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行动的心得体会7篇
善于写体会的人一定是热衷于观察生活的人,大家在写心得体会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观点,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光盘行动的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光盘行动的心得体会篇1
为了加强同学们对于节约的意识,进一步明确节约对于自己以及对集体的重大意义,使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气,贯彻落实光盘行动的宗旨。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增大光盘行动的影响力。光盘”行动不但减少了个人浪费,增加了个人经济积累,而且,能有效减少公款大吃大喝,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早日实现强国之梦。
让我们一起来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我光盘,我光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将我中华人民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努力把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得更加文明、更加美丽、更加富强。
本次活动,使我校学生对于节约这一理念具有更直接的感受,为同学创建一个树立“大学内练素质,外素形象”的平台,减少一份资源浪费。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增强各位同学爱惜粮食的意识,提高节约粮食的自觉性,进一步引导同学们爱粮节粮,合理消费,使节约粮食的理念深入每一个同学的脑海中,共同构建节约型社会。
树立布告牌和挂条幅等方式,使同学们了解何为光盘行动,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光盘行动的意义,积极倡导节约的.生活理念。
由于事先安排出现稍许偏差,各方面工作略延误,关注者较多,大部分人还是非常配合本此活动的,总体来说这次活动举行的比较成功。本次活动的开展我们还是取得了不小成效,很多同学加入到了“光盘”行动,勤俭节约之风处处可见。但坏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也不可能一日改掉,浪费的现象还是不容乐观。“厉行勤俭节约、抑制铺张浪费”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从一粥一饭开始,从身边开始,积极倡导节约文化,广泛宣传节约理念,用我们的身体力行、用我们的引导感召更多的人加入进杜绝浪费的队伍之中。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三餐之盘,定要一干二净。身为大学生接受着高等教育,自身本就有很高的认知程度。当他们发起“尊重生命,爱惜粮食”时,大家都很踊跃。身为渤大学子大家要做好“避剩客”的接力。
光盘行动的心得体会篇2
我曾听爷爷奶奶说过,早在几十年前,他们就亲身经历过没饭吃,饿肚子的日子。我庆幸生活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没有战争的伤害,不用忍饥挨饿,流离失所,我们真是幸福的一代人。
据前不久的新闻报道:在北美洲,海地的贫民至今还有将泥土制成“泥饼”来充饥果腹,可是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两亿人一年的口粮,这个巨大对比让我十分震惊。
那每年浪费的两亿人一年口粮中有没有你我的一份呢?
记得前几天我们一家去逛公园,肚子饿得咕咕叫,中午去外面饭店吃饭。爸爸问我想吃啥,我一口气点了好几盘自己爱吃的:铁板牛肉、爆炒鱿鱼、红烧猪蹄、清蒸桂花鱼……最后还点一碗杂烩汤。不知不觉菜上齐了,摆了满满的一桌子。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最后还是剩了一大堆的菜。这可不能浪费,我建议把剩饭菜全部打包带回家,妈妈笑着抚摸着我的头说道:“真是个懂事的小孩子,下次吃饭记得不要点太多的菜,要学会吃多少点多少,按一人一道菜的标准就可以避免浪费。”
这不禁又让我想起在托管中心的时候,坐在我旁边吃饭的同学,每次盛饭时都是满满的一碗,经他挑肥拣瘦,菜盘一片狼藉,然后一抹嘴,剩下一大碗饭菜走人。我每次好意提醒他不能浪费,他总用不屑的口气对我说:“这些食物都是我花钱买的,想倒掉就倒掉,不用你管!”我十分无奈,一脸茫然。
“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更不能浪费”。粮食是大自然的馈赠,通过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又饱蘸着厨师辛勤的汗水,不能因为你的一个不合胃口就给白白糟蹋了,浪费粮食也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我决定继续跟那个爱倒剩饭的同学做朋友,和他分享合理的消费理念,一起加入“光盘”行动,共同找回一种对粮食的温暖与敬意。
光盘行动的心得体会篇3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但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浪费粮食的现象日益严重。近段时间,社会上流行“光盘行动”,其实就是要人们节约粮食,爱惜粮食。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节约粮食、文明进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学校里我们似乎都有这样一种感受:食堂的饭菜好难吃。于是,学生浪费粮食也成了一种常态。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现象:有的同学家庭条件好,很是挑食,吃了几口饭就倒掉了,说这饭菜是自己不喜欢吃的!有的同学着急去玩,盛饭和汤的时候,走路慌张就把饭汤洒在地上!有的同学一边吃一边打闹,互相丢饭菜……这些都是在浪费粮食!也许你并不觉得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你浪费这一点,他浪费这一点,大家都浪费这一点,那就是一个惊人的损失了!同时,有的同学饭前不洗手,还把吃的东西拿出食堂,边走边吃,吃完就随便丢在路上,这和挑食、浪费粮食一样都是不文明的就餐习惯!这种不文明会非常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文明学生的良好形象!同学们,你想做个文明的小学生吗?那就从文明餐桌,拒绝浪费开始吧!
其实节约粮食,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饭菜;不在吃饭的时候,丢饭菜玩!不挑食,无论爸爸妈妈给我们吃的,还是学校里的饭菜,都是有利于我们身体成长的,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都要通通吃掉它!
古人说得好:“食不言,寝不语”,吃饭不说话,既卫生,又不影响身体对食物营养的吸收,还能营造一个舒适的气氛,何乐而不为?“厨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不要浪费粮食,为什么不想想有多少贫困山区的孩子在为一日三餐而苦苦挣扎着?
民以食为天。生活的重要部分,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餐桌,就让文明从这里开始:养成一种科学、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告别陋习,携手文明,将文明餐桌进行到底。希望我们全校师生共同携手,让我们整个学校的所有饭堂,都变成一个文明、舒适的饭堂!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一名珍惜粮食,文明用餐的好学生吧!
光盘行动的心得体会篇4
我到了学古诗的年龄时,学的第一首唐诗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时,我就觉得,一些在旧社会里长大的孩子,虽然没有现在的孩子幸福,但生活中的困难就养成了他们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而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子都是在蜜罐里泡大的,从小就不知道节约,可想而知,长大后会变成一个只会享受,不会劳动的贪婪之人。
而那些勤劳的人,懂得节约的人,既会辛勤地去劳动,又不会过于享受。因为他们知道,金钱是要经过辛苦的劳动之后才能挣得的。你听过这个故事吗?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上,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非常美满。相传在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他的两个儿子,告诫他们:“你们想要一辈子不受饥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去做。”
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到了一个“勤”字,老大把“勤”字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丰登。而他的妻子却大手大脚,他的孩子也一点也不节约,白白的馒头,吃了两口就会扔掉了。久而久之,家里没有一点粮食。老二分到了一个“俭”字,也把“俭”字当成神谕供在中堂,早就把“勤”字抛到九霄云外了。他疏于农事,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收获的粮食不多。尽管一家人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家里还是不够。
这一年遇到干旱,两家都早已空空如也。一天清晨,哥俩遇上了,情急之下,竟把“勤”、“俭”两字踩碎在地。这时,窗外竟飞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只勤不俭,勤也是白勤;只俭不勤,坐吃山空!看完后,兄弟俩才恍然大悟。从此,他们勤俭持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两兄弟的故事应该给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吧,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浪费呢?有人曾经这样算过一笔帐:假如我们每天节约一分钱,我们全国13亿人口就可以节约1300万元钱,那么处于饥饿状态的贫困地区的孩子就会不再挨冻挨饿,他们就不再会对上学时那么地渴望啊。
想一想,节约一分钱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容易啊!一位水资源家曾说:“如果有人类的最后一滴水,那将是自己的眼泪。”从今天开始,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坚持从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升油,让我们都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吧!
光盘行动的心得体会篇5
为了践行“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树立“节约粮食,文明用餐”的良好风尚,我们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第七组的同学们来到了东北师范大学北苑食堂,开展了以“践行十八大,光盘你我他”为主题的实践宣传活动。
实践活动中,小组成员深入食堂一楼用餐区,观察调研同学们点餐与剩饭情况及剩饭原因,记录中午用餐高峰期剩饭收集处收集来的剩饭量,并对同学们进行“光盘行动”的宣传与倡议。实践调研发现,在同学们用餐情况中,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剩菜现象尤为明显,主要原因是多数女同学饭量较小(一般二两),但为了满足多种菜式搭配,一般要点两个菜,每份菜的量较多,所以导致所点的菜没有办法吃完。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同学都有较好的觉悟,对“光盘行动”都表示愿意支持,并将在今后的用餐中尽量做到节约粮食。
对实践结果,小组成员提出以下建议:
(一)食堂相应减少每份菜的份量与价钱,以便同学们可以营养均衡又不浪费。
(二)以“践行十八大,光盘你我他”为主题请各团支部开展主题活动,使“光盘行动”真正走进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园,走进每个同学的心,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节约的意义。
(三)在党员、团员中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马克思主义者能够起到先锋带头作用,以先进带后进。
经历了这次事件活动,我感到受益匪浅。餐桌文明应该首先从“光盘”开始,因为铺张浪费远远谈不上文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歌,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个中真意,但在当前,由于传统习惯和面子问题,各种铺张浪费在却屡见不鲜,铺张浪费之气毫不掩饰。因此,推动“舌尖上的文明”就需要从拒绝餐饮浪费开始,真正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作为点菜者,应该量力而行,屏弃传统的“光盘失面子”的观念,切实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体现在日常细节上、落实到实际中。
作为我们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们是共产主义精神的践行人,是同龄人当中的先行者,我们应该充满使命感与责任感,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十八大传达的精神,并用自己的行为实践带动身边的同学,让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思想感染每一个有志青年,让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通过这次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光盘行动”的意义颇大,希望我们的活动也能影响到更多的同学,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一种习惯,让“勤俭朴素,餐桌文明”成为一种风气。
当然,成功并不是总属于我们,刚就有两个人劝服失败了,这是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不是所有人都会为公益活动献上一己之力,抱着无关紧要的心态,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的话也是一面很好的铜镜,相似的情况让我们去反思自身,有一些公益果冻自己有多少时候只是随便路过,没有闲暇的心思去投入更多地关注。以前老是去抨击当代中国人素质怎么怎么不好,却从来不会去反思自己做的如何。就像巢老师说的那样,中国的富强决定于我们这一代,90后是共和国新鲜的.血液,少年强则中国强,当我们自己都不去关注社会正面信息的时候,的确就是社会衰败的时候,我们的公益活动不能在一段时间里大规模鼓舞一片人,但是可以在一段时间里唤醒人们的良知,我觉得这就是鼓励大学生去做义工,去支教,去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所在。
光盘行动的心得体会篇6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们从小起,但是,你们真的懂它的含义吗?——题记
你们知道吗?一粒粟包含了多少?那是农民伯伯的心血,是他们的汗水所浇灌的,是他们辛劳的结晶!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我们如温室的花朵,在空调房里娇弱的成长;农民伯伯似深山处的野草,在阳光下茁壮,无私的为我们,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供应了最基本的饥饱。他们挥一挥手,带来了繁华,却回报不高。在烈日的炙烤下,他们黝黑的皮肤,坚强的意志,是太阳的馈赠。尘土飞扬,他们原本破旧的衣服,沾满了泥土。打满布丁的衣服耷拉着,长袖随意地卷起,挽在了臂弯上。一颗豆大的汗珠,从额角,顺着脸庞,流到了下巴,又打到到了地上。那也隐约打到了我们心中一块柔软的地方。农民伯伯却不顾于此,往脸上随意一抹,几道劳动的印记蹭到了脸上。那伟岸的身影融入了一碧如洗的蓝天下。
你们知道吗?我们国家的的粮食并不多。我国人口己超过13亿,每年的净增长是12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递增;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从1981年起,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每年因此而减少粮食生产500亿斤。而且现在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现实绝不容乐观!
你们知道吗?有首古诗说得好:“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粮食,是我们刻不容缓,义不容辞的。但是,人们人们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会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仍然以为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错!大错特错!再这么浪费下去,我想,最后只会剩下一滴包含悔恨的泪珠。呵,那似乎用尽了最后的力气呢!哈,但也似乎是唯一的了呢!
你们知道吗?在学校里,很多同学吃饭时总剩下了许多的饭菜!浪费了那么多,似乎也不足为惜吧!浪费了那么多,似乎得到很容易吧!别忘记,别人付出了多大的辛劳!
浪费可耻!节约高尚!
节约只是点点滴滴的小事!节约只是不铺张浪费;节约只是吃完碗里的每一粒米;节约只是能省就省……
只要不浪费农民伯伯的心血,只要存在节约意识,只要坚持节约,我坚信世界将会充满笑声,充满生机,拥有辉煌明天!
从小事做起吧!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光盘行动的心得体会篇7
现在流行一组词语——“光盘”,所谓“光盘”嘛,就是吃饭时要把饭菜都吃完,也就是不铺张浪费,“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今天,我的“光盘行动”开始了,所以我每天都吃很多,妈妈呢,好像能看懂我的心思,每天做的饭菜都刚好吃完,今天,可是我的“光盘行动”的第一步。吃完了饭,我就去了王阿姨家,王阿姨家恰好刚吃完,可是剩了许多菜。
“王阿姨,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饭菜没吃呢?”我问道。“是玲玲啊,哎呀,今天饭做多了,你叔叔又没回来,当然有剩的呀,再说了,就算浪费,也浪费了不许多呀!剩菜不都给家畜吃了吗?家畜不都给我们吃了吗?”王阿姨说。我急忙说道:“王阿姨,这样就是你的不对了,虽然说剩菜剩饭都给家畜吃了,可你知道吗?全世界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吃不上饭菜,您小时候还不是没吃饱过,所以我们不能浪费粮食,做到‘光盘’”。王阿姨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没想到还有其他人,我再也不浪费了。”第二步完成。
今天,刚好是李叔叔儿子结婚,请我们喝喜酒,我想:光盘行动又要开始第三步计划了,果真不出我所料,每桌都有许多剩菜剩饭,我对李叔叔说:“叔叔,这么多剩菜剩饭都倒掉吗?”王叔叔又喝醉了酒,醉醺醺地对我说:“当然啦,我钱有的是!”“可是……”我还没说完,李叔叔就“哇”的一声吐了起来,我想:跟李叔叔说是不行的了,得告诉爸爸去。找到爸爸,对爸爸说了我的想法,爸爸欣慰的说:“不愧是我的女儿,跟你爸一样节约。”于是爸爸叫服务员打包,然后带了回去。这天的剩菜吃了好几天。这可是多少人的粮食呀!
“光盘”行动还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