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防控先进集体事迹7篇
想要促进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我们就要准备事迹材料,结合实际的事件所写的事迹材料是有警示作用的,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防疫防控先进集体事迹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防疫防控先进集体事迹篇1
新一轮疫情当前,作为一支担负兰州市重离子医院集中治疗点消防安全工作的党员突击队队长梁队和队员们担当作为、尽职尽责,有效筑起抵御火情的严密防线,守护“生命方舟”万无一失。
在医院每天的巡查中,梁队带领队员们行走在每一个楼层、每一个角落。组织制定重点区域应急处置预案,利用无人机制作三维实景图,收集各项数据,为灭火救援预案的完善和辅助决策提供有力保障。针对现场实际情况,他假设灾情,救助演练、疏散逃生、病人救治等,等等,一整套程序衔接紧密、秩序井然。
为最大限度向工作人员普及消防知识,他携带大量的宣传标语、提示传单、疏散指示标识等。一边巡查安全隐患,一边张贴疏散指示标识、防火宣传海报,一边建立消防直联直报群,向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开展消防知识培训,确保“小火会用灭火器,大火会用消火栓”,会报警、懂疏散。
一些通道上堆放有纸箱等杂物,影响人员通过,他迅速带领队员将杂物清理到安全地带,连一些床位间的医疗用品也都帮忙归置整齐,同时,他带领队员每日开展三次防火巡查,详细记录巡察情况,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清理,有效筑牢了消防安全屏障。在医院里“东奔西窜”,他的防护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他不分昼夜的消杀和隐患排查的身影成为大家眼中安全的“底牌”,防护服上一个个标有“甘肃消防”醒目字样的“红蓝标志”,成为了医院每名工作人员眼中最闪亮的星。医院保卫处负责人看着他笑着说:“看到你们来了,大家心里就有了底,真要是发生火灾,你们就是大家伙通往安全的指路明灯。”
防疫防控先进集体事迹篇2
自3月底阜城“抗疫”阻击战打响以来,河东街道向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常娟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肩扛责任、靠前指挥,带领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和机关下沉干部,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
冲锋在前的“领头雁”
服务群众的“暖心人”
辖内有一户居民因是次密接者,按照防疫规定需要居家隔离七天,但该户居民对隔离政策不理解,觉得被隔离在家对工作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情绪焦虑。常娟了解情况后,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仔细解释疫情防控政策与相关要求,为隔离居民提供生活及心理上的帮助,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在小区静态管理期间,一位居民因不小心摔断了腿需住院治疗,家里只有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独自生活。得知情况后,常娟和机关下沉干部带上方便面、牛奶等食品前去看望,并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孩子,叮嘱道:“你自己在家一定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及时和阿姨联系”。
认真负责的“工作狂”
自疫情防控以来,常娟带领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和机关下沉干部认真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敲门行动”,全域3个核酸检测台12个检测点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准备开展核酸检测所需物资、为医务人员统筹安排医疗物资、随时协调解决各卡点的突发状况……身处抗疫一线,常娟常常一忙就是一整天,晚上累了就睡在社区,自4月5日阜城三区实施静态管理以来,常娟连续10多天没回过一次家。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让本就患有胃病的她病情加重了,但是她没有因此而停步休息,依旧坚守岗位。
社区安全的“守门员”
向阳社区临近火车站,又是老城区,小旅馆、出租屋众多。针对区域内居住人员密集,防控形势复杂等实际困难,常娟及时制定应急预案,对各项工作进行详细部署。特别是实行静态管理后,常娟和同事们摸排了全社区139家旅馆和出租房,共排查出300余名流动人员,挨个核查行程信息;对照户档信息和户况图,逐户摸排返乡人员;全面排查病例密接、次密接者,做到关联人员全部登记在册,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常娟一直跟同事们说:“只有把第一道门守好了,整个社区才会安全,群众才能有安全感!”她不仅是“守门员”,也是“疏导员”“宣传员”“跑腿员”……她用贴心、细心、暖心,为疫情防控夯实堡垒,为居民群众守好健康大门。
防疫防控先进集体事迹篇3
金秋十月,新一轮疫情的爆发,牵动着每个人的心。10月21日,兰州市市政工程服务中心第一时间响应,迅速部署,号召广大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工作。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东岗市政设施养护所上下一条心,尤其是老党员老同志主动请缨,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安靖禄同志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积极主动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一线中,成为社区联防联控的重要力量。
安靖禄是一名参加四十年工作的老同志,在工作中,从未退缩,虽然年近六十,常年高血压需要靠吃降压药维持,但他出于时刻心系着老百姓的市政人本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又一次坚守在卡口防疫的第一线。
从社区防疫工作开始的二十多天里,他连续加班加点,奔波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疫情来临之际,他第一时间到南昌路市政家属院物业对接工作,凭借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群众基础,他配合社区和物业,坚持以“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做好日常的防疫登记、楼道消毒、悬挂标语、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
在接到社区布置的集中核酸检测工作任务以后,他连夜和小区的物业、志愿者们拉桌子、取物资,布置好核酸检测集中采样点,确保了第二天核酸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他每天早早就来到采样点,提前进行场地消杀、摆放采集需用物资、引导居民有序检测。在核酸检测的间隙期,他又拿起“小喇叭”,在居民小区内,在沿街商户中,动员居民群众全员参与核酸检测。从早到晚,顶严寒冒风雪,为社区疫情防控织好“安全网”。
他负责的是一个临风口的卡口,11月金城的气温骤降,寒风凛冽,他不畏惧严寒,踏实肯干,脏活累活抢着干,嘴边上常挂的一句话是“举手之劳,我能干!”每天八点钟,他穿上红马甲、戴上红袖标,准时接岗,来不及喝口热水,便站到门外卡口,认真核实小区过往人员和车辆。不能进的人不放,不该进的车不入。
连续的高强度工作和缺乏休息,11月6日晚安靖禄回到家突然手脚有点不听使唤,身子东倒西歪,血压飙升。他立即给社区负责人打电话交接工作,无奈的休息一天后,症状稍有缓解后,他又一次冲锋在抗疫一线、奉献在这萧瑟的秋风里。
从担当一线志愿者的那天起,他始终坚守岗位。年迈的父母身体不好,他把陪伴父母的时间用在了执勤站岗上。他们每一个人就是一个榜样,一面旗帜。在此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他舍小家为大家,逆行而上,以朴实无华的担当,为黑夜带去一抹抹微小的光亮,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格外温暖而充满力量。
防疫防控先进集体事迹篇4
面对汹汹而来的疫情,有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背着药箱,每日走家串户,穿梭在乡间小路,用自己的默默付出,守护着父老乡亲的健康;他们冲锋在战“疫”最前线,不知劳苦、不畏疲倦,奋不顾身地担负着基层疫情监测防控的重要职责;他们危急时刻当仁不让,挺身而出,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责任和担当,他们就是“村医”。
防疫战役打响后,高基庙镇的村医们建立线上疫情问诊微信群,在答疑解惑的同时也将防疫知识在群内进行宣传。为了保障村民的用药需求,村医们送医送药上门,尽最大努力为村民服务,肖家岭社区卫生室村医夏常强就是其中的一员。
心中有群众,脚下有行动。夏常强把常用药品一直放在药箱中,只要一个电话,就立即送到村民家中,有时还会免费为困难村民治病。55岁的曾三二是精准扶贫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患有智力障碍,丈夫去世后一直独居着,膝下没有子女。她平时来医务室看病,夏常强总是自掏腰包为她免除医药费。在疫情发生后,夏常强放心不下,马上为她送去口罩,教会口罩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并千叮万嘱平时要注意防护,不要外出、不要聚集。肖家岭社区6组的刘希生老人,儿子在三十几岁时因肝癌去世,孙子便一直由他和老伴辛苦照料。夏常强了解到老人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便主动免费送医送药,希望能减轻这个贫困家庭的负担。
使命记在心,责任担在肩。在送医送药的同时,夏常强每天定时上门测量体温、宣传防护知识、进行心理疏导、交代注意事项,为乡亲们拉起健康防线。刚开始上门测量体温的时候,个别武汉返乡人员会有排斥心理,夏常强一户户敲响他们的家门,耐心细致地做着解释工作,安抚着他们的情绪,问询了解身体状况,帮助购买生活必需品。夏常强的主动帮忙、主动关爱,让他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也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开始积极配合镇村两级的疫情防控工作。
在疫情虎视眈眈、众人惧怕万分的当下,正是有着像夏常强这样一群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的村医们,用坚定的脚步与信念,夜以继日地奋战着,为广大村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成为了农村医疗卫生防疫战线的第一道“堡垒”。
防疫防控先进集体事迹篇5
这几天,一张照片在社交媒体热转,在本次疫情旋涡的最中心的小果庄,一名消防员摘下护目镜,虽然眉毛和眼睫毛挂满了冰碴,眼睛却坚定地注视着远方。他就是藁城区世纪大道消防救援站的站长郭站长。
1月6日接到命令后,作为党员的郭站长同志没有犹豫,第一时间带领四名队员深入本次疫情旋涡最中心——小果庄村,执行动态巡逻、安全检查、消毒消杀等任务。
突击队到达的时候,周边的村庄已经封闭,但群众尚未转移,街道也未进行消杀。郭站长身先士卒,带领突击队员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携带灭火器、背负式高压灭火枪等装备器材,坚持昼夜24小时不间断的动态巡逻,确保及时清险除患。
1月8日凌晨四点,一辆医护车辆因天气过于寒冷导致发动机熄火,因寒冷而瑟瑟发抖的医护人员站在路边束手无策。看到这一幕的郭站长迅速下车,了解情况后,他与队员们一起推车,顺利将车子发动。医护人员说道,“真没想到这个点了还能遇到你们,否则这大半夜的真不知道要找谁”。
1月13日,随着村民们陆续转移,郭站长又带领队员们主动担负起了消毒消杀的任务,协助政府各部门对主干道两侧的垃圾桶、医疗垃圾堆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杀,确保村民回来时有一个安全的环境。
在一线的日子里,突击队的执勤条件非常艰苦,吃住只能在车上进行,困了就坐着眯会,冷了就把大衣裹紧,从未洗过脸、刷过牙,甚至连衣服都未曾脱过。因为气温极度寒冷,指战员们半夜多次被冻醒,严寒甚至已经成为提醒指战员巡逻的“天然闹钟”。面对这样的执勤条件,他却从未抱怨过:“疫情当前,人民群众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作为党员,我责无旁贷,义不容辞!”郭站长同志以对党和群众的满腔赤诚,书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战“疫”诗篇,以实际行动和拳拳初心,诠释着新时代“火焰蓝”的忠诚信仰与使命担当!
防疫防控先进集体事迹篇6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以来,大江南北,群起响应,所有的热血都在沸腾,所有的方向都是逆行。藁城区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安同志,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主动作为、率先垂范、深入一线、暖心励人,为防疫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雷厉风行,从严管控。疫情出现后,安同志迅速反应,主动作为,1月3日便迅速召回全体指战员,召开疫情防控党委扩大会,第一时间组织全员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并制作《流调档案》,对于发现的重点人,全部采取单独隔离措施,每两小时上报体温,并要求其余人员坚持对全体指战员执行每日三次测量体温、两次消毒的防疫制度,有力保证了队伍内部的高度稳定,关键时期坚决不给组织添麻烦。
冲锋在前,以身作则。1月19日下午,接到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命令后,安同志率领80名消防指战员赶赴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面对繁重的工作,他没有表现出一点领导的`“架子”,与指战员一起收拾宿舍、打扫卫生、给指战员鼓舞打气,指战员们士气大振,大家连续奋战15小时,终于按时完成了500间学生宿舍的物资搬运任务。
积极请战,勇担重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疫情当前,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请区委、区政府放心,藁城区消防救援大队全体指战员在加入消防救援队伍时就已做出了选择,我代表大队党委庄严请战,只要政府召唤、人民需要,全体指战员必将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疫情突发后,在保证社会面火灾防控形势整体稳定的前提下,安同志迅速向区委、区政府递交了请战书,先后承担起了搬运物资、环境消杀、辅助执勤等工作。先后选拔理想信念坚定、业务素质突出的15名同志,深入小果庄村、信息工程学院隔离点执行一线执勤任务,并组织指战员利用弥雾机等消杀器材装备协助系井村委会对村内街道、村委会、通行路口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消杀,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评价。
防疫防控先进集体事迹篇7
兰州新区疫情突发以来,兰州新区消防救援支队一级督导员钱同志坚决听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和支队党委命令,放弃休息主动请战,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肩扛责任、顶住压力,坚守在基层疫情防控第一线,带头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24年3月6日,兰州新区突发新冠疫情,家在新区的他,得知支队要组成防疫工作组赶赴一线开展防疫工作的消息后,立即安排好家里的老人小孩,主动向支队申请到疫情最严重的秦川镇开展防疫服务,他说:“我是一名党员,现在应当冲锋在前,并且我之前参加过基层防疫工作,我比其他同志更有经验,更懂防范,请组织批准我参加这次防疫工作”。
以上率下是最有力的引导,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示范。他带领5名党员,划分2个小分队立即到离疫情高风险区仅有五公里的六墩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带动村民及党员代表,对全村人员“地毯式”逐户走访全面排查,认真询问基本信息并登记在册,累计排查人员3400余人,其中黄码人员200余人,协助开展全员核酸检测5次。同时,他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帮助村委制作宣传牌5个,撰写宣传标语20条,在村民群、党员学习群等网络群中发送官方疫情动态、防疫知识、防护措施等防疫信息100余条;积极帮助村民疏导情绪、解答疑难点,主动劝导村民不要聚众打牌、唠嗑,引导村民信科学、听官宣,不聚会、不扎堆,不造谣、不传谣,切实稳定人心、树立信心,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防疫工作中,钱同志充分发扬不怕困难、连续作战的作风,带头走访入户,带头在村值班,带头在卡值宿,带领支队党员先锋服务队站在防控疫情最前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