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迹5篇

时间:2024-01-06 09:05:28 分类:事迹材料

在写事迹材料过程中大家都能深入挖掘人物的伟业成就,事迹材料的编制不应当受到个人偏见或者情感的影响,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迹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迹5篇

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迹篇1

黄继光

黄继光(1930~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迹篇2

摄影师穿梭冰河、冻原,追寻极地的风景;画家穿越山谷、溪流,追寻四季的变化;落叶归根,追寻的是心中那个家。生命恰是如此,聚散离和,奔波迁徙,总归是为了追寻心中的一抹光。走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上,那抹光是指引前行的方向,是支撑前行的信念,是鼓动前进的动力,是一个人的支柱与灵魂。

人无魂则不立,一个人不能没有人生的脊梁。而由活生生的中国革命历史凝结而成的红色文化正是我们共产党人灵魂中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是值得用一生去追寻的光。

追寻,是为了时刻铭记。“青山绿水长留身前浩气,苍松翠柏告慰逝后英灵”,许多纪念碑傲然耸立青山环绕之间。每每瞻仰那共产党人用灵魂铸造的不朽丰碑,都能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正是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经历过刻骨铭心,我们又怎能不铭记?好了伤疤不能忘了痛,牢记过去的伤痕与苦难,才能不重蹈历史的覆辙。享受着冰冷墓碑换来的阳光与安宁,我们又怎能不思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是党员的一种党性修为,更是人性的一大美德。追寻红色记忆,感恩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幸福生活的革命英烈,才能珍惜现在,不断成长。那段峥嵘岁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感受、去领悟,去永远铭记。

追寻,是为了永不迷路。时至今日,每次沿着先烈的足迹重走革命征途,也依旧能从路隘、林深、苔滑的景致中体验当年那栖风宿雨、关山阻隔的艰难困苦。参观革命纪念馆,锈迹斑斑的文物沉淀着岁月的痕迹,时代的沧桑感依旧能一下拉近我们和历史的距离。在这样艰苦的岁月中,先辈们正是秉持忠诚、坚守信念,才能迸发出巨大智慧和无穷勇气,迎难而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血雨腥风的战争已成为历史,但我们要继续创造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最坚实的基础仍然是永远的忠诚和坚定的信仰。对于每一位共产党员来说,追寻红色足迹,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才能在喧嚣中、在纷杂中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追寻,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今天,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但事业发展永无止境,离理想越近,我们越需要不断突破的不竭动力。李大钊、瞿秋白……一个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革命先烈,他们英勇抗争、奋发作为、为民务实的“红色气质”,正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_曾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最好的教科书,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追寻红色精神,在与先辈的灵魂交流中继承他们伟岸身躯上强烈的意志、刚正不阿的正气、坚韧不拔的品格、一心为民的情怀,我们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追寻,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虽然硝烟弥漫的年代已经远去,一些革命旧址也早已破旧、坍塌,但沧海桑田不能湮灭先辈开创的红色伟业,不能掩盖先辈璀璨夺目的革命精神。任时光荏苒,那红色故事仍将传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仍要不懈追寻宝贵的革命文化,让红色记忆深深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让红色精神融入民族精神之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凝聚起全民族的奋进力量!让历史照进现实,才能让盛世万古流芳!

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迹篇3

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脍炙人口的战斗故事。黄继光就是这么一位英雄。

黄继光在18岁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去帮助朝鲜,打退在朝鲜领土横行霸道的美国人。可当黄继光的部队正去勇夺敌军占领的高地时,被敌军暗藏的火力点疯狂狙击,部队冲锋没有成功。在天亮时,黄继光和队员组成攻坚小组,可无济于事。中了四枪昏迷的黄继光毅然站起,不顾一切的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眼,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这个故事我一遍又一遍的读,也一遍又一遍的想,觉得黄继光是一位真真正正的中国人。他可以为祖国的利益牺牲,把生死置之脑后。当我读到“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参加了攻坚小组”时,心想:黄继光知道攻坚小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死,意味着牺牲,可他毫不畏惧,毅然参加了攻坚小组,他一心只想着打败敌军,勇敢的冲向敌人密集的火炮中。他觉得这么做是光荣的,是值得的。

想到这儿,我不禁惭愧的低下头。在不久之前,妈妈正在烧饭我在房间里,悠然的看电视,只听妈妈温和的对我说:“星月,来帮妈妈扫地,好吗?”我为了偷懒,急忙关了电视,跑回房里,拍着头对妈妈说:“唉,我记性怎么这么差,英语单词咋忘背了,妈,我先去背单词了。”说完,火急火燎的跑回房间,拿起英语书假装背起来。我和黄继光比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呀!

当我读到“他不顾一切顽强的爬到敌人的枪口旁,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时我激动的对黄继光说:“你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得了祖国的安危,你真了不起,真是我们要敬佩的大英雄。我们会永远铭记你光辉的事迹。英勇的名字——黄继光。”

多么感人的故事,多么英勇的民族英雄,你令我受益匪浅,令我明白要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7篇《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简短》,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迹篇4

今日,读了了《黄继光》这篇英雄人物故事,心里十分兴奋。夜已深了,可我都未入眠。黄继光那舍生堵抢口的辉煌品牌形象老是出現在我眼下。黄继光出生于1930年,1952年去世,牺牲时23岁,是四川中江人,1951年申请志愿军1952年追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在1952年10月19日的上甘岭战役中,敌人俘虏了597人。9堡垒聚集的火力网打得六连战士抬不开始来。前往工程爆破的三个工作组都牺牲了。眼见着天明前攻不下阵营了,黄继光领着2个战士再度前往工程爆破。一个战士击中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受伤了,贴近敌人发射点的黄继光已身负重伤,身旁沒有一样武器装备。危机时刻黄继光用胸口塞住了敌人正喷着火舌的枪眼。敌人、士兵们吃惊的时候,我吓了一跳,谁见过忘记死在这样的家里的个人事迹?都说人的死有二种:要不重如泰山,要不轻于鸿毛。黄继光大伯为人们的正义事业而死,他死得更有意义,死得杰出!大家将始终怀恋他!

对啊,除开黄继光之外,也有成千上万革命烈士为了更好地中华民族的崇高国土不被侵犯,为了更好地老百姓不会受到欺侮,为了更好地大家日常生活得更幸福快乐,用一腔热血铸就了一曲曲英雄人物的颂歌。她们忍饥挨饿得到了大家今天丰盛的饭菜她们是在车站看守得到了今天树荫下的游戏的她们因出血牺牲在友情的自然环境中学习训练和生活。

英雄人物们,大家将以大家为楷模,勤奋好学,用优异成绩来宽慰大家的生命,把伟大的祖国基本建设得更为繁荣昌盛。

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迹篇5

刘传文

原名刘坚,罗浮徐东乡笠石人。他为人勇敢刚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亲刘观英,母张氏,有两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贫苦,难以度日。他在小学读至十三岁时,因家贫辍学,尔后,跟他叔父刘镜渊(军刘志陆部下当副官)在部队当勤务员,经过三年的部队生活,看出政治腐败,军心涣散,感到长此下去,没什么前途,便离开部队,回家耕田,农闲磨豆付,做付竹出卖。以后,又在徐田村谢自瑶手下当民团,因谢在徐田村设卡抽税,苛捐繁重,传文对重税甚感不满,对客商则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经抽税的客商给予放行。后被谢自瑶发觉,即把他开除,于是他私带驳壳一支,愤然离去。

当时,革命烈火已燃烧到大信,并且已成立了大信苏维埃政府。传文与共村的刘王妹、刘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苏区跟从刘光夏、刘霭环等参加革命工作。传文参加革命队伍后,英勇善战,用心工作,经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门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后提升为驳壳队排长。

1927年间,由于谢自瑶在徐田村设卡抽税,勒索群众,早已使传文不满,他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心抱不平。所以,有一天指晓,他亲自持枪到谢自瑶家,当场打死谢自瑶、谢泉芳、谢泉深三人。以后,他又到罗岗霞岚把练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参”,解决当时革命活动经济困难的问题。

1928年,他带领红军、赤卫队攻打岩前地主赖乾古的新屋和罗浮义兴当。是年冬,又攻打岭峰丹竹楼的民团,缴获枪弹后,又率领赤卫队攻打罗浮桥云当。他以前带领红军攻打罗浮有三四次之多。他经常对战士说:“打仗不要怕,俗话说:耕田吾怕屎,当兵吾怕死,我们为穷人翻身闹革命,就不怕杀头,万一为革命而牺牲,也是光荣的。”所以,他屡建战功,提升为连长。出征时,他经常骑马或骡子,身先士卒,有个医生王森雄也骑骡子跟随同行。

自从传文同志参加革命后,兴宁的反动头目,对他又怕又恨,如陈尧古两次带领部队到笠石村,扬言放火烧屋,抓走他的邻居,结果人将传文老屋内的赏田三斗种卖掉,赎回被捉去的八人。传文全家早已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仅存两间烂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苏区红军由营长张国标率领,联合赤卫队共约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罗岗。刘传文连长带领赤卫队从左翼镰子寨进发,但当时陈尧古的部队联合由罗岗顽畲上的敌人,已赶到镰子寨,阻击我左中两翼部队

前进,由于敌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仅有粉枪、炮等,结果在无法取得胜利时,我军下令撤退。当进,刘传文同志为了掩护赤卫队后撤,阻止敌军追击,他使用两支驳壳枪靠在大松树下与敌人激战,结果,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却壮烈牺牲了,那时他年仅22岁。

《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迹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