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比赛演讲稿优秀5篇
我们精心准备的演讲稿,对内容更加熟悉,从而减少紧张感,通过一份演讲稿传达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看法与情感,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师德比赛演讲稿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师德比赛演讲稿篇1
各位评委:
上午好!我是选手骆斌,来自岳坊中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师德的颂歌》!
在师范求学时,老师告诉我,作为未来的一名老师需要终生铭记的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第一次接受师德的训诫。懵懂中似乎明了老师应努力做到“身正”,应有高于一般人的品德修养和境界。
后来,走上了工作岗位,踏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坛,开始了自己的执教生涯,周遭的人给了我更多的关于师德的诠释和教诲,我便也从中获得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领导告诉我,师德就是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同事告诉我,师德就是融洽和睦,互帮互助;
一届一届的亲若朋友,宛若亲人的学生用他们的一言一行,用他们的是是非非、评评论论,用他们在与你交往中的点点滴滴、一情一感中也在告诉我,师德就是真诚相待,公平视之,用爱心、细心、耐心拉近距离,指引方向,召唤迷途的羔羊,唤醒沉睡的幼芽。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
而现在,经历了太多太多与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同事、与社会中诸般人的交往;阅读了太多太多有关教育、有关教学、有关教师、有关师德的报刊杂志、论述著作;又思索了太多太多关于学科教学、学科教育、职业愿景、动力、职责、操守等等。在这太多太多的经历、太多太多的阅读、太多太多的思索中,让我对教师、对师德也有了更深入的、更进一层的体会和理解。
师德,她从苦苦构想执教思路,终有所得的欣喜中款款走来,带着疲劳却一袭芳香,醉人!
师德,她从课堂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洒脱中款款走来,痴迷于课堂的高效教学的追寻,快意!
师德,她从课下和学生促膝谈心、释疑解惑、坦诚相待、倾心相助之中款款走来,带着点点滴滴情感的积淀,诱人!
师德,她从与人交往中,忍让退步的风平浪静、海阔天空中款款走来,带着蓝天的宽广、大海的深沉,醒人!
说不完,道不尽的感怀;
举不尽,列不完的方方面面。
师德,她融进了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她体现于为师之人的方方面面。
师德,她宛若《诗经》中情感的追寻,体现的是一种纯洁的神圣!
师德,她宛若《离骚》中屈原的一声长叹,指引的是一种理想的情怀!
师德,她宛若《史记》中司马迁的坚守,告诉我拉的是一种担当与承受!
师德,她宛若娇艳的花朵,宛若东方的晨霞,宛若西天的虹桥!
她又宛若标点中的叹号,时刻警策着我们!宛若标点中的逗号,时刻告诉我们要不断的前行!宛若标点中的问号,时刻让我们反思、省悟自己!
其实,她更像标点中的省略号,需要我们用一腔热情、一片丹心、一生的辛劳、永恒的执著、坚定的信念、不懈的追寻、实际的践行来填充这座人生的、为师的丰碑;来演绎、诠释这场自我的、为师的角逐!
谢谢大家!
师德比赛演讲稿篇2
当了近二十年的学生,如今已登上讲台,身为人师,让我对这个神圣职业产生更多的感慨。
“师者,人之模范”。这句两千年前的古训,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学高为师,德正为范”,为人之师,当率先垂范;
栽培桃李,须辛勤耕耘。
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每个人都需要爱,这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典范。我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试图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因为我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个门的开启,都将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当我第一次站在三尺讲台上,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时,我才发现那是一个浩瀚的世界。
也许是性格使然,我并不是一个善于和学生较劲的老师,更没有控制他们的意愿,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对班级的管理,我都更愿意跟学生平等共处,在一种温和宽松的氛围中求得相互的进步与发展。尊重学生的需要,相信他们的能力,不轻易抹煞、扭曲、臵换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意于树立一面惟老师论的大旗,是我自为人师以来时时提醒自己,并且时时实践着的。我希望多年以后我的学生在回眸大学生活时,不至于抛出诸如暗无天日之类的断语;
我希望他们倾向于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我还希望他们每个人都勇于坚持、敢于言说自己合理的意见,同时并不吝惜向他人展露求同存异的宽容笑颜。
只有火才能点燃火,只有心才能塑造心。把批评转化为亲和的魅力之帆,才能使学生在人生的航程里不断调正方向,让学生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成长。
记得有一次期中考试,考试成绩总体来说并不理想。当晚就有一位学生给我发来短信,他说由于最近一段时间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影响到他的学习,以致考试没有考好。他说他会努力的,最后他请求老师能否在公布成绩的时候只公布那些考得好的同学的成绩(给我发短信的这位同学一直是一位很刻苦的学生,并且自尊心特强)。面对他这样的请求我给他的答复是:“不要把一次考试看得太重,好好努力吧。”针对这次考试,我在第二天上课之前做了一下总结。我说考试本来是评价教学得失的一种手段,也是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的一种手段。教师通过考试,检验自己哪些内容教得好,哪些内容教得不好,哪些地方没讲到,从而去改进教学工作。分数也是给予学生适当评价,是激励学生上进的一种手段。分数只是我们学习过程中一个很小很小的部分,它是变化的,发展的。这次考试成绩总体来说并不理想,所以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共同努力,老师要改进教学方法,你们要在这次考试中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我觉得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在期末中取得理想成绩。最后我表扬了几位成绩突出的学生,指出他们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的优点,同时不点名地分析某些学生的失误原因。在宣布成绩的时候,采取读考号的方式,这样既抓住了要害,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对学生自尊的呵护,给学生于尊重,让学生真正的从心灵深处感化和触动,这才是教育对爱的诠释。
教师是一项需要献身的事业;
在我看来,教师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事业。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每一次我读到艾青的这句诗,我都禁不住在想:诗人的情感世界里有着怎样的感动,而这些感动又是怎样化作澎湃的激情?
我不停地思索,终于找到了答案:正是这些学生给了我另一个心心相融、息息相通的世界,让我从他们的感动中沉淀出对教师这份职业炽热的激情。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被一些烦心事搞的情绪低落。我觉得我并没有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上去,可是这些已被聪明细心的学生觉察到。有的学生给我发来短信:老师我们都很喜欢你,最近有什么烦恼吗?一切都会好的,祝永远快乐!
其中有一个平时最为腼腆的女孩子给我发来短信“根据祝福特别法,判处你快乐无期徒刑,剥夺郁闷权力终身,并处没收全部寂寞与烦恼,本判决为终审判决,你无权上诉,立即执行,不得有误。”我被这份真情感动着……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会想起艾青的那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而这份深沉的爱正是源于学生们那种感人的力量,我由衷感受到为人师表的幸福,感受到真诚无价的甜蜜。在他们敞开的心扉里,在他们饱含信任、真情流露、潜心相诉的字里行间,在他们有些稚气又充满真挚的情感世界里,我看到了自己的份量,责任的`砝码又在不断的加重。每一次我翻看一个个学生给我发来的短信时,仿佛走进了一注注心灵的清湖,一页页活生生的心灵展现在我的面前,面对学生的理解和挚爱,我的幸福感不禁油然而生。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学生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的献给所有学生;
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
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
每当我收到学生的慰问:“老师最近好吗?”,当教师节时鲜花飘至我的案头,当看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恩师育我情”时,我顿觉是教师这个职业升华了我的生活,铸造了我的信念,萃取了我的人生真谛,也让我看到了更高层次的幸福源泉。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
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最后,让我们发起青春的誓言: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憔悴红颜,我会永守心中这盏希望之灯;
共同树万世之师表,铸不朽之师魂!
师德比赛演讲稿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十年前,怀揣着美丽的梦想,我踏上这条充满希望的阳光之旅。一路走来,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十年的辛勤耕耘,十年的默默守望,使我深深的热爱着教师这一平凡而充实的职业。
当我第一次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好奇。看看这张脸、摸摸那个头,多像一枚枚蓓蕾仰着小脸,渴求着阳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师,您早。”那童稚的问候,给我带来了一天的快乐和生机;每天傍晚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的深深的爱。
我所任教的大岭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我们学校里没有高大的教学楼,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有的只是几间陈旧简陋的教室和凹凸不平的操场。夏天,当别人享受着凉爽的冷
气时,我们却在闷热的教室里汗流浃背地上课。冬天,当别人都在享受空调的温暖时,我们的手脚早已冻得又红又肿,下课回到办公室端起水杯喝水,却发现杯子里的水已经上冻了。上级领导来我们的学校视察,感慨地说:“大岭小学的冬天真冷啊!大岭小学的老师真撑冻啊!”是的,我们学校的办学条件是倒数第一,但是我们的教学成绩却是正数第
一。这是因为我们大岭小学有着许许多多不怕吃苦、无私奉献的老师啊!
一位教育家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当我们把爱注入孩子的心田时,他们的爱就会向我们汇聚成一片爱的海洋。
我们班有46个孩子,我把他们的生日榜贴在了教室的墙壁上,每逢哪个孩子过生日,我都会在这一天用不同的方式给他表示一下祝福,请大家一起为他唱生日快乐歌,看到孩子们心里的那份感动,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为人师的幸福和满足。
如果学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那么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生活这片温暖的阳光里绚丽绽放”。 我们班大部分学生都是农家子弟,家长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所以他们不像城里孩子那样能时刻得到家长的关注。看到这些单纯、善良的孩子,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我知道除了学习外,更要让孩子们懂得学会做人。在课间或放学后
我都会和他们谈天、做游戏,帮他们购置一些学习用品。这时,孩子们的心与我的心拉近了距离。从那渴望的目光中,从那感激的泪花中,从那灿烂的微笑中,我读到了一个字——诚。他们发自内心地走近了我,喜欢我,相信我。当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拿着一筐鸡蛋来答谢我时,我体会到了被人认可的幸福和满足。不是因为鸡蛋而是因为家长与学生那颗诚挚的心。我拒绝了那筐鸡蛋,接受了那份挚诚。我想:一筐鸡蛋换一颗心,值啦!
如今,我已在讲台上站了10个年头。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黄毛丫头长大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这10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可我有着一颗火热的心。我经常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就是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学生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也正是这样的情感,使我在大岭小学这块土地上将自己的爱挥洒得淋漓尽致,使我在教育这片热土上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得无怨无悔。
朋友们,凭着岁月赐予我们的年轻臂膀和满腔热情,伸出你年轻的双手吧!擎起希望的火炬,让我们辟风斩浪,奔向辉煌的明天,让我们的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师德比赛演讲稿篇4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下午好!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名句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告诉我们,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精深的科学素养,还要具备最基本的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身正"就是师德,教师的师德会给学生带来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其影响力对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是持久的、深远的,老师优良的师德会对学生的一生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处处为学生之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
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前提。教师不只是教授文化知识,还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见证。
师德,她融进了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之中,她体现于为师之人的方方面面。
对事业:忠诚坚守、全心全意、无怨无悔、鞠躬尽瘁;
对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精益求精;
对学生:一视同仁、释疑解惑、坦诚相待、倾心相助;
对同事:融洽和睦、互帮互助、协同合作、共同发展。
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它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我曾经几乎在一个研究生的退学申请书上签字,他的心理疾病已使他几乎无法正常生活,我知道这一签可能毁了其一生,师德让我拒签,把他带在了身边,关心他开导他,后来他成功了,考了博、结了婚、生了子。一个曾经因网瘾而颓废的学生,两年留级让他到了退学的边缘,多次的促膝谈心终于触动了他,师德的力量把他拉了回来,终于本科毕业了。随后,他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要报考他最尊敬的人——我的研究生,旁人都认为可笑、不可思议,其实我可以婉拒,但我给了他鼓励的承诺,他成功了,419分,以全校六千余名考生总分第5的排名考入。4年前寒冬的一个夜晚,我的一个学生找到我,羞涩不安的谈起自己生活很艰难,他接受了我两次总计七千元的资助,但这次我被蒙蔽了,据说他加入了传销,我曾经发送千字邮件苦口婆心劝他回头,20xx年2月12日他给我发了最后一个邮件:"对不起,老师,感谢您还挂念着我,其实有时候我做梦都在回想读书的那段岁月,可惜后来发生了很多事,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很多事情回不去了",从他此音信杳然。我失败了,但我不后悔,我的师德已印记在他的身上,相信他以后时时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或许有一天他幡然悔悟,师德的力量就会在现。
在我们高等学府中,往往让徜徉在科研、文章、经费、学术和教学中的教师迷失了方向,削弱甚至缺失了师德的建设,甚至少数人弄虚作假、沾染了不良风气、堂屋腐化,触碰了道德的底线。我感觉,课题价值可以经费数额来衡量其大小、文章水平可以用影响因子衡量其高低、学术影响力可以用获奖等级来鉴定其深浅、教学工作量可以以学时数来衡量其轻重,但师德用什么来衡量呢?它高无顶、大无边、深如海、重如山。师德的伟大在于过程,其无法度量,不求回报。
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
师德比赛演讲稿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音乐舞蹈学院的王菊,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在音乐,爱在讲台》。
...........
...........
回首职业经历,我与音乐,与教师,结缘已久,好似命中注定。
是职业的认同,我选择当老师;
对学生的热爱,我喜欢当老师;
是使命的驱使,我坚持当老师;
是校园的宁静,我甘愿当老师。
古人云:“乐者,德之华也。”音乐自古就被视为德之光华,在传统礼乐文化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音乐,更是在塑造民族性格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我爱音乐,不仅爱它动人的旋律,深邃的意境,也爱其蕴含的哲理,和启迪灵魂、美化生活、教化天下的艺术功能。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问精通,还必须是道德的楷模。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对教师价值由衷的赞美,更是深沉的希望。因此,人们把教师比作红烛,比作园丁,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爱教师,不仅爱其职业的光环,崇高的地位,更爱其神圣的使命,肩上的责任。
我愿意奉献,用知识和心血去浇灌初开的花朵,
我一定坚持,用责任和使命去培养民族的脊梁。
音乐舞蹈学院成立两年来,得到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为了迎接学生的到来,全院教师齐心协力,兢兢业业,未雨绸缪,精益求精,做好全方位的准备。两年的期盼,两年的准备,两年的等待,两年的守候,我们终于迎来了第一届学生,该我们上场了!
我们将拨动琴弦,奏响音符,随着动人的音乐和年轻的心一起舞蹈。得意时,用音乐渲染他们成功的喜悦;失意时,用音乐帮助他们找回迷失的自我;艰难处,用音乐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斗志;寂寞时,用音乐抚慰他们孤独彷徨的心灵。
我热爱,所以选择了音乐。热爱是心中涌动的追求,而不只是演说中的自白。因为热爱,我选择在跳动的琴弦上演奏催人奋进的生命乐章。
我热爱,所以执着于讲台。执着面对的是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而不只是鸟语花香的校园风景。因为热爱,我将在三尺讲台演绎智慧世界,铺就学生的锦绣前程!
最后,我想用一幅对联来勉励自己:
树人树德树春蚕志向,志在教书育人,竭尽平生铺锦绣;
修业修心修红烛精神,精于笃学敬业,燃烧自己献光明。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