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事迹材料5篇
大家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强调格式正确,一份出色的事迹材料能够起到宣传典型,评选先进的作用,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企业事迹材料5篇,供大家参考。
企业事迹材料篇1
80后女生创业故事,我的青春听我的。当秦腔戏剧人物变身Q版玩偶,年轻人立马对秦腔产生了亲近感;当古老的岩画人面像变身表情丰富的卡通宝宝,人们发现,原来岩画不仅可以研究,也能变得这么可爱……而创意、亲手设计这些饰品的是一名在银川创业的80后女孩张茜。
张茜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专职。平时喜欢DIY的她动手能力极强,比如她将酒瓶和铆钉缝在帆布包上,普通的包包立即有了大牌的设计感。大三时,张茜认识一群唱秦腔的朋友,也走近了秦腔这门戏曲艺术。这个80后女孩开始思考,把自己的设计作品变成现实的饰品、工艺品,让更多的年轻人亲近、喜爱秦腔?她将想法告诉了导师,得到了导师的鼓励。
为了实现心中的想法,张茜苦苦寻觅合适的设计图片。炎热的夏天,她为了给设计找到合适的材料,跑遍西安城的材料批发市场。经过努力,她与同学共同完成了“东方有戏”秦腔系列,以秦腔戏剧人物形象为原形,设计出可爱的玩偶,获得了毕业设计二等奖。
2009年大学毕业后,张茜顺利应聘到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任教。但是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并不是她追求的理想生活。教学之余,她报名参加了银川市青年创业者大赛和首届“太阳神”杯贺兰山岩画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她认为,宁夏旅游蕴藏深厚人文内涵,汇集了回族文化、西夏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都是旅游商品设计的灵感来源。因忙于比赛,她甚至不顾家人反对辞去了稳定、令人羡慕的工作。
张茜看似冲动的举动得到了回报:她在青年创业大赛中获得季军。她以贺兰山岩画为主题,设计的打旺机、T恤、手绘本的作品在26件获奖作品中独树一帜,尤其得到很多年轻人的热捧。此后,张茜又参加了央视财经频道创业英雄会,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进入创意组三甲。虽然她最终没有拿到创业资金,可是她说:“有一个平台去学习、展示自己就已经满足了,毕竟当时的创业计划还不成熟。”
2010年的春天到了,25岁的张茜还有很多新计划等待实现。今年3月份,她的“西遇记”系列旅游商品将在宁夏各景区出售,她的公司也正在筹办当中。关于未来,张茜还将有许多创意需要实现,现在,才仅仅是个开头。
企业事迹材料篇2
一年前,她还在为能否考上国内一流大学忧虑;一年后,她不但收到了美国曼荷莲学院的入学通知书,还申请到了该学院4年的全额奖学金。更让人惊奇的是,在这一年里,她还和同伴创立了针对高中生出国留学的考试培训公司。西安17岁的高三女生陈默用一年的时间,走了别人可能要走很多年的路。
偶然得知可参加“美国高考”
4月18日下午,陈默向记者说起了自己的“传奇”经历:2008年,陈默读高二,学习成绩中等的她为能否考上北大、清华等大学而忧虑。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知美国有个SAT考试,也就是美国的“高考”,不但面向其他国家的学生,还可以申请美国大学的奖学金。陈默当即决定试试。
由于缺乏资料,也没有相关培训机构,开始复习时陈默吃尽了苦头。后来她托人从香港买回了模拟试卷,这才发现,美国的试题类型不仅考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侧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好多次她都想放弃,直到得知在上海有个考试培训班才又让她恢复了信心。去年7月中旬,陈默到上海进行了一个月的封闭式系统训练。
美国大学面试像网友见面
去年10月给美国曼荷莲学院写申请,12月份去香港参加笔试,陈默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今年2月份在上海的面试。有趣的是这次面试:考官提前打来电话交待的面试地点竟是一个咖啡馆,同时这位女考官还说清了自己穿什么衣服、长什么样。“那感觉太像是网友见面了。”陈默回忆说。她们见面后没有“自我介绍”,而是像朋友一样,围绕着家庭生活等方面聊天。不久,陈默便收到了美国曼荷莲学院的入学通知书和4年18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老师这样评价她,“很自信、开朗、阳光”。
考试复习中找到创业机会
“其实出国留学并不是想像中那么难,只要你敢想敢做就足够了!”回想这一年的经历,陈默并不认为她比别人强,只是比常人多了一份勇气。后来的创业也正是有了这份勇气的支撑。在考试复习过程中,陈默发现目前国内的高中生对出国留学考试并不十分了解,于是便有了
创办考试培训机构的想法。
接下来,陈默联系了在上海培训中认识的3位通过考试已出国留学的朋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他们的认可。说干就干,没有注册资金,陈默和3位朋友便向家里借钱;没有经营经验,她便虚心向别人请教,就这样,他们创立的考试培训公司于去年年底在香港注册成功。谈起目前公司的运行状况,陈默只是透露“前景还不错”,她希望更多的国内同学能够和她一样顺利地出国留学。
企业事迹材料篇3
苏州女子王爱萍和丈夫章青2002年登陆滑铁卢市,和很多的夫妻一样,头几年都是一方读书、一方打工。
在工厂打工的章青尝试着卖了一件苏绣,后来干脆辞掉工作做起了苏绣生意,王爱萍也加入进来,短短几年时间,生意越做越大,零售兼批发,一年销售上万绣品。
丈夫不想打工想做生意
王爱萍章青2002年移民加拿大后不久妻子开始了滑铁卢大学的硕士课程,丈夫章青在工厂打工,不太适应这样的状况,心情比较低落。
登陆的时候,王爱萍从家乡带来了不少的苏绣,她曾经想过也许可以在加拿大销售,不过又认为终究难成气候,还是觉得读书找工作才是出路。
丈夫章青却开始琢磨起家里那些苏绣,一有客人来,他就拿出来给他们看,说起做生意的想法,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第一幅绣品是在一家画廊代销的,卖出的价格和请画廊装裱的费用相抵,一分钱也没有赚,但却给了章青莫大的信心。
"我能卖掉1件,就能卖10件,1家店能卖掉,100家也能卖掉,我就跟太太商量,马上停掉不工作了,虽然那时候我打工已经18块了(每小时)。"
章青的主意得到太太的全力支持,章青很快辞掉工作,两人开着车,拿着样品,通过黄页去找各种店代销。
但结果并不尽人意,本地人对这种艺术品并不了解。夫妻二人代销的路没走通,就去当地的农贸市场租了个小摊,自己叫卖起来。
参加展销会打开销路
在农贸市场摆摊效果也不太理想,很多本地顾客说,这么漂亮的东西,怎么能摆在地摊上卖呢,你应该去参加那些手工艺品展览、艺术展,一步步走出去。
夫妻俩刚开始在安河,后来还去到其它的省Calgary、Edmonton、 还有Quebec,一有展销会,他们就申请参加。
章青把生意起步时的夫妻二人摆地摊比作游击队,将后来参加展销会比作正规军,这种直销的方式用在苏绣上,效果出奇的好。
章青和王爱萍都学会了刺绣,每次参加展销会,他们都会亲自演示如何刺绣:"因为去展销会会有很多人,我这个东西的特殊性,刺绣要面对面介绍,现场演示,
怎么去绣,怎么出来的,你如果挂在墙上放在画廊理,一看以为这是画,人家没感觉的。在展销会上人们现场看到我在刺绣,就能知道这是手工做的,就会觉得很神奇,这是最重要的。"
一场场展销会做下来,章青的手是越来越巧,细细的丝线在他手里,熟练分成二分之一、八分之一至十六分之一。
"风景多一针少一针没有关系,但是动物就要非常细致,特别是眼睛这个地方,颜色深一点浅一点,都会影响牠的神态,影响牠的逼真。"
自从丈夫辞职开始做生意,已从硕士读到博士的王爱萍也跟着跑起了展销会。
最终目标做北美供货商
看到丈夫忙得太辛苦,读完硕士正念博士课程的王爱萍放弃了学业,全力投入到苏绣生意。丈夫跑出省的展销,她就管起了外围的生意。有时候一个周末有两个展会,夫妻就各跑一个。
每次参展从搬运货品,到布展和拆除,小小个子的王爱萍都是自己完成这些粗重的体力活,但是她一想到丈夫要去更远的地方,比她更累,就舍不得抱怨。
现在夫妻两人都是提前一年就把下一年的展会订好,每次根据展期长短,都会有上百幅到上千幅的订货。
"我们最终角色是推到做供货商,现在我跟他讲,出去参展不光是为了卖产品,最好找到其它人帮我们再卖,这是要紧的。"
5年时间,这门刺绣的生意让夫妻二人经营得有声有色。2007年开始他们开始进入美国市场,之后又到英国、日本,还有中东地区展销。现在还在中国苏州建了自己的工厂,用中国的传统工艺开发适应西方品味的绣品。
企业事迹材料篇4
许兴龙同志1975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1982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分配到经济不发达的常山,在常山一中默默工作了20多年。根据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从不讨价还价。相继担任过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务主任、副校长、副书记等职务。兼任衢州市中学数学研究会副会长、衢州市数学学会常务理事、常山县数理化协会会长、常山县教育学会数学分会副会长、常山县科技协会委员,常山县第五届、第六届政协委员。20××年6月调任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担任党支部书记。在涉及普通教育的各层次岗位上任劳任怨,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许兴龙同志在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总结出一整套数学教学、数学竞赛和指导高考复习的成功经验。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他所任教的班级参加省会考、全国高考,其学科成绩的优秀率、及格率明显高于其他班级。辅导学生参加全国数学竞赛二人获省三等奖,多人次获衢州市赛区一、二、三等奖。在优质搞好数学课教学的同时,他广泛从事教材教法、解题技巧、复习指导等方面的研究,多篇论文在市、县学会上交流,其中有1篇论文获衢州市一等奖、2篇获二等奖,多篇获优秀奖。他致力于教学创新,探索数学课教学的最佳途径,勇于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大胆推行开放型教学,使教育效果、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主编的《初中代数解题方法与同步测试》、参与编写的《中学数学单元知识和能力自测》等书均由贵州出版社出版发行,参与编写的《高中会考题型分析与研究》一书由华东工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课艺术》一文在浙江师范大学《中学教研》杂志上发表。
许兴龙同志如醉如痴地爱他的事业、爱他的学生,把全部心血都抛洒在教书育人上,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以火热的激情感召学生,以真挚的爱心滋润学生,深入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出各类合格人才。在形成良好班集体,培养优秀学生班干部、转化后进生等方面都总结积累出丰富的经验,并多次在市、县介绍,得以普遍推广。当学生生活上遇到困难时,他不但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给学生以帮助,还组织学生互助给以解决,许多接受过他捐助和关怀的学生在来信中说:“许老师您比父母还亲,我将永远怀念您”。
许兴龙同志是一个乐于工作、不知疲倦的人。他经常为全市、全县数学教师讲学、辅导,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多次参与衢州市数学学会组织的《高三数学复习与测试》教材编写工作,负责研究的课题《中学生数学科研意识的培养研究》获衢州市三等奖。目前,他正在负责市级立项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和参与省级重点立项课题《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工作,并获得阶段性成果,对提高常山县和衢州市数学课教学质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许兴龙同志在担任常山一中教务主任、副校长、副书记期间,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积极配合校长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制定并完善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相继出台了10多个管理制度和评比条例,使学校的教学工作走上了正规化、科学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大幅度提高和顺利通过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验收立下汗马功劳,学校被评为浙江省文明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现代技术实验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级先进集体。他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指导工作,使青年教师很快适应教学,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组织开展实验教学,学生小发明、小创作等科技活动和其他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辅导学生参加省小发明比赛有三项获省三等奖,学校已连续15年荣获县科技活动先进集体。
许兴龙同志因工作需要,调任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工作后,他深知全面提高常山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和难度。积极主张确立教学中心意识、教学质量意识、教学效益意识和教学改革意识。把教研工作定位在实施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按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为师生服务三个层面,紧紧围绕教法、学法、考法进行改革探索。在工作中坚持调查研究,做求真务实的楷模。每学期直接调研和进行教学视导的学校都在20所以上,听课不少于60节。此外,还经常与外地教研部门和学校加强联系,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如到义乌新课改实验区学习培训时,曾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到义乌稠州中学考察调研,从早上五点半学生起床,到晚上九点三十分熄灯,每个环节都细心观察,不肯放过,回来后在多次会议上进行汇报,引起领导的重视,为加强常山教育教学管理提供借鉴经验。目前又承担着常山县高中教师基本情况调查分析、常山县职业技术教育情况调研和常山县初中毕业生外流情况调研分析等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许兴龙同志情系常山,扎根常山。常山县属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与义乌老家相比,差距很大,当初与他一同来常山的近30多位老乡都陆续离开常山,到杭州、义乌等发达地区工作,他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多次为他在发达地区找到工作条件优越、经济收入丰厚的单位,但他并不为此所动摇,带着他对常山教育事业的热爱,带着对常山人民的深厚感情,毅然把根紧紧扎在常山的土地上。从教近30年,没有搞过有偿家教,没有从事过第二职业,20多年来基本上没有因私事请假,既使结婚也放在周末举行,不请婚假。脚受伤,打着石膏达半个月,拄着拐杖照常坚持上班。
许兴龙同志的工作受到省、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深得家长、学生的信任。被评为常山县首批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多次被评为常山县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获常山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评为衢州市新时期好形象教师,两次评为浙江省教育系统单项先进工作者,被衢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衢州市劳动模范,被浙江省人民教育基金会授予浙江省第十五届“春蚕奖”。目前,被省总工会推荐参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评选。
不待扬鞭自奋蹄。他常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自勉,自强不息,勇于开拓,为实现常山教育的美好明天而不断追求。
企业事迹材料篇5
读大学时,李红梅就发现许多二手书店通常是将人家卖不出去的书籍抱到店里来销售,却忽视了顾客究竟要什么读物。而随着图书市场格局的变化,目前现存的正规旧书店已为数不多,这就无形中导致旧书业的现状已无法满足市场和读者的实际需求。加上近年来纸张飞涨,包装精美的新书更是价格不菲,这无疑给二手书市场留下了巨大的交易空间。
李红梅认为,时下做什么生意都要讲定位,而做旧书生意的定位就在于——业精于专!根据现实情况,她打算主营社会性科人类书籍,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换言之,面对五花八门的图书市场,经营者绝对不能“贪”,面面俱到经营旧书的致命弱点。有了定位,李红梅收购旧书时就心中有数了。她首先看书的内容,其次是出版社。
“业精于专”同时显现了另一个优势。旧书业作为一种文化消费模式,具有特殊性,买者素质高,成交量也高,而主营财富、金融类书籍的旧书店,其前来捧场的顾客的文化素养可想而知。要做到业精于专,对书店老板也是一种挑战。首先经营者要有文化素质、有品位,这样才能收购到高质量又好卖的旧书,才不会使一本绝版好书总是垫压在箱底下。今年春节过后,李红梅收购到一百多本财富类书籍,没想到新学期开学没几天,就被大学生抢购一空。
书店开张没多久,为增加有效的交易渠道,李红梅还开设了网上交易(主要是学术类著作),意在便于与同行交流。现在,网上交易量已占到书店业务总量的15%。此外,李红梅还销售一些基本不赢利的书籍,这样做可稳住老客户、争取新顾客,从而带动其他生意。增设“寄设”业务,又是李红梅的新招。这一招则充分站在顾客的立场,也宣扬了书店的诚信之本。此项业务主要面对那些有书却不原贱卖的顾客,他们希望手上有价值的旧书能像字画一样寄在店里由老板“代销”。“代销”成功,老板收点“代劳费”。小小的二手书屋如此这般经营了一年,现在李红梅的书店每月有3000元的纯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