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家访学生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4-01-05 09:05:38 分类:心得体会

我们从失败中学到的心得体会,同样重要于从成功中汲取的,明确好深刻的中心主题后,我们才能展开体会的写作,下面是82秘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教师家访学生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师家访学生心得体会5篇

教师家访学生心得体会篇1

我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管,如果我们另找一条途径,走进学生的生活,和他们零距离接触,也许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学生的家长我基本都通过电话,可是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路时,我才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12月21日利用休息时间,我和同事深入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其中的感触颇深。 我深切地感受到家访拉近了老师和学生家长的距离,只有家长们少了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寒冷的风呼呼地刮着,老师的家访却给学生和家长带去了温暖。尤其是山区的孩子,他们离家较远,平时中午在校吃饭,所以能够和家长交流的机会很少。虽然我很多次试图与这些孩子交流,但是效果依然不佳。每次批改他们的家庭作业,心中总是感觉很无奈。我们首先走访了其中的一位——张xx。这个孩子平时顽皮好动,上课精力很特别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考试试卷从来没及格过,而且平时颇爱管“闲事”。到达学生张xx家时,他的家长颇感意外。或许是因为孩子的调皮,或许是因为许多次老师电话“邀请”,都没能把张xx的家长请到学校,张xx的妈妈很是不好意思。我和张xx妈妈稍稍交流了一下孩子的在校表现。张xx妈妈满脸歉意地说:“老师,我对孩子管理太松了,您前几次打电话,我因为上班抽不开身,所以没能去学校……”

“工作再忙,也不能不管孩子呀!毕竟孩子才上二年级,没有家长的管理,孩子怎么能约束住自己呢?……”我开始耐心地做家长的工作。

“对,对,对,老师,是我们做的不对!……”张xx妈妈点头答应着。

停了一会儿,我又说:“您工作忙,为什么不让孩子的爸爸去学校和老师交流呢?”

张xx的妈妈低下了头,沉默了一会儿,我感觉其中必有隐情。果然,她抬起头时,眼圈已经发红了。

“老师,您没听说过前两年硫酸厂发生的那件事吗?孩子他爸与人打架,我们家赔付给人家很多钱,欠下了许多债。我一个月就xx多块钱,还要供张xx姐弟俩上学,所以对孩子的管理放松了……”张xx妈妈哽咽着说。

听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自以为很关心孩子,自以为很会讲道理,却从来不知道去找找孩子落后的根源在哪里。我开始与他们心贴心的交流,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补习计划……孩子笑了,家长笑了,我也笑了。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同时让我们更深的认识到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的不同影响.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多数会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管教子女严厉的家长,会教子女做人的道理,孩子的品性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对自己的子女过于溺爱的家庭,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和家长促膝谈心,有的给予肯定和表扬,有的共同商讨,有的用好的教育事例给家长作分析,委婉地指出其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在这段时间的家访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家访对教师和学生家长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家长能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老师能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走进学生的生活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源着手,对症下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达到家校结合,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教师家访学生心得体会篇2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最好的直接沟通方式。家访能了解学生在家的思想表现、学习情况等,家长也同样能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学生好的方面要继续发扬,需要改正的、努力方面的与家长协商,同抓共管,达到预期的效果。

从4月份开始,每逢周二、五,我们一年级办公室的老师风雨无阻,齐齐走入各位家庭访问,从下午的5:00开始家访到晚上的7:30左右,每个晚上至少要访5、6个家庭,多的要访10个以上。这一次的大型家访受到了家长们与社会的一致好评。每到一个家庭,家长都热情洋溢,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等待老师们的到来。有的还亲自到门口来迎接老师,还有的听说老师要来家访,放下手中的工作等候老师。

家访过程中,老师们都很耐心、热情地与家长分析每位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还给在思想上、学习上存在有困难的学生的家长给予教育方法的指导。很多家长都跟我们的老师说:"这么多的小孩要你们管理,够你们辛苦的了。现在下班了,你们还要去家访,真的是太辛苦了。"家访是件苦差事,但能得到家长的夸奖与肯定,我们感到很欣慰。

这次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让老师了解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也让老师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教师家访学生心得体会篇3

我身边的很多人都是从贫穷的山村来这里的,诚如我们铁道1101班的同学,大多数人都是农村的孩子。很多人都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我深有体会,相比很多的城市小孩,我们农村的孩子显得的稳重,早熟多了,不为别的,只因我们自身的家庭情况,不允许我们像别人一样任性。而通过此次去南宁市解元坡小学贫困小学生家里去家访,我再次与一个农村的的小孩接触,再次把心底的.感触挑起。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了解到***小朋友的家庭情况,我们从中了解到她母亲一个人做钟点工,收入不多,而她的父亲一天收入才二十多元,实在是难以想象,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竟是这么的不易,我们不知是什么原因使这位爸爸没有了斗志,而甘于如此清苦,也许是因为曾经经历了什么吧,又或许是因为没有文化的原因,这些原因我们都只是猜想罢了。不过还好,家庭的因素并没有影响到小朋友,没有使她因此而变得孤僻、自卑。反之,她是那么的活泼开朗,又是那么的懂礼貌,学习认真,一个三年级的小孩,写出来的作业是那么的清雅、整洁,这些让我们倍感欣慰。

家访回来后,我想了很多,想自己的,想别人的,想小朋友的。我想虽然我们也很贫穷,但只要我们能从平时的生活中省出那么一点,加起来我们就能帮助到***小朋友了,就像歌中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所以,献出我们的爱,点缀那一点空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也让***小朋友在温暖中快乐长大。家访中,马主任还劝说了谭爸爸,劝他去学点技术活,学会了技术,生活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善,毕竟人还年轻,就这么枉费人生未免太可惜了。而我们的那份爱心也并不能成为她家的主枝,所以我真心希望他们家的家境得到好转,希望下次去家访,他们家已经换了个新面貌。

这次家访让我学会了很多,我们虽然有那么点穷,但穷并不能成为我们不学习的理由,正所谓人穷志不穷......也让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但愿人间处处充满爱,生活更美好,明天会更好。

教师家访学生心得体会篇4

刚开始家访时,说实话,心里也没有底,不知道家长对家访持什么态度,而我该怎样做才能体现这次家访的目的。后来随着家访次数的增多,渐渐地开始觉得家访的意义不一般。很多次打电话和家长联系要去家访,家长们先是一楞,随后忙在电话那头说,好的,好的。什么时候来,我们在家等您。上得门去,家长又是倒茶,又是切水果,倒把我弄得不好意思。在我交代了一些让家长注意的事项和要求后,他们都说,孩子快开学了。本来就愁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现在您来家访,让我们有了底,孩子也认识了您。不错不错。你们学校的家访活动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方便。通过细致,全面的家庭访问,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一、确家访目的,真情送家长,温暖给学生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以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家访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二、家访工作长"报喜",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唠叨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给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我家访的对象若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我利用时间去寻找"双差生"的闪光点。每次,我多讲学生的.长处与进步,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有利于达到教育目标。我接触的"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有一个学生家庭条件很好,但父母很溺爱孩子,去他家访谈,父母把自己孩子看成"小太阳",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我一谈孩子的缺点错误时,他们就不爱听,甚至替孩子辨护。我没有硬碰硬,而是借助学校举行家庭教育讲座时机,我力邀此位家长参加学习,并且建议学生家长购买专家编写的资料,主张家长看看,而后再去家访。后来家长的思想转变了。此外,家访时,我也注意家长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家庭气氛等条件,随机应变地调动访谈方式和内容。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教师家访学生心得体会篇5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一种方式,为了构建良性互动平台,搭建家校沟通桥梁。本周,我进行了两次实地家访,分别去了高继泽和高晗睿家。一到学生家中,受访的学生和家长都表现得格外热情,家长对老师能在百忙中抽空来家访很受感动,非常认同和支持学校的工作。

高继泽家就在我家附近,一墙之隔的两个小区。冯老师告知高继泽,如果家长有时间,今晚去他家家访。没想到晚上家长电话邀请我们去家访。

我和冯老师打听着来到了高继泽家。家长已备好瓜子、水果等待我们的到来。一进门,冯老师送给高继泽一本书,希望高继泽多多读书,并合影留念。家长非常自豪地说:“高继泽特别喜欢读书!”家长领我们来到高继泽的卧室,里面摆放着一张床,床尾的上方是一个四层书架,书架旁边靠墙放着一张书桌,是高继泽学习的地方。家长介绍说:“这是高继泽一、二年级的书。”高继泽读的书真不少,满满的两层约一百多本。回到客厅,家长和老师坐在一起交流的话题就多了,家长首先谈了孩子在家学习、生活情况,对于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我们和家长进行了热烈探讨交流,并给家长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议。最后家长对任课教师和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及发展泰安教育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家访结束时,家长说:“希望老师能多多家访,通过近距离和老师坐在一起聊自己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有一种被尊重和非常温馨的感觉,感谢老师!”

在家访中,我对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高继泽的家长工作很忙,没时间陪伴孩子。高继泽晚上独立完成作业,然后看会儿书,八点半准时休息。高继泽的自律能力很强,书写有了很大进步,思维敏捷,但是喜欢给同学告状,看同学的缺点多。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多引导孩子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同学们的优点,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高涵睿的妈妈没有工作,在家专职照顾孩子上学,孩子上课精力集中,但很少发言,老师点名让他发言时,他也不敢说不敢讲的,给人感觉有点唯唯诺诺。现在胆子比原来大些了,能够勇敢发言。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高晗睿发言的机会,增强他的自信心,让他能够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现在大家面前。

本次实地家访,让我更进一步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到孩子不为人知的家庭背景,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指导教育学生,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能够有针对性地辅导孩子,让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师家访学生心得体会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