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团体活动心得7篇
经常写心得体会是能够帮助我们提升个人思想境界的,一样的事情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所以需要记录好心得,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心理团体活动心得7篇,供大家参考。
心理团体活动心得篇1
自卑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很容易产生一种压抑!孤独的情感,严重地影响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在存在着程度不同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中,由于自卑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就占了三分之一。可见,自卑已经成为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针对大学生自卑心理这一现状,为了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减少与其他人的交往障碍,重新找回自我,我们组织了这次自信心团体心理辅导。以团体训练的方式进行,因为在团体中,自卑的人会有一种平等感、归属感,给他们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这样他们才可以放下他们心里的包袱,真正的做到相信自己。利用团体资源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改变自己、接纳自己。
次团体辅导活动共分四个活动,分别是“解开千千结”、“超人圈”、“信任圈”、“三心二意”。将到场的同学按等人数分成小组分别完成活动内容。这四个活动主要是培养了大家的团结协作精神,了解沟通的技巧,提高成员的默契程度。
最后,通过“精神欢呼”的活动方式,让同学们给自己的团队创造一个口号。同学们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想出了各种富有新意、振奋人心的口号,如“齐心协力、其力断金”、“你家、我家、他家,快乐家家家”等。当最后大家需要用一句话总结的时候,有几位同学不约而同的说出了:“谢谢!”活动以同学们高呼本团队的口号为结束,而当时的气氛明显的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这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团体的特点,加深了班级成员的交流和互动,同时也加深了参与者的情感联系,使学生发现了自己更多的优点,寻找、摆脱自卑的束缚,找到了自信的依据,建立了理性的自信系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悦纳自我,拥有成功的人生。
心理团体活动心得篇2
为增进家长和孩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学校氛围,帮忙学生演绎精彩的初中学习生活。9月30日午时树人中学在学校体育馆开展了“协作信任珍爱:心灵的纽带”大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此次活动是学校开展家校沟通工作的新举措,也是今年“家长开放日”的特色活动之一,初一年级全体学生和教师及家长代表参与了活动。辅导活动经过游戏、体验和分享,让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共同学习如何接纳和关心别人,建立协作信任的关系,并领悟有效的沟通方法,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在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赵关军副院长的活力演讲和活动主持人的充满活力的引导下,大型拼字、风中劲草、蚂蚁翻叶等团体活动搭建了学生之间合作信任的平台,异常是“珍爱拥有,健康成长”这个互动形式,使学生和家长彼此捧出真情,分享心里话。所有的参与者用心去呼唤,用爱去奉献。在活动中参与者学会了互相欣赏、奉献、赞扬、关爱、信任与体谅。在激昂的音乐声中,在热情的欢呼声中,体育馆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沟通的乐土。这是爱心的传递,这是期望的承载,用心去沟通你我,用爱去开启心灵,精彩的初中生活就在此刻起航……
活动不仅仅增进了彼此情感,建立了学会自信、展示自我的教育情境,也充分体现了学生之间团队协作与信任的精神,同时创造出了融洽、和谐、活力、共赢的教育氛围。此次活动成为了今年树人中学“家长开放日”的焦点,也为今年的“家长开放月”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心理团体活动心得篇3
透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必须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必须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用心的参与到了群众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群众的力量…
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忙别人的喜悦。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到达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必须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
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构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带给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齐共同努力,不仅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带给心理方面的服务。个性是今年的5.25活动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老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
而且在那里我能够把在心理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与实践,让我学而致用!完成了大学心理学的学习,我对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规划,对以后的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可见,心理学对我们大学生的帮忙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交际方面都能够用到这方面的知识。这门选修课我很感兴趣的一门,我有种不用逼自己去专心听课,而是那种不由自主被老师所吸引的.感觉。可见心理学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虽然我选修的心理课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忙却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
心理团体活动心得篇4
心理团体活动心得篇5
我认为,心理健康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同学、师生间关系,积极融入集体,热爱并勤奋学习,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大学中仍需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职欲望。学习是大学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大赛,这样及开发思维的多向性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值得重视的是英语方面,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这样看来口语更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积极加入学生会、分团委等,如此既丰富了大学生活又锻炼了自己能力。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自己成为一个闪光点。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然而,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训练,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使我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心理团体活动心得篇6
今天,陈老师给我们第一次做了团体辅导,在愉快欢乐的游戏中我们几个专业的同学既加强了彼此的了解既,又可审视自我。这次活动让我们指导作为领导者该怎么组织活动,也让我切身体会到了团体活动的魅力。
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活动:
首先,每个同学把名字、家乡、爱好等个人信息写在便签纸上挂在胸前,然后全班同学(25左右)围成一个圈。老师的口号“西伯利亚的风吹,吹走单身的”发出后,单身的同学插进不同的队伍中,组织者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既可加深对辅导团体的了解又可拆散小团体,把整个队伍重新排序。其次,两两同学互相介绍,握手、划拳,输的一方在赢的一方后面,赢的一方继续找人互相介绍、握、手划拳,以此以往最后形成两队人马。两支队伍的成员可以给自己起队名,为自己队伍加油呐喊。输的一方的全部成员排在赢的队伍后面,然后围城一个圈朝着一个方向转动,后面的同学给前一位同学捶背等各种动作。接着,参与者跟着前面的同学的动作进行模仿,或是手势或是整体动作,各个同学的动作是渐变的。又根据前面的队伍排序重新划分为6人左右的小团体,跟随前面一组的动作如不同节奏的拍手,渐进的模仿。再接着,以刚才分的6个同学为小组,彼此相互介绍,通过逆时针或顺时针的方式能把前一位成有的姓名、家乡、爱好说出来(如我是来自的,喜欢的旁边的来自的,喜欢的……以此类推说到自己),各组派一个代表进行pk。最后,小组以在一定范围内随意走动的状态,在混乱人群中左右手握住刚才站在自己左右手旁的人,最后团队合作把结打开,并说从这活动中领悟了什么。活动结束后全部同学相互拥抱并说:很高兴认识你,你对我很重要。
通过团体过程和团体动力的作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重新评价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并可以在安全的实验性社会情境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改变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解决每个成员所面临的成长问题或心理障碍,如老师说的:当家在混乱中手拉手围成一个结打不开怎么办,我们可以再试一次或者放手。游戏如人生,每一个游戏环节如生活的缩影,促进其当我们在生活的人际交往中要改变心态,无条件的采用积极关注着、倾听、共情等方式,真诚地对待别人,同时要学会不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以达到最优的心理状态。
团体辅导以其独特的功能和方式在心理素质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活动组织者也应掌握了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辅导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老师首先要做到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
辅导结束前的“爱的拥抱”是给我最深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家的压力都太大,而手机、电脑等工具以占领我们彼此之间的主要交流方式,人与人之间日益的冷漠,“很高兴认识你,你对我们很重要”对于我们日常的人,特别是有心事的人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和安慰吧。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平时多跟家人拥抱吧,不要吝啬“你对我很重要”这句话。
以下是最不喜欢的人的特点,从另一角度说明它的好处:
自私:意思是为了自己,做的事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的本质都是自私的,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像婴儿一出生就要吃奶一样简单,一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能为自己最大可能的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对社会而言,自身比其他在真正出于本意追求社会利益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虚伪:心里想一套,做的另一套,说的又是另外一套。真话不全说,虚伪不容易得罪人,有时可以保护自己脸面,可以减少好多麻烦。比如明明特喜欢一件衣服,但那价格他又实在不能接受,于是说:“那颜色太难看,形式也不行。某个节日里面全场五折。。。这衣服的样式,色彩,那真没得说啊”这是虚伪。货员在边上被他这么一说低下头走开了,他收获了没钱被白眼的奚落,化解了钱包不鼓的尴尬。选衣服本来就要试很多次,如果老这样逛个多少天一件不买也不会受什么白眼。
孤独:孤独是一种体验,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孤独使人头脑更清醒,更加真切感受到生活之美;孤独让人宁静,洗涤心思;孤独可以使自己变的冷静,利于思考,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贪婪:贪心的得到;贪得无厌。不断地追求物质、感情,获得更多的东西,欲望的驱使下不断地寻求变化和突破发展,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让自己不断地前行。如有的人小的时候是生活在农村,住的是四合院,走的是泥泞小路……当第一次去县城时,看见了高楼大厦、漂亮的轿车和宽阔的马路……那时就会暗想,长大后我要离开农村,我要住宽阔的大房子,我要开自己的轿车,我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走在宽阔马路上...从那时起开始不满足当时的处境。于是“健康的贪心”驱使要去努力的工作、努力的赚钱,得到了想要的一切的机会就会变大。如果不贪心,满足那样的生活方式,就会不思进取,就不会拥有如今富裕且安逸生活。
多疑:能洞察出一切对自身不利的因素,可以避免上当受骗,你更会有一个清晰的头脑,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多发现问题、多思考问题,进而能够把问题想得更明白更全面;而且,多疑说明能够发现问题,这恰恰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
排外:排斥外人。排斥陌生的人或物,保持原来的状态,不用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新的事物,能获得一定的安全感。
渺小:渺小的好处既没有忽视的痛苦也没有嫉妒,可以安静聆听别人的发言分辨什么是知营、与真理、什么是浮躁条的夸大之词。渺小可以没有故作的庄严和仿佛伟大的姿态,连最容易嫉恨的人也对你不屑一顾,可以避免最激烈的矛盾,自由自在,又可以自在一边运筹帷幄,厚积薄发。
善变:善变可以自我保护,让自己不受伤害;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更多的事情,在遇到问题是不会过于固执。
心理团体活动心得篇7
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梦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靠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本事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构成心理障碍,异常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
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坚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本事,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坚持进取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当贴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本事。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必须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必须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