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务后心得通用7篇
优秀的心得体会是能够给读者带去积极的情绪和力量的,写好相关的心得体会之后,我们的思维水平也会有相应的提升,下面是82秘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做家务后心得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做家务后心得篇1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面最爱我们的人,也是无怨无悔的为我们付出的人,父母在外面辛苦的工作,给我们带来最好的生活环境和物质基础,为我们提供最为优质的教育和学习氛围,在家也还要照顾我们,给我们做饭,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最好的环境和最好的基础。所以对于父母而言,他们是非常的辛苦的,也是非常的无私的,我们作为儿女更是需要去尽自己的力量去减轻他们的负担,帮助和分担自己所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在这一次的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分担自己所能够做的事情的活动当中,我选择了在周末的时候做家务。
周五放学回家,我就跟爸爸妈妈说了这周日的时候,我要帮你们做家务,帮你们分担一点事情,让你们好好的休息,但是父母总是说没事,我自己好好学习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回报,所以在星期六的时候,我就将自己周末的作业和学习完成了,周日一大早就起来,帮父母做家务的.第一步就是给父母做早餐,但是因为自己也是第一次接触厨房的事情,我很多的事情都弄糟了,但是最后还是在妈妈的协助之下,我做好了一段早餐,尽管我知道味道也不是特别的可口,但是从父母满足的表情下面,我就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开心和欣慰,在吃完早餐之后,我也和妈妈往常一样就开始了扫地拖地的任务,真的是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在自己把家里打扫干净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手和脚都不是自己的了,我瘫倒在沙发上面,一边休息还一边说着,“怎么这么累呢”?父母就在一旁露出他们慈祥的笑容,我真的从来没有感觉到这么的辛苦,我今天做的还只是一些小的事情,我就觉得这么的辛苦,可见父母每天又要工作还要照顾我们这个家庭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情。
经过这次帮父母做家务的体验,我也更加的明白了父母的不易和伟大,也正是因为父母的无私奉献,我们才会有现在这样美好的生活,我也知道自己现在能够做的很少,也不能帮父母分担很多的东西,所以我只能尽自己的力量去分担一点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我也懂得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能够好好的学习,健康的长大成人,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不让你们担心,更是不会辜负父母的期待,用自己的成绩和努力付出来回报父母的爱。
做家务后心得篇2
在这几天的寒假里,带给我的收获是体会到了家人做家务的辛苦与疲惫。爸爸和妈妈都上班去了,做家务这一项“重任”便落到了我的身上。我扫地拖地,洗碗刷锅,整理床铺,样样都不在话下,虽然做家务活所用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是,我仍然觉得自己身心疲惫。我躺在沙发上,不管心里怎样劝说自己不要放弃站起来继续劳动,但都在此时无济于事。
就在我汗流浃背的抱怨家务活又累又繁琐的时候,我才体会到了爸妈的辛苦,每天早起晚睡,从来没有真正的放松休息过,整天像陀螺一样转来转去。而我呢?每天坐在家中只是写作业、玩电脑、看电视,哪有他们辛苦?我只会借着爸妈比我大,小孩子只用专心学习不用做家务之类的借口把所有家务活都推到他们身上。
在这几天的.假期里,我才发现原来自己能做的有如此之多,我也认识到我已经长大了,我不应该什么事情都交给父母来解决,我应该在自己有充足时间的情况下,帮家里人分担一些家务活,自己的事情我一定会自己做,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淘气任性耍赖皮了。我一定尽我的努力,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也可以抽出时间来放松自己,享受生活。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同学们: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劳动不但给你带来许多乐趣,还陶冶了你的性情,你的人生价值也得到了体现。我们从现在就开始学习劳动技能吧!因为不管科学有多发达,社会发展到了什么时代,劳动永远都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技能。没有劳动就不会有幸福和快乐;没有劳动就不会有一个崭新的世界!
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他们一直在为了我们操劳。以前是我们小,还不懂得孝敬父母,可现在,我们应该去孝敬父母,报答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做家务后心得篇3
在自己家做家务的时候,最应注意的是:自觉与真实。尽孝,不是别人让你,而是你让自己去做。真实,就是发自内心的感谢,没有任何虚假的东西。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你是否有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父母劳累后上一杯暖茶,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 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一缕缕银发,那一丝丝皱纹开始一天一天多了起来。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用行动去报答。所以,我打算以后尽量在爸爸妈妈上班的时候,在家打扫卫生,叠被子,条理地安排时间,总起来说,我还要继续做下去,继续帮助爸爸妈妈做些家务,分担一下她们平日工作的劳苦。 星期六,我早早的醒了。躺在床上,回忆着老师说的话“回家以后,一定要帮父母做家务事,报答父母平时为我们做的事。”我继续回忆母亲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辛苦。
我想了想,妈妈平时又要上班,下午回来做家务,还要为我辅导,多么辛苦啊。我一定要帮她做一件事,让妈妈周末好好休息一下。我想,我还是先把卫生打扫干净吧。便高高兴兴来到洗手间,拿拖把在水里打湿,等水少点儿了,我拿着拖把来到书房,看见爸爸在玩儿电脑,心里十分想玩,可又一想,一定要让妈妈周末休息一下,就努力不让自己看电脑,只在一旁拖地,可又禁不住去看,我急急忙忙拖好书房,逃命一般的出来了。
接下来我来到妈妈的房间,为了让妈妈的房间非常干净,我特地在拖把上放了洗衣粉,在妈妈的房间里疯狂地拖来拖去。出了一身大汗,终于拖完了。我一看地板是花的,高兴劲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十分灰心。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想了许久又开始拖了,这次我聪明点儿了,顺着地板的纹路细细的慢慢拖,拖了没多久,豆大的汗珠从脑门上流下,可我一点也没觉的累,反而觉得开心,我稍作休息又开始拖了,过了没多久我把妈妈的房间拖完了。
我看着闪闪发光,一尘不染的地板,十分开心,我突然看见有香水的'瓶子,于是我拿起香水在妈妈的房间里喷几下,房间里顿时香气四溢。我心想,妈妈看见自己的房间是那么干净,那样清香,心情也会十分好吧。
妈妈下班回来,进屋一看,本来一脸的疲惫,现在全没了,变得就像天使一样春风满面。原来妈妈的心也容易被女儿的一小点儿的“成就”满足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这作女儿的心里乐开花。 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他们一直在为了我们操劳。以前是我们小,还不懂的孝敬父母,可现在。我们应该去孝敬父母,报答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哎。我这才发现帮妈妈做事的感觉真好啊
做家务后心得篇4
崇尚劳动价值,追求劳动创造,尊重劳动人民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将这种美德传承下去。由于疫情原因也使得这次的暑假时间延长,起初为缓解初返村庄被居家隔离的无聊,我打算做些家务,学习做饭,因此也开启了我有意义的一个假期。
在放假居家劳动的这些天里,带给我的是欣喜是得到成果后的喜悦。一方面,通过帮助家庭养殖鹅群,我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学习到了许多养殖的技巧,大型的养殖需要时刻观察它们的生活状态,比如群体间一旦有感染疾病的案列未即使清理,疾病便会快速蔓延,从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中学习,充实自我,真正地走出课堂,去帮助家人,让家人享受自己的成果,使自己陶醉在喜悦之中,有时会很累,但更多的感觉是我在成长,我在有意义地成长。另一方面,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没有劳动经验,没有与人配合,有些东西以前没有尝试过,难免会出差错,如果我还一成不变的话,以后很有可能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现在的社会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拥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及一些应变能力,光靠在学校汲取知识,远远不够,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通过这次劳动,我知道了劳动的辛苦,平时我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天真的认为劳动十分简单,只要稍微用用力就行了,谁知道劳动这样辛苦,每一个干净整洁的房间,都是由父母的汗水洗刷而成的。想一想自己以前的行为我感到无地自容,感到羞愧万分,感到耻辱。所以我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劳动,尽己所能的为这个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不断传承实践劳动精神,尽显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本色。
做家务后心得篇5
元旦长假本该是快乐的吧,但对我来说,不仅是煎熬,还是乐趣。
放假了,坐着悠闲的我硬是被妈妈叫去做饭,说是要锻炼我的自理能力,饿了自己可以做饭。其实做饭对我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啊,又好在妈妈的强势下我投降了。
第一天,我首先掏米煮饭,来以为很简单的事,却被我洗得到处都是,米洒了一大半,水加少了,或加太多了都影响了饭煮出来的效果。接着是切菜,右手握着刀,左手按着菜,就霹叭啦地切,洒也洒了,不小心手指就破切了小块皮,流血了,使得我对饭越来越没有信心了,就失去了继续下去的精力,之后也就马马虎虎的了,开火,倒油,油不未热就将残损不堪的菜倒入锅中,油点四处浅起,吓得我惊慌失措了。就伸长一只手去搅伴,连眼睛都不敢睁开,全不知菜被我搅掉了一大半,而过了会闻到一股焦味,睁开才发现锅中正冒着烟,都烧干了,我慌忙地关了火,看着那乌黑的菜,我再次被击败了,一种挫败感油然而生。可看到大家在为这一片狼藉的惨象摇头时,我心中最后的一丝火苗被点燃了,这是最后的信心了。
为了能够真正做上一餐饭,我是真正的将做为一件要认真去做的事,当作一个目标了,不再认为无足轻重。
经过几天的不断摸萦,做饭对我来说已经很轻松了。煮饭时,可以用手来测测火量的多少,炒菜时在油熟了之后倒入,盐依菜量放等。都成了我做饭的经验,我也不再厌恶做饭了,因为我发现做饭是种乐趣。
做家务后心得篇6
据教育研究部门的一份统计:城市中小学生中完全不做家务的占85%以上!笔者认为其中原因有三:其一,课业负担重;其二,家长不重视这方面的教育,或不想让孩子做;其三,学校放弃对这方面问题进行教育的责任。三者之中,前两者已有不少分析文章,因此这里只分析第三者。
不少老师认为:教育孩子在家适当从事家务劳动,是家长的责任,这话有道理。但不可否认的是,儿童的向师性、学校教育在儿童心中的权威性,往往是家庭教育代替不了的。依笔者意见儿童的家务劳动,学校应主要负责思想教育,家长应主要负责提供机会、指导操作,当然也要寓教于做。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而家务劳动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的意识及能力,以及关爱他人、孝敬父母等观念,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劳动,作为一种多功能的教育手段,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培养创造性能力的条件。也是小学生体、智、德、美发展及学习劳动技能的条件。
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如下:
(1)劳动,有利于学生开发思维、启迪智慧,体现在技巧的形成上,能使小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2)小学生只有在直接参加劳动时,才能学会劳动。小学生参加劳动愈早,对他进行劳动教育愈有成效。
(3)儿童生来就有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如果不从幼年起就开始习惯于从事必要和有益的家务劳动,那么这种心理倾向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小学阶段不让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就会错失良机。增加了成年后成为一个熟练而勤勉的富有创新能力劳动者的难度。
(4)家务劳动,可以让孩子凭着责任感,付出气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受到赞扬,引起快感,劳动后的快感又促使儿童更加热爱劳动。
(5)小学生参与必要的家务劳动,能切身体会到劳动是生活的必需,是对家庭应尽的义务。家长委托孩子浇浇花,洗洗手帕、鞋袜及衣物,收拾玩具,抹抹桌椅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义务感等高尚的道德情感,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
(6)小学生与父母共同劳动,分工合作,各自完成指定任务,有利于培养小学生与人协同工作的合作精神,培养参加集体劳动的心理素质。
总之,家务劳动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多功能手段。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家务劳动一般是指家庭日常生活中带有事务性的劳动,是家庭每个成员都应尽力分担的义务,对学生来说,分担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也属自我服务劳动,我们要求低年级学生“学会铺床、叠被、刷洗碗筷、茶杯等,能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中年级学生要“了解厨房的卫生常识,学会洗刷餐具、茶具,会择菜、洗菜、淘米等。在家长指导下,学会安全使用炉具,能烧开水和给饭菜加热”。对高年级的学生的要求是“能有条理地放置、摆设室内小件物品,会晒被褥和叠放衣服,能冼外衣、毛衣等衣物”。通过以上这些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勤于自理、乐于奉献、尊重人、体贴人等优良品质。
要培养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首先要结合教学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或主题班会,提高学生从事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如开展“谁有一双巧手”、“劳动光荣的小红花”、“爱劳动的好孩子”等主题活动;举行叠衣服、钉纽扣等比赛,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其次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并争取家长的配合。为家长专门召开“让孩子学会自己照料自己”、“学做家务”等专题讲座,提高家长的认识,并同家长一道提出培养计划及步骤;设立“家务劳动记录卡”,由家长记录学生的劳动表现,定期交班主任或学习小组;学期末进行考核和评定。
当然,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并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事,社会、学校、家庭也是儿童生存、学习、成长的环境。他们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者之间如果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教育目的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从而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紧密配合。要注意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可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增加学识,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当然,让孩子学干家务首先要注意方法:
1、分配给孩子(尤其是年龄尚幼的儿童)的家务活不要太难做,因为太难了孩子往往做不好,这又会反过来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减弱他们做家务的兴趣。
2、孩子干家务一般不会像大人那么有耐心。为避免枯燥乏味,分配给他们的家务活最好经常有所变化(如昨天买酱油,今天扫地,明天整理旧报纸等),也不要让他们一连数小时“连续作战”。此外,边做家务边给孩子讲解有关知识也是增强孩子求知欲、减少乏味感的好办法,如剥豆时可讲讲大豆的营养,洗手帕时可谈谈肥皂的种类。
3、有的孩子喜欢单独干家务,更多的则喜欢与父母一起干――这是性格所致,家长要尊重孩子们的选择。对喜欢“单干”的孩子,家长必须事先做好指导和示范。同时,应让孩子有选择做哪种家务活和何时做的权利――这种对孩子的尊重可有效减少他们把干家务当做负担的感觉。
4、如果孩子对做家务有反感,家长千万不要强迫命令。最好的办法是对孩子晓之以理,让他们明白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员,因而也有义务分担家务。当这些“懒孩子”在干家务的态度或质量上有所进步时,家长应及时表扬。
5、孩子干完家务后不要赏以金钱――这只能使孩子失去“主人翁”态度;也不要拿干家务作为惩罚手段――因为这易导致孩子们对家务劳动的消极情绪;更不要故意把种种家务活分成贵贱两种,专门要孩子去干那些所谓“贱活”(如倒垃圾,洗厕所等)。
6、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分配的家务活也应“循序渐进”。如果孩子没干好,家长不要自己重新替他做一遍――这种“包办代替”虽然省事,却容易滋长孩子的依赖心。
作为家长,当孩子做好一件事后,要给予他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或者说一声“谢谢”。家长要用自己的行动让孩子产生劳动以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总之,让孩子劳动是必要的,但过多的劳动、家务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所以爸爸妈妈在培养孩子劳动观念的时候也要把握“度”的问题,只要养成了良好的劳动观念,并不是说非要做到什么样的“量”才算成功。
在培养孩子劳动技能方面,家长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帮助孩子确立明确的劳动目标。劳动不单纯是为减少父母负担和学会干活,而是通过劳动,使得孩子参与家庭建设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独立性、自信心和动手能力。在劳动中孩子还可以学会与人交往。
其次,激发孩子劳动的欲望。设法使孩子从劳动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得到肯定。不要让孩子做力不从心的事,不好做的事,家长可以示范,不要对孩子劳动中的事物责备过多,同时克服物质刺激的负面影响。
再次,要指导孩子的劳动技能。由于孩子在体力和技巧方面和成人有差距,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劳动,家长应进行具体指导,传授一些“诀窍”,帮助孩子改进劳动技能。
最后,要为孩子参加劳动创造机会。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身体特征进行合适的安排,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有些家长不让孩子去倒垃圾,不许孩子吃完饭后洗碗,是怕孩子打碎碗或把衣服弄湿弄脏,反而给自己添麻烦。所以,关键是家长舍得、放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按说劳动应多于发达国家,却为何如此之少呢?最根本的是一个观念问题。无数家长反复叮咛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是一句非常典型的话,其含义是分数决定命运,一切为了考试,什么道德呀、体育呀都算不了什么,劳动更是不必提及的事。客观一些讲,家长们讲这样的话也是无奈,是被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体制逼出来的。但是,不论有多少理由,我们应首先弄明白孩子是否需要劳动,劳动对于儿童成长有何意义?
从孩子的成长需要讲,孩子其实是喜欢参加一点劳动的,更喜欢负一些责任,以确立他们在家庭中的位置,并增长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自然需求,我们应该满足他们。否则,他们长大之后会发觉,这一生有无法弥补的缺憾。
从教育的角度看,独生子女的劳动与健康人格密切相关。这次调查我们发现:
第一,独生子女劳动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
第二,独生子女从事劳动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形成勤劳节俭的品德。
因此,父母们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并以此作为培养优良人格的一个切入点。譬如,在家务劳动中,为孩子选择一个适合他的劳动岗位,郑重其事地交给他,使他具有光荣感和责任感。父母应当经常鼓励孩子,并给其具体帮助,使他感受到劳动的高尚与劳动内容的丰富多彩。
做家务后心得篇7
因为现在是寒假,我应该帮父母做些家务,于是我担任了今天中午的洗碗工。
我走进了厨房,看到早上和中午的碗那么多,堆积如山,我不禁打起了退堂鼓。大概因为是冬天,碗的周围都就结了一层油,一摸,油腻腻的,感觉很不舒服哦!于是我冲出厨房,用水冲手一次又一次,但还是沾满了油。这可怎么办呀?
妈妈见我打起了退堂鼓,便说:“那么快就不行了?好,你洗完这次碗,我明天带你去大学城玩。” 我还是经不起诱惑。重新走进了“战场”——厨房,和“敌人”——油奋斗。
我先用盆子到热水器处装了些热水,开始第一次冲洗餐具。我先把碗里的残渣倒进垃圾桶,然后用倒了洗洁精的抹布沾了点热水,狠狠地擦起碗来,包括碗的里面和外面。我洗好一个,就放在旁边的灶台上,接着再洗一个,并分类叠放好。很快,一个个餐具都变干净了。而盆里的水也变得脏兮兮的,漂浮着油和泡沫,以及饭粒、残渣等物。我倒掉这盆脏水,将盆洗干净,重新装了盆热水,把刚才洗的餐具又重新洗一遍。这时粘在餐具里的泡沫没有了,被我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我把餐具倒掉了余水,放进了橱柜。
我正打算收工走人的时候,妈妈大叫:“先别走!你看看:厨房到处是水,快抹干净;把水槽里的'垃圾扔进垃圾桶;把地板抹干净;把垃圾筒里的垃圾扔出去。最后把抹布洗干净晾出去,这才算完工。”我不禁抱怨道:“洗碗工不就是洗碗的吗?还要干那么多东西干嘛?”我极不情愿的干了起来。厨房最后被我收拾得干干净净。
时间悄悄地溜走了,都差不多用了半个小时。哎,原来洗碗工不仅要洗碗,还要保持厨房的整洁。通过这次演练,相信我以后会做得更快更好,再也不用妈妈提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