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小记者的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09-15 09:14:28 分类: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一种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不断追求,可以持续一生,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每一次写心得体会的机会,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_小记者的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_小记者的心得体会7篇

_小记者的心得体会篇1

1月1日我参加了周口晚报的小记者活动,利用闲置的书、玩具进行互换,变废为宝,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我按时到了活动地点,许多的小记者已在自己的摊位上摆了各种各样的物品:书、玩具、装饰品等等。刚开始我的摊位上没有人来瞧,过了一会儿有个小朋友用一副扑克牌和我的一本旧书交换,终于开张了!我暗自惊喜,这下我有了信心,我拿起一本书,在其他摊位下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本我喜欢的《十万个为什么》。我很有礼貌地问:"我用这本书换你的这本书可以吗?"那个小朋友也喜欢我的书,说:"可以!"我高兴地说了声:"谢谢!"这次的成功让我的信心大增,我决定把扑克换成玩具,我在一个个摊位上寻找中意的玩具,我瞅见一个变形金刚突然停下脚步,对那位小朋友说:"我能和你换下吗?"他问这是什么,我说:"这是一副法律知识的扑克牌,有用,挺好!"他想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同意和我交换了。我对他说:"太谢谢你了!"

我参加这次小记者活动,交换到了自己喜爱的物品,过程很有意思。我感觉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懂得不浪费资源,学会节俭,学会朋友之间的沟通。回家后我将闲置物品都精心保存起来,希望参加下次的闲物互换淘宝活动,小记者的这个活动真好!

_小记者的心得体会篇2

“记者节”定在意蕴着收获的深秋,她的莅临让我们充满喜悦和激情。

我们举杯祝贺,一齐感动着、惦念着,一齐回望过去的岁月。我们共同见证了恩施的改革发展,目击了恩施的日新月异;我们也共同关注着社会,感受着生活,也一齐在风雨中走过,并且用心记录着。

我们为“记者”这个称号自豪——新闻宣传工作,如同一叶风帆,为全市的发展鼓劲;如同一个号手,吹响奋进的号角。做好全市新闻宣传,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载着中国硒都发展的每一个脚印;每一篇稿件、每一个镜头,都书写着恩施的光荣与梦想,都是我们为恩施呐喊助威的铿锵鼓声,都将成为永不褪色的缤纷画面。

“三大战役”、“三张名片”,以及所有的新闻活动,我们都参与了、经历了、见证了、记录了。我们已经数不清多少次采访归来深夜赶稿,多少次加班;为了一句话、一张图片、一个版面、一个创意,我们反复琢磨反复讨论。我们忙碌,但是我们幸福,因为恩施的发展有我们的一份力量,每想到这一点,心中都有一种自豪悄然萌生。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们深深懂得,社会对新闻工作的尊重和认同来自这份职业的特殊性,更来自于新闻工作者的自律和职业道德操守。为此,我们时刻不忘身份,落笔不忘职责,始终持续着为恩施的改革和发展呐喊、高歌的热情。我们为自己所肩负的参与恩施发展的历史使命而骄傲!

11月8日,记者节。以职业为节,为了记者的光荣,也为了光荣之后,脚步更从容。作为记者,在中国是幸运的。是的,在那里,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在那里,30年走完了国外近百年的发展路程。所谓的“幸运”,不仅仅是事件多、新闻多,也不仅仅是能记录下日新月异的变化、见证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重要的是,能够参与进来,在风云激荡中,成就记者的职业价值,成就作为记者的人生价值……

所以,记者的光荣,并不属于一己,而是属于这个伟大的时代,这个伟大的国度。古人有云:“躬逢其盛”,“躬”既可解为“亲自”,也可解为“曲身”:应对伟大,个人怎能不心生敬意,怎能不满怀谦卑细数光荣后,请束之高阁,在这个幸运的时代,从容前行。

这是个幸运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时代。“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这是十七大报告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决定。因此,不能不提到来自美国新闻工作者普利策的比喻:“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这个比喻,当下中国的记者,尤其该牢记于心。在这个复杂的时代,光荣只属于过去:船头的瞭望者不需要太多行李,他需要的,是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支善于表达的笔,或许,还需要一副能嚷嚷的好嗓门……从容,是为了自己的脚步,也是为了国家这条大船的征途。

然而,这也是这样一个时代:很多人汲汲于名,碌碌于利。刚刚发生的“排队领封口费”事件,虽然只是个别行为,但仍然让人警醒。金钱、权力,总有着大于想像的诱惑力。然而同时,绩效考核、评价稿费、收视大战、末位淘汰……也让“无冕”倍感压力。这些,也需要记者们坦然应对,既须谨记记者的节操、坚守道德的底限,也须争取自己的权利、维护自身的权益。这些,与做“船头瞭望者”,同样重要。

实际上,记者,像教师、工人、农民或者公务员一样,本来只是一种职业。种种光荣,与其说是人为赋予的光环,不如说是由职业派生的职责。记录社会前进年轮,推动巨轮前进,发现暗礁浅滩……说到底,这些,都但是是“记者”这个职位的基本要求。做得好,是就应;做不到,是失职。因此,更需要看轻光荣,从容迈步。

_小记者的心得体会篇3

今天阳光明媚,我们瓯网小记者和童子军一起进发——森马万客丰瓯柑园去参加瓯网小记者第__届植树节活动,为了还给人类一片蔚蓝的天空,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植树节,小记者我们在行动。

万客丰瓯柑园坐落于泽雅水库边,四周都是树林。这里,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树是绿的,花儿是万紫千红的,天是蓝的,水是清澈碧绿的,好像给瓯柑园绣上了无边的锦缎。

到了瓯柑园,开始我们的“植树四步曲”。进入瓯柑园内,仿佛置身于绿的海洋,这里有许许多多的柑橘品种,据这里的老师讲,有一百多种呢!树上挂满了红红的瓯柑,令我们垂涎欲滴。有小巧玲珑的葡萄柚,有酷似柚子的瓯柑柚,还有一种体型较大的霸王柑,它们大小不一,味道不同,真是各有千秋。

上了山,拿了工具,领了柑橘柚树苗,植树活动正式开始,首先要挖一个坑,别说挖坑简单,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的孩子连锄头都举不起来,现在才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了。正当我犹豫怎么挖坑时,发现其他同学,有的已经挖好了坑,有的在浇水,有的在埋树,有的已经种好了树了,我不甘示弱,顿时来了劲儿:“俺老汪有通天通地的本事,难道还怕栽不来一颗小小的树苗不成”。我使出平身最大的力气,“一,二,三…”几锄下来,我眼冒金星,全身上下都是泥土,像一只刚刚在坑里打滚儿的小猪仔。

终于挖好了坑,浇上适当的水,小心翼翼的把树苗的根部放进土坑里,然后把土回填到坑里并保持树苗竖直,再用脚把土踩实,再浇上水,这样一颗树就种好了。

俗话说有付出就有收获,现在是我们免费品尝瓯柑的时间了,瓯柑那甜美的汁水是我们这些小吃货招架不住的,我们纷纷奔向果园,那一个个瓯柑像小灯笼一样挂在枝头。我选了一个大的,颜色漂亮的,摘下来,放进嘴里,味道美极了,刚才的疲劳也随之烟消云散,尽情享受着这收获的喜悦。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环境,人人种一棵树,一起对抗土地沙化。虽然我们的力量微不足道,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明天的天定会更蔚蓝,水会更清澈,空气会更清新。植树节,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_小记者的心得体会篇4

20__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中国神七成功问天,在世界人民面前扬我国威,同时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使抗震救灾取得了伟大胜利,再次证明了中华民族打不败、压不垮的伟大民族。也就是在这一年,《城乡规划法》正式颁布实施,这一我国城乡建设发展的一件里程碑事件实现了从规划宣言阶段到规划法典阶段的过渡。《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了加强公众参与、舆论监督,强调城乡规划公共政策的属性,这也突出了规划宣传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也为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的要求和标准。

一、在局领导的领导和指挥下,在科室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共同努力,积极工作,力争将我分局新闻宣传工作提上一个新的台阶。纵观一年来新闻宣传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摸索阶段(20__年2月前)

这一阶段新闻稿没有形成规模,主要依靠各业务科室就科室工作向媒体进行投稿,相互间很少沟通也没有进行信息整合和再挖掘。最重要的是没有和媒体间建立联系和有效沟通,不熟悉媒体公告的特点和要求,使得很多好的稿件没有被采纳。所以这一时期稿件量普遍偏少,只有不到10条。

(二)、探索阶段(20__年2月至八月)

这一阶段在局领导关注和支持下,展览中心对前一阶段新闻宣传工作进行总结和剖析,明确自身工作任务,研究制定新闻宣传方案和可行性措施,加大新闻报送及挖掘力度,加强与各类媒体的沟通和交流,并多次邀请媒体工作者对我局信息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了信息员的新闻采编水平。

具体采取了一下措施:

(1)对内制定《展览中心规划宣传制度》,其中包括座谈制度、日常业务工作宣传流程、会议及活动宣传流程、媒体联络流程、奖惩制度等,为今后的新闻宣传工作有了一个明确的规定。

(2)坚持科务会制度继续加强对外宣传力度,通过科务会对重点、难点、有价值新闻进行挖掘和再加工,使之具有深度和广度,提高被媒体采用率。

(3)加大业务技能培训力度和跟进考核制度在请专家到我局进行写作、摄像等知识的专业培训后,对参加考核人员进行考核,对培训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巩固培训成果。

(4)对局内宣传资料进行更新及深化对已有宣传材料进行更新和在加工,必要时采取新的形势和手段进行宣传。

(5)对外也制定了相应的沟通机制和策略

加大与媒体联系、沟通通过加强我局与广大新闻媒体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确保信息渠道畅通,保证新闻宣传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同时深化特邀通讯员制度,并建立起有效沟通,使新闻能够及时准确的报送到相关媒体,共同发布,产生组团式效果。

(6)建立反馈机制对新闻宣传(媒体单位)、法制宣传(志愿者)、规划宣传(局刊)的传播效果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查,并对反馈回来的意见及时进行调整。

(7)建立专家沟通机制利用现有资源,与专家学者建立长期联系,为今后的稿件创作提供质量保障和技术支持。

(8)下半年,展览中心准备缩短专栏刊登周期,加大新闻稿件的报送量,还准备举办一期关于《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的专版。

截止到6月16日,我局在各类新闻媒体播报新闻共

计48条,其中报社23篇,电台16条,电视台9条。

(三)、逐渐成熟(20__年8月至今)

今年八月,在现有新闻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分局同志再接再厉,深化座谈机制,积极与业务科室同志共同对新闻素材进行撰写;加强与媒体间的有效沟通,是新闻报道工作更加顺畅、高效;强化项目负责人制度,使得新闻宣传更加准时和有针对性。

据宣传部统计,截至20__年9月,我分局共发送新闻稿件79条,位列城建工委系统第二位,接近我分局年中目标115条的目标。市政管委以363条名列第一,国土局以67条位列第三。

二、经过一年的努力,20__年新闻宣传工作将在今年宣传工作由探索到成熟再到步入正轨的基础上,将存在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主要包括:

(一)新的新闻采用量目标将为新闻宣传工作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明年新闻宣传工作目标将达到165条,除去12月份(不确定是否在宣传部统计范围内)平均每月15条左右,即每周要出4条新闻(同一新闻被转载两遍算两条)。

(二)更加合理利用科室资源。业务科室的工作要逐渐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以事件的影响及作用为主线,以事件解决的问题及措施为着眼点,逐级分析,层层深入。

(三)更加合理优化宣传资源。新闻报送将更加迅捷、通畅,新闻,新闻报送的格式、内容、途径将更加正规、合理、准确。实现当天事当天报,新闻不过夜;报一条采一条,无额外沟通;保持每一周与媒体联系一次,了解最近的动态及新闻主题。

(四)更加熟悉业务工作。展览中心将更加了解业务科室工作,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市政基础建设、规划执法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及流程,结合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部分予以报道。

(五)更加注重宣传队伍的资源整合能力。展览中心将深化项目负责人制度,在科室同志间实现新闻报道素材共享;新闻稿件联合创作;新闻利用媒体特点分类加工;新闻发。送统计各自负责,及时交流,相互沟通,共同进步。

总之相信在局领导、各科室领导同事的帮助和共同努力下,我分局新闻采用量将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实现规划全覆盖、做老百姓规划的目标打好基础。

_小记者的心得体会篇5

12月份以来,我们所学的《新闻采访学》几乎都是以实践、实习为主。正所谓理论联系实践。之前学了那么多的有关采访的理论知识,都从没有用到实践中去过,只是系统的把那些新闻采访知识输灌进了脑袋,但却没有用来指导实践过。而如今,老师在有限的条件下给我们安排实践实习的机会。不管是学习他人的实践经验,还是让我们自己去体会,我都觉得很有必要,也很感谢老师为我们争取机会而付出了那么多。

第一次的实践活动应该是我们班举行的模yi答记者问。我和另外4位同学有幸成为被采访者,其他的同学对我们五个人分别提出问题,我们做出回答。陶艳的回答确切、具体;胡文茜快言快语;林蓉蓉纯真无邪;张国平的语言犀利;我呢?很真诚、很用情,不过我觉得我太情绪化了。虽然我们这次模yi答记者问的实践活动有很多地方不规范,但通过老师的点评后,我们都知道了哪些地方不规范,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日后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不管怎样,我们的实践活动还算的上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吧。因为我们5个人的回答各有千秋,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也很有水准,只是我们在程序以及礼仪上存在一些小毛病。

第二次的实践体会是江西日报的高级记者程娟来给我们班上课。程娟老师把她自己的采访经验结合理论知识传授给了我们。《我能摸摸火车吗?》让我知道了在采访的过程中要做个有心人,也让我知道了程娟记者是如何做到与别人不一样的;《袁政海班组》的系列报道让我更坚信了“懒人是当不了记者的”那句话语;有关铁路、公路的开通的报道让我知道了原来新闻也可以写成那般的诗化和散化,我想这与她平日里爱阅读散文,写散文文章是分不开的;对“金圣”烟的报道表现了她独有的睿智······说实在的,我很羡慕她,羡慕她能写出那么漂亮的文章;但我更佩服她,她那不断上进的心与那吃苦的劲把我给折服了,她一个劲的重复那句“一定要吃的了苦”,我想做新闻工作的应该都很辛苦吧!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更应该强健体魄,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能力,以便日后投入到新闻事业工作中去。

第三次是老师带领我们做校车去感受南昌的变化。第一个目的地是秋水广场,广场的喷泉是108米,据说是中国的第一高喷泉。我们在那逗留了半个小时又奔向了另一地点————摩天轮,据称是亚洲第一高的摩天轮。在它的旁边正在完善一个赣江公园,它的建立与完善不仅会给人们提供了又一娱乐场所,而且还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让人们更加关注昌北的建设与发展。摩天轮的对面有一个“嘉年华”娱乐场地,也还在完善之中,不过应该快要竣工开张了,因为有好多大学生在那求职,大概有300多个人在那排队等待,据我们了解,该娱乐场地计划12月24日开张。在那逗留了近一个小时,回到校车上准备打道回府。不过我们并不是按原路线往回返,而是开上了生米大桥,那座桥很长、也很雄伟······我们一路上有说说笑,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到了我们的学校,结束了我们的感受南昌变化的体会活动。

这就是我们的三次实习体会活动,那三次活动让我明白了新闻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有一双敏感的眼睛。让我们做个有心人,为新闻事业而奋斗终生吧!

_小记者的心得体会篇6

今天下午社团活动的时候新闻中心和报社的两名记者来到我校采访我社团的活动,刚开始他们进入我社团,我社团的学生正在画科幻画,他们很快就融入了我们,拍摄了一段时间以后对于我和学生进行了单独采访,记者问了我很多有关业务方面的问题,记者的敬业态度让我钦佩。

回想这10多年的工作,组建社团已经13年了,想想刚开始建立社团的初衷,那时自己刚上班,有很强的工作热情,一上班就组建了美术社团,那时候叫美术小组,第一年我就参加了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评比得到了两个奖项,当县里电教站的领导在全镇大会上表扬我的时候,我觉得很荣耀,当时学校并没有要求每天都活动,可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我加班加点,那时的现状是学生们从没有过专业的美术老师,几乎没有上过美术课,有的同学几乎没有怎么画过画,而且本校地处农村,学生的知识面很狭窄,什么叫"科幻画"都不知道,也没有参加过专业的比赛,争强好胜的我为了改变现状只有加班加点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我觉得都是值得的。

其实我并没有想特别的多,我是美术专业毕业的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够画出美丽的作品,那就够了,就像我总是教导我学生时说的话一样,"无论参加什么比赛,只要你画出了自己认为很棒的作品就可以了,不要追求结果,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积累了经验。比赛过后一切还要从零开始。"我也总是这样对自己说,从零开始,加油!后来小组改成了社团起名叫"新蕾画院",我除了休了半年的产假没有活动外,我的社团活动从没有停止过,我的工作热情我发现也是一如既往,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我爱社团的学生就如同爱我自己的孩子,那是发自内心的,当她们调皮的时候我真的很生气,当她们说一些很贴心的话的时候我也经常是发自内心的感动。

上学期赵老师和我说过的话也让我记忆尤新,他送给我两个字:"坚持!"是啊!说起来容易,我现在30多岁我发现和20多岁的时候的我相比无论从精力方面,还是身体方面我现在都相差太多太多。尤其是我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经常出一些问题,这7年来我好像每年都要去看病,身体真的是大不如前。不过我还是要"坚持",我真的很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下去,有的时候我也发感慨: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呢?也许这也是我的一生中比较有意义的事情。这10多年学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其他人觉得很多,不过说实话我从没有在意过,只要我尽力了就行了!我就满足了!

记者对我说要采访我学生的时候,我说:"可以啊!"。我到社团临时叫了几个学生,学生问我老师我们怎么说的时候,我和她们说:"哥哥问什么说什么,平时我们都怎么做的就怎么说。"学生说没有心理准备,我说不用准备只要说心里话就好。记者问了很多问题,比如:问了她们长大后的理想?问什么参加美术社团?问什么能够每天放学后花时间画画?问老师是怎样教你们的?问了画科幻画的好处?喜不喜欢画?还详细的问了她们的绘画作品的构思。是怎样想的,怎么创意的。我没有想到我的学生心里的话是那样的感人至深,我发现这些年我对她们的影响会是那么大,说没有成就感是假的。我心里满满的是感动。当她们分析她们的绘画作品的时候,我发现她们想的是那么的周到。

_小记者的心得体会篇7

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报纸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作为新闻记者,活跃在人民群众之中,穿梭于社会万象之间,传播党的声音,反映民生民意,抓到新闻“活鱼”,我们一向在路上。我们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载着“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发展的每一个脚印,书写着聊城的光荣与梦想,勾画出永不褪色的缤纷画面。

记者节,以职业为节,为了记者的光荣,也为了光荣之后,脚步更从容。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成长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建设“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建设生态礼貌市、加快打造山东“东引”、“西拓”桥头堡的宏伟实践中,我们满怀热忱、用心记录,共同参与了这座城市的改革发展,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

辛苦中感受职责,笔触下守望道义。在我们的节日里,蓦然回首,多少风雨,多少汗水,多少困难与危险,都化为点点思绪出此刻脑海里。

时政报道不仅仅是地市党报发挥政治优势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升报纸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央、省领导相继前来视察,市里的重大活动也比较多,时政报道任务十分繁重。应对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的实际,我们与市委市政府持续高度一致,及时、准确、圆满地完成了报道任务,将党的声音传到达千家万户,得到市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新闻记者,不光要有敏锐的目光,还要有过硬的文笔,更重要的是能把握群众脉搏,捕捉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我们行走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用心记录历史,传递感动。于是,一批重要人物典型:白云、王峰、陈春龙、牧琳爱等陆续推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于是,每年都有一大批新闻佳作获得国家、省、市新闻奖。

512汶川大地震,已成为中国人2008年的群众记忆。而我们,用笔、用镜头永远定格了这记忆中的聊城旋律。大地震后,本报3名记者先后奔赴北川灾区采访。

刚刚过去的第十一届全运会,聊城赛区承担承办男子篮球小组赛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我市有史以来承办的规格、规模的正式比赛。我们的采访进行了精心策划。在每一天一个综合消息的前提下,每一天撰写一篇评论,比较赛状况进行较为专业的分析。

关注民生民情,解决百姓疑难,搭建普通百姓与党委政府相互沟通的平台,是开办党报民生热线专栏的宗旨。我们把握栏目宗旨,关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接听热线,耐心解答群众的各种疑难。

这一天,我们为自己是一名记者感到骄傲和自豪,又为我们身负的重任而时时自省自警,告诫自己:勿忘神圣职责,勿忘铁肩道义。

《_小记者的心得体会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