、勤奋学习,求进步

自小被没有文化、不会说汉话、只能靠体力劳动维持生计的普遍的维吾尔族家庭影响着,他立志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在广阔的医学领域,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证明必须要学习!当发现中专的理论水平已经满足不了目前的工作需要时,石河子医学院的继续深造是最要紧、最坚持的事,通过不懈努力,他顺利获得了石河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学历、并考取了临床中级职称、委派学习取得了全科医师证,在一步一步的进步中,他觉得离自己当一名好医生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二、敢于奉献,能吃苦

由于卫生室的硬件设施有限,医务工作者仅配置了2名,面对近万人的。医疗服务工作,艾山江。司拉甫作为法人、作为医生、作为搭档,他不仅在思考,而是用行动证明,要做个好巴郎、好医生,得能吃苦!

按照上级对公共卫生工作的要求,建立御景苑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成为棘手的一项工作,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做好近万人的建档?他及时和院长对接,商量工作如何分工、如何加快进度。那年的夏天,依稀可见,一辆自行车、黝黑皮肤、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始终保持的微笑,即使在晚上,认识的居民都会热情的喊上一句:“艾医生来了”,细心的体检、耐心的问诊、认真的宣教,加上让人“嫉妒”一手好字,居民对这个热情的巴郎子医生记忆犹新,经过近20天的努力,建档工作顺利完成,也是在重要的那一年,对于刚刚开设的社区卫生服务室宣传,他付出的汗水是值得的!

在社区,他很快意识到依托各类节庆活动、宣传日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是医疗工作的重要途径,但是面情薄的他可是煞费苦心,准备双语宣教材料是他的新点子,既让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又得要宣传门诊的服务项目,为今后开展工作打下基础,站在门诊室的房后用玛纳斯土话背诵汉语材料,手上还要不停得翻译成维语,再用维语朗读,一遍一遍又一遍,终于,在活动现场,他成功了!

三、服务群众,重口碑

作为一名维吾尔医生,在汉族居民聚集的地方受到患者的信任,工作认真、医术精通、态度好的口碑,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但他做到了!记得,辖区患者陈淑梅患有严重冠心病,由于行动不便,每次复发病的时候,艾山江。司拉甫的电话号码就像是救命信号,一年四季穿梭在陈淑梅家里已经成为习惯,“艾山江。司拉甫就像她的干儿子”同事们都开玩笑的说。他却笑着说:“应该的、应该的”!针对卫生室开设时间短、服务项目宣传覆盖面不全和患者病情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他又想出了好点子,把卫生室的地址和自己的电话号码制作成“真情卡”,分发给辖区居民,这样,有需要的时候方便的来诊室、不方便的随时打电话上门诊治。后来,门诊室里,经常听见这样的话,“巴郎子医生在吗?”。中午忙忘了吃饭、下班后的约诊电话、哼着维吾尔族小曲陪着街灯回家……,他就是这样的一位热心医务工作的巴郎子。

艾山江。司拉甫经常提醒自己,一位医生取得患者的信任,从来不是靠广告、靠包装,而是靠高水平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工作中,他以希波克拉底誓言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将“医者,先做人,后行医”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平凡的岗位上,虽然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就是这样一份热情、一份真心、一种真情,他甘当守护人们健康的忠实卫士。

模范医生事迹材料篇2

田径,男,39岁,中共党员,中专文化,毕业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系印江自治县缠溪镇方家岭村人。

一、义无反顾 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医 生这个职业是光荣而崇高的,不仅是能以肉体上解除人的痛苦,而且在精神上也能给人安慰,所以选择了这个职业必须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所在的村卫生室辖区服务四个行政村,共服务3000人口,能爱岗敬业,扎根在农村最基层卫生服务,遵守 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坚持从正规渠道进药,药品价格,收费标准公示上墙,不开大处方,不乱收费,让群众花小钱,就能放心就医。 医者父母心,对群众热情,关心,耐心听取病人描述病情和痛苦。分析他们的需求和意见。时时急病人这所急,痛病人之所痛,上班时严肃认真,细致诊查每一例病 人,谨慎用药,严格执行操作常规,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夜晚,下雨还是下雪,上班时还是下班时,随叫随到,无怨无悔言。有时 一晚能出诊数次,一夜都睡上觉,有时刚端上饭碗,吃了一口饭,就被病人叫去,就是大年初一,也没轻闲过,更谈不上平时节假日,曾有人问,这么没日没夜,图 的是什么,即没有高的收入,也没有政治地位,回答的是凭一个人的良心,一个医生的道德。

二、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在防控非典,手足口病,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非典期间早出晚归,整天排查从疫区回归人员,为他们早晚测一次体温,不畏惧随时被感染的可能为辖区内儿童检查手足口病,做好散区儿童的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防控h1n1流感,做

到发现疫情及时上报,认真筛查辖区内出国回归人员,做好登记,严密防控h1n1流感的发生和流行。

所在村卫生室,管理规范,制度健全,资料齐全,去年被评为镇先进村卫生室,个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后,多次被评为先进乡村医生,镇优秀共产党员,缠溪镇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

在辖区内经常开展巡诊工作,及时送发防保所下达的各种宣传资料,使防病抗病知识普及到全村各家各户。向村民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宣传新型家村合作医疗的优 越性。配合主管部门村委员会开展改水改厕工作,主动参与,当好参谋,向村民宣传改水改厕对人的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把各种疾病 控制在萌芽状态。经常为60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听心肺、测血压,建立了村民健康档案,规范管理性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人。定期为他们检查,建议治疗和康 复方案。开展35岁以上测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病人,提出最佳治疗意见。及时通知辖区内孕妇去医院体检,向她们宣传住院分娩的好处。夏秋季产后访视的同时 宣传预防产妇中暑。做好儿童保健和计划免疫工作,及时发放预防接种和体检通知单,结核病督导工作一丝不苟,主动与患者达成服药协议,发现副反应及时报告。

模范医生事迹材料篇3

张新贞,男,汉族,36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任芦庙乡卫生院执业医师。

刚到卫生院上班的时候,基层患者都不愿意将自己的健康交给一个年轻的新医生。他凭着自己热爱医学的那股子拼劲,每天坚持提前一个小时上班,对每一个相信自己的病人负责到底,从不无故空岗。在病人不多的时候,给了他难得的钻研理论知识的机会;看病之余,钻研中医特殊诊疗技术,针灸拔罐、小针刀、中药应用、穴位注射疗法等无不涉猎。

他多次深入辖区患者家中,为那些被疾病折磨的患者带去温暖,给每一个需要的患者自己的手机号码并保持24小时畅通,随时随地接听患者的电话咨询。他深夜中多次被患者的电话唤醒,他早已经习以为常。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爱岗敬业、不弃不馁、真心服务,换来了他基层医疗业绩的不断突破,从2013年1523人次的门诊量到2016年12657人次的门诊量。这些业绩,是患者们对他努力付出的认可。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严格要求自己,恪守职业道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是时刻不忘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爱岗敬业,视病人利益高于一切,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由于他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一流,受到了群众和患者的一致认可,许多患者家属为表感谢多次预送红包或宴请他,但都被他一一谢绝。

他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技术,良好的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赞誉、患者的认可。先后获得“河南省技能竞赛优秀奖”“基层医疗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他就是这么一位平凡的基层家庭医生,一袭白衣加身,他也是一位神圣的医生,秉承一颗丹心、练就一双妙手,以仁心施仁术,带来万众安康。

模范医生事迹材料篇4

彭林,男,44岁,大专文化,村医,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永乐镇高粱村人。自1998年担任高粱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以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守护着当地农民群众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一、情系农村,服务百姓无怨无悔。

2008年,他在参与统一的手足口病防疫任务时,有一次晚上出急诊,由于雨天路滑,不幸跌倒。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尽管控制手足口病疫情,她带伤仍然坚持战斗在一线,到病患者家中督导消毒杀菌,宣传疾病防控知识。群众看到她有时痛得直冒冷汗,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得到彭医生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二、扎根农村,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

2008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为了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他积极配合上级,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标准要求,建成了布局合理的规范化村卫生室,实现了六室分开、配备了微机和规范化的诊疗设施,并实现了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让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

同时,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主动地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已为辖区2000多名常住居民进行了健康查体并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为辖区200多名老人,123例高血压病人,32名糖尿病人,7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健康管理,提供每三个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他特别关心老年人健康状况,每年都亲自上门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将查体信息存入档案,成为老年人的贴身健康顾问。

三、支持改革,利为百姓谋。

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但对于乡村医生来讲, 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且待遇大幅度地降低。彭林医生没有丝毫 怨言,还是一如既往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四、积极配合村支两委工作

作为村医,还是一名老百姓信任的村医,他除了日常工作还大力支持高粱村村支两委各项工作,遇到有不理解的群众,做出正面解释,还帮忙收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模范医生事迹材料篇5

xxx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他在大学毕业之后主动放弃了留成工作赚大钱的机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当起了乡村医生。守着黄土,守护乡亲,一守就是18年。

xxx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当初,xxx考上了卫校,但三千多元的学费让全家犯了愁,母亲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才找出302元钱。就在xxx以为求学梦要破灭时,善良的村民们伸出了援手,你家三十,我家五十,把他送进了学校。对此,他明白自己这辈子都与家乡分不开了。能将自己的所学用于家乡乡亲的生活中去,是他人生价值的体现。xxx十八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将乡亲们的事情看作自己的事。他面对生活工作上的困难能够坚持下去,努力克服,是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得到了实现与升华。

作为基层公务人员、组织工作者的我们,首先也要学会感恩。人民与政府信任我们,给了我们工作的机会,我们要珍惜这份工作。党培养我们,交给我们知识与工作技巧,我们要懂得感恩,将自己的所有奉献给群众,就像xxx一样,对群众毫无保留,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了解群众真正的所想所需,站在群众的角度上认真思考,争取给民众满意的答复。

组工精神还是不畏苦、不畏难的体现。基层工作常常是抹黑归,顶月行,对此我们要学习不畏苦精神,扎根于群众,不管环境的困苦,能够坚持信仰,坚持群众路线,只要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初衷,我相信不管多累多苦,大家的心里都是甜的,都是幸福的。

xxx“80后村医”感人的榜样故事让我再一次深刻地感受与学习了组工精神,今后的基层工作中,组织工作里,我一定会树立坚决的心,时刻谨记初衷,这样才能在工作中踏踏实实,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模范医生事迹材料篇6

艾青先生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的,是因为对这片土地深深热爱,是医者对病人的博大仁爱,是共产党员对工作的无私敬爱,所以“最美乡村医生”xxx坚守岗位从第1个年头到第17个年头,照顾的五保户从第1户到第13户,骑坏的摩托车从第1辆到第7辆,行程从1公里到可绕地球10圈.......

20多年前,生长在山西大山里的xxx考上了卫生学校,家里没钱供他上学,是全村乡亲凑钱才圆了他的学医梦。毕业后,为回报父老乡亲,他放弃到县医院工作的机会,回到山里,当起了乡村医生。

18年来,xxx怀着感恩的心,对父老乡亲有求必应。他承诺24小时上门服务,从不收诊费。村里人有事一招呼,xxx马上就赶过去。有些乡亲付不起药费,xxx就记个账,但他从不催账,后来干脆把账本全都烧掉。有人问xxx,你有行医的本领,为什么不出去挣大钱?xxx说,我不能走,走了就对不起良心,对不起曾经帮助过我的老百姓。我在哪里当医生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看哪里最缺医生。xxx就是这样,把自己全部交给了乡亲,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那句入党誓言。

xxx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一个医者之心和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穿梭在家乡的川塬梁峁之间悬壶济世,遍布各行各业的共产党人,都应该向xxx学习,学习他牢记宗旨、牢记责任的政治品格的政治品格,在新时期,要做好一名优秀的、忠诚的、务实的、廉洁的好党员、好干部;学习他扎根山村、甘于奉献的为民情怀,不畏艰辛,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信念坚定,始终心系村民;学习他精湛的专业技术、高尚的道德品格,以毕生维护医学的神圣、守护医生的职业尊严......

xxx用自己的行动弘扬医者职业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工作人员,我们更要牢记宗旨意识,有甘于奉献的为民情怀,心中时刻装着百姓,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用自己的行动切实践行xxx的精神!

《模范医生事迹材料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