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教育大讲堂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04-05 13:05:22 分类: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指把实践中的领悟用文字记载下来的重要文体,心得体会的写作是帮助我们分析内心感悟的文本形式,下面是82秘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公益教育大讲堂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公益教育大讲堂心得体会8篇

公益教育大讲堂心得体会篇1

怎样搞好小学生的教育呢?关键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征“对症下药”。小学生象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瑕,分辩是非能力差,同时有极强的好奇心及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所以对小学生施教,作为家长绝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做为家长要放下架子,善于和孩子们交朋友,平时少用命令的口气,多用商量的语言,比如可以说“来,爸爸跟你一起想看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来一起画画好不好!”等等。因为孩子胆小,如果家长经常教训孩子,势必使孩子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不敢亲近你,同时还往往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不爱听你的话,就连学校也怕去了。

其次,做为家长,平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言行举止不能随便乱来,因为小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同时分辩是非能力差,在家里,家长们都教育孩子,到学校后要听教师的话,所以孩子们都认为老师的话永远是对的,老师做的永远都是好事,孰不知,老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无形已经树立了伟大的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孩子们模仿学习的榜样,所以在孩子们面前,家长要像教师一样,言谈举止要文明得体。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家长在平时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孩子今后人生道路的成长影响深远。

再次,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要想方设法善于引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孩子生性好动、贪玩,正如教育专家所言,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事,他才会真正认真去学,认真去做,自觉地做。否则,对他们不感趣的事,他们死活都不愿去做,赶鸭子上架在孩子们身上行不通。只有善于引导孩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孩子们学得更多,平时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有趣的游戏等,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作为一名家长,我觉得要有极大的忍耐力和足够的耐心对待孩子。切莫把工作生活当中遭遇到的烦恼向孩子倾诉,甚至把孩子当成发泄桶,人们常说“六月的天气,孩子的脸”说明孩子们的表情变化无常,经常说变就变,一会儿笑哈哈,一会儿又哭又闹,刚刚还是很乘很听话的,一下子就调皮起来,说什么也不听了。常常让家长无名火生,恨不能伸手就给两巴掌。当然,这时做为家长是不能乱发脾气的,只能不厌其烦地说服教育,最多也只能温柔的说一声“你再这样,我真的生气了”,然后还是耐心地引导,说服。

总之,对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要学会用心去与孩子们交流,即要耐心细致,又要灵活多样,只要我们都成了孩子的好朋友,还怕教不好他们吗?

公益教育大讲堂心得体会篇2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教师。”正是经过家庭教育,家长把自我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下一代,并将伴随孩子走完全部人生旅途。

(一)首先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和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会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爱,爱别人和爱自我。如果缺少家庭的关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看到过许多的案例,孩子的堕落,麻木等等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缺少爱,试想一个孩子连自我的父母和家人都不爱,他还会去关心体贴陌生人吗?所以,必须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让我们的孩子都能欢乐无忧的生活。

(二)及早让孩子学会自我的事情自我做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漠漠刚会坐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把她放在凳子上和家人一齐吃饭,虽然那个时候她还不能自我吃,可是我们坚持让他看我们大人是怎样用餐的,所以慢慢的漠漠自我就学会吃了,并且是很早就学会拿筷子吃饭,家里只要能让他做的事情,都是坚持让他自我做,比如扫地、洗菜、拿碗筷、搬凳子等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那么小能干什么呀,还不是越帮越忙,其实做不好是肯定的,可是只要他参与就好,如果你总是阻止他干活,他就会觉得妈妈不需要我,久而久之他就不再愿意干了。并且劳动习惯的培养会让他更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比如说自我玩的玩具不要乱放,垃圾不乱丢等等。

(三)多鼓励夸奖孩子

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很强的,有时候一句责备的话能让他难受很长时间。相反多鼓励鼓励他会让孩子干劲十足。比如孩子帮家长擦桌子了,家长就要使劲的夸一夸孩子,说:你真棒!真勤快!谁也没有___懂事。这样孩子会十分高兴,还有可能去之后帮忙拖地了。

(四)找些表现好的小朋友作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之间攀比心很重的,当别的孩子做什么,往往他就做什么。所以在教育孩子时,不妨试着找些既勤快又懂事的小朋友做个榜样。比如孩子经常赖床,家长能够说:小明天没亮就起床背诗了,人家可厉害了,没人赶得上他。这样孩子受到激励,会精神起来,要和小明比比谁起床早。

(五)营造孩子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有一段时间家里人看电视看的多点,漠漠也跟着看电视看多了,之后觉得不能再这样,所以此刻家里人都学会看书,即使不看书也会看报纸,这样漠漠也跟着学会了阅读,虽然时间坚持不了多久,可是习惯是慢慢培养的,一点一滴累积起来就会好的。俗话说,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所以只要有时间还是会带孩子多出去走走,在大自然中学习知识更能让孩子理解。虽然教育专家都不提议孩子那么小就学唐诗古词之类的,可是我觉得虽然孩子还不懂,可是多读点这类的诗词能培养孩子的美感和节奏感。至于儿歌音乐之类的,多读多听肯定是有好处的,关键是漠漠很喜欢这些,我觉得培养兴趣是最重要的。

公益教育大讲堂心得体会篇3

昨天下午2:30我园召开全园家长会。会场上坐满了各班的家长,有的家长还拿着笔记本认真地坐着笔记。家长会的主讲人时从北京来的家庭教育专家——常海教授。

风趣的付教授做了题为“家园协同培育孩子健康成长”的专题讲座。他结合典型事例以及自身教育子女的亲身经历,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教育孩子。

一、搞好家庭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二、高度关注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三、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必须付出

四、加强家园联系,共同培育孩子

常教授有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父母是学出来的。狼爸虎妈”是极端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的特点是“家长主导型”,由家长来决定孩子的成长方式和成长路线,并利用一些惩罚手段去维护家长的权威,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家长们也应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尊重孩子自主权利之上给予孩子合理的引导和教育。以自身的丰富阅历和专业的眼光帮助孩子进行选择、判断,而不是逼孩子成才或者规划孩子成才;”深感在这方面我对自己的女儿做得不好,以后要努力啊。他要求家长每周每月都看点教育孩子的文章,这也正是我们的欠缺之处。

谢谢苏园长组织的这次家长会!

公益教育大讲堂心得体会篇4

在家庭教育方面,经过这几年的生活与实践,陆续把点滴感悟写下来,一则如实记录自我的所思所想,二则期望与家长们交流,共同提高。我认为,夫妻要想教育好自我的孩子,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夫妻合作协调。首先,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则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比如,严格要求,不溺爱,诚实,不贪不便宜,等等;其次,相互配合,孩子犯错误之后,一方严厉批评,也许当时孩子想不明白,或不好理解,另一方则在私下和言悦色地指出孩子的错误所在,并说刚才爸爸或妈妈严厉地批评你因为太爱你了。正所谓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这样一唱一和,孩子自然会从内心深处理解批评,承认错误。

2、把礼貌教育贯穿始终。礼貌是当代社会礼貌的基本标志。礼貌教育必须要从生活小处着手,首先父母要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礼貌习惯。其次,必要时适当给予孩子指点和教育,切记,不要说的过多,让孩子反感。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教育孩子早睡早起,适当锻炼身体,绝不能熬夜;其次,饮食科学,不要偏食和吃的过饱,也不能营养过剩。让孩子明白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的健康、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作用很大。

4、讲究原则,不能溺爱孩子。高尔基说:爱孩子是连母鸡都能做到的事情。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我的孩子的,重要的是如何爱。孩子长大以后发展的结果各不相同,从小到大家庭的影响和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父母,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就哭闹,父母心痛,于是就满足,其实这正助长的孩子的不良品质。其实,提出不合理要求,已经不应当,不满足就闹,更是错上加错。当孩子提高不合理要求时,家长应坚决拒绝,孩子也许就不那么哭闹了。孩子的哭闹往往是家长态度的助长结果。

5、排除或减少来自祖辈的干扰。中国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溺爱孩子,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不住一齐,如果一家三代四代同住,年轻的父母也许会操更多的心,因为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另一方面还要教育老人,并且教育老人比教育小孩难度往往更大。

6、教孩子学会宽容和大度。多鼓励孩子到孩子中去,在孩子与孩子交往中,鼓励孩子懂得谦让、宽容和大方在。能够让孩子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家长就热情接待,这样能让孩子学会热情待人,同时家长的热情也让孩子在朋友中很有“面子”,很有自信。切不可怕把家里搞乱而不让孩子的朋友来家里,更不能对孩子的朋友冷淡,那样会让孩子很丢面子,让自我在朋友中抬不起头,同时也疏远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7、培养孩子的职责感、劳动观念和吃苦精神。此刻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多数青少年不会劳动,没有吃苦精神,缺乏职责感,能够说99%的原因都来自家庭教育。让孩子吃的好,穿的好,不劳动,过度保护,这都是孩子没有职责感、不爱劳动、不能吃苦的根源。

公益教育大讲堂心得体会篇5

孩子是天真纯洁的,孩子的大脑发育除了受到基本的遗传作用外,还与孩子幼儿时期的生活体验有很大关系。如果家长不让孩子认识到做出贡献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孩子在努力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的时候,孩子会认为自己成不了家长说的哪种人物,就会有沮丧和自悲感,严重影响孩子进取求知的信心。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下面就从自己的一些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中,分享一些树立孩子正确价值观的方法!

一、创造逆境,磨砺孩子的毅力

不要对孩子娇生惯养,可以制造一些挫折,考验孩子的毅力。

二、让孩子从克服小困难开始

对孩子的要求要严,让孩子克服困难,逐渐加大,而且必须坚持到底,直到有效为止。

三、发挥榜样的作用,启发自我锻炼

根据孩子的特点,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看电影,参加烈士纪念馆,阅读书籍等,让孩子学习典型人物,启发自我教育,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

四、爱和严结合

正确的爱孩子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基础。父母要恰当的爱孩子,必须将爱和严格统一起来。父母在行为品质方面严格要求孩子,孩子当然会苦一些,但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他们培养良好性格。怕孩子吃苦,过于迁就孩子,可能造成日、他们的任性、依赖性强的性格特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吃不了苦。事实上,孩子将来幸福与否,更受其性格的影响。

五、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

理想是人格的核心。理想是通过父母、老师、社会的启发引导,在孩子的内心逐渐形成的一种自觉追求,父母不能代替孩子规定目标,确定理想,并强加给他们。孩子单纯而幼稚,他们常常会因为读了一篇令其感动不己的文章而想长大了当作家,因参观了自然博物馆而想当科学家,也可能因为遇到一个可亲可爱的老师,便立志自己长大以后也要当老师。对孩子这些想法不要轻易否定,要鼓励他们积极向上的雄心壮志,随着年龄的增长,根据不同孩子不同优势的显现,再把他们逐步引向适当的方向。

六、注意从日常小事培养

滴水见太阳。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光讲大道理事不够的,重要的是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公益教育大讲堂心得体会篇6

我是--的家长。我的孩子--,今年初一年级了,她从入学以来,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很快地适应了学校生活,渐渐地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成了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在此,我对各位老师的辛勤教育和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育孩子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造就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而一个人拥有一个好的习惯,它将使人终身受益。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家长是老师的助手,在此就孩子的成长教育谈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家庭教育首先要从自我教育开始

父母喜欢看书,忘情工作,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同时给他们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待孩子的学习,不能光说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好。现在孩子接触信息的途径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时他们提的问题,难免把大人难住。大人不学习是不行的。所以我们经常会买书、看书。当你看书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在旁边看书。有时带孩子去运动,也会提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样既锻炼身体又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一举两得。我们要求孩子干事情要认真。孩子做完作业,我们会给她检查一遍。发现她字写得潦草,会要求她擦了重写。有时候,她很不愿意,但不能心软,得让她记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负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干事情一定要认真,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二.不能过分宠爱,事事包揽,但也不能放手不管

现在家长都知道对孩子不能过分宠爱,不能为满足孩子的要求,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在行为上难以约束自己,最终导致自控能力差,没有上进心,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随着孩子的长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们也都会让她去做。有时也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想让她明白不但要读好书,而且要学会生活和关爱每一个人。

三.期望值不过高,但仍要严格要求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我们同样有这种心理,但我们不会强迫她学她不喜欢的事情。尽量让孩子干她喜欢的事。做到爱好广泛,做事认真,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忠告各位家长一句:孩子做作业时我们不要在她旁边看电视,玩电脑。我们可以看一些专业书籍,或看一些小说杂志。我们家凡是让孩子读的小说杂志全是我们家长读过的,这样会方便与孩子交流沟通。

五、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多理解,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哪怕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我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那么这种努力一定有收益。作为孩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不求孩子办大事,但求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结果,但必须重视过程。孩子考砸的时候,帮她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后的考试作业中不犯类似错误,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这是家教的最重要任务,当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我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发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孩子的成长还离不开学校这片沃土,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培育。还希望老师对所有孩子都悉心呵护,使孩子的明天更美好!

公益教育大讲堂心得体会篇7

常常听到有的父母会对孩子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懒呢?什么都不干!”孩子为什么懒?“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好?其实这个“懒”是我们做父母的培养出来的,当我们意识到孩子“懒”时,我们已经错过了孩子的最佳劳动教育时期。从小我们注重孩子的学习培养,注重孩子们的艺术培养,注重孩子们品德培养,却忽略了孩子的劳动培养。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觉得孩子还小,大点了觉得孩子各项学习太忙,突然有一天,发现孩子在家什么都不干,可以说连东西掉地上都可以绕着走,猛的发现,自己的教育缺失了最重要的一项“劳动教育——感恩教育”。没有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孩子的责任感不强,对任何事情视而不见,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显然这对孩子以后的工作生活会带来不良的影响。那么发现孩子“懒”,就要抽掉孩子“懒”筋,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

例如:家里是否干净,是要大家共同打扫;一日三餐,一起努力会更加美味;一起晾晒衣服,可以促进亲子关系。可以与孩子一起完成的家务太多了,要与孩子共同参与,而不是命令式的让孩子去做这做那。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孩子眼里有“活”了,不用你叫,可以主动帮忙做一些他们想得到、做得到的一些家务,从“无视”到“参与”再到“主动”。这意味着,孩子初步建立了责任感,有了劳动观念,有了劳动习惯,懂得了感恩。劳动成果可以让孩子感觉到快乐,从而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

公益教育大讲堂心得体会篇8

今天学习了履行家长的主体责任,助理孩子的全面发展,我受益量多。家庭是孩子的人生的第一课堂,在孩子的成长过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父母承担孩子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深刻认识到,培养优良品德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是家庭教育的关键。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才能让孩子成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通过学习,我还学习到了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比如制订一些小目标,让家长不再忽略孩子的成长。我们陪伴孩子成长,孩子陪伴我们年轻。学会让孩子去尝试,一些没有目标的创造过程反而让孩子提高了创造能力。让孩子养成创造的能力,让有创造力的人养成创造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作为80后父母,往往我们的工作非常繁忙,往往忽视家庭生活的仪式感。其实家庭仪式感会让孩子更加热爱家庭,通过家庭融入的过程,让孩子心中充满爱,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在家庭活动中,让坚持一些小活动,让孩子学会坚持,对持之以恒的习惯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后会感谢自己当时的付出。坚持记录孩子的成长,让孩子感受生活和远方。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倾情陪伴,让孩子在爱中成长。不要只关注分数,让孩子全面发展,履行家长主体责任。

《公益教育大讲堂心得体会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