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减负的心得体会6篇
写心得之前,我们需要认真梳理好个人的真实情感,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其实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82秘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为基层减负的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为基层减负的心得体会篇1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这《通知》一出在各地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表示,《通知》鲜明树立了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要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为民服务上来,全神贯注干工作、心无旁骛抓落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砥砺奋进、攻坚克难。
现在我们基层工作者的手机上,各种软件,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政务app、微信公众号,不仅要时不时地查看信息、领任务,有时候还要回复,群多了很多时候布置的任务都没有看见就弹没了。有时和同事常常开玩笑说我们是不是应该配一个工作手机,现在自己手机运行、内存等完全装不下这么多的软件。这种squo;指尖上的负担squo;还真不少!平时工作开会要会议记录要简报要照片,每月各部门要求报送表格数不胜数。这些都无形的增加了基层工作者的压力。
对于基层工作者来说,平时既要忙发展忙民生忙着思考怎样让村富起来让村民的幸福指数提高,又要忙琐碎事务,还要忙着迎接上面的检查考核。到了年底时,各个部门都要交台账、收总结,开会议,对这一年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分,这些占据了基础工作人员大部分时间。这些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浪费了财力、物力、人力。如果能把这些时间剩下了让工作人员去深入群众,服务群众这样应该会更好。
通过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为了更好推动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得到落实。全国人大代表、溧阳市市长徐华勤认为,各级党政机关要把握好三条原则: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很多形式主义现象的产生,都是因为不是从实际出发,纯粹为落实而落实、为问责而问责,伤的是基层干部的心,坏的是推动发展的事。二是坚持结果导向。评价体系以实绩论、以成就论、以群众和社会评价论。三是坚持廉洁导向。发挥好三项机制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作用,只要初心是为民谋利,动机是把事办好,过程中有欠缺、有不足、有失误都可宽容。来自基层的声音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减轻了基层负担,斩断不必要工作,才能使基层工作者有更多的时间建设祖国!
为基层减负的心得体会篇2
记者近日在基层调研,有村干部展示了长达60厘米的人口变动信息报告单,所需填写内容包含每户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婚姻变动、证件等54项信息。类似的信息数据,还要分别按照不同部门要求不同的格式填写上报。一位村干无奈地说,上级部门交办的事务过多,服务群众精力自然就有限。这些基层干部的苦衷,折射出基层部门希望减负的迫切愿望。
长期以来,基层能盖万能章。部分地方存在向基层摊派布置各项行政事务,各种会议、检查、考核、表彰评定过多等现象,被动应付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精力,使他们在工作中头重脚轻、力不从心。例如,很多村级办公地点除了村级两委外,还挂着计生、妇联等各类村级机构的牌子。在挂牌和各项考评中,村干部要把大量精力放在为各部门提供材料、台账、报表上,有的工作完全是流于形式的应付。
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是基层的核心工作内容。社会转型期,基层政府对接着最复杂的社情、最广大的群众,需要广大基层干部甩开膀子真出力,协调好群众利益、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群众矛盾,这样才能使基层干部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为基层减负,有助于政府改进工作作风。各地应倡导干部沉到群众中去主动开展工作,积极为基层决策谋划,广泛听取意见,合理设置考评办法,多为基层解难题,让基层办事更有效率,基层干部做事更有干劲,发挥好最后一公里服务职能。
在简政放权的改革中,一些地方突破利益藩篱,通过尝试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大大提高了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这表明,敢不敢触动利益,愿不愿真抓实干,直接影响到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的效率与效果。
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为基层减负增能,是引导广大干部更加主动服务群众的长远之策。目前,已经有部分地区针对基层负担过重的情况实施瘦身措施,例如加强信息电子化并共享通联,对于无法定依据的考核检查项目予以撤销,基层摘牌削减各类考核评比事项等。期待更多减负政策能够落实,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为基层减负的心得体会篇3
为基层松绑减负的呼声,不时见诸媒体。中办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正式对外发布,明确20xx年为基层减负年,从正面进行了积极回应。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客观而言,作为政策落实的末端,基层想轻松工作不太可能,负担重也是正常状态。问题在于,一些形式主义东西让基层倍感压力山大,直言累觉不爱。主要表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文山会海有所反弹等等。
不是在拍照留痕就是在迎接检查,不是在写材料就是在填报表,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路上。留痕过度、检查过频、材料过滥、开会过多,导致基层陷入了形式主义泥淖中,把大量时间花在做虚功上,反而没有精力抓落实办实事。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基层政府疲于应付,基层干部苦不堪言,基层群众颇有意见。
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形式主义的表现在基层,病根其实在上级部门。毕竟,无论是留痕抑或是检查,无论是材料抑或是报表,无论是开会抑或是发文,都与上级部门有着直接关系。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果上级喜欢纸上谈兵,基层就会稿来稿去;如果上级喜欢事事留痕,基层就会摆拍留影。总之,为了迎合领导的喜好,上级的指挥棒往哪指,基层的着力点就会往哪偏。
为基层减负的心得体会篇4
领导书记指出,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切实解决好责任重、压力大等问题,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给基层减负,提高工作效率,**县六举措全面为基层减负。
一是规范基层工作指导,营造良好依法有序服务群众环境。紧密结合实际,减少考核内容、创新考核办法,改变材料一摞、制度一墙的考核方法,提高考核的精准度。进一步清理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达标验收等活动,压缩面向基层的各类会议、台账、材料、报表等,为基层减负降压。统筹规范针对乡(镇、街道)的评比表彰、示范创建等活动,未经省级党委和政府批准,不得对乡(镇、街道)设置一票否决事项。可考虑除国家设立的一票否决事项外,省及以下各级不再设立一票否决事项,明晰属地管理适用范围。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改变以信访数量为主要指标的考核方式,对乡(镇、街道)的信访考核要区分信访性质,突出考核重点信访人员的稳控情况和应由其负责的源头性矛盾上访。
二是建立权力清单、规范责任清单,完善基层权责体系。探索建立权力清单,着眼依法用权、依法行政,按照权力下放、权责一致的原则,制定扩深入的基层群众工作。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农村治理的基本手段和新型农民人格塑造的基本方式,能够把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到可控水平,防止矛盾的转化,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为基层减负增能的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村(居)台账只有降低厚度,服务群众才能更有温度,才能真正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为基层减负的心得体会篇5
?通知》聚焦四个着力,从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教育,整治文山会海、改变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现象,完善问责制度和激励关怀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务实管用的举措。这一举措让基层干部从检查评比和无谓杂事中解放出来,真正的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更好的服务群众,解决人民群众急切的问题。
基层的事务性工作应该是宣传、落实政策,联系服务群众,应当切切实实地为人民服务,集中精力认真做事,放开手脚做事,踏踏实实做事。基层干部要树立提高办事效率,增强办事效果的思想,在新时代,面对新挑战、新机遇,我们要抓住为基层减负的新思想、新环境,学习新理念,提升基层干部的基本能力、新本领,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新作为。
为基层减负的心得体会篇6
为基层减负,为基层服务
基层干部现在很难,是当下的一个普遍现象。难在哪里?开不完的会、填不完的表,再加上写不尽的材料、应付不尽的检查,让许多基层干部疲于奔波,自己都不知道时间去哪儿了。基层干部为什么难?是因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思维主导下的文山会海检查评比的的确确存在着回潮反弹现象。困守文山会海,很多基层干部精力被分散,没有时间围绕中心抓落实、贴心为民办实事,不止自己心中郁闷,而且还影响到工作进度、工作实效。实实在在为基层减负、为基层服务,真的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还基层干部以干实事的精力和时间,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干得顺心拼得安心,是必须要树立的鲜明工作导向。
问题出现在基层,根子却是在上面。大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小到社区数据的采集和整理,都需要基层干部亲力亲为,甚至是入户到家,可以说基层干部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身上肩负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不容否认,上级部门必要的检查和开会,可以促进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效率,但如果基层干部用于考核迎检、细做台账、参加会议的时间过多,抓主要工作的精力就会相应变少,与群众交流的时间就会自然递减。对于无锡来说,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攻坚战、切实提升人民生活质量,都是需要全市上下一块拼、同心干的中心工作,都需要各级部门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这其中,基层干部是抓好工作落实、责任落地的重要一环,如果基层干部把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应对文山会海和各种检查评比,不仅会让目标任务处于悬空状态、工作责任难以落地,长此以往还会助长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责任状落实责任状的形式主义陋习。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好减负文章,必须把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和无穷无尽的检查评比中解放出来,让基层干部真正回归到基层,用绣花功夫去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留出更多的时间去访民问苦,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工作。
为基层减负,为基层服务,要注重管理和服务的有机结合,抛弃那种重管理轻服务的思维定势和行为模式,树立多理解基层、多关心基层、多体谅基层、多服务基层的导向。基层干部也是人,责大权小利少的情况时常出现在基层工作中,倘若只顾一味生硬地以责任倒逼基层干部,只会严重消耗基层干部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热情,令他们心生抱怨,滋长畏难情绪。把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尤其需要上级部门转变工作作风,善于抓住全局的重点,重点的关键,关键的具体,拿出主动为基层撑腰壮胆的服务举措和人文关怀,让基层干部心里有温暖、心里有依靠。比如说,加强督促检查一方面要严字与实字当头,但另一方面也要更多地体现出服务和指导,不仅要发现基层存在的问题,还要带着问题回去研究解决办法,两本账都厘清楚了,两张答卷都做好了,才能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真正把力气花到点子上,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从而形成引导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正向激励长效机制。
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离不开每一个基层干部的不懈奋斗,也需要管理部门用好绩效管理的指挥棒,营造更具活力和更优效能的工作氛围,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我们才能书写出更精彩的发展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