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年糕的作文参考8篇

时间:2024-02-04 12:05:57 分类:个人总结

优秀的作文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我们的观点更加深入,优秀的作文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写年糕的作文参考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写年糕的作文参考8篇

写年糕的作文篇1

腊月二十八,妈妈要在家里做年糕。我觉得新鲜,跑过去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跟你学做年糕!”

妈妈微笑着一边做示范,一边教我。只见妈妈从蒸锅里端出一盆热乎乎的糕面,准备好的糕面有黄、白两色。妈妈往手上抹了一把油,边揉面边说:“这糕面粘手,得手上抹油而且趁热才好捏。”我兴高采烈地准备大显身手。“哎呀,好烫呀!”不料我的小油手刚一伸进去,就被冷不丁地烫回来了。

妈妈说:“年糕好吃不好做吧?”因为趁着热才好捏,妈妈帮我拽了一块面下来。我再次小心翼翼地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它捏成外面薄,中间厚的圆片,然后用勺子舀一些豆馅放在里面。这捏糕可真不容易,糕面粘手不说,等着包豆馅的时候,眼看这边的豆馅包住了,那边的又露出来,弄得手忙脚乱,最后不得不让妈妈给打了几个“补丁”才算修理好。

我差点就准备放弃不学了,还好,妈妈不停地鼓励我:“万事开头难,包的多了,熟练后自然就好了。”果然,等到最后,我把面捏成菱形的,放进去豆馅,再把两个对角对折,就成了一个婴儿襁褓状的包裹形年糕。妈妈看着我的“杰作”,直夸我做得好。

一天共做了8个年糕,收获不小。我更加体会到了妈妈做家务的辛苦,以后我一定要多多下厨。不久,下油锅一炸,一股香味就飘了出来……美味的年糕出锅了,我洗净手,迫不及待地大吃起来。年糕柔软细腻,真香啊!妈妈说,那黄白两色面象征金和银,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提高。

写年糕的作文篇2

新年的脚步近了。

每年我最高兴的就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做年糕,也许将来长大的我可能会忘了年糕的做法,但是永远忘不了年糕的味道。因为那是家的味道,是爷爷和奶奶爱的味道,是一种充满仪式感的味道。每逢快过年的时候,我都会迫不及待的尝尝它的味道。

在年二十七的时候我们一家就开始忙活了,我和奶奶一边做年糕,一边听奶奶讲关于年糕的故事。说也奇怪,关于年糕的故事我竟百听不厌。

奶奶说: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的,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年糕,因为谐音为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新年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儿状的黄、白年糕。它们象征着黄金,白银,寓意着新年发财!奶奶还说做做糕要用一种粘性大的糯米和米粉蒸成糕。糕里面要加上枣,那样才会更好吃。我家蒸的糕上的枣是奶奶自己辛辛苦苦种的,也是奶奶自己从树上一颗一颗打下来的。那些枣奶奶洗了不下十遍,糯米粉也是我们自己磨得。然后才和上面,和上枣,放到专用蒸年糕的大锅里,看着年糕们一个个“跳”入锅中,我的口水都快流到地下了。

在年糕出锅的时候,是全家人最激动的时候。当奶奶郑重的打开锅盖儿,小心翼翼的给每个人的碗里放上几块。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哎呀,好热啊。”我伸着舌头,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尝到了年糕的味道,甜甜的,软软的,还散发着淡淡的枣香,真是太好吃了。在我们每人都尝到一点儿后,奶奶把两个年糕对在一起,寓意着来年好事成双。奶奶还会给没有蒸糕的左邻右舍分一点儿,剩下的就准备过年了。

在把糕吃完后,奶奶时不时会蒸上一点儿,让我可以解我的“馋虫”。最令我激动的是奶奶打开锅盖的那一刻,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金黄色的景象,并不时飘出一阵阵的枣香。

吃不完的,奶奶会在二月二龙抬头时把它做成另一种好吃的.食品,放在口袋里吃。等把年糕吃完了,那么也代表着这个年快过完了,我就又开始盼着下一年的到来。

写年糕的作文篇3

“爆竹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年。”每到腊月廿十七、八,村里就会组织大家打年糕,作为年末最后一次集体活动,无论大人小孩都是非常期盼,踊跃参与。

今年打年糕的场地设在了我们村靠河边的一个杂货铺前面的场地上。石臼、木锤、蒸箱等装备就绪。首先上场的是几位人高马大、身材魁梧的老汉。只见其中一位老汉搓了搓手,拿起了那个有我身高那么长的大木锤,上下锤了几下,试了试手,2接着点了点头对前面的黑脸老汉说“好了,开始吧!”

只见黑脸老汉用手沾了沾身后那盆热水,起身走过去把锅里热腾腾的面团搬了出来,放进那个粗超又老旧的石臼里。

我好奇地向蒸笼那边望去,蒸笼里热气腾腾,什么都看不清。后来问了几位爷爷,才知道面团是由糯米和粳米按一定比例磨成面粉,然后加入合适的水进行调和,盖上纱布,最后放进蒸笼蒸,无论是水的多少和蒸的时间都是极其讲究的,没有多年打年糕经验是做不了这个工作的。

我回过头,只见刚刚的老汉一边喊着“嘿咻、嘿咻”,一边有节奏地抡着木锤打年糕,对面的黑脸老汉此时配合木锤的节奏快速翻动着年糕。

经过几轮的锤打,中间还换了一对年轻小伙上阵,这锅年糕终于打好了。那一团一团的年糕被均匀地搓成一个长方形,接着我的爷爷拿出了一根棉线,用线将年糕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我目测,差不多每块都是20厘米长度,10厘米宽度,高3厘米。最后爷爷还用年糕2头不规则的边角料做了一对“元宝”形状的年糕,这也是爷爷的拿手绝活。到最后几乎每家都会让爷爷帮忙做一对“元宝”,在大年三十祭祀祖先时用,意寓新的一年财源广进。

我在旁边看着也跃跃欲试,最终在我的软磨硬泡之下,爷爷终于答应在打我家那份年糕的时候把“印花”这个任务交给我。我拿了一个印花章,沾了沾杯子里红色的水,轻轻地摁在年糕的中间,那一朵朵小花给乳白色的年糕增添了几分靓丽的色彩。

写年糕的作文篇4

放寒假了,这意味着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到来。在我们老家有一个传统的习俗,几乎每家每户都要打年糕,因为“年糕”和“年高”谐音,寓意着吃了年糕年年高升。

马上就要过年了,爷爷打算今天打年糕,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就一蹦三尺高,我想:今天我一定要亲眼看到打年糕。

打年糕喽!只见一个伯伯把一勺一勺的糯米粉放到匾里,然后用筛子筛均匀,再放到蒸笼里蒸,过了一会,香气扑鼻而来这说明已经熟了。伯伯马上把糯米粉拿出,放在石臼里,然后你一槌我一捶,这时候糯米粉已经变成了团子,最后人们七手八脚地把团子拉长切成条。这样年糕已经制作完成了。我一口气吃下了两块年糕,黏黏的,糯糯的,我吃得津津有味。

以后我长大一定要亲自体会一下打年糕的乐趣,尝一尝自己做的年糕的滋味。

写年糕的作文篇5

我喜欢冬天,因为冬天里有热闹的春节。最令我难忘的是四年前的那个冬天。

那一年,我跟外婆和妈妈去宁波乡下老家过春节。乡下的亲戚很多,我们天天走东家访西家,七大姑八大姨欢聚一堂,热闹极了。

为了让我开开眼界,舅公决定自己做年糕和糯米块。做年糕和糯米块需要很多人手,舅公把表舅表叔都叫来了。原来年糕的原料是米粉,而糯米块则是用糯米饭做的。只见年轻的小伙们把蒸熟的大米粉团倒进一个大石臼里,再轮流用大榔头似的捣棒边捣边碾,舅公则不断地趁捣棒提起时翻动米粉团,以使其均匀受碾。我好奇地去提那捣棒,好沉呀,我憋足劲也拎不动。大伙儿哈哈大笑,我闹了个大红脸。

再看做糯米块,那就更累人了。要把糯米饭碾成又黏又软的面团得花不少工夫,加上糯米饭黏性足,那捣棒每次提起来,都要费好大的劲。我很佩服舅公,只见他在石臼旁飞快地用沾水的手掌翻动面团,真是身手矫健,要是动作不利索,那大捣棒就会砸在手上,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碾好的年糕团由叔叔们拉成一根根长条,再扔到案板上。我们这些小孩早等急了,纷纷拿起烫手的年糕条,放进涂过油的模具里,用手一按,再把模具翻过来往案板上一拍,一条印有漂亮花纹的年糕就做好了。望着越码越高的年糕,大伙儿的兴致别提有多高了。

由于做年糕人手多,做一次年糕又要花上大半天,中午就只能用自助餐了。案板上放着一碗芝麻酥,一碗咸菜笋丝。谁要是肚子饿了,随手就可以拿起年糕或糯米块,包上甜的或咸的馅,吃个痛快,那新鲜的滋味儿真叫人一辈子也忘不了长相忆,最忆那年糕飘香的冬天!

写年糕的作文篇6

打年糕是我老家那边的年俗之一。最近几年,打年糕的场地都在我老家门口,我可以近距离地去感受一番。

今年打年糕的时间在腊月二十五。早在前一天傍晚,爷爷就淘好了糯米,不用沥干连夜去碾成粉,总共有三十多斤呢!

腊月二十五那天一大清早,打年糕的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不一会儿,水就烧开了,而另一边,筛粉的婶婶早已利索地在装满粉的大木盆里挖了几个洞,倒入四、五碗水让糯米粉充分吸收,之后用筛子把粗粉筛细就可以了。

接着,要把筛细的粉一点一点洒入蒸笼蒸熟。虽然我看不清爷爷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可是他的动作很娴熟,很快,软软的糯米团就出笼了。

接下去就是最费力气也是最关键的“打”的过程了。几个身强力壮的大伯轮流抡起重重的石锤,一下一下地用力打下去,把它变得更软更糯。我在一边看,但是却使不上劲儿,只能“嗨哟嗨哟”地给他们加油,或者在需要时帮着洒点水进去。

过了好一会儿,年糕终于打好了,等在边上的两位叔叔赶紧把打好的年糕拉长,“变瘦”,切成小块,放在圆盘里。看到热气腾腾的年糕,我等不及给它们点上红点就偷偷拿起一块美美地吃了起来。

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我觉得“年”的脚步更近了……

写年糕的作文篇7

奶奶来电话告诉我这个星期四要做年糕啦,听到这个消息可把我和姐姐乐坏了,我们全家星期四一起去吃年糕、做年糕喽!下午放学后爸爸接我们到了做年糕的机器厂。

里面机器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我们找到了爷爷奶奶,我们的大米正在经过一个机器磨成粉,我说:“这是什么呀?”奶奶说:“这是磨粉机,从上面的孔把米倒下去,米就在几秒钟时间变成粉落入篮筐里。”磨好后的粉又细又亮,我们把篮筐排成长长的队,然后慢慢的前进,终于排到了。我们把粉倒在四个蒸筒里分别蒸熟,机器厂里面非常潮湿,屋顶上飘满了水蒸汽,水蒸汽凝结成小水滴往下掉,米粉蒸了几分钟后,一号桶的出炉了,工人们把桶里蒸熟的米粉倒在了木板台子上,这时米粉已经变成了糕花,我一手抓起了一块热腾腾的糕花,一边吃、一边用小不铲子把糕花铲碎,接着其他三个桶的糕花也相继好啦,我们陆续把糕花都铲碎,铲碎后把糕花放到了机器里,通过机器的挤压糕花变成了一条条长龙,慢慢从机器里走了出来,一个工人拿了一把大斧头,把冒着热气的年糕切成一段一段, 爷爷、奶奶就用提前准备好的塑料袋把一条条年糕包装起来,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把热乎乎的年糕用塑料袋包起来,然后整齐的放在框子里。

我拿了刚刚包好的年糕,趁热咬了一口,那香喷喷的味道真香啊!奶奶又笑盈盈地说:“沾上红糖会更好吃。”我沾上红糖又咬了一口,这味道真是赞不绝口,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年糕,快来品尝一下吧!

写年糕的作文篇8

1月30日可是一个快乐的日子,因为我们雏鹰小队举行活动了——做年糕。

我们小队的成员——我、苑秉纪和张昊辰首先选好了材料,就开始做年糕啦!

年糕是面食,做面食当然离不开面啦,首先当然是和面了。我们拿出了做年糕常用的糯米粉,倒在了一个大碗里,加了一些水,就开始和了起来。和面其实是一个技术活,看起来很容易,做起来难。哟,不好,水加多了,把糯米粉赶快拿来!就这样,我们小心翼翼的和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面终于成型。我们又用力揉了揉,终于和完面了。可是当我们互相看看时,禁不住哈哈大笑,我们的双手和身上已经沾满面粉了。

下一步是做馅。我们将做馅的原料——芝麻、葡萄干、青梅、干果等放在了碗里,拿了一个勺子,便用力搅拌起来。当我们拌匀后,张昊辰拿来了一个砸蒜的蒜臼子,将馅料放在了蒜臼子里,开始猛砸起来。“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过了一会儿,馅做好了,下面就该轮到正式做年糕了。

我们每人各自取了一些面,分别压成了两个长方形面饼,在一块面饼的中间铺上了一层馅,再把另一层面饼盖上,四周小心翼翼的压好。哇!一个好吃的年糕就出炉了。不好,我们犯了一个错误:糯米面比较粘,不但容易粘手,而且容易粘到面板上,需要在下面撒上一层面粉,可是我们都忘了。张昊辰和苑秉纪的年糕只好“壮烈牺牲”了,他们于是只好垂头丧气的在年糕上面“打补丁”,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的年糕由于下面碰巧是一些面,所以才“幸免于难”,真是吓死我了。

年糕做好啦!我们将年糕放在了盘子里,上了锅,只待尽情享用了!

我们吃着自己做的年糕,觉得自己做的年糕是分外的好吃,同时,我们也掌握了做年糕的技巧。

《写年糕的作文参考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