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的演讲稿8篇
演讲稿可以用来传达信息、激发情感、解释观点或倡导行动,通过适当的背景信息,演讲稿可以帮助听众了解演讲话题的背景和重要性,下面是82秘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树木的演讲稿8篇,感谢您的参阅。
树木的演讲稿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爱护花草树木,争做绿色使者》本月我们将迎来又一个节日,3月12日,一个营造绿色环境,期待绿水青山,呼唤人们爱护环境的特别日子——植树节。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育树”的传统。爱白杨的挺拔,爱垂柳的柔美,爱松树不屈的风骨。三国东吴名医董奉,医术精湛,济贫善施,为人治病不收财礼。只要求治好一个轻病人,种一株杏树,治好一个重病人,种5株杏树。天长日久,他的房前屋后竟有10余万株杏树,人称“董林杏仙”。植树造林是一种美德,当我们播下一颗绿色的种子,就撒下了一片五彩的希望。
树,它不仅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能美化环境,比如绿树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人类呼吸所需的氧气。它还是吸收氮气、二氧化碳、臭氧的天然净化物,并且具有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吸收粉尘、噪音等功能。有了树,才会有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如今,植树造林已成为民族风尚,绿化家园成为时代的追求。
同学们,我们作为地球的一份子,在植树节到来之前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在校内保护花草树木,一起来美化绿化我们的校园。除此之外我们每一位同学更要争做绿化宣传员、环保小卫士,要爱护我们校园中的一草一木,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
同学们,在植树节里,让我们牢记,多走几步,不穿越绿化带,不践踏绿地,不摘花,不摘叶子。让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花草树木,珍惜每一片绿,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绿化、美化环境的有心人。让绿色与我们永远相伴!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灿烂
我的讲话结束,谢谢大家!
树木的演讲稿篇2
朋友们:
读过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小说《最后一片叶子》的人,想必还记得这句话:“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生命就都结束了,我也得离开这个世界而去了。”酷爱生活的女画家约翰西,患了肺炎濒临大限时,“害怕在她轻轻抓着这个世界的手越来越乏力的时候,她会真的像一片轻轻的、纤弱的叶子那样,随深秋的寒风飘逝而去”。初读这篇小说时,少年不识愁滋味,对主人公那仿佛病态的痴语我并不以为然,而正是在人类对绿色顶礼膜拜,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电脑、绿色冰箱、绿色建筑被人们广为崇尚的今天,重读小说《最后一片叶子》,才感悟到,这分明是一个寓言故事,约翰西的心语,分明是警世之言,大籁希声。
就在欧·亨利自己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上,不是就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吗?著名总统罗斯福对梅花鹿可谓情有独钟,从这点小小的总统私人利益出发,他便下令对北利亚桑纳州一片茂密的大森林进行大规模扫荡,大批鹿的天敌——狮子、狼等食肉动物被捕杀殆尽。四千多只鹿于是生物爆炸一般,呈几何级数迅猛增长,十几万只伸着长脖子的可爱精灵们,吃光了树上的叶子,仿佛只在转眼间,著名的大森林就从地球上消失了,最后剩下的,只有几头病鹿。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绿色是和平和生命的象征,在很小的时候,我的心便融进了一个绿色的海洋。穿了十几年国防绿的我,在老山战区那片阳光充足,绿色最浓的亚热带丛林中,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年华。就是在那样一个空气、阳光、风雨充足的天然大氧吧里,我步入了而立之年。此生最难忘的,能维系我生命的,大概就只有那特殊的一片绿色了。而事实上,那片我魂牵梦萦的土地至今还不富裕,一些地方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发育程度不高,边民的农事,至今还离不开刀耕火种,纵火烧荒。我曾目睹过两个边民合伙买一盒火柴平分的事,开始想当然地以为他们太穷,买不起一盒囫囵的火柴,后来才发现,在他们的生活里,四季灶膛火不断,一根火柴烧一年,大树小树变成灰。我能给他们的,就是一个毫无用处的'忠告:可别把咱的林子都烧光了呀。
我的一个同事的办公桌上,摆着个木制的水杯,是什么木呢?红豆杉。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专家们,从世界珍稀植物红豆杉树皮里,提出了纯度达99?9%以上的抗癌新药紫杉醇,可没料到的是随后发生的事,竟会令这些专家们痛心疾首,老泪纵横,滇东北相当数量的红豆杉被人剥光了树皮,砍光了枝叶,连树根也被拔走。因为一个商业秘密被公开,1克紫杉醇在国际上可卖到1万美元,那些人还相信一个神话,红豆杉做成的水杯、容器,甚至根雕可以防癌。
在99昆明世博会期间,谈论这样沉重的话题,或许不太合时宜。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们知道,当今世界性的十大环境问题,即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等,这其中就有9项是因绿色植被遭破坏直接导致的。楼房越盖越高,生活越来越好,绿色却越来越少,越来越远,有感于此,我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烟囱长成了森林/钢筋和混凝土切断了视线/我的瞳孔里就再没有了绿色/那天空的湛蓝呢/那海水的碧绿呢/那河流的清亮呢/那空气的爽朗呢。
树木的演讲稿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天天都是环境日》。
21世纪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同在,希望与困难共存。它在给我们带来许多美好憧憬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难题,其中首要的就是环境问题。
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极为密切,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很久以来,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极大关注。1972年6月5日,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开幕,会上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以后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今年的环境日已过去两天了,但人们对环境的思考和保护永远不会停止,在我们的生命历程里,应该天天都是环境日。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说过:"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头脑一起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自然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物质和能量,是人类存在和延续的基础。
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必然为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无限的乐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感受清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触摸壮丽;"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让我们聆听喧闹;"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让我们亲近悠闲;"棠梨叶落胭脂色,荠麦花开白雪香",让我们体味斑澜。碧海蓝天,看海鸥飞翔;冰封雪飘,听松涛轰鸣;莺飞草长,闻鸟语、嗅花香。清晨,观赏大海分娩太阳;夜晚,清数广宇闪烁星辰;雨天,让雨点亲吻面颊;雪天,让雪花栖挂眉梢;喂蚂蚁美餐,浇花草甘露;问候晨曦"你好",道别月色"晚安".
美丽的自然带来美丽的心境,美丽的心境带来了美丽的生活。千百年来,人类在不断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造福着自己。
世界文学大师雨果说:"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近年来,人类由于对环境不够珍惜,随心所欲,滥伐林木,滥建厂房,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森林退化,沙尘暴扬,水土流失,洪水肆虐,火灾频发,噪音刺耳,臭气熏天,酸雨赤潮,臭氧空洞……空中烟囱林立,浓烟滚滚,河中死鱼漂荡,污水滔滔;地上垃圾遍布,废渣成堆……人为地破坏环境,无异于自掘坟墓,早在1996年联合国环境署就曾发出警告:南极臭氧空洞正逐步增大,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皮肤癌发病率上升;1.2亿人口生活在混浊的空气里;12亿人口生活缺水;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年地表土壤流失200亿吨;森林以每年45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
惊人的数字,令人毛骨悚然,这其实已向我们发出了严正的警告:如果只顾盲目地吮吸自然的乳汁,而不立即行动起来,投入保护环境、拯救家园的战斗,最终毁灭的将是我们人类。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自己,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家园吧!让我们生命的每一天,天天都是环境日!
谢谢大家!
树木的演讲稿篇4
现在,我们国家的树木正一棵棵地减少,森林也在大片大片地消失。
保护树木,你做到了吗?古往今来,大地母亲都是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随便砍伐树木,有的甚至为了方便而做成一次性筷子。要知道,一棵树成长需要几年,可使用一双一次性筷子只有几分钟啊!就是因为这些行为,使大地母亲变得千疮百孔,如果再这样的话,森林就将消失,地球将被沙尘暴所吞噬。为此,我们该爱绿护绿并且植绿,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在生活中,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当护绿的小使者,因此我做了一次护绿行动:我的目标是劝阻家人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以减少树木的砍伐。于是在前几天,我对父母说:”你们知道吗?使用一次性筷子虽然方便,但不是很卫生的,并且为了一时方便而去砍伐大批的树木,你们觉得值得吗?这真是百害而无一利呀!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该去美化这个世界,而不是去破坏这个世界,你们说对吗?“经过几分钟的语言”斗争“,他们终于赞同了我的观点,并答应我以后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这件事使我感到十二万分的高兴,因为我用自己的行动为绿色做出了贡献,虽然可能只是保护了一两棵树,但是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能这么做,那么就可以保护一片森林了!还有,在植树节时,让我们拿起铁锹,参与到植树的行列中来,为植绿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我们不仅要植绿,还要爱绿护绿。爱绿护绿其实很简单,放学时不践踏草坪,不踩小树苗等等,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都能表现出爱绿护绿的精神,只要人人都有一颗爱绿的心,那么我相信,祖国的大地会越来越绿!
是呀,养一盆花,种一棵树,爱惜每一片绿地吧。让我们周围充满绿色,让我们共同走向美好的绿色的明天,让我们用行动使世界焕然一新!
树木的演讲稿篇5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人类仅有一个地球,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人们要过上幸福完美的生活,就必须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爱护地球。
然而,近几年来,地球的环境却越来越恶劣:全球性气候变暖,飓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非典”、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时有发生,给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威胁和许多不便。这些都是人们不断地“伤害”地球的结果。
大片的森林被砍伐,碧绿的青山被挖掘,美丽的草原成荒漠,清澈的河水成浊流。树林少了,青山秃了,草原荒了,清水黑了,使人们生存的环境变坏,呼吸的空气变差,生活的环境被许多有害的东西所“侵占”,病毒就趁机钻进人们的体内,我们人类就会患上一些可怕的疾病。
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幅漫画:一个人坐在树梢上,正在砍他坐着的那根树枝。“哼,真好笑。”有些人可能会这么想。难道你就没有想一想,这仅仅是幅好笑的漫画吗?它不正是在讽刺我们吗?难道你就没有悟到,它在警告我们:人类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伤害自己。
当你走在大街上,如果你想吐痰,你会怎样做呢?如果你选择了吐在地上,那么你想过没有,你在害自己吗?一口痰包含很多的病菌,当太阳着时就会繁殖、传染。同样,当你砍伐一棵树,当你挖掉一片草,当你把脏物倒进河流,难道你没有觉得这是在破坏环境,“伤害”自己吗?
俗语说得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给了我们大片大片的森林,绿地,我们留给后人的是什么?是光秃秃的荒漠,还是茂密的树林,你肯定选择的是茂密的树林。那还有什么犹豫的,让我们大家一齐自觉保护环境,自觉爱护环境,自觉绿化环境,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创造完美的未来!
树木的演讲稿篇6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即将临近,我们开始纷纷保护树林和树木。一大半的人认为只有在植树节才要保护树林和树木,我的观点却恰恰相反,我们不能只在植树节保护树林和树木,应该无时不刻的保护着树林和树木。
几亿年前,地球归动物所拥有的时候植物繁茂,到处生机勃勃,充满了绿色,但是,智商远远高出其他动物的人类出现后,植物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的急剧减少。那是因为,人类为了建造房屋,砍伐树木所造成的。有的是因为商业需要,大批大批的砍伐树林留出空地,用来建造大楼。正因为许多人擅自砍伐树林和树木,所以大自然被破坏。
砍伐树木的坏处很多。大家都知道树木可以循环二氧化碳,如果大量砍伐树木,树木的数量就会急剧减少,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无法得到循环。茂密的树木可以阻挡沙尘暴,前两年北京遭遇沙尘暴,整个城市被沙子所笼罩这也是因为缺少树木的保护所造成的。
大家都知道中原两湾城吧!以前,那里破烂不堪,那些平房的瓦是东一个洞,西一个洞,门是一块木板做的,街道里堆满了垃圾,脏及了。现在中原两湾城建起了公寓、大厦,河水清澈见底,河边杨柳随着微风轻轻摆动,这就是人们意识到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护树林、保护树木,让都市的生活添一分绿色!
树木的演讲稿篇7
大家好,我叫郑宇轩,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大家知不知道,世界上最可耻的事是什么吗?就是把树木砍下来做成纸,却在纸上写着:“保护树木,人人有责。”
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只想着自己。假如全国人每天节约一张纸,那么一年就可以少砍1581666“万”棵树。1581666万,一个多么惊人的天文数字啊,可想而知,如果全国人每天多用一张纸,那一年就得多砍1581666万棵树,一做对比,这就好比马云变成了穷人;人少活了50年;世界上没有机器那么吓人。
人们只知道用纸,却不知给动物带来了多大的伤害,让动物无家可归,最后濒临灭绝,人们知道动物灭绝很吓人,却不知道是自己做的。
这不仅给动物带来了伤害,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砍掉树木,让绿洲变成了荒漠;让湿润的土地受到了干旱;让一个村庄面临洪水,这是多么令人羞愧。
同学们,老师们,让我们一起保护树木,关爱动物,保护环境吧!每天节约一张纸,保护动物数千只!
树木的演讲稿篇8
爸爸妈妈小的时候,河水清澈见底,可以见到河里的小鱼;河水非常甜,每当夏天,村里的人都来喝,有的人还把河水加工一下,拿去卖呢!
那里的花草树木也很好。树木密密麻麻的,你要是到树林里去一定会迷路的。那里的花也有很多,有兰花、杜鹃花等等。那里的草也有很多,到处都是,草丛里有许多虫子,仿佛是在玩捉迷藏呢!你要是踩到草丛里,准会被虫子咬得哇哇大叫。
现在的河里有许多垃圾,有泡漠,塑料袋、易拉罐、菜叶等生活垃圾。
现在的花草树木很少了。有的已经被人们踩成了一条路,有的甚至被人们砍下,制造成了一栋栋房子、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
破坏后果是很严重的。听不到鸟儿歌唱,看不到百花盛开,不再有河流存在,也没有各种动物,整个世界就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我们人类不对自己的生存环境进行肖邮票有效的保护,甚至还恣意破坏,那么,迟早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树木就像是地球的肺,没有它地球就无法呼吸。过度的伤害树木就是伤害我们自己。现在世界上有五十多亿人口,要是每个人每年种五棵、八棵、十棵的话,那么,我们曾经拥有过的绿色的地球就一定会回来的。让我们大家一起保护树木,珍惜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