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心得8篇

时间:2024-08-09 15:05:02 分类:心得体会

心得是一种感受性文字,所以只有结合自身的实际经历才会写出有趣的文章,记录心得体会我们也能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一起来认真书写吧,下面是82秘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邓稼先心得8篇,感谢您的参阅。

邓稼先心得8篇

邓稼先心得篇1

我读了一本好书——《邓稼先》。邓稼先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是中国的两弹元勋。他那种艰苦创业的意志、勇于奉献的精神、热爱祖国的情怀深深地感动着我,让我对《邓稼先》这本书一拿起来就爱不释手。

邓稼先接到研制原子弹的任务后,带领寥寥无几的科技人员,来到一个偏僻的地方,筹建核武器研究院。他作为理论设计负责人不得不从头做起,同建筑工人一起砍高粱、挖土、推车、和泥、盖房子。

中国从未造过原子弹,加上国外封锁,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他边读书边研究,边备课边讲学,备课到深夜就在办公室里睡一会儿,天亮了继续工作。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一天到晚晕乎乎的,走路时还想着原子弹,有一次骑车回家竟连人带车掉到沟里。经过含辛茹苦的奋斗,终于在1959年把原子弹的理论计算轮廓勾出来了。

为了核武器研制成功,邓稼先甘愿奉献出一切。一次,航投试验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他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这件事后,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破损,骨髓也侵入了放射物。在这种情况下,邓稼先仍坚持回到核试验基地继续工作。有一次,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甚至他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时仍想参加会议。

邓稼先回到北京之前,有15次亲临现场指挥试验队的工作。有时,一月之内从工厂到试验现场几千公里往返几次,常常是一下飞机就工作,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他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呈现着一颗耿耿报国之心。

经历国破家亡的苦难,饱受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的耳边时时回响着芦沟桥的炮声,敲打着他为祖国研制核武器的激情。到杭州开会游览岳坟时,他特意站到镌刻着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的石碑前,神情激动地请求同志们:来,请给我在这里照张相!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个用生命谱写精忠报国新曲的伟大科学家。

邓稼先心得篇2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邓稼先的手微微发颤,最终,在协议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我坐在一旁,看到邓稼先平日憨厚的脸上,写满了严肃,额头上已冒出细汗。

“又要进行核试验了!”邓稼先慈祥的看着我。他又细心地检查了一遍套在大家身上厚实的防护服。邓稼先只穿了一件粗布衬衫。我们都劝他穿上防护服,他摆摆手说,没什么,不用,照顾好你们。

“五、四、三、两、幺、o、发射!”随着口令的下达,远处早准备好的核弹先是缓缓升起后又如离弦之箭直插云天,却没了声息,没有蘑菇云,没有惊天动地撼山摇的画面。我急忙问邓稼先怎么了,他正在计算。他抬头望我,说,没事,淡定。他又低下了头,埋头苦思,我这才发现,他的身子,竟愈加憔悴了,他的额头上,满是皱纹,细数着他的功绩。他突然一拍脑门儿,猛然起身,冲到门前,把守门的将士拉开,扯开实验基地大门,消失在漫漫戈壁之中……

我们都知道他去了哪里,便急忙奔向核武器本应爆炸的地点。此时正是艳阳高照,在茫茫戈壁滩上,只有一个消瘦的身影,蹲在那里,翻找着什么。

我急忙冲了过去,在烈日下,他扭曲的身影逐渐清晰,他还是那件粗布衬衫,只不过已被漫天黄沙染得金黄。我劝他赶紧走,他却说我不能走!我看着他单薄的衣服,我说:“您穿这么点儿衣服,能防住什么啊?”我已经近乎哭诉了。他没有抬头,在地上不断摸索的手停了下来,眼睛似乎还在地上翻找着什么。他说,我早就被核能泄露影响到了,我这是在用有限的最后的生命,用尽最后一点能源呀!说罢,他就倒下了。

我眼中噙满了泪水,望着他被抬进了医院。邓稼先的身体逐渐模糊,但他的认真负责在我眼中愈加清晰。

“叮叮叮!”闹钟响了,那只是个梦。但邓稼先高贵的品质却是真实的,永存的。

邓稼先心得篇3

今天,我读到了《邓稼先》这篇文章,读完之后,心里对邓稼先爷爷更加敬佩,他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许多,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邓稼先爷爷的光荣事迹:5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很被别人瞧不起的国家,它没有伟大的科学成就,科技也得不到发展。然而,一些留学知识分子的回国,使中国的命运得到了根本的转折,正是他们,挺直了中国的脊梁。邓稼先就是这些留学生之一,当时他听说中国的科技状况,放弃了博士学位,决心回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中国的儿女,是炎黄的子孙!他回到中国,参加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邓稼先不怕困难,经常带领工作人员到前线工作。他亲自到黄沙满天的戈壁取样本,还冒着被辐射到的危险监制原子弹。终于,在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了!随后,邓稼先又以惊人的速度研制成功了氢弹、东方红卫星。

我们抛开邓稼先爷爷的功劳不说,就只说他对祖国的这份爱,他的爱国精神,也是使大家惊叹的。邓稼先爷爷放弃了在国外留学当博士的机会,放弃了别人梦寐以求的生活,还要受很多的苦,这值得吗?对于邓稼先爷爷来说,我想这答案是肯定的:"值得"!因为他是为了祖国而放弃的,为了祖国,为了报效祖国,一切都值得,只要能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吃再多的苦,放弃再多东西,都是值得的。正是因为邓稼先爷爷对祖国的爱,为祖国争光的这份心,还有他不懈的努力,才研究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原子武器、核武器。

邓稼先爷爷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他的爱国之心更是要我们学习的。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永远把自己的祖国放在第一位,为了祖国而努力奋斗,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国母亲,是给予我们美好生活的祖国母亲。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争取也想邓稼先爷爷一样去外国留学,等学成之后,一定要回到祖国,尽自己微薄的一份力。不求能名垂千古,只求报效祖国母亲,祖国母亲的强大,是所有的国人最大的心愿!

邓稼先爷爷,我一定要以您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报效祖国为己任。您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是所有中国人的榜样。您虽然去世了,可是却一定会名垂千古、永垂不朽!

邓稼先心得篇4

我们的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邓稼先》这一课。原来我连邓稼先都不知道是谁,老时间晚了这一课之后,我深感惭愧,而且我受到了深刻地教育。

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邓稼先于1920xx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0xx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才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我们因学习他的精神,将他的精神继续发扬下去。

邓稼先心得篇5

邓稼先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从小就听说过,这次终于有机会详细的了解他。

邓稼先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他在中国核武器和原子武器的研发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看了《邓稼先》这部电影后,他的形象总是让我难以忘怀,脑海中总浮现出他的模样:在那张朴实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那双眼睛代表着他对事业的渴求和真诚;他那双粗糙的手上,留下了无数永不磨灭的伤疤,那疤痕就代表着一个奉献着对自己岗位的热爱和勤劳。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邓稼先怀着坚毅执着的信念,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为了心中的那份理想,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为之奋斗,不求回报。在他的身上,有着一股不服输、不怕困难、不怕打倒的强大精神力量,支撑着他走过艰辛的研究之路,所以,他才有了可喜的伟大成果,他的事迹才会广为流传感动人间,他的精神才会激励着一个个前赴后继的科研者。

邓稼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为何会受到那么多人的敬佩和爱戴呢?那是因为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身躯完成着神圣的使命,他把自己的一切精力都投入到了为国家研制核武器的光荣岗位上,他为了祖国奉献了自己光辉的一生。

也许你该问了,我们现在是学生,怎么能做出那样震撼的事迹呢?对,我们是学生,或许不会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来,也不用像邓稼先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起码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习邓稼先锲而不舍不怕挫折的精神,把精力和智慧用在不断的学习当中来,有一天,是真金总会发出光热来的。

邓稼先心得篇6

他诞生于安徽省怀宁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修完了美国普渡高校四年的博士学位,他还被中国人民授予一个无比光荣的称号两弹元勋。他就是我国闻名的物理学家邓稼先。

1948年,邓稼先怀着科学救国的志向,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一转瞬,一年多过去了,邓稼先取得了别人用四年才能取得的博士学位。有人劝他留在美国,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1950年10月,他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带着满脑子的原子学问和给父亲的两双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祖国。 转瞬,已经到了1959年6月,刚刚起先探讨工作的邓稼先和他的团队们,遇到了苏联公开违约,撤走专家的大麻烦。中心确定自己动手,邓稼先担当了原子弹设计的负责人。在遇到了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学时,邓稼先在数学家周光召的帮助下,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邓稼先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贫困落后的祖国,虽历经千辛万苦而百折不回,受尽磨难而决不放弃。回国后,舍弃小家而为大家 成了邓稼先的真实写照。世人只仰慕胜利者绚丽的鲜花,谁会留意邓稼先在大漠戈壁的孤独,邓稼先胜利了,正是源于他那许久静默奉献,任劳任怨的结果。

1985年,邓稼先因长期接触核物质,患上了肝癌。几天之后,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换上了癌症。他无力的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的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却劝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的这么快。中心尽了一切力气,却无力挽救他的生命。1986年,这位中国的两弹元勋恒久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的亲人,他的祖国。 他,肩负着民族的期望和等待,独自行走。只留下一个寂寥而孤独的背影,见证他的坚毅不屈。于是,是他,邓稼先,这个熟识而又生疏的名字如一颗绚烂的新星闪烁在世界人的面前。也是他,在毅然返回祖国后,一肩扛下中国核武器探讨的重担,告辞了城市的绚烂灯火,隐姓埋名在荒僻的大西北干着最粗最苦的重活,浑然遗忘自己曾有过家喻户晓的辉煌。也是他,带领堪称中国最优秀的团队,硬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创建了两弹一星的奇迹。也正是他,秉承中华传统的虚心内敛,创建而不占有,胜利而不自居,就这样静默地将一生奉献给祖国,奉献给科学。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邓稼先心得篇7

在一个隐秘的地方,一群人正在走来走去,他们在干什么?“在研制核武器”,中国人充满崇敬地说。而邓稼先,就是研制核武器的一员。

当蘑菇云腾空的那一刻,他笑了;当五星红旗高高升起在联合国上空的那一刻,他笑了。他笑中国的日益强大,他笑中国的光辉文化。他为祖国而生,为祖国而死。他为了祖国,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却又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祖国。他是一颗明亮的星星,那么多美丽的夜空想找他来装扮自己,可他摇摇头,拒绝了,他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夜空,在自己的国土上绽放光芒!他不分昼夜,奔跑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上,为了祖国的强大,他离开他的妻儿、父母,与一群人在研制核武器;为了祖国的强大,他隐名埋姓,在核武器研制的第一线;为了祖国的强大,他不顾核辐射有多大,毅然进入实验室背起那颗发生失败的原子弹。为了祖国,他放弃了一切。

而中国上空腾起的这朵蘑菇云,就是邓稼先千百个不眠之夜换来的。这朵蘑菇云,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他再一次灿烂地笑了,因为中国那一页屈辱的历史已被翻过,重新换上了崭新的篇章。从此,中国“站”了起来,焕发着雄狮的光彩,而这一切,不都是邓稼先与其他科学家用一生所换来的吗?中国因为有了这些人而自豪!

默默无闻是他的性格,坚持不懈是他的品质,正因为有了他,我们的幸福生活才开始!而当原子弹升起的那一瞬,他的美名就流传于世,流芳百年。从那时起,“东亚病夫”这个称号就再也没有了;从那时起,没有人会随意践踏我们的国土。而这一切,也都是因为他。

千百个不眠之夜让中国走向强大,让我们的生活走向幸福,怀念邓爷爷,我感动的人。

邓稼先心得篇8

今天,我学完了《邓稼先》这篇课文。起初我连邓爷爷是谁都不知道,可直到我学完了这篇课文,我才明白,邓爷爷是个多么伟大的人物啊!《邓稼先》这篇课文让我感触良多,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邓稼先》这篇课文,主要赞颂了邓爷爷不畏艰苦,一心为国的奉献精神。这得从50年代的中国说起。

50年代的中国,任人宰割,科技落后,得不到发展,自然而然的成了被宰割的对象。但是,自从国外留学的知识分子归来后,中国,将要站起来了。

“两弹元勋”,邓爷爷当之无愧。邓爷爷回国后,立刻马不停蹄的着手研制原子弹。他与他的科研团队在空无一人的戈壁滩上进行着这个重要的实验。戈壁滩极其荒凉,黄沙漫天。可就算是再苦再累,为了自己祖国,值得!邓爷爷与他的科研团队不怕苦不怕累,就这样坚持了下来。终于,在19年十月,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可邓爷爷并没有就此停下,而是继续转手去研制氢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三年后,中国爆炸了第一枚氢弹!这,是历史性的一刻!这意味着,中国,站起来了!

可我在想,邓爷爷做了那么多,他,不累吗?我想,肯定是累的,可这么做值得!为了自己,为了国家,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为了展现出中国人民不服输的气概,为了展露出中国人那不屈的傲骨!这一切,就算再累,也值得!

让我们看看现在,不也是一样吗?

我国陷入疫情危机,已经85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毅然决定前往重灾区武汉支援,随着他一起“逆行”的,还有许多有爱心的.医护人员。那难道不危险吗,他们难道不累吗,他们,就不怕吗?

我也想着,那边肯定很危险,他们肯定累·,他们,肯定怕!但,为了能让祖国渡过难关再苦,再累,也值得!这就是奉献精神,这就是职业道德,这就是爱国情怀!

无论是邓爷爷和他的科研团队,还是钟爷爷与他的医疗团队,全都无一例外的奋勇拼搏,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国家有难,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们,把中国人民的不服输的气概,把中国人民不屈的傲骨,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们在向全世界宣告:我中国,站起来了!

邓爷爷,钟爷爷,您们,是所有人学习的榜样,是所有人的骄傲!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报效祖国为己任,长大后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邓稼先心得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