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希望工程的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06-25 14:01:47 分类:心得体会

在受到教育之后相信大家一定都深有感触,那么是时候写一篇体会,要是没有合理思考,写出的心得体会就很难给人启发,下面是82秘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读希望工程的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希望工程的心得体会8篇

读希望工程的心得体会篇1

希望工程30年,跃动着点亮未来的中国爱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人生希望被点亮,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也就被点亮。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让每个孩子不再因贫穷而失去课堂,这是中国人一贯的教育信仰。自1989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实施希望工程以来,助学为先,助志为要,筑梦为魂,2万余所希望小学拔地而起,590多万名寒门学子得到资助,在爱心的滋养下发奋读书,命运得到改变,人生得以出彩,未来得以点亮。希望工程30年,中国之爱,让无力者有力,让有力者前行,让前行者成长为建设国家、奉献社会的栋梁。

希望工程30年,澎湃着脱贫攻坚的中国力量。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希望工程聚焦教育扶贫,开展“希望工程助力脱贫攻坚10万+行动”,筹集资金3.18亿元,精准资助11万余名“三区三州”等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三十年来,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捐款超过150亿元。捐款人遍及各地区、民族、年龄段和社会阶层,遍及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各个政府部门。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们不仅捐钱捐物,还提供了难以估量的志愿服务。正是这无数的中国力量让希望工程更有希望,也让脱贫攻坚更有希望。

希望工程30年,彰显着国家治理的中国优势。在这30年里长成参天大树的,不仅是一个个寒门学子,还有希望工程形成的成熟机制和模式。30年来,希望工程通过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坚持党的领导,关注社会需求,符合中国国情,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动员青年积极参与,集中社会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公益事业模式,推动了公益平等化,促进了“人人公益”“全民公益”,为许多非专业的个人与组织深入参与公益创造了机会和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大规模的公益实践创新了社会动员新机制,有力地展现了人民有序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中国优势,丰富了也启发着新时代社会文明的新实践,激励大家共同书写美好生活的新画卷。

读希望工程的心得体会篇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或许是伟大的,或许是平凡的,又或许是渺小的。梦想就像天上的星星,指引着我们,在我们消极、落魄时给我们力量,给我们希望。我的梦想是当一个机械工程师,设计各种智能机器人,用以造福人类。

我们都知道,要达成自己的梦想一定要拥有足够的条件,不然只是在做白日梦而已。而成长为一个机器人工程师,必须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清晰的头脑和专业的机器人电脑编程,所有的这一切都必须靠自己努力才能达成。

追梦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路上的坎坷和困难是我们都要面对和经历的。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我在小学五年级时参加了机器人兴趣班,经过学习、磨练,我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比赛,种种比赛可是让我吃了不少苦呢!我印象最深刻的还得属去北京参加全国足球机器人比赛的那次经历。

我记得,火车一到北京,我们赶往预定的宾馆,放下行李就开始了各种准备工作,背规则,写编程,调整机器,一刻也不能停下。因为比赛有要求,规定所有的参赛选手参赛前必须通过面试才能参加正式比赛。为了这次面试,我通宵不眠地两天两夜,黑眼圈越来越深,正式面试那天,我眼睛也快睁不开了,头疼的厉害,我想过放弃,可一想到自己的梦想和前面所付出的一切,我不想一无所有,不想让自己梦想的桥梁从此坍塌。我重新振作,告诫自己,绝不能因为这些小小的考验挡住我追梦的脚步,不管比赛结果如何,必须面对,至少我努力过。最后,在我不懈的努力下,终于获得了全国机器人大赛的三等奖,拿着这张用汗水和辛苦换来成果,我为第一次为自己感到骄傲。

学习的道路上我虽然获得了很多奖项,但我一直让自己记住,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我需要更多的学习,更多的努力,在追求自己梦想的道路上,踏踏实实迈出每一步。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只要我努力,我一定可以完成自己的梦想,当一个新一代追梦少年。

读希望工程的心得体会篇3

30年来,希望工程积极探索 “坚持党的领导,关注社会需求,符合中国国情,发挥团组织优势,动员青年积极参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公益事业模式,对我国公益组织的孕育、公益文化的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党委书记、理事长郭美荐介绍:通过希望工程传递了党的温暖,服务了青少年成长成才,引领了社会风尚,推动了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亮眼和动人的成绩单。

上世纪90年代,希望工程将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作为根本使命,有效解决青少年因贫失学、辍学问题,提高了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和升学率。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国家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后,希望工程将资助对象扩大到高中、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拓展了救助模式。

党的十九大以来,希望工程聚焦教育扶贫,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将“三区三州”等重点扶贫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作为主要资助对象。据了解,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下一步希望工程将继续积极资助10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担负时代使命。

2019希望工程30周年有感

希望工程是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发起实施的,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为使命的社会公益事业。截至9月,全国希望工程已累计接受捐款152.29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95所。

读希望工程的心得体会篇4

30年,足够让一颗种子长成大树,结出累累硕果。

30年,足以改写人生轨迹,点亮梦想和未来。

30年,募集资金150多亿元,援建小学2万余所,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0多万名——希望工程,这项社会公益事业交出一份让人感动的成绩单。

1989年10月30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青基会”)发起了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使命的希望工程,如今已成长为一个贡献大、参与度高、影响力深远的公益项目。

让每个孩子不再因贫穷而失去课堂

“俺爹穷,他不让我们念书,可是我们还想念书,念出书来像你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1989年,家住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桃木疙瘩村的张胜利13岁,在经历家庭变故后,他不得不辍学。缘于对上学的渴望,张胜利给县里的“官员伯伯”写了一封求助信。这封信辗转到了中国青基会工作人员手中,成为希望工程的一个发端。

不久,张胜利接到了资助就读证,成为希望工程救助的首批学生之一,他的人生道路也因此改变。1995年,张胜利被上海第一师范学校录取,两年后,张胜利回乡任教,让希望在家乡桃木疙瘩村延续。

为了铭记希望工程,张胜利给女儿取名“张希望”。张胜利的故事,是希望工程30年书写的众多动人 篇章中的一页。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上世纪90年代,希望工程先后发起“1(家)+1”结对救助和“希望小学”两大公益产品,组织开展“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号召全社会奉献爱心、捐资助学,大家纷纷为“希望工程”慷慨解囊。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照亮苍穹。

30年来,希望工程积极探索的“坚持党的领导,关注社会需求,符合中国国情,发挥团组织优势,动员青年积极参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公益事业模式,对我国公益组织的孕育、公益文化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截至209月,全国希望工程累计资助家庭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5所……数字的背后是无数爱心的凝结和汇聚。希望工程专注解决青少年因贫失学、辍学问题,为提高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和升学率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助推了全民受教育意识的提升。

蓝色心形海浪上一轮红色的太阳,配上“希望工程”四个字,共同组成了希望工程的标志,意为“托起明天的太阳”。30年来,希望工程锲而不舍地践行着一个朴素的理想:让每个孩子不再因为贫穷而失去课堂。

一场广泛、持久、深入的公益意识普及运动

苏明娟,被称为希望工程的“名片”。30年前那张著名的“大眼睛”照片,震撼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

“我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成为一名金融从业者。我曾是希望工程最具代表性的受益者,如今我已成为社会公益的行动者。”苏明娟说。

读书期间,苏明娟就经常将他人的捐款转赠给需要帮助的人,参加工作后她更是将自己的第一笔工资捐给了希望工程,十几年来从未间断。6月,她成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希望不断扩大公益影响力。

希望工程不仅为贫困学子播下了梦想的种子,还完成了一场广泛、持久、深入的公益意识普及运动。

“希望工程推动了公益平等化,促进了‘人人公益’‘全民公益’;推动了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创新企业公益理念与公益模式;也为许多非专业的个人与组织深入参与公益创造了机会和平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说。

时年93岁高龄的老人帅孟奇率先为希望工程捐款元,成为希望工程收到的第一笔个人捐款;

天津市塘沽区二年级学生朱彤,将自己积攒起来准备买玩具的27元零用钱捐给了希望工程,成为第一个为希望工程捐款的小学生;

1990年,邓小平同志为希望工程题名,他还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款,资助了广西数十名濒临失学的儿童;

……

30年间,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来自个人和机构的捐款超过150亿元。个人捐赠者来自海内外,遍及各地区、民族、年龄段和社会阶层,他们不仅捐钱捐物,还提供了难以估量的志愿服务;机构捐赠者涵盖了国内外的各类企业、媒体、社会组织,以及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

30年滴水成河,30年聚沙成塔,希望始终在延续。

走中国特色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之路

1990年5月19日,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金寨县希望小学正式落成。

该校前身南溪小学占地不到5000平方米,教职工不足10人。如今,学校已有两个校区,占地约3.6万平方米,有学生约2000人、教职工100余人,美术、音乐、体育、科学探究等功能室一应俱全,书法、美术、葫芦丝等兴趣小组丰富多彩,还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

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缩小城乡间教育差距,是新时代赋予希望工程的新使命。在国家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后,希望工程全面升级,将资助对象扩大到高中(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将“救助”模式拓展为“救助—发展”模式。

,希望工程推出“圆梦行动”,帮助农村经济困难学生迈入大学校门,由简单物质扶助提升为“学业资助+社会实践+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资助模式;推出“激励行动”,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增强自信、培养责任、锻炼和提升能力。

希望工程还开设了教师培训项目、研学夏令营、志愿者支教行动及科技公益季等素质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资源,促进农村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九大之后,希望工程聚焦教育扶贫,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开展“希望工程助力脱贫攻坚10万+行动”,将“三区三州”等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作为主要资助对象,20以来已筹集资金3.18亿元,精准资助11万余名困难学生。

读希望工程的心得体会篇5

新冠疫情的爆发,让很多贫困家庭因疫致困,雪上加霜。为帮助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新生圆梦大学,“2020年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已于近日启动,共青团夏县县委积极发动募捐,为广大贫困学子圆梦大学架起希望的桥梁。

童年,是爱做梦的!当我还是小屁孩什么也不懂的时候,我想长大当一名老师,领着一群小孩无忧无虑的玩乐;当我渐渐长大,我又想当一名医生······而我,现在有一个梦想是长大当一名书法家。

记得有一次,我到书法老师家学习。当下课的时候,由于有一个字怎么也写不好,我又练习了很长时间,下课的时候,别人都出去玩,但是,我没有,我坐在椅子上,一笔一画地照着字帖写。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把这个字写的和字帖差不多了,当时,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天气很热,大人都出去乘凉了。我在埋头认真地练习书法,豆大的汗珠从我的`头上流下来,我的衣服全都湿透了,我全然不顾。夜深了,当我抬头看钟时,已经深夜十二点了。我准备上床睡觉。我猛然发现,我的身后有一团墨水。这时,只听床头传来小表弟的笑声,我才明白,原来是小表弟的“杰作”——我练书法练得太认真了,连小表弟在我身后画画都不知道。

为了我的书法家之梦,我一直努力着!我也相信,只要心中有梦想,我的未来就不是梦!

读希望工程的心得体会篇6

1991年5月,一张“大眼睛”照片震撼人心,照片中手握铅笔的小女孩名叫苏明娟,她抬着头,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这双大眼睛,代表的正是千千万万家庭经济困难,但又对知识、对未来充满了渴望的孩子。30年来,希望工程用爱心点亮了千万双这样的大眼睛。

上世纪80年代末,希望工程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建立,成为我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的基金。30年来,全国希望工程已累计接受捐款150多亿元,援建小学2万余所,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0多万名——这项以“希望”命名、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为使命的社会公益事业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30年来,平均每天有500多名贫困孩子得到希望工程资助,有近2所希望小学落成。希望工程30年锲而不舍地践行一个朴素理想:让每个孩子不再因为贫穷而失去课堂。

党的十九大以来,希望工程聚焦教育扶贫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开展“希望工程助力脱贫攻坚10万+行动”,将“三区三州”等重点扶贫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作为主要资助对象,以来已筹集3.18亿元,精准资助11万余名困难学生。

30年,足够让一颗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30年,也可以改写人生故事,点亮无数个梦想和未来。

希望工程实施30年来,帮助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圆了上学梦,既架起爱心互助和传递的桥梁,也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发展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播种希望,守望相助,我们的社会就会洒满阳光。

温暖更多青少年、激励更多追梦人,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2019希望工程30周年总结

一提到希望工程,人们便会想到教育、公益、扶贫。自198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实施以来,希望工程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为使命,为不少贫困家庭送上了温暖,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把希望工程办好,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动能。“治愚”和“扶智”,根本就是发展教育。希望工程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带给孩子们希望,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截至9月,全国希望工程已累计接受捐款152.29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95所。30年来,这个“最美的工程”紧紧牵住教育扶贫“牛鼻子”,让难以计数的农村贫困学生重新被点亮了希望之灯。

把希望工程办好,用爱架起希望的桥梁。江苏淮安91岁方白老先生,顶着烈日骑三轮捐款,三年捐1.4万元;蹬三轮车,捐款35万,资助300位贫困学子,天津老人白芳礼感动中国;山东省淄博市第二届十佳青年志愿者张明昭,结对助养了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的贫困学生小郭……一个个自发捐款、无私捐款的人,践行着乐于助人的中华美德,让爱心如流,让社会充满了爱与希望。

把希望工程办好,为国家发展凝聚磅礴力量。希望工程在唤起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青年人才。当年那个手握铅笔、充满求知渴望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已当选安徽团省委兼职副书记。工作后,她每年定期给希望工程捐款,发动身边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希望工程让一个个“苏明娟”圆了上学梦、成长为奋斗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材。他们在爱心中成长,用爱反哺社会,又何尝不是爱国情怀的最美传唱?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希望工程将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一个个求知的眼神看到希望,让一个个贫困青少年找到人生舞台,让广大青少年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所以,希望工程不光是贫困乡村的希望,亦是社会发展、国家繁荣稳定的助力,是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一盏明灯。

这一盏灯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关注,需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的温度。可以肯定的是,把希望工程办好,必将照亮更多人前途,照亮国家和民族更光明的未来,让更多人拥有希望,让国家前行更有力量。

读希望工程的心得体会篇7

梦的存在令我们慢慢成长。梦,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可不是像梦境那般虚幻。每一个梦想引领我们,走出了自己的心境,脱下了稚气的外衣,变得成熟稳重。如果说得到了自己的梦想是关键,我一定会笑着摇摇头,表示否认。

“追”字,不代表达成目标,而是竭尽全力跨向梦想的过程。“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在追逐梦想的岁月里,你是否会受到磨难的洗礼,刺骨的嘲讽,惰意的侵袭,在重重的困难悄然来临时是不是就该放弃了呢?

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追逐,没有哪一个人能顺利地在毫无磨难的情况下看到紧握在手中的梦想。充满荆棘,是追逐梦想的条件。如果没有任何阻挠,那么这个“梦”达成时你只会像在原点踏步一样,没有丝毫改变。成熟,稳重,渊博,是追逐的印迹,也是达到梦想的金钥匙,那才会成为梦想“名副其实”的拥有者。

不怕困难固然重要,但是在追梦历程中要敢于提出质疑,坚信自己的心。如果在中途有了疑问,就会停滞自己的步伐,使得梦想远离我们。令我最敬佩的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他的一生十分坎坷,在他追逐哥德巴赫猜想时,“_”爆发了,陈景润被卷入了政治革命的历史洪流年,他6平方米的家被抄了,他视作比生命还重要的手稿全部被毁。但是,他还是坚信自己的梦想,最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攻克了自己的难关,抓住了梦想。

时间一点一点地在流逝,“逝者如斯夫”梦想是不会等待任何人的,只有用自己的双手才能靠近。

每一个人都有时间去追逐,别等到时光流光了,才迈出自己的步伐追赶。回望自己追求知识的道路,估计已有一部分的时间因自己的无知而荒废了,但是既然现在已体会到时间对追梦的重要性,还为时不晚。

看看现在学生们正在努力地潜入知识的海洋,因为时间已经不够了。现在的社会上,许多的学子在用生命去拼,去挽回梦想,所以时间真的还有吗?

看向那些伟人的事迹,不都是从时间的缝隙里获得成就的吗?用鲁迅的一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挤挤总会有的。”

我们还年轻,有精力,去享受追梦历程,梦想指日可待。

读希望工程的心得体会篇8

中国梦,少年梦

——有梦的少年,勇敢去追!

梦想是鞭策你的马鞭。梦想是前进的动力,是展翅的羽翼。

——题记

梦想

梦想是什么?是对信念的不断追求,是对渴望的不懈努力,是对理想的不停探索……梦想,就是那黑暗中的明灯,照亮着希望;梦想,就是那寒冷中的火把,燃烧着幸福;梦想就是那海上的船,载我们驶向美丽的对岸……梦想,看似遥不可及,却又触手可得。梦想人人皆有,人人具备!梦想,使世间万物变得美好——微小的火苗因为有了梦想才会有熊熊燃烧的烈火;稚嫩柔弱的小苗因为有了梦想才会长成笔挺的参天大树;丑陋的毛毛虫因为有了梦想才会有变身蝴蝶的美丽蜕变;翅膀未展的雏鹰因为有了梦想才会成为翱翔蓝天的雄鹰;乳气未脱的小虎因为有了梦想才会成为森林之王……

奋进的梦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有震惊世界的“四大发明”,有绵延不断的万里长城,有巍峨峻拔的五岳……我们的祖先勤劳勇敢,智慧万千,我们的自然资源是那么丰富……中国,无疑是一个强国!只是,近代列强看中了中国这块肥肉,残忍的践踏了中国这块文明而古老的土地,干了很多惨不忍睹的事——那些摧毁人们精神的鸦片大量的输入中国的颓唐;那一次次的失败中被盖上“东亚病夫”的难堪称号;那令人心痛不已的南京大屠杀,那三十万被杀戮的中国人;那金碧辉煌的圆明园在火中化为灰烬的悲凉;那些西方列强强占我们的资源,掠夺我们的海岛,分割我们的固有国土的愤恨;……那西方列强犯下的滔天罪行!逼得中国几次面临着灭国的威胁,可是,没有!中国,她坚强的挺了过来!因为中国有梦想,她的梦想就是——要强大,强大了就没人敢欺负我们!贫穷就要受压迫,我们要强大!一定要!

繁荣的梦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1949年10月1日,那振奋人心的日子!天安门城楼上,礼炮齐鸣,欢呼声,欢笑声划破苍穹。因为从今天开始,中国,一个崭新,拥有无限美好前景的国家诞生了!作为一个泱泱大国,东方民族的傲立者,中国从不停下她追求梦想的脚步——新中国成立,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人民当家做主了,改革开放让经济快速发展,“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让我们更加强大。有什么比得上中国的发展速度?中国面貌在无声无息中改变着,迅速的改变着,她的发展速度让世界惊叹,让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震撼,自豪!

少年的梦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台湾有名的高教授也做过演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为救国而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纵观中国的发展历程,这几十年的沧桑岁月,都有许多的梦想支撑着、激励着,一刻不停地前进的脚步。我们不是“东亚病夫”,我们要用实力告诉全世界中国是一只雄狮!不是一只任人宰割的羊羔!雄狮奋起的梦想被一次次的冲击而变得强大,一些人用自己的能力将这只“沉睡的狮子”唤起来了,让我们,让全世界听得东方雄狮的吼叫,中国人再次站起来了!这是几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啊!长路漫漫,等待着中国的不仅仅是大步迈进,而是充满了荆棘的挑战,中国要向世界证实自己的实力,证明我们的强大!现在,风华正茂的少年们要延续它,继承它,使中国更强大!

梦想是风,行动是帆,需要火一般的激情;需要雪一般的柔和;需要风一般的拿得起放得下的精神;需要爬过一座又一座的山;需要踏过一条又一条的河;需要走过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战胜重重困难!

《读希望工程的心得体会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