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时代先锋心得体会7篇
不管是谁的内心产生了新的想法,都是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的,我们从各种境遇中不断积累心得体会,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争做时代先锋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争做时代先锋心得体会篇1
一个人也许什么都可以没有,但对国家的爱是绝对不能没有的。纵观古今多少伟大人物,都因为有一腔爱国热情而名垂青史:岳飞、于谦、文天祥……
在二战中,也有一对平凡的姐弟:卓娅和舒拉。他们在战场上挥洒热血,挥洒青春,最后,用年轻的身躯捍卫了祖国。
记得卓娅潜伏在敌人后方,冒着随时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险,潜入敌营,准备烧毁马厩。这,是怎样的豪情,怎样的大无畏啊!只是一个女子,只是一个本应坐在教室中学习的学生,是什么力量让她来到这儿?毫无疑问,那是靠着心中的爱国烈火熊熊燃烧而支配着她所有的行为。她究竟有着怎样的情怀?可叹,可恨,正当她要点燃马厩时,德军发现了她。抓到她后几天,凶残的德军用惨绝人寰的酷刑折磨着她:皮鞭抽打、灌煤油、烧下颚、赤身走雪地……可这些,丝毫不能让卓娅的爱国之火熄灭。
最后,在刑场上,卓娅用最后一口气呼吁人们:站起来,为国家安全站起来!那一瞬间,我震撼了:无法比拟的激情充溢在书中。虽是浓烈的血腥味,但那气味是沸腾的,滚烫的。刹那,我明白了世间最高贵的情感——爱国之情。
舒拉在姐姐的影响下参军,最后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死,是一个人人畏惧的字眼,但在他们姐弟面前显得并不狰狞,并非可怕了。
无论何人都渴望太平盛世,但在硝烟四起的年代,人们不得不选择战争。用鲜血,用生命去维护祖国的尊严!
此刻,在心里,对卓娅和舒拉,对在战场上牺牲的保家卫国的战士们,郑重地鞠一个躬!
争做时代先锋心得体会篇2
不忘本来: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植根塑魂
吸收外来: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养料和活力
综观世界文化发展史,不同文化互相开放、互相交流、互相吸收、互相补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历史也昭示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广泛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元素,才会更丰富、更博大,才会具有旺盛生命力;反之,在文化上封闭保守、妄自尊大,必然导致僵化、停滞和落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挡,国与国、民族与民族、文明与文明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正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必然要求我们加强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在各美其美前提下,实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面向未来: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具有基础性、引导性,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支撑和价值引领。当前,我们最重要的使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面向未来,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的根本原则。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华文化注入了先进的思想内涵。在新时代,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建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面向未来,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必须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思想文化是最需要也最能够进行创新的领域。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感召、武装、启迪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贯倡导的辩证理性和科学扬弃精神,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大力创新、不断创新、永远创新。还要看到,吸收外来也有一个如何克服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惟有结合实际转化创新。我们党在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方面从来都秉持学习、借鉴、转化、创新的态度,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争做时代先锋心得体会篇3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山东济南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成“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在完颜亮大举南下的时候,北方和中原人民趁金朝后方空虚,纷纷起义。济南府有一个农民叫耿京,也聚集了几十个人举行起义,先后攻占了莱芜、泰安两座县城。耿京的队伍很快就发展到二十几万人,成为各地起义军中最大的一支队伍。
投奔耿京起义军的人,大多是在金朝统治者残酷压迫下的贫苦农民,也有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他就是辛弃疾。
二十二岁的辛弃疾组织了一支两千多人的起义队伍投奔耿京。在耿京的起义队伍里,像辛弃疾那样有文才的人是少有的。耿京见他前来投奔,十分欢迎,派他负责起义军的文书工作,掌管起义军的大印。
辛弃疾告诉耿京在济南附近有一支起义军,首领是他熟悉的一个和尚,名叫义端,不料,义端来到起义军后竟偷走了辛弃疾保管的起义军大印,逃奔金军。
耿京认为辛弃疾引进了奸细,大为发火,马上要把辛弃疾处死。
但辛弃疾说要耿京给他三天时间让他把义端抓回来,辛弃疾得到了耿京同意后快马加鞭向金营追去,赶了一段路后,果然追上了义端,他当场砍了义端的头,把他拴在马背上,回到耿京营里。
采石大战之后,金兵被迫北撤。金世宗一面跟南宋讲和,一面在北方使用招抚和镇压两种手段,企图瓦解北方抗金的义军。耿京的义军受到了严重威胁。
辛弃疾跟耿京说:“为了抗金,咱们一定要和朝廷取得联系,南北呼应;万一咱们在这里呆不住,也可以把人马拉到南边去。”
耿京同意了他们的计划,在计划完成时,辛弃疾听到了耿京已经被害后,他大发怒火,决定把杀耿京的人给抓回来,得知杀害耿京的人是个义军的将领张安国后,他立马组织了五十个人去把张安国抓回来辛弃疾的队伍到了济州官府,叛徒张安国正在里面设宴请客,一听是辛弃疾来了,有点心虚,但是一时还弄不清他们的来意,就吩咐兵士让他们进来。
辛弃疾和同去的勇士闯进大厅,看见张安国跟一些叛将正在宴席上喝酒作乐,气得眼都红了。他们也不跟张安国说话,拥了上去,七手八脚把张安国捆绑起来,拉出衙门。等济州兵士赶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把张安国缚在马上。
济州的兵士见了辛弃疾威严的神色,没人敢动手。辛弃疾当场向兵士们宣布说:“朝廷大军马上就要来了。大家谁愿意抗金的,参加到我们队伍里来吧!”
济州的兵士多数原来跟过耿京,听到辛弃疾一号召,有上万人愿意跟他们走。辛弃疾立刻带着义军,押着叛徒,直奔南方。
辛弃疾把叛徒押到建康行营,南宋朝廷审清楚张安国的罪行,立刻把他砍头示众。
1181年春,辛弃疾来到上饶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当年农历十一月,由于受弹劾,官职被罢,带湖新居正好落成,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
1188年秋天,陈亮写信给辛弃疾和朱熹,相约到铅山紫溪商讨统一大计。但后来,朱熹因故推辞了这次铅山之会。这年冬,到了相约之期,辛弃疾正染病在床,于瓢泉养息等待陈亮。傍晚,雪后初晴,夕照辉映白雪皑皑的大地,辛弃疾在瓢泉别墅扶栏远眺,一眼看见期思村前驿道上骑着大红马而来的陈亮,大喜过望,病痛消散,下楼策马相迎。两人在村前石桥上久别重逢,感慨万端;伫立石桥,沐浴着雪后初晴的夕阳,纵谈国事,为金瓯残缺而痛心疾首,爱国之情汹涌澎湃于胸,拔剑斩坐骑,盟誓为统一祖国奋斗不止。辛弃疾在与陈亮别后写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发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呐喊,正是这种豪情壮志的写照。
辛弃疾和陈亮这次会晤,瓢泉共酌,鹅湖同游,长歌相答,极论世事,逗留弥旬乃别,成为文坛佳话。后人为了纪念这两位爱国志士,将这次会晤称为第二次“鹅湖之会”,将期思村前的石桥称为“斩马桥”,并在桥旁建了斩马亭。至今,当地还流传辛弃疾和陈亮“斩马盟誓”的故事。斩马亭还在,虽经历风雨,仍有不少刻有“斩马亭”字样的釉瓦覆盖其上。
1194年夏,辛弃疾又被罢官回上饶,住在瓢泉,动工建新居,经营瓢泉庄园,决意“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1195年春,瓢泉“新葺茆檐次第成,青山恰对小窗横”,瓢泉园林式庄园建成。
1196年夏,带湖庄园失火,辛弃疾举家移居瓢泉。1196年秋,辛弃疾生平所有的各种名衔全部被朝廷削夺得干干净净,在瓢泉过着游山逛水、饮酒赋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瓢泉田园的恬静和期思村民的质朴使辛弃疾深为所动,灵感翻飞而歌之,写下了大量描写瓢泉四时风光、世情民俗和园林风物、遣兴抒怀的诗词。
1203年,辛弃疾先后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1205年秋,又被罢官,辛弃疾怀着满腔忧愤回瓢泉。1207年秋,68岁的辛弃疾,身染重病,朝廷再次起用他,任他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杭州)赴任。诏令到铅山,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这年农历九月初十,民族英雄、爱国词人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没有实现的遗愿离开了人世。死后葬在瓢泉瓜山山后的阳原山。
每次想到辛弃疾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他的一句词: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争做时代先锋心得体会篇4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也是多少华夏儿女内心的真实写照。是她,孕育了五千年优秀的历史文化;是她,历经多少挫折和磨难仍屹立东方,她就是我们的母亲——中国。
回溯历史,我热泪盈眶,无数的志士用血泪谱写了爱国之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心怀楚国至死不渝,屈原抱恨而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不忘国家统一大业,陆游临终写《示儿》;“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精忠报国,奋勇杀敌,岳飞北伐斗志激昂。这不就是中国人民的爱国赤子心吗?这不就是中国精神吗?爱国,报国,强国,从来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的,无论天涯海角,都不能阻隔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冲破重重险阻,辗转多地,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等大批科学家毫不犹豫地回到祖国的怀抱,一种永恒和炽热的信念让他们无所顾忌——祖国需要发展,祖国正在强大。承担,是国人的责任;智慧,是集体的结晶。面对着崭新的国家,无数的中华儿女投身祖国建设的洪流,舍生忘死,只有前进,没有退缩。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爱国的丰碑,每一个人都有义务报效国家。我渴望长大,成为疫苗的研发者;我渴望长大,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我渴望长大,倾毕生之所学,燃烧青春而不悔。我要做新时代的好少年,认真读书,勤学苦练,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应该高举爱国的旗帜,深爱脚下的这片土地,深爱飘扬的五星红旗,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争做时代先锋心得体会篇5
爱国,从身边小事做起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五(1)班王昊洋谈到“爱国”,大家肯定觉得只有心中有国家,不背叛国家就行了。如果要有行动呢?就是能为国争光,为国家贡献力量。这样看来,只有运动员,名人才算得上爱国啰!
他们是很爱国,但是,如果你觉得普通人就不为国贡献力量,不为国争光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如果只靠哪些有名的人,我们国家还能强大起来吗?所以不要以为,只有大名人才能算得上是爱国。那你会说:“大人可以为国效力,可是小孩呢?小孩哪有力量为国效力呢?”别着急,你听我慢慢说。我们小朋友并不是无用之人,只有我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我们长大后,就有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我们好好学习,好好劳动,好好生活,不就可以少给别人添麻烦吗?我们努力、用工、认真地学习知识,就是为了长大为国家献一份力呀!
虽说我们小朋友的力量十分的小,但是,我们可以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说,现在乱扔垃圾的人有很多。如果我们走上街头,宣传“环保节能”活动,把路面上的垃圾都清理干净,这也是为国家效力呀!
还有,我们现在常常举办一些小活动,比如说“争做文明小市民”,大家都在努力,这难道不是爱国的表现吗?爱国,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一份子,人人能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如果大家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争做时代先锋心得体会篇6
我要向郭明义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牢记宗旨、坚定信念的政治品质;学习他克己奉公、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学习他恪尽职守、争创一流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心系企业、增进和谐的主人翁意识,用他的感人事迹激励像我们这样的学生,用他的崇高精神鼓舞我们当代青年,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思想水平,不断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郭明义同志为我们树立了爱岗敬业的典范,他以几十年如一日无私忘我的工作态度,为我们诠释了爱岗敬业的真意:爱岗,就是要以本职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出自豪感、责任感;敬业,就是要科学、严谨地对待自己的岗位,释放出活力、创造力、战斗力。从郭明义同志身上,我还领悟到,爱岗,是每个志在优秀的人对事业的应有的执着;敬业,是每个有心创业的人最起码的品质。当爱岗敬业内化为一种精神、一种品格,就会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精益求精;在事业发展的特殊阶段、关键时期,又能够激励出勇气、力量、斗志,以及奉献和牺牲的精神。
总而言之,我将学习郭明义爱岗敬业精神与自身工作实际相结合,与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相结合,在自己的岗位上拼搏进取,无私奉献,以更饱满地状态投身到农业科研的滚滚浪潮之中,让生命在岗位上闪光。
争做时代先锋心得体会篇7
我记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风雨无扰,是因为有人遮风挡雨,你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流血牺牲;你安享盛世,是因为有人默默奉献。毛主席开国大典所说的革命英雄,乃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来的一批又一批时代楷模,比如王进喜、雷锋乃至每年央视公布的感动中国人物,他们的事迹无不催人奋进、感人至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爱岗敬业精神,谱写了青春赞歌,树立了人生丰碑,他们就是鲁迅笔下“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中国脊梁”。
正是有了革命英烈“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舍生忘死,才能浴火诞生新中国,正是建国后一代代青年学者冲破艰险赴汤蹈火忘我奉献,才能打破世界列强对新中国的核威慑封锁,真正让中国屹立东方。正是青年才俊夜以继日在深圳干事创业,才能让昔日一个小渔村,成为今天雄踞世界的创新发展之城。
二是要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要做中心的先锋,除了要牢记职责外,还要全方位强化自身学习和素质提升。学习提高没有完成时,永远都在路上。当前,中心为提高采购效率和透明度,不断升级改造信息化平台,为健全和完善采购制度,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和规范招投标标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加大采购项目库和专家库、预选供应商库建设,初步做到有备无患。新形势下新业务、新技术层出不穷,作为中心的年轻人,必须紧跟中心步伐,满负荷学习充电,掌握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等中心根本大法要义,还要学习了解预算法、行政事业财会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文写作乃至商务礼仪、行政督查、机关保密、党风廉政知识,只有全面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以后,我们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地应对各种工作挑战。比如,积极参与职能部门业务研讨会,与主管部门、法律人士、采购专家共同探讨式学习,通过业务研讨会学习探索,以案例解剖形式应对和解除工作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