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婆婆的主要事迹材料8篇

时间:2023-07-22 11:01:34 分类:事迹材料

一份优秀的事迹材料能够产生宣传典型,评选先进的作用,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有感人的事迹,我们一定要及时记录写来,下面是82秘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好婆婆的主要事迹材料8篇,感谢您的参阅。

好婆婆的主要事迹材料8篇

好婆婆的主要事迹材料篇1

钱桂琴,城南经济新区管伙村东老组村民,她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团结邻里,是个婆媳关系相处融洽、邻里公认的好婆婆。十多年前,儿子由于身患重病去世了,为了不让这个美好的家庭破碎,钱桂琴强忍着失去儿子的悲痛,还安慰媳妇说我们永远是一家人,你不再是我媳妇,你是我的亲闺女。

下雨了,儿媳上班没带伞,她冒着大雨送去;儿媳生病,她不分白天黑夜陪伴,精心照顾。媳妇看到婆婆的好,对她也很孝顺,逢年过节,都给老人买点补品,送件服装。十多年过来了,这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充满了幸福。

好婆婆的主要事迹材料篇2

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个平凡的农家婆婆;她叫余华胜,1943年9月生,现生活在桥头集镇小韩村唐岗组。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她虽没有文化,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与丈夫生活几十年来,操持家务,任劳任怨,有一个三代同堂之家,她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劳、善良、纯朴是她们一家做人的标准,是邻里们羡慕的家庭。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在她看来却不然,她常说:“我与媳妇之间的关系是很和谐融洽的。我们之间与其说是婆媳关系,不如说是母女关系。”因为她给予媳妇的关心与爱并不亚于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她常常对儿子说:“儿子呀,你得了个好妻子,我得了个好媳妇,你不准欺负她。

余华胜,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问起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没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

其实,她算是跟得上时代步伐的老人,儿女们的穿戴时尚啊、发型时髦啊等等,她都能接受。和儿媳相处几十年从未红过脸。儿媳错了,她耐心说服,儿子错了他耐心批评。儿子和媳妇吵架时,她从不说儿媳妇不对,总是从儿子身上找缺点。前几年儿女们家庭不是很富裕,她总是帮了这家帮那家,哪家需要她她就去帮忙,2008年大儿媳带着刚满周岁的孙子回娘家吃饭,在路上被车撞成了植物人,孙子也不幸的骨折了。当时大儿子还在外地打工,一时间照顾媳妇和孙子的重担一下就落到了余华胜的肩上。

每天,不但要照顾年幼的孙子,还要给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媳妇端茶倒水,送吃送喝的。起早贪黑,从没半句怨言。她媳妇常常眼含泪花的望着年迈的婆婆,每当这时,余华胜就安慰媳妇:“孩子,别难过,一切都会过去的,你会慢慢好起来的妈妈有信心,我们都要有信心。”

她一面操持家务,一面照顾儿媳妇,在忙里忙外的同时,她抱着治好儿媳妇的希望,四外投医问药给她治病。媳妇住院期间她亲自护理,平时按时给儿媳妇服药,合理安排儿媳妇的生活,饮食起居精心照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亲自扶儿媳妇上厕所,亲自给儿媳妇穿衣服、梳头、洗脸、端荼送水,她千方百计让儿媳妇吃好、住好、使儿媳妇生活的开心,每周她定期给儿媳妇洗头、洗脚、剪指甲、洗衣服、被褥、勤洗勤换、即使遇到农忙时,她仍抽空推着儿媳妇出门散步谈心,就这样,她热心照顾儿媳妇,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

为了能让儿媳妇早日康复,余华胜咨询了很多医务人员,掌握了不少护理知识,通过多年来的精心护理,目前儿媳妇的病情和精神状态大有好转。来探视儿媳妇的亲属都说:多亏了你婆婆的细心照顾,余华胜每次都腼腆的笑着说:“照顾她是我该做的事”,媳妇也时常激动地说:“很幸运有这样一个好婆婆照顾我、鼓励我、陪伴我、我感到生活得很幸福”。

生活中这样的细节还很多,不少人问她:“你为什么这样照顾儿媳妇”?余华胜回答说:“她是我儿媳妇,就是我的女儿,我的孩子。我们长辈谁不想孩子们好啊?他们过得好了,我们做长辈的心里才觉得踏实些,好受些”,这就是质朴、善良的余华胜。

人们常说找个好媳妇难,其实找个好婆婆更难,找一个既善良又能干的婆婆难上加难,余华胜认为做一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同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象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她觉得这种事只有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处不好的。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余华胜不光持家有方,和邻里的关系也处得十分融洽。邻里的老人们说起余华胜一个劲的竖大拇指:“那可是个好人!”邻里有难她总是热心帮助。多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方,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迹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的爱让她的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好婆婆的主要事迹材料篇3

从事教育工作,爱岗敬业,甘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领导,教师们公认的工作能力强,能歌善舞、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生活中更是处处关心他人,家庭关系也处理得和谐美满,始终坚持女性应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单位,是领导和同志们认可的好同志,在家中,是公公、婆婆和丈夫认可的好媳妇。

一、明事理、识大体,处理好家庭关系

事实上十几年来,我将婆媳关系处理得极为融洽。从没有与公公、婆婆高声说过话,过没有跟他们红过脸。他们逢人便说:“我家的媳妇知书达理,是个好媳妇,我们知足了”。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他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他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习惯。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

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是她们二人之间的沟通非常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地聊天。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子女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事,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

二、柔弱的身体,挑起家庭的重担

为了让丈夫全心全意地工作,我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家庭重担。上班时间忙完教学,回到家里忙家务,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丈夫和孩子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网生活环境。给公公婆婆也减轻了家务劳累。三、孝敬公婆,体贴人微

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代的“三从四德”变得无影无踪了,甚至有“要想家庭和,除非媳妇做婆婆”的说法流传。而我认为:“两想家庭和,媳妇一定要孝敬公婆”。孝敬老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家后,我用行动实践我的诺言,用真诚和关爱去换起老人的信任。2006年,婆婆生病,在她生病的时候,我细心照料,做饭送汤,给婆婆擦洗,方便大小便,忙里忙外的,由于婆婆身体高大累我腰酸背疼的,也不叫一声苦,有时甚至忘了自己还饥肠辘辘的,心里装的只是婆婆的病疼。是媳妇应尽的义务,是女性的一种美德,邻里乡亲羡慕说:“有这样贤惠的媳妇,是前生烧高香了”。平时,老师们也称赞:有女人的品味和修养,有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内涵,有女儿的孝心和媳妇的贤良,不愧是新时代的有知识的女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里没有一点小矛盾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之间多一分谅解,多一分关怀、多一分宽容,家庭会更加和睦、幸福、社会会更加和、美好,敬老爱幼睦里邻。

做个好媳妇,为妻子的角色增添了魅力,为母亲的角色增添道德,为女人的角色增添内涵。

好婆婆的主要事迹材料篇4

xx,女,现年36岁,中共党员,20xx年以来任xx镇xx村计生专职主任、妇联主任。她不仅是公公和婆婆离不开的好儿媳,而且是让xx村由乱子村向“尊老敬老”模范村转变的示范者和推动者。20xx年以来,她每年都被评为xx村的“好媳妇”,20xx年、20xx年、20xx年均被评为xx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20xx,20xx年荣获“山东省优秀计生专职主任”称号。

孝敬公婆,做“尊老敬老”的示范者

她1995年结婚,当时婆家的经济条件还比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而且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弟弟,xx决定婚事新办,一切从简。对此,她受到了婆家和邻里的好评。婚后,他们跟公婆一起住。丈夫从事建筑行业,经常是工程忙、工期紧,顾不上家,她便担当起照顾家庭的重任。工作之余,她总要挤时间为公婆洗衣、做饭,陪伴老人说话、娱乐,而公婆见她工作繁忙,也主动为她带孩子,做好饭菜等着她下班,大家你敬我爱,和睦相处。逢年过节或是公婆的生日,她总要为公婆准备礼物,虽不是贵重的东西,但却是十分适用。每次收到礼物,公公、婆婆都非常开心。婆婆总说:“儿媳比儿子强多了”。她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xx总让公公和婆婆吃得开开心心,穿得干干净净。在xx村以及周边的十里八村,大家都知道xx的名字,婆媳如同母女,婆婆叫她从不叫大名,总是亲切地、甜甜地叫“小霞”。

弘扬“孝”风,做“尊老敬老”的推动者

xx村434户,2078人,其中妇女劳动力847人。原来,xx村还是远近闻名的乱子村,不仅计划外生育的多,而且婆媳打架闹别扭的也多。20xx年,xx市公开招聘村计生专职主任,xx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被聘任为xx村计生专职主任,同年群众推选她为村妇联主任。为扭转落后局面,她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加强宣传引导,大力推广文明和谐之风;哪家有矛盾哪里到,当起了村里的矛盾调解员;为育龄妇女提供随访服务,成为了xx村妇女的`公认的贴心人。她每天都在围着村里的“大娘、大婶、妇女姐妹”转,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村内的风气渐渐好转。对此,xx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想着如何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评价每位群众的行为,让孝敬老人光荣,不孝敬老人可耻的思想深入人心。

从20xx年开始,xx征得村党支部、村民委会的支持,在村内开展了评选“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活动。xx村成立了由威望较高的“五老”人员为成员的评审委员会,制定了评选标准,由群众按生产组进行推选,再由评审委员会进行审核点评。每年年终,xx村召开由全体村民参加的表彰大会,对评选出的“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进行表彰,受表彰者披红戴花上台领奖取荣誉证书和奖品,并把受表彰人员的照片张贴到光荣榜,让他们感到政治上光荣。连续三年受奖的,村里组织受表彰的先进个人赴日照市、南街村等地参观学习,帮助他们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发家致富。俗话说“家和万事兴”,xx村群众参与村集体事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xx村各项事业发展也进入了快速上升期。近几年来,群众义务开发荒山2280亩,累计栽植石榴、长红枣、柿子等林果已达260万株。xx村还实施了文明生态村建设,村内主要街巷全部进行硬化、绿化,建设了农家书屋、健身广场、供销超市、老年活动室、新农村建设俱乐部,群众生活迈向了城市化。

好婆婆的主要事迹材料篇5

李翠英,菱塘回族乡龚家村龙都组村民。如今两房儿媳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的已经不多见,李翠英家却是个例外,一家8口生活在一起,二十多年来,她们婆媳三人之间从没有红过脸,吵过一次嘴。儿子和媳妇吵架,她从不说儿媳妇不对,总是从儿子身上找缺点,婆媳关系处得胜似亲母女。2005年,她不幸检查出胃癌,并做了胃切除手术。在住院化疗期间,她怕儿媳们担心,从不在儿媳们面前哼一声痛,反而安慰儿媳们,让她们回去安心工作,只允许一个人轮流陪护着就行了。出院后,她的病刚有好转,她又坚持每天早早起床做饭,晒洗衣物。儿媳们下班回到家中看到,心疼地说:“妈,你身体刚好,要好好休息!”她总是安慰儿媳们说:“没事,只要你们安心工作,我苦点累点都愿意。”常言道,家和万事兴。李翠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做一个好婆婆。

好婆婆的主要事迹材料篇6

在习文乡马辛庄村,有一位好媳妇名叫李,多年来,她孝敬公婆,体贴丈夫,照顾儿女,得到了村民的普遍赞扬。

一、明事理、识大体,处理好家庭关系

多年以来,她将婆媳关系处理的极为融洽。从没有与公公、婆婆高声说过话,没有跟他们红过脸。他们逢人便说:“我家的媳妇知书达理,是个好媳妇,我们知足了”。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

她与丈夫和睦相处,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商量,做到办每件事双方都心情舒畅,从来没有闹过别扭。

二、柔弱的身体,挑起家庭的重担

为了让丈夫全心全意的在外打工,她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家庭重担。除了忙完地里的活,回到家里忙家务,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

三、孝敬公婆,体贴入微

她始终认为:“要想家庭和睦,媳妇一定要孝敬公婆”。

好婆婆的主要事迹材料篇7

在x县x镇x村有一个和睦、温馨、幸福的家庭,这个家庭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无数点滴却汇聚成一个爱心之家,这就是家。,是x镇x村村民,现年60岁,她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忙里忙外、任劳任怨、默默履行了一个家庭主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子女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

一、她是家中的好媳妇

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她没有同婆婆“红过一次脸”,始终默默付出,没有怨言。老年人经常多病,她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药,经常陪她去看病吊针。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有她置办。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从不让别人操心。婆婆人老心不老,对这一切明记于心,逢人就夸她是个好媳妇,也是个好闺女。

二、她是丈夫的好妻子

刚结婚时,丈夫一直在外打工,每逢春节才能回家,家庭重担自然落在她一个人肩上,伺候老人,照管孩子,洗衣做饭,种地收割等内内外外的活全靠她一个人挑着,她一不叫苦,二不埋怨,结婚时买的几件衣服穿了很多年,丈夫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每当给她买件新衣服,她总要报怨好一阵,平时也舍不得穿,只有逢年过节或走亲戚时才穿。多年来,她没有逢集上街的习惯,说是上街就得花钱,平时对用水、用电也十分节俭。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她除了照顾老人、教育子女,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她也常劝丈夫不要回家,说她一人能行。就这样,她成了丈夫的贤内助,减少了丈夫的后顾之忧,丈夫疼她,她更体贴丈夫。在她得病以后,体力渐渐不支。为了能为家庭多出一份力,经常拖着疲惫的身子,依然坚持到地里干活。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面对着倔强不服输的她,毅然打消了外出了念头,留在家里悉心的照顾她。看着日渐瘦消,手上还始终不肯放下农活的她,丈夫说:“要安心陪在她身边,即使再困难,也要一起挺过去。”

三、她是孩子的好妈妈

有二个孩子,孩子上小学和初中时学习成绩一直全校前茅。当时小学生的功课重作业多,大量作业要拿回家完成。她坚持每天晚上手里的针线活,按时和孩子们“做功课”,陪着孩子读书,她经常对村里人说:“自己没有文化,吃了亏,一定要让孩子有出息”。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除了逢年过节给孩子们买些新衣裳,她一直亲手把大人穿过的衣服裁剪做给孩子穿,衣服虽旧,但很合体,经常勤换洗,孩子们也非常乐意。而她也一直默默的履行着一个做母亲的义务,深深的爱着她的孩子们。

四、她是村民眼中的好公民

生活中的,尊老爱幼,心态阳光。倡导一家人都勤劳吃苦。同时,热心帮助邻里,见到有人出去没有把门锁上,她就主动在那里帮助看守;冬天下雪后,她立即带头扫雪,方便大家安全行走。前几年,村上推广种植了全膜玉米,她积极响应村中号召,第一个带头种植,并说服周围邻里,一同响应。第二年,种植的玉米获得了丰收,带动了全村群众的种植热情。在一个小小社中,邻里之间通过这个好邻居而团结、凝聚在一起,拧成了一股绳。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切。不仅家里的关系相处的和睦,邻里关系相处的也很融洽,她对待老人以孝心,对待家庭以爱心,为邻里热心帮忙,赢得了家人的一致称道,更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

好婆婆的主要事迹材料篇8

胡小林,58岁,芜湖县陶辛镇保太村王村村民组村民。她通情达理、持家有道、孝敬老人、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婆媳关系相处融洽,成为村里公认的好婆婆。她用传统妇女的纯朴、用自己全身心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人们常说找个好媳妇难,其实找个好婆婆更难,找一个既善良又能干的婆婆难上加难,但胡小林认为做一个好婆婆并不难。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象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她觉得这种事只有两好才能搁一好,媳妇迈进门,就是咱家的人,她看的比闺女还珍贵。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处不好的。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用胡小林的话说,人这一辈子,少不了沟沟坎坎,有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她什么也不图,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过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同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有着割不断的亲缘,真心实意疼她们,是一个婆婆也是做长辈的基本道德标准。她对孩子们的付出也换来了儿子儿媳的孝心,特别是儿媳,知道婆婆一向是把自己当闺女看待,也都一直得到婆婆的关爱,都能理解婆婆的苦心。

胡小林不光持家有方,和邻里的关系也都处得十分融洽。村里的老人们说起胡小林,都竖大拇指:那真是个好人哪!老人说,这么些年没有见她和媳妇吵过一次架。邻里有难,她总是热心帮助,家里下来新鲜蔬菜就送给邻居尝鲜,村里有什么活动,更是积极参加。就是她不能参加,她也会鼓励孩子们参加,说参加集体活动不光是图个热闹和高兴,乡亲们聚在一起也是个交流的好机会。

《好婆婆的主要事迹材料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