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模板6篇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心得的真谛,优秀的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合作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模板6篇,供大家参考。
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篇1
学习英语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是为了掌握一门额外的语言,但是因为长期语言环境让我们适应了中文的学习,对于英语上面的学习就不是很感兴趣,教学效果不是特别好,需要更多的学习和积累经验让学生对学习英语有更多的兴趣。这段时间学习组织我们听老教师讲课,尤其是听优质课,感悟课堂氛围,吸收教学经验,这段时间的进修学习让我们对于课堂教学有了更多的感悟。
听课不单单是让我们走一个过场,而是让我们了解其他老师对于课堂的掌控能力,对于调动学生积极向上这方面的经验方法从何开始学习。作为一名老师,课堂就是我们的战场,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是为了这堂课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学生能不能学习到新的知识,领悟新的学习方法,每节课都是不同的,但是每节课的目的都是相同的。
在这几天我听了很多节优质英语课,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学生交流的方法不同,但是大部分的基础是相同的,就是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老师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客体,不要让主客颠倒,把握好度。首先学习英语是掌握读的方法,教会学生利用音标读单词之后就会发现读出来并不难,难的是能不能花时间去记,怎么记,英文词语怎么和中文意思结合在一起等等方面的问题。
这一点上有很多老师都是使用不同的方法,记得有一个例子就是不管学生记不记单词,课照常上,但是有些不做预习工作的学生就更不上老师的节奏,同学们讨论的热火朝天也插不进去话,这就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别人能够懂得我也应该要懂,找到彼此之间的共同话题。学生上课的书本是一篇篇文章,翻译出来就是一篇篇有趣的小故事,这样的小故事大多讲述了一些浅显的道理,也设立了很多不同的情境,老师就照着书本上的情境安排学生自主选择角色,讲解语言知识,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这样的实践行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发掘出英语学习的乐趣,往往在下课之后同学们还意犹未尽,但是这也需要老师拥有极强的掌控课堂的能力,不让学生讨论偏题和超出时间,更要求老师对于课本的了解能够在最后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总结。
这样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们自身的学习还在继续,我会一直以优秀的前辈为目标,也将我的课堂打造为优质课堂之一。
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篇2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在教学中,执教老师重点完成两个教学目标:一、初识议论文。二、通过理解文本,让孩子明白礼貌待人的意义,并落实到行动。
在落实第一个教学目标时,教师抓住课题《谈礼貌》中的“谈”,从“作者要和我们谈什么?”和“他是怎样谈?”入手教学。交流时,看出差不多每个学生都掌握了本文的提纲,基本弄懂了议论文的结构。
在落实第二个教学目标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时地把文中讲道理和列举事实的`内容分开讲授。首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写道理的句子,用线画下来。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并且发现每一个自然段里都有一小段。把这些句子拎出来,多读几遍,学生对本文所要揭示的道理就有了一个鲜明的认识。接着,巧妙过渡,让学生明白:要想说清一个观点,光靠讲几句道理是远远不够的,没有说服力,必须要有充分的事实加以说明,这就引入了事实的学习。文中分别列举了岳飞、女青年和小朋友、周总理的故事,从古代到现代,从普通人到国家领导,恰如其分地说明了礼貌待人的重要性。这样多方面的列举,使得文章的说服力很强。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帮助学生换位思考,也学会了怎样宽容别人的错误。最后,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议论文的特点。
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篇3
非常开心能有这么一次学习的机会,也很珍惜这次观摩课展示活动,通过这次的学习,可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发现自己的不足,还有以后需要努力地方向,给自己的教学模式重新定位,更为专业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下面是我整理的这次学习心得体会。
20xx年5月17日上午共二节观摩课,分别是朱倩倩老师执教的《我们的国粹——京剧》和赵阳老师执教的《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首先,听了第一节课《我们的国粹——京剧》,我感觉朱倩倩老师的教学风格很清新自然,由于是青年教师,身上散发出来那种活力,和孩子们很快的融入到一起,看得出孩子们被这位老师的语言表情吸引着,这是一节小学二年级的课,由于对戏曲的认识很少,教师通过一些视频资料,让孩子更直观的去了解认识京剧,加上老师引导语到位,及时的把孩子引导了教学重点上,并让孩子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尤其是在让孩子模仿“小猫叫”的腔调来进行京剧念白的处理上更是点睛之处,很形象的就让孩子学会了具有“京味”的京剧唱腔。我们在上课时往往用一些边边框框限制住孩子的思维能力,往往我们老师说得多,孩子只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被固定被模式化,听了这课,我感觉老师的教学随机性很强,大胆放手让孩子去看,去想,去说,去做,这点也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第二节课是由赵阳老师执教的《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赵阳老师很巧妙的用说书的方式,把《三国演义》的故事导入进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赵老师巧妙地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一步一步的让学生引进教学中去,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说实话,一说戏曲,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却是真正的“羞愧难当”,因为我从小就不喜欢戏曲,更别说唱戏了。我总是认为,现在的学生们有太多的新鲜事物在影响着他们,像这种“老掉牙”的“古董”学生会喜欢吗?能接受吗......但是,通过赵阳老师的这堂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看法,而且还激发了我学习戏曲的兴趣,顿时我也变成了一名“学生”,跟着赵老师一句一句学唱......
第三节是韩群老师为我们带来专题讲座《中小学戏曲教学有效性》。韩老师结合《我们的国粹——京剧》、《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新学堂歌《游子吟》这三节课例,明确指出作为教师应该思考的三个问题:1、是什么?2、教什么?3、怎样教?韩老师就这三个问题结合音乐新课标从情感、体验、感知和表现这四大领域进行认真细致的阐述,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也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授戏曲课时要备好课,不要太关注一些音乐符号,要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还有就是一些概念的准确性,一些指导学生的具体方法其实就是教师经验的传递,并毫无保留的和全区的音乐教师们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下午就是韩群老师为我们带来河南坠子《小猫钓鱼》的戏曲观摩课,会场上座无虚席,韩老师的精彩讲解更是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有许多县区的.老师也是慕名而来。课堂上,韩老师以她那亲切风趣的语言开始本节课的教学,教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尤其是在教授本节课教学难点时,结合简板的演奏,很轻松的就解决了问题。到歌曲的结束句“甩腔”的教学时,结合歌词,幽默风趣的比喻更是让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该怎么演唱“鱼”字,韩老师的语言魅力和教学能力无不彰显出中原名师的名师风范。她井然有序的课堂组织,精心巧妙的课堂构思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受益匪浅。
最后,平顶山文化艺术中心的崔凯主任给我们带来了一堂以《中国古典诗词与当代流行歌曲之美丽邂逅》为主题的讲座。崔主任从诗经、楚辞、乐府歌辞、唐诗、宋词、元散曲和传统戏曲这几个方面向大家一一阐述古代诗歌的发展史,崔主任详细的讲解了唐宋元明的历史脉络,尽显古今诗文的博大精深、醇厚芳香,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荡气回肠,令全体老师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总而言之,从这样一堂集古典与现代、文学与艺术之美于一体的课堂中传递出了中华文化的神韵和不朽魅力,并足见崔主任的文学功底之深厚!
这次戏曲观摩课的开展,提升了教师戏曲教学专业素养,同时也在为我们每个老师提出要求,尤其是让我本人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以后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向我们音乐名师工作室的两位主持人聂慧娟老师和张媛媛老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而奋斗!
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篇4
20xx年4月1日,我有幸参加在石莱中心小学举办的“新泰市小学数学送课下乡级数学研讨会”活动,观摩了两位老师的的精彩教学,两位年轻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同时也带给我深深的思考。下面就这几天的听课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首先两位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的精准把握。听课的效果来看,数学学科的趣味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均被充分体现和调动了起来,使我觉得有一种从未踏足的.全新的感觉。让我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老师们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多种评价方式都非常值得我学习。教师十分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现实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其次对教材内容的熟练掌握和巧妙运用。这些参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十分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目的明确,教材运用灵活富有创造性。尤其是一些信息的搜集和利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非常乐意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了参与度,使整个教学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度过,教学效果明显。
第三参赛教师个性的教学手法和较强课堂驾驭能力。在参加优质课评比的选手中,他们富有激情、活力,有一种个人魅力。所有参赛选手的教学功底过硬,板书设计都非常规范美观,他们的语言简洁科学到位,语言基本没有重复,言简意赅,表达能力较好。并且普通话较为标准,口齿清晰,语速适中,不慢不快,对于一个问题基本不会重复说第二遍,尽量做到语言的精炼简洁。
通过听课,我感觉自己欠缺的地方太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完整.如新课导入,问题思考,重难点讲解,新知巩固,当堂检测,课堂小结或学生收获,作业布置等。
2、新课的导入要新颖,要能引人入胜。如问题导入,图片导入,情景导入等。
3、重难点要突出。讲解重难点要详细、清晰,不可累赘。此环节要能展现出自己的特色。最好要有联系生活中的事件进行举例说明。
4、要学会利用学生间的互动,以增加学习气氛和兴趣。如小游戏,小组间的辩论赛,男女生对决赛等。
5、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视频截图、实物投影、自拍照片和自画图形等幻灯片的恰当运用,使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课件用的比较到位,也比较吸引学生的兴趣,促进知识内化,提高课堂效率。
6、要学会实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课堂中要对学生多鼓励、赞扬、赞赏,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投入胆识更大。如“你真聪明!”“你讲得很有道理!”“说得很不错。”“你的想象力很丰富。“把掌声送给他!””等等。
7、教学语言要尽量亲和,形体语言要丰富准确,表情要开朗,特别在借班上课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走近学生,要能融入学生之中,不能远远地站在讲台上。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任何一堂课,当我们深刻反思时,不免总是有一些不足和遗憾。我们的教学艺术也正是在这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提升。通过这次观摩活动,让我看到了很多新鲜事物,对我今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深入的进行思考,把这些教学信息内化到自己的教学当中,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篇5
我有幸参加《全国苏教版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届优秀课评比暨课堂教学观摩会》,虽然南京气温骤降,阴雨连绵,但糟糕的天气丝毫没仃遮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热闹气氛。我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详细记,用心去体会……以下是我的感受,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为期3天观摩课活动,我们一共听取了来自全国的1 5位选手的课堂评比课和6位特级教师的展示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名师教态自然,语言简洁、精炼,课堂中,他们关注每一位学生,注重激发兴趣,不吝啬表扬,每一个表扬评价都恰到好处.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也各有千秋。
首先每位教师都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了特色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学习世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顾梦亚老师在教学《认识千克》时通过简单活动(爱的抱抱)导入新课,不仅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还在不知不觉中让生感受到人的体重有轻有重,进而引出生活中的物品也是有轻有重,从而引出千克这一重量单位;还有的是华德勇老师在教学《因数与倍数》时以最近热门的全面二孩话题导入,让生感受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而很自然的引出在数学中,数与数在这样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本课所要研究的因数与倍数。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趣,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方面,让我特别欣赏的是吴凌艳老师上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她注重的是整合教材,深度挖掘教材内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学具准备了多组线段,每小组研究一组线段,有的小组可以围成三角形,有的小组不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不是所有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让学生在冲突中研究出两条线段长度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然后很自然总结出“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这一规律,接着动手画图验证猜想,体现数学教学的严密性,特 别值得我们去学习。
王恒干老师执教的活动课《树叶中的比》,王恒干老师以大方自然的教态,亲切温和的语言,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展示出其娴熟的教学技能和深厚的数学底蕴,完美地向全国数学专家及教师呈现了一节组织有效的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活动课例。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比较、分析,探索并发现一些常见树叶的长与宽的比,感受刭树叶的形状与它的长与宽的比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增强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王老师的课堂诙谐幽默,激趣,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整节课堂,老师教得轻松,学得愉快。
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的《确定位置》一课,设计新颖,层层递进,让生自己探索船的位置,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船的方法,不断让孩子产生学习探究的需求,最后更是将方向与距离提升到面、线、点的高度,深化确定位置的要素,整堂课站得高、挖得深、讲的透、学得好,这正是特级教师的魅力。
特级教师张冬梅老师的《小数乘整数》一课如潺潺溪水叮咚前行,沁人心脾,她不纠缠于乘法竖式如何计算,而是紧紧围绕着如何处理小数点的这一重点展开教学与练习,对于课堂上学生产生的错误,采取兵教兵的方法,让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更深刻。接着通过各种练习层层递进的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将所看到的所学的用在平常每一节课上,潜心学习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专业水平,让自己的成长之路越走越宽!
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篇6
如果撇开学生们今年上半年将考出来的实际成绩来说,或许这段因为疫情影响,我在家给学生们直播教学,学生们在家线上听课的日子,是老师我和学生们相处最融洽的日子。感谢这段直播教学的日子,让我找到了和学生们相处最合适的距离,因为这段最美的距离,我和我的学生们成为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不得不说,现在学生们是喜欢网络的。他们的生活,一切都可以在网上解决,包括娱乐,也包括了现在的学习。本来让我网络直播教学,我这个内向性格老师还是有点放不开的,是我的学生们,推荐了我几个他们常看的网络直播的主播,看了那些主播的直播后,我意识到过去我们的线下教学,我们在学校里面的教学如果讲得好的话,其实也可以放一台摄像机在后面录下来,如果直接录的话,网络直播了,唯一需要改进的就是将线上教学的互动感体现出来,学习一下那些主播与粉丝的互动,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也就明白如何做了。经过我的学生们的“调教”,我这个大学老师也跟上了时代,现在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教学已经也用得非常顺手了,甚至在我开直播课时,我的直播教学室里,还出现了很多不是我的学生,他们也表示爱听我的线上直播教学,这对于一个初用网络教学的老师,可谓是可喜可贺的一件事儿了。
不过不是我泼凉水,这样的线上教学,要是这个学期的学习成绩单发下来的话,或许学生们和老师们都会希望下学期的学习还是回归到线下教学,回到我们亲切的学校,回到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教室,去上课。据我对学生们的观察,他们线上教学变得积极,是因为这种形式是他们喜欢的,感兴趣的,并且他们感兴趣的点或许不是关于学习内容的。虽然我也很乐于与同学们打成一片,但学生们与我打成一片时,是把我当成一个朋友而不是老师的,他们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他们或许更喜欢的是大家一起玩。说实话,就连我这个老师也很喜欢跟学生们玩在一起,这段疫情期间没有外卖送,但是大家还是组建了一个美食群,每天大家都会课余时间在里面分享美食,甚至也会在上课开小差的时候在里面闹腾一下。我也愿意我的学生们开心快乐,但学习成果可能就不太可能非常理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