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的小事迹材料7篇

时间:2023-03-19 09:01:17 分类:事迹材料

在日常工作中,大家都会接触到事迹,对各类事迹都相当熟知,大家怎样完成事迹材料呢,小伙伴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条理清楚,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新冠肺炎的小事迹材料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新冠肺炎的小事迹材料7篇

新冠肺炎的小事迹材料篇1

高守建,男,197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头等网董事长,淄博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高守建冲锋在前,主动请缨担当社区防控志愿者,及时购置防护物资送上“及时雨”,献智献力推动退役军人创业园各项工作全面进行,用实际行动书写“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应急值守不退却。疫情最为严重时期,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高守建第一时间冲在一线,加入到群防群控的队伍中,在淄博高新区天府名城、盛世名苑小区担当疫情防控志愿者,排查小区进出人员、车辆,严格进行“两核三问一测温”,执行卡点值守任务。他还积极引导群众科学积极应对疫情,为社区筑起一道坚固防线。

自费抗疫不言悔。在防疫物资紧缺时,他为了让坚守一线的同仁们能够做好工作的同时保护好自身安全,通过各种渠道“抢”到口罩1000个,解决了大家后顾之忧。他还带头向值守点捐赠“初心启饮”饮用水、一次性水杯等物资。随后又多方筹措购买了1吨高浓度84消毒原液,在当时感染风险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先后给高新区火炬社区、博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博山区人民武装部、淄川区太河镇前怀村等送上疫情防控“及时雨”。

献智助力不停歇。为更好地为退役军人贡献一份力量,高守建积极推动淄博市退役军人创业园筹建,主动对接相关部门、设计单位,在“战疫”期间坚持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整合各类资源、链接各类平台,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稳健推进中。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高守建无论何时、何地都依然将保家卫国的初心使命记在心间,时刻准备冲上一线服务国家、服务社会。

新冠肺炎的小事迹材料篇2

李彬赫,中共党员,2006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市军休五所办公室副主任。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党员一道岗。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冲锋在前、主动作为,为军休干部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在战疫一线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李彬赫在接到所里下达全体干部职工的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后,果断舍弃在家里的春节假期生活,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他主动请缨参与门卫安保执勤、政策宣传教育、杀菌消毒多项工作;对进出人员进行严密排查,确认每一个住户的信息,每天定期五次消毒;参与拟定《致全所军休干部的一封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手册》等相关资料,利用微信群、短信平台、宣传栏等平台宣传防控知识;积极向社会和身边的群众宣传有关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号召积极转发国家有关宣传报道,不信谣、不传谣;针对个别军休干部的烦躁情绪,他利用上门送资料等机会开展心理慰藉服务,增强军休干部对疫情防控的信心。

李彬赫不仅是一个疫情防控工作的“放心人”,更是广大军休干部的“暖心人”“热心人”。工作中,李彬赫发现军休干部普遍反映出行困难、身体不便,购物买菜等难题后,为了方便军休干部,更大限度的减少人员流动,保证军休干部的生产生活要求,他第一时间向所领导汇报情况,最终所里集中统购一批新鲜蔬菜发放到军休干部手中,让军休干部和家属感动不已。

新冠肺炎的小事迹材料篇3

常有人问他:你每天奔波在一线,你不怕吗。他总是眼神坚定,微笑着回答:“我不怕,我穿上这身白大褂,我就无所畏惧。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我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我相信,只要我们医务工作者坚持坚持再坚持,就一定能早日战胜病毒,迎来战争的胜利!”他就是南口镇卫生院医生陈刚,千千万万的疫情防控战士中的一员。

从大年三十开始,他就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快一个月没回过家了,他深知自己身上的重担,更清楚这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争。南口卫生院医务人员本就匮乏,又有7名医护人员被抽调到市双创中心隔离区,医院的医疗救治任务全都压在了他身上,他既要统领全局,又要参与到一线战斗中。在医院的疫情防控中,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走路都是带跑的,不是在发热门诊,就是在隔离病区。

每天村里排查的发热病人都要送到卫生院,他要肩负起所有发热病人的诊断,对于有疑似的发热病人要和市定点救治医院联系,做好转诊及交接手续。对于可以明确排除新冠肺炎的发热病人,要集中收住入院治疗。同时,他每天还给被集中隔离在院的患者做心理疏通,解除患者的恐慌和焦虑情绪。

2月27日晚九点半,他正在隔离病区医生办公室整理患者的病例资料,突然接到市人民医院的电话,经过市人民医院诊断,发热患者陈某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排除新冠肺炎,要接回该院继续治疗。接完电话,他立即联系接送患者专用车的司机,两人迅速赶往市人民医院。在市人民医院办好交接手续,又赶紧护送患者回院。安顿好患者后,已是深夜十一点了,他又一个人跑到了医院食堂,原来在回来的路上时,他得知患者还没有吃晚饭,于是准备给患者做点吃的。二十分钟后,一碗热腾腾的蛋炒饭便递到了患者手中,患者感激的看着他,他却只是笑了笑,叮嘱患者:“吃完了早点休息,住在隔离病区不要害怕,积极配合医生,病治好了就可以回家了。”安顿好患者,他才拖着疲惫了一天的身体去往自己的宿舍。

每晚工作到十二点,这已经是他的工作常态。等到工作结束可以入睡的时候,却到了他最伤感的时刻,因为外表坚强的他,心里时刻牵挂着他的老婆和孩子。他爱人是团山中心卫生院的护士长,2月8日被抽调到市双创隔离中心,与其他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一起承担着双创中心第三病区的医疗救治工作。从除夕那天开始,他们夫妻两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各自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他的两个孩子,大的九岁,小的才一岁,在家里由奶奶一人照顾。只要工作结束有点空余时间的时候,他便会抽空和老婆孩子视频,隔着手机屏幕,大女儿总是问他:“爸爸,你和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好想你们”他总是忍着眼泪安慰女儿:“快了快了,你在家里要听奶奶的话,要照顾好弟弟。”

在家里,他是家庭的顶梁柱,他是孩子的父亲,妻子的依靠,母亲的孝儿;而在这里,他就是一名医生,一名战士,他说: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新冠肺炎的小事迹材料篇4

在这个春节里,当所有人都沉浸在和家人团聚的喜悦之中时,可怕的冠状病毒却悄无声息的席卷了整个武汉,随之波及全国。春节本来是团圆的节日,你们却在医院无私地为患者提供帮助,不管有多么的危险你们也会奋不顾身地投入,用白衣天使来称呼你们一点也不为过。

在疫情一线的城市中,街道上冷冷清清,大家都自觉在家自我隔离;在疫情一线的车站中,原本熙熙攘攘的春运人群现在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逆向行驶的列车,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这些人就是你们——白衣天使;在疫情一线的医院中,发热门诊排起了长队,医生护士忙的不可开交,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在疫情一线的隔离病房中,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医生护士不停地忙碌着,只为病人能早点痊愈。

冠状病毒的厉害我从电视上看到了,可以让人的肺部不能工作,使人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最可怕的是可以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所以全国大部分人都在家进行自我隔离,只有你们在这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坚持奋战,让我肃然起敬。看到电视上你们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时,全身都被汗水浸湿了,摘下防护口罩时满脸都是长时间佩戴口罩留下的印记,看到你们结束忙碌躺在冰冷的医院地面休息时我的眼角湿润了,谁都知道病毒的可怕,谁都知道保护自己的健康,谁都知道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你们也有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父母,但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不明白是什么力量让你们有如此勇气将生死置之度外,奋战在一线,我为你们骄傲。

你们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激励着我,我要努力学习,以你们为榜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迎难而上,勇敢面对。

加油,白衣天使!

加油,武汉!

加油,祖国!

新冠肺炎的小事迹材料篇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以来,为切实做好中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严格落实保山市隆阳区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马正明同志长期坚持带领社区“两委”成员扎根疫情工作,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如同战情,关键时刻,党员应冲锋在前,我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必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决带头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把居民的安危放在心里,把防控疫情的责任抗在肩上,把做好疫情监测、排查、宣传、防控等作为第一职责,坚守岗位、勇挑重担、冲在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根据疫情形势,永昌街道在中村社区设置新冠疫苗接种点。自从疫苗接种到现在,他每天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各项工作,经常拖着疲惫的身躯很晚才到家,但只要接到有情况的电话,又匆匆赶来处理。排查是否有高风险地方入隆,对其严格管控、重点观察,及时掌握每日身体状况并上报上级部门。在防控第一线,他带头对来往人员进行登记消毒、逐户排查返乡人员、走访隔离家庭、进行消毒等等,严格落实管控措施,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不管什么事,他都走在前、带头干,为了让居民了解疫情防控知识,他亲力亲为给居民发放宣传单、粘贴公告,面对面给居民讲解防疫知识,引导居民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他的尽职尽责和主动热情,坚定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在疫情防控紧要时期,因为天气逐渐变冷,工作任务重,他的左手关节疼痛病又犯了,疼痛难忍,但他咬牙坚持,从未放松一丝一毫,大家劝他回家休息一下,他却笑着说,与在各医院前沿阵地抢救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医护人员相比,我这点疼痛根本不算什么,继续奔波在防控工作的路上。

多年来的社区工作经验,让马正明同志充分认识到事业兴衰关键在党、根本在人。他认为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作为“班长”不仅要提高自身素质,更要培养一支廉洁高效、务实为民的社区干部队伍。因此,他十分注重强化社区“两委”班子建设,提出了有创新意识的目标:以人为本创先进,服务居民做表率。即勤奋工作,做社区干部的表率;发挥作用,做党员的表率;创先争优,做同行的表率。在他的带动下,社区工作人员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复合型”的社区干部,经常深入居民了解民意,排查疫情,管控居家隔离人员,扎实练好“三套基本功”,即“会做、会说、会写”,切实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了“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的作用。

“疫情不退,我们不撤”。中村社区两委班子及工作人员在马正明同志的带领下,以实际行动践行“站得出来、冲得上去、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诺言,有信心、有能力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阻击战。

新冠肺炎的小事迹材料篇6

新冠肺炎疫情以中高风险地区为中心,肆虐全国。当得知疫情相关消息后,__市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号令,做好充分准备,大家纷纷提出请战书,要求到疫情前线参与疫情阻击战。面对疫情,医院icu护士长__带头主动请缨,逆行而上,请战一线。

此次__第七批驰援中高风险地区团队任务繁重,__护士长担任__分队护理团队组长、接管病区护士长。负责住宿酒店__及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共57人上下班的车辆安排联络;

每天还要与护理总队随时保持沟通联系,对护士排班情况分配及护理质量及时反馈。

肩上的责任与使命让她随时保持在紧张状态,时常夜不能寐。作为一名护理组长及疫区病区护士长,她既要优化护理防护工作流程、制定工作职责,还要对住宿、生活流程等等全面负责。这些点点滴滴让她疲惫不堪,但她在队员面前仍然充满斗志,没有流露出丝毫艰辛。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队员们说“只要有她在,心里就稳稳的!”。

我们接管的医院“武钢二院”,是一所临时改造的隔离医院。我们每天的任务是平时最熟悉不过的吸氧、打针、输液、血糖、血压、体温等日常监测护理,同时加上对患者心理问题的疏导。虽然事情看似简单,但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双层口罩、双层手套、护目镜在病房里来回穿梭,4个小时下来身上的汗水还是会直接把内层衣服全都打湿。但丁护士长经常对我们说,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大家一定要积极完成任务,为患者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医疗队护理人员来自不同地方,护士能级排版搭配难免会有诸多问题;

为此,她重视对护士上岗能力观察,结合一周来护士对工作情况反馈,将队员以分组和男女搭配合理排班,并固定组长,使队员上班会感到相对轻松些。面对诸多的困难与问题,她还会找到个别护士进行搭班情况了解,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并对护士做好护理工作相关指导督导等

在医院期间,大家除了完成日常医疗、护理治疗外,其余工作也都由护士完成,包括患者一日三餐,病区清洁、消毒、医疗垃圾处理、氧气筒更换等等。总之,只要在隔离病房里,一刻也不会得空,有做不完的事情;

丁护士长时刻紧盯各项工作要点,带领我们__队员和一起逆行的其他队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尽最大努力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病房里接受救治的部分患者,不仅身体状况不佳,心理状况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对于这一情况,丁护士长时常提醒大家:“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安抚、开导他们,让他们能保持在一个积极乐观的状态,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他们身体的康复,才能让我们一起携手战胜病魔!”

一天查房时,住院时长已超40多天的60岁患者徐大妈,因胰腺炎反复发热,情绪激动,就在医生护士无计可施的时候,作为病区护士长的__迎难而上,通过对几十分钟的近距离安抚疏导,让徐大妈情绪稳定下来。并从那天起让徐大妈对我们的工作逐渐肯定,由消极配合变为积极,并深深记下了她的名字——__队“__”。

丁护士长,就是这样,在工作中无微不至的关心着每一位病患。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不惧感染的风险,还时时刻刻在关注我们的个人生活问题。作为此次出征驰援中高风险地区小队护理组的领头羊,让我们看见了她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她身上满满的正能量,此刻,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我们也将撤离这座英雄的城市。丁护士长的身影会烙印在我们每一位护理小组成员的心里,我们定会以她为榜样,砥砺前行!

新冠肺炎的小事迹材料篇7

于水平,男,1970年3月出生,民盟盟员,绥化肇东市嘉亿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肇东市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肇东市甜城义警协会会长。

于水平是一位地道的东北汉子,有着肇东人特有的硬汉性格,敢作敢为,敢为人先,越是艰险越向前。应对新冠肺炎上一线、义助病人做康复、抗洪抢险运物资,从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到一次次危难时刻显身手的义举,再到与新冠肺炎的战“疫”,总能看到他一往无前的风姿和他身后坚定的甜城义警和爱心志愿者们!疫情无情人有情。2020年春节,本是举国同庆的日子,可新冠肺炎来了,于水平作为肇东市爱心志愿者协会、甜城义警协会会长快速做出反应,向肇东防控指挥部请战,带领志愿者们随时待命,愿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贡献一份力量。1月28日下午,在等待指挥部指令的同时,他紧急召集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为肇东抗击疫情献出一份力,筹集第一批防疫物资:口罩2000个,医用酒精100桶(10斤/桶)。次日早上,他就带领志愿者,分组将这些防疫物资送到了一线的民警和社区工作者手中。他表示,协会还在继续筹集物资,将陆续发放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中。他向团队发出了“带头加强防护、依法有序参与、加强正面宣传、助力排查治理,为坚决遏制疫情传播扩散,夺取疫情防控斗争胜利贡献更大力量”的倡议,作出了“疫情不灭,爱心不退”的庄严承诺。

近一段时间,于水平带领他的团队协助西园区东顺社区管辖的无物业的老旧小区、西园区兴顺社区管辖的粮食小区、教育大厦等小区200多个单元进行整体消毒;协助肇东市公安局、派出所、社区悬挂宣传条幅、安放废弃口罩垃圾收集箱,进行疫情防控宣传,提高大家安全意识,不造谣、不信谣,传播正能量;协助交警实施交通管制,每天带领30至40名志愿者参加协勤,分散到12个管制点,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配合市公安局管制车辆,一直到交通管制结束。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带领志愿者、义警冲锋到了第一线。病魔无情人有情。当一个偏远农村的普通农民家庭为年仅6岁的脑肿瘤患者求助无门的时候,于水平站了出来,他身后的团队跟了上来。2016年1月,肇东市尚家镇6岁男孩田璐嘉扁桃体切除手术后,又被发现脑部有肿瘤,手脚活动不协调需要康复治疗。钱从哪里来?医院怎么去?这个家庭一筹莫展。于水平和他的团队来了,“钱我们帮着筹一点,接送孩子去医院我们全包”,于水平率先捐出了1000元钱。三九严寒没有挡住志愿者的热情,58次往返接送理疗,小璐嘉神奇地肢体康复了,能够正常的行走玩耍了。孩子妈妈激动地拉着于水平说:“真的太感谢三哥你了,要是没有你,孩子到现在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于水平说:“这么长时间的相处,我已经把小璐嘉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以后只要孩子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就尽管来找我。”洪水无情人有情。宣化乡的干部群众永远也忘不了2017年8月2日这个日子,这是一个极端天气,仅一天时间当地的降雨量就达到了187毫米,有人说:“那雨下的,俩人离着一米远,互相都看不见。”宣化乡是肇东市的最低点,周边的雨水都向这里汇集。党委政府一边组织抢险,一边组织群众转移,极需人力物力。于水平站了出来,他身后的团队跟了上来,仅3天时间就募集到10余万元的抢险物资,80多位爱心志愿者冒雨把这些物资及时运送到了抗洪一线。在他的影响带动下,肇东社会各界人士和爱心企业募捐100多万元资金,有力支持了党委政府抗洪抢险,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这就是于水平和他的团队——爱心志愿者协会和甜城义警协会,他们用赤子之情和博爱之心不断点亮互助之火,传递志愿精神。

他们坚信:手拉手就能汇流成海,心连心就能筑起长城!

《新冠肺炎的小事迹材料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