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事变观后感7篇
为了更好地传播影片中的积极思想,我们可以先写一份观后感,与大家分享,观后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影片中的重要信息,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918事变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918事变观后感篇1
1937年7月7日,一个令全国人民都难以忘怀的日子。日本,这个充满罪恶的国家,向我国发起进攻,企图夺下卢沟桥。
国民革命军第29军37师110旅219团奋起反抗,战士们拿起手中的刀向日本人砍去,他们愤怒、仇恨。经过激烈的战争后,卢沟桥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小日本终于被打退了。
可是日军并不甘心,准备再次向卢沟桥发起进攻。他们调兵遣将,不断的向中国军队发起攻击,中华民族处在生死攸关的关头。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占领中国!”“为保卫祖国流血!”的口号。
可最终。中国战败了。在七七事件爆发后,全国人民都意识到了:“中国必须团结起来才能战胜敌人,战胜日本。中华民族觉醒了。经过8年抗战,8年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的抗战,最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根本力量。
中华人民拥有着崇高的气节。在电影中,宋哲元母亲大寿之日,日本使者送来“国宝”级寿礼瓷瓶,宋母拒绝,宋劝其母,委婉应付,暂收为妥。其母曰:“我没当过官,不知什么是“委婉应付”,但我迷信,我怕死后灵魂进不了祖坟!”旋即起立,当着使者的面,把桌上的寿礼瓷瓶摔得粉碎,怒不可遏。浩然正气,令人起敬。
中国人,并不是外国人俗称的“东亚懦夫”,中国人,只要一站起来,就会震惊全世界。中国就像腾飞的巨龙,飞速发展着。
918事变观后感篇2
作者:何翔宇
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本侵略者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在日军无理要求遭到拒绝时,竟向中国驻军开始攻击,守桥士兵们以桥上的望柱、栏板为掩体,向敌人射出仇恨的子弹,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从此,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以死亡数千万军民、耗资千万亿美元的代价,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奋力抵抗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其中,有一个师长叫赵登禹。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狮子旁牺牲的。之前这位师长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如果爸爸没有把鬼子赶跑就已经倒下了,你也要参加抗日志愿军,和我一样杀鬼子!这使我很感动,因为这位师长不甘心自己倒在鬼子面前,他希望下一代能抗日胜利,赶跑侵略者。让自己的祖国又恢复和平。战士们越战越勇,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和小鬼子同归于尽。日本人把自己国家的国旗插在桥上,中国战士把他们的国旗砍下来,全都扔到河里。29军的战士们怀着愤怒的心情,英勇杀敌。显现出了中国人的那种不低头折节,不向敌人所屈服的优秀品质。
日本帝国主义早就对中国进行侵略,但中国对帝国主义地反抗从七七事变后才开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时的中国十分弱小,不敢正面和敌人交锋,只是想通过谈判、忍让的方式得到一点和平。想不到日本帝国主义不但没有让步,反而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这便有了后来的七七事变。在日本对卢沟桥一代进行挑衅的时候,中国战士毅然选择了反抗,拿起手中的武器,向小鬼子开火。第二天晚上,战士们怀着同仇敌忾的心情向敌人发起了猛攻,双方一直激战到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中国人从此知道了一味退让是丝毫没有作用的,这只能让敌人更加的嚣张,只有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日寇依然不死心,继续向平津一带调集兵力,不断对中国军队发起攻击。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这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俗话说: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只要落后,就会被帝国主义所欺凌,只有被宰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作为战胜,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和会,这时候,中国享受的不是胜利者的荣誉,而是莫大的耻辱。国联向作为胜利者的中国提出了21条不平等条约,其中规定了把德国以前在中国的特权,转让给日本。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国家只要落后,他的权益就无法受到保障,只能任人宰割。但在弱小的国家收到欺凌时,选择逃避,是没有一点作用的,退让,只会让敌人更加嚣张,他们永远都不会满足。哪怕国家再弱小,也要和侵略者进行斗争,只有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这样,才能维护自己以及国家的尊严。这使我想起了发生在明朝那场保卫北京城的故事。当时,明英宗亲征,却在土木堡被瓦剌打败,明朝的精锐部队几乎全部阵亡,瓦剌乘虚而入,一举包围了北京城。这时摆在大家面前的只有三条路,投降,逃跑和反抗。当时的兵部侍郎于谦决定要和瓦剌决战与北京城下。在他的带领下,明军最终取得了胜利,把瓦剌赶出了北京城。
如今中国已经强大了,我们的军事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了,没有那个国家再来侵略我们。虽然是这样,但我们这一代仍然应该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让和平之光,永照这块大地!
918事变观后感篇3
清明节前夕,我们学校组织观看了一部革命电影——七.七事变。
我在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满脑子都是中国-军民勇敢抗击日本鬼子的那一幕幕,那一幕幕都使我非常的伤心,因为在这场日本发动的战争中,中国伤亡了很多人。
当我看到那一幕幕的鲜血布满大地的时候我更生气且泪水充满眼眶,因为这些鲜血是中国人的鲜血,是那些革命英雄奋不顾身为了保护祖国而留下的。这里还有一些高级将领的鲜血如佟麟阁、赵登禹等,这些军人在关键时刻舍身、舍家,都勇敢的冲在最前线,用血肉之躯去拼搏。
在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才真正的知道战争是多么的可怕,战争对人民的伤害是多么的深。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难道不应该懂得不应该珍惜现有的美好生活,去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吗?
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2007年07月07日。
qq中开始传这样的信息:
今天是千年一遇的070707,祝:收到的升官发财,阅读的工作顺利,储存的万事如意,转发的年轻美丽,回复的爱情甜蜜,删除的天天拣到人民币!
我这些天已经养成看电视写感受的习惯了。今天中央6台放的是抗日电视《七七事变》!我认真的看了,并在我所在的群中发出信息,让大家一起看。现把自己感受最大的几个镜头梳理出来!!!!
第一,撕破日本国旗。在一次战役中,中国一名战将,展开日本国旗,一下撕成两半。
第二,砍倒日本国旗。日本人他们的国旗插在桥上,中国的战士奉命将日本旗扔到河中去。
第三,战场上放着很多棺材。说明中国人的决心。
第四,战前动愿,将两个烈士的遗孀抱来,让所有的战将: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烈士!!
第五,在最后撤军中,所有的将士都是倒着走的,特别是导演特写了一个镜头:一个双眼受伤的战士用双手摸桥上的狮子。
第六,爱国的语言太多了。记录一两条:大丈夫宁战死杀场,马革裹尸 宁为战死鬼 不做亡国奴
第七,片子一直在渲染一种民族精神,一种让我们爱国的精神。感动!!
第八,在烈士的坟前,所有的战士向天放枪,并放飞很多鸽子,和平啊!!
另附一个思考:
为什么战斗中,我国的战士一直迎着枪冲,倒下那么多,为什么不藏起来,搞战术呢?每次看电影都有这种疑问,只到有一天,我在打一个战争游戏《诺曼底登陆》开始我也想停下来,躲起来,可是总是被打死,最后,我就开始冲,虽然受伤了,可是成功了。
反对战争!!!
卢沟桥事变观后感相关作文:
1.
2.
3.
4.
5.
6.
7.
8.
918事变观后感篇4
1937年7月7日,日本人借口在中国芦沟桥上丢失了一名士兵,向中国挑衅。之后,抗日战争爆发了……
奋力抵抗的是中国国民党第29军。其中,有一个赵姓师长。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狮子旁牺牲的。之前这位师长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如果爸爸没有把鬼子赶跑就已经倒下了,你也要参加抗日志愿军,和我一样杀鬼子!这使我很感动,因为他不愿倒在鬼子面前,而又希望下一代能抗日胜利!在这抗日战争里,死伤无数,早已血流成河,漫山遍野都是尸体,但为了不让中国亡国,战士们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与鬼子同归于尽。
现在日本为了掩盖真相,在他们的教肓书上写了许多歪曲的事实。老师曾经讲过一个日本的孩子,一进门就吼着要杀光中国人,他妈妈问他为什么,他回答:中国人杀了很多日本人!今年日本又想担当理事国,我们反对,他们又说是我们的错,难道日本人也不去反省一下他们自己的过错?!
日本侵华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无法平复的伤口。电影《七七事变》,使我了解了这段无法让华人忘记的历史,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日本为了吞并中国,发动七七事变,我国的29军与日军在卢沟桥展开激烈的战斗,29军的战士们怀着愤怒的心情,英勇杀敌。
我的心中兖满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怒,但我更感谢英勇的中国军队,是他们不畏强敌,英勇抵抗,为民族解放献出年轻的生命。
这一段不能忘怀的历史,让我懂得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会加倍努力,学好本领,做个有用的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918事变观后感篇5
跨过了一个春节,才把《西安事变》完完整整看了一遍,她谈不上是鸿篇巨制,但却真实再现了那段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
我之所以喜欢看,一是因为演员演得都很好,我最欣赏的还是郑玉演,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演得最好的人物了,很多细节都拿捏到位;二是剧本写得真实,甚至一些对白都是按照史料来得;三是剧中揭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重要史料,特别是张学良和宋氏兄妹,以及青帮头子杜月笙之间的关系,另外事变之前西安城内各方的间谍活动也有所涉及,事变之前西安城内复杂的政治环境也在剧中充分表现出来。剧中揭露的很多史料多数人并不了解,但却对事变的成功或失败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这个过程中一个细节的变化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比如事变前一天早上戴笠给蒋孝先发的电报,以及钱大均无意中向张学良透露了蒋的离陕时间等。
美中不足的是,剧中对张杨两位将军在事变之后的情况说得过于简单,包括张学良回南京的路上以及被审判的过程,都没有涉及,杨虎城的狱中生活和被害过程也没有谈到,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些史料对于充分认识蒋司令阴险狡诈和器量狭小是非常重要的。
我给这部剧打了五星力荐,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看这部电视剧,去了解那段历史。
918事变观后感篇6
在美好的今天,我仍然不能忘记九一八事变,不能忘记那悲惨的画面。
记得有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我国东北人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日军野蛮的侵华行为感到愤怒。九一八,九一八,国耻啊!它使同胞们脱离了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让鲜血染红了东北的松花江上,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啊!
目前,世界呼吁和平,地球呼吁和平。那我们就有理由抛开一切历史去维护和平吗?不错,我们不要战争,我们呼吁和平。但我们不可忘记过去,一味而无知的维护和平,我们不能忘记日中战争,不能忘记可恶的日本人曾在中国的土地上撒过野,不能忘记他们曾在这片属于中国人的土地上随意践踏。邪恶是不能战胜正义的,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日本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伟大的中华民族有力的阻挡了他们的计划。但历史是不容忘记的,作为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应该牢记“九,一八”事件。
九一八,九一八啊!黑暗。惨烈。激战。痛苦。光明。这一切的一切,总是让我们对日本人不但没有诚实的将历史还原,还施以狡辩,篡改历史。但历史留下的罪恶是难以洗净的,这个罪名,将永远在日本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回顾历史,我为中华民族的坚贞不屈而骄傲,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能说一口中国话,写一手方方正正的中国字而感到骄傲!我感受到,在中国母亲的怀抱里是很温暖,很温暖的。
难忘九一八,难忘国耻日,难忘中国的土地曾被践踏过,难忘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918事变观后感篇7
看完央视播出的《西安事变》,感触颇深,不禁为张杨两位将军的浩然正气和英雄气概所折服。
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西安事变改变了中国历史,停止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抗日寇的侵略。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出于民族大义,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正确主张,却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在形势危急、别无他法的情景下于1936年12月12日毅然发动了兵谏,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
事变发生后举世震惊,全国一片口诛笔伐之声,南京国民政府受亲日派控制准备进攻西安,各地军阀也是蠢蠢欲动,而国际上更是一致反对强烈谴责,甚至连苏联也出于自身利益研究背信弃义,仅有中共为了维护团结顾全大局,主张经过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应对国内外的巨大压力和严峻的军事形势,张杨二位将军审时度势,提出了八项主张,并进取与中共方面联系,力求经过和平手段化解危机。最终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构成,使中华民族摆脱了亡国灭种的危难,开创了团结抗日的新局面。
遗憾的是,张杨二人一被终身软禁,一被残酷杀害,没能实现征战沙场、收复失地的心愿。两位将军在危难关头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必将名垂千古、万世流芳,为后人所景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