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的心得通用8篇

时间:2024-03-11 18:08:08 分类:心得体会

写心得体会不是要求真情实感嘛,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我们总会有很多的收获,记得写好心得哦,下面是82秘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家风家训的心得通用8篇,感谢您的参阅。

家风家训的心得通用8篇

家风家训的心得篇1

如果说家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那么家训就是哺育一个人成才的精神食粮。家训是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它的重要性不在于是否装裱贴于墙上,或集印成册束之高阁,它真正的意义在于铭记于心,润化于事。一个好的家训需要世代子孙的延续和传承,并将家训当做是对自己一生中为人处事的行为准绳和言语约束,不做逾越家训、违背家训的言行。同时,当自己身处学业低谷或事业低潮时,家训作为一种精神慰问剂,可以让自己反思过去,总结经验,重振信心和恒心,以更加积极阳光的心态接纳失败,以乐观向上的勇气锤炼自己直至成功。

家训是一种文化精髓。翻开《曾国藩家训》,能从书本中感受到一代封疆大吏曾国藩质朴而真切的话语,那些告诫子孙自勉的家书无不体现了我国古代儒人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豪迈和智慧。作为饱含着长辈期望、凝结着家庭思想、承载着中华哲思的家训,慢慢成为一个家族逐渐走向幸福的家族信条。于是,以一家之言树立起的家训形成了充满文明礼仪意味的家庭氛围,而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优良家训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可以跨越历史长河的和谐家族氛围。上小学时,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母亲将老奶奶接到我家照顾。自从老奶奶来到我家,母亲每天变着花样给老奶奶做好吃的。老奶奶牙齿掉光了,吃不了太硬的食物;老奶奶喜欢吃面条……而这些,母亲全部都了解,尽心尽力照顾。老奶奶年龄大了,喜欢拉着我重复的讲过去的事,内容几乎都是一样的,我听的非常不耐烦,跟老奶奶讲话态度也不好。母亲发现后训斥了我,教育我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顺”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最重要的首先是尊重长辈。时至今日回首往事,母亲确实以一个榜样的身份时刻诠释着“孝顺”二字的所有含义,我也终于懂得母亲经常所说的,子女对长辈尽好孝道,长辈们才会延年益寿,一个家庭才会和和气气。看着母亲鬓角的寸寸白发,作为子女,我该以她为榜样像她孝顺老奶奶那样好好孝顺父母。

有时,我们会深究到底什么是家风?它到底在整个家族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它会给家庭、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其实,看似虚无的家风在生活中扮演着“指路灯”、“航向标”的角色。岳飞的母亲在他背部刻下的四个大字“精忠报国”,忠于国家,报效国家是岳母对岳飞的深深教诲,为履行这一信条,岳飞驰骋沙场,血染匈奴,用实际行动捍卫国家主权,也诠释了家训在形成家风后在岳飞一生的立志报国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正是在这种忠于国家、甘于奉献的信条指引下,岳飞终成一代英雄为世人所敬仰并称颂至今。所以,作为一种精神、信念,家训是指导一个人、一个家庭、整个家族不断前进的动力,它在人的精神世界中起到摆正态度、端正作风、文明举止的重要作用,使自己养成良好的处事习惯,从而避免了违背道德、超越法律底线行为的发生。家训的产生往往伴随家风的形成,家风的形成体现的是这个家庭的整体文化素质,一个拥有良好家风的家庭,呈现给他人的也将是良好的素养,这样的家庭在他人眼中才会受到褒奖和学习,进而影响到周围的家庭,使社会这个大家庭形成良好的社风。

家风正,则子孙收益,家风不正,则祸及子孙。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家风的传承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寄托,家风醇厚,人必敬之,它是世界美好的源泉之一。每个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来重整家风,从我做起,从家做起,从平凡事做起,让好家风代代相传,一代影响一代,一代成就一代,促进全社会良好风气形成。

家风家训的心得篇2

一棵枝繁叶茂的树,需要阳光的洗礼和水份的滋润。我们这些成长中的孩子,如同树木一样,也需要良好的家风家训的熏陶。而我,正是在爸爸妈妈的优良家风的影响下成长着。

从小时候起,爸爸妈妈就总是教育我心中要有他人,几岁大的我似懂非懂,但嘴里还不时念叨着动画片中巧虎的那句:“好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这句话似乎伴随了我的整个童年。

暑假的一天,我和好友小宇来到了母校(也是妈妈的工作单位)。校园里没有了活泼可爱的学生,变得清冷多了。两人在空旷的校园里漫步闲话。突然,小宇提议:“我们去校门口买些零食吧!”吃货我当然举双手赞成,可转念一想,妈妈办公室里还有三个弟弟妹妹在操场上玩,一定要带上他们的份。小宇听了我的想法,立马同意。商量决定,我买孩子们的,她买我俩的。

不一会儿工夫,我们就提着五份烤肠加奶茶有说有笑地回到校园。一到操场我就愣住了,什么时候又多冒出了两个小不点妹妹?无奈,我将吃食藏到身后,悄悄地叫来了妈妈办公室里的三个小孩子,避开那两个。可不愿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她们俩也跟了过来。看着俩小妹妹天真可爱的模样,想像着她们即将要盯着别人大快朵颐的可怜样,我动摇了。与其昧着良心吃,还不如拱手相送。最终我和小宇都忍痛割爱。看着弟弟妹妹们狼吞虎咽的样子,我俩相视一笑,心里感觉特舒坦。

回家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平时你不是经常与他人分享你的好东西吗,今天怎么会这么纠结?”“以前分享之后还有我的份,可这次是把所有的都拱手相让啊!”我内心还有点小小的遗憾。妈妈表扬了我又有了一个大的进步,还特意为我的这件事写下了一段文字:这次的分享你面临着的是一个更大的挑战——把本该属于你的那一份也要贡献出去。你没有被美食的诱惑侵蚀你纯洁的心灵,你用你的善良、友爱战胜了自己,赢得了挑战的成功,妈妈为你点赞。妈妈还告诉我,其实不仅仅可以分享物质,我们还可以分享好的机会、好的知识。会分享的人,一定会收获友爱和快乐。

我想,分享也许算是我家的一条家训吧。如果把家比喻成一片土地,家风家训便是其中的肥料。我们一家生长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在友爱、互助、向上的家风的沐浴下,幸福生活着。就算面对暴风骤雨,我们也丝毫不退缩,昂首挺胸,勇往直前,最终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想必,这就是家风的力量!

家风家训的心得篇3

每个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有了好的家风,我们的孩子就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来成长,从中他们就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的快乐。

维持一个好的家风,需要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相携共进,这时双方都需要意识到的,缺一不可。我结婚16年,生育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十五岁,上初三,小儿子也有十二岁了,上小学六年级。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十六年里,我们夫妻俩相处得很好,做到彼此都多关心对方的变化,多发现对方的优点,多讲些好听的话语;少抱怨、少指责、少误会,我们在孩子面前从不吵架、从不指责,让我们两个儿子都会因为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感到温暖。

因有我们俩的榜样,两个儿子都懂得互敬互爱。别的家长都说,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是打打闹闹的。依我的小孩来说,我很少很少他们这样,从小就懂得相互忍让。无论是哥哥还是弟弟,如果邻居阿姨给点吃的其中一个,(就弟弟来说吧,他会问“”阿姨,可不可以再多给一个车,我家里还有一个哥哥)换回哥哥,也会这样说的。现在哥哥已经读初三了,在校同学给他点好吃的,他也不舍得吃,一直留到星期五晚回来。他兄弟俩就一起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尊老爱幼,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家虽然不时常有老人在这,可每周孩子回来,第一时间就叫他们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好,问问他们的情况、吃饭没有、身体情况怎样,老人俩听到孙子的声音,总是乐融融的。其实,在我身边也会经常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发生,就是有时下雨,我会带着儿子一起坐公交车上学或放学,在车上看见有老人,我就会很自觉地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然后对我儿子说:“儿子,来吧!妈妈抱你”儿子就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也立刻站起来说:“不用了,妈妈你坐吧。你会晕车”我坐下后,坚决地说:“来吧,妈妈就想抱抱你。”这样,孩子就觉得妈妈特别的亲切。妈妈孝敬老人,妈妈爱护孩子,孩子心疼妈妈,这不就是尊老爱幼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只有那些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体现尊老爱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践行尊老爱幼的美德。

说到勤俭节约,从小我就教育孩子,无论什么东西都要节约,也不能乱花钱。我两个儿子在石龙坑小学读了六年,说句实话,他们很少很少在校门口买零食吃。有些人会想,他口袋没钱,有钱你看他会不会买。我相信我两个孩子就算有钱在口袋也动摇不了他们的好习惯。我记得有一次,小儿子上二年级的时候,他在校门口捡到了一块钱。他紧紧地把一块钱塞到口袋里,等我去接他的时候,他悄悄地在我耳边说:“妈妈,今天你不用干活都有一块钱赚。”我问他:“为什么?”他就很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捡到了一块钱呀!”我就顺口一说:“那你为什么不去买东西吃呀?”他有点生气地对我说:“妈妈,您不是从小就教我们要节约用钱,不能乱花钱吗?”我摸摸他的头说:“孩子,你真棒。还记得妈妈说的话。”

我大儿子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在校尊师重友,在家尊老爱幼。回想他初一到初三这几年里,除了每月给他300元的伙食费,几乎什么零用钱他都不要,你怎么塞给他,他都不要。这也因为平时生活中夫妻俩点点滴滴的行为下影响出来的好习惯吧。

父母不但每天都要教育孩子怎样去互敬互爱、互相帮助;怎样去勤奋、去节约,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他们学习的好榜样。

懂得包容、懂得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才能领悟到人生的乐趣。

家风家训的心得篇4

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正如培根所说,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成长在一个充满力量和气节的家风里,可→.1mi.net←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出色的人物,去发觉自己的无限潜能。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这么被人们永久流传下来的,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也正是如此,一个家庭想要兴旺发达就必须严格在心中铭记这个家规,用信念去实现他们,像法律一样看待他们。《颜氏家训·墓贤》中说道“是以与善人居,如如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在家庭中每个人的职责也都是不一样的,有不同讲究之道。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女性性情应柔美如水,这样才会旺夫贵己,钱财运气自然随之而来;女性若性情强硬、凶悍、气势压人、顽固偏激、心存报复怨毒,咬牙切齿、怒目瞪眼、结果只会伤人费己,克夫贱己、福报尽失、容貌枯憔。老人要宣扬家风,父母要示范家风,夫妻要掌舵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兄弟姐妹要竞比家风。

道德是天地的规律,本分是个人的规律,我们违背了规律,人就有灾难了。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小至国家之强盛,社会之祥和,小至个人生活之幸福,事业之兴旺,身体之健康,均有赖和谐的家庭为基础。

每当盛夏时节,我的记忆总会被带回家到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那天姥姥吃过晚饭后去锻炼,在她出门后没多久突然刮起了大风,狂风把大树吹打的动摇西摆,还不时的发出一阵阵呼呼的响声,伴着天空中银龙般的闪电,豆大的雨点也不甘寂寞的敲打起了窗户,眼前的场景让我们心里顿时焦急了起来,顾不得多想,抓起一把雨伞就向门外跑去,刚到楼下就碰到了满身雨水的妈妈,当她知道姥姥还未回家后,二话不说拿过我手中的伞就奔入了雨中,看着妈妈在雨中渐渐消失的身影,我心底闪过一丝担忧,我站在原地冷风席卷着雨丝时不时的飘到身上,吹的瑟瑟发抖,但我仍踮起脚尖不停的向远处张望,此刻的时间对我来说是那么漫长,终于我看到了两个熟悉地身影相携着朝我这边走来,悬在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我跑上前紧紧抓住了她们的手,此时雨声似乎不再那么大了,因为它已经被我们三人的笑语声所掩盖,空气也不再那么冷了,因为亲情的气息已经温暖了每个角落。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着传统美德的熏陶与影响。它像阵阵春风悄无声息地吹拂着整个华夏大地,无形之中渗透入了我们的国风,乃至家风之中。

家风家训的心得篇5

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庭不可缺少的。家风的树立、存在,对整个社会是有好的帮助的。例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孕的人让座;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垃圾等一些小事上不只是个人礼仪素质和道德水平的体现,还是一个人背后家风好坏的体现。在良好的家风影响下,我健康茁壮成长着,我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风印迹。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

就在前不久,我的奶奶因为蛇盘疮疾病需要住院治疗,爸爸妈妈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奶奶的责任。住院期间,妈妈每天要去医院照顾奶奶,帮奶奶擦脸,捶背,翻身。爸爸每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学,还要精心地为奶奶准备各种有营养的饭菜,给奶奶送到医院,爸爸妈妈就这样一直照顾奶奶到出院。每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可他们却从来不说累。爸爸妈妈对奶奶的这份孝心也深深地感染着我,每天我自觉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尽量不让他们为我的事情操心。这是我对他们唯一能尽的孝心。

我们在父母、亲人无微不至的关爱下,茁壮无忧地成长着,我们贪婪地享受着他们给予我们所有的爱,他们总那么无私的爱着我们,我们也就习惯的照单全收,我有时也会想:等有一天我长大了一定要给父母买很多东西,可是父亲教育我说:“孝顺不是体现在你能给我们买多少东西,孝顺父母可以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后你能送上一杯热茶,父母累的时候你能说上一句安慰的话,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脚水,还有就是能看到你学习成绩进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你的孝顺。”妈妈也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同学们,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团员。让核心价值观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点燃,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成为人们一种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家风家训的心得篇6

“家和万事兴,只有家里和和气气的,我们的大家,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昌盛。”3月22日,呼家楼街道联合金色朝阳培训学校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家风抵万金”的讲座,辖区百余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什么是家风?家族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好的品德,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就成为了我们家族的风气。家风好,这个地区的民风就好,国家就好。就像诗经中的《国风》和《雅颂》在唱歌的过程中就把这个地区的纯朴善良的民风表现出来了。讲座中,金色朝阳培训学校的王虹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家风的含义。

随后,她讲道:家风家训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是每个家庭教育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重要教诲。家庭成就孩子的教养,品格来自家庭的传承。“传统文化是宝,我们要一起学习。”

“我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一次我去王府井,看见一个父亲领着10岁的左右的孩子玩。正巧,这个父亲接了个电话,他马上说,这事我帮不了你,我现在不在北京,在新疆呢。”听了王虹老师的分享,大家哈哈大笑。王虹老师总结说:“教育孩子从小就要让他学会诚实,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王虹老师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对家风、家训的感悟,运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为大家讲解了《庭训格言》部分内容,列举了诚以及美国第一任华裔内阁赵小兰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们如何培养子女、孙子、孙女,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家风、家训。有的居民拿出笔记本做着记录,有的居民用手机记录下讲课场景,现场热情火爆,响起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居民李华感慨颇深,分享了听课后的感受,她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或作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规、家教、家风,成为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无声的动力、无言的激励,它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街道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教育活动,我们非常喜欢,提醒我们这些老人不要溺爱孩子,引导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家风家规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建设。”

家风家训的心得篇7

什么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家族对修养、气质、智慧、人品的传承,家风是由父母家族长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一种风尚和作风,这样一代代的传承。家风一旦形成就能不断继承和发展,使整个家族有了一种灵魂和底蕴,家风传承越久家族底蕴越深厚.

首先是修养,一个好的家风会让人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前几天在公交站台有一幕很让我感动,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她几岁的小女儿在公交站台等车,小女孩手里吃着零食,然后随手把垃圾仍在了地上,她妈妈望着她对她说“妈妈在家里怎么教你的?乱丢垃圾是不对的,赶快捡起来丢旁边的垃圾桶里”小女孩弯下腰把垃圾捡起来丢到了垃圾桶里。年轻妈妈的教育让小女孩知道了乱丢垃圾是不对的,这是一种个人的修养,小女孩在妈妈这样的教育下必然会成为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

说到气质大家脑海里肯定出现了大家闺秀,绅士风度这样的词语,对,就是这样的,良好的家风会有一种良好的氛围,在这种有气质的家庭的家风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在小时候父母就教育不要说脏话,见了长辈要行礼打招呼,走路要目视前方腰板挺直等等。这也是培养一个人的气质的一种表现。

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吧,北山愚公,年近九十。屋前有太行、王屋二山阻碍出入,他决心把它们铲平。智叟认为这是做不到的事,笑他愚蠢。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后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而山不会加高,为什么会做不到呢?因此每天挖山不止。天帝受到感动,便派夸娥氏二子把山背走。有人会想我们是在谈家风,愚公的故事只是他一个人的事而已,其实不然,愚公为什么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那是因为愚公的家风,愚公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办到搬走两座大山的,但是愚公把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不退缩的大智慧留给了后人,后人一代一代传承这样的家风,相信一定会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

人品在一个家族的家风中也有很大分量,比如在做人方面诚信,正直,勇敢,真诚,坦荡,宽容。做己方面的自知之明,自制自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觉自醒等等。

社会是由家族组成的,好的家风会形成好的社会风气,一个民族的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好的家风的传承,让我们把好的家风传承起来为社会的繁荣昌盛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家风家训的心得篇8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成语辞典中也有“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词条,这就是说,做人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当官为人更要遵守道德规范,做到守住底线,不踏红线,不碰高压线,做一个为民务实清廉、领导满意、百姓拥戴的好官。

作为本人及其家属,一个是部门主要负责人,一个是单位副职干部,多年来,约定俗成夫妻共同遵守的家规,家风,就是:清白做人,踏实干事,不谋权私,不留话柄。

我认为,正家风、立家规不是形式,不是做表面文章,重在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头为家为人树立清白做人,踏实干事,不谋私利,敬畏纪律的榜样。到民政局工作五年多,局里的招投标事项,我没干预过一次,也没背地里让亲友同事参与过一次,都是由局物品采购及工程论证领导小组进行阳光操作。优抚安置,调残评残、城乡低保工作中,没为一个不符合条件的对象打过招呼、发过话。

我认为立家规、正家风还是一种责任担当。如果能够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尤其重要,但要管好,必须有责任担当意识。

我们家好的家风、家规,将继续保持下去,它虽然没有写在纸上,也没有贴在墙上,但每时每刻都会在我们夫妻及家人的心里出现,做到天天常思已过,日日警钟长鸣,争做一个家规好、家风正、民政干部。

《家风家训的心得通用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