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花与果教案推荐6篇
一个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通过一个系统的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科学花与果教案推荐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科学花与果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知道雨伞的用途。
2、探索防水材料,享受探索的乐趣。
3、能记录实验结果,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探索防水材料,享受探索的乐趣。
难点:能记录实验结果,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经验准备:
1、感知伞的在生活中的用途
2、会集体合作往材料中倒水,尽量水不往四边流出来。
材料的准备:
1、塑料盆、材料盘、喷壶、各种各样的伞、记录单、笔
2、各种材料(报纸、塑料布、防雨绸、胶皮、纱、棉布、蜡纸)
3、小粘贴、毛巾、勺子等。
活动与指导:
一、猜谜引题
沙沙沙,下雨了,街上开满五彩花,红黄蓝绿多美丽,每人一朵手中拿。(雨伞)
师:下雨了,雨伞有什么用呢?
二、玩中激趣:感知雨伞的防水功效
每人撑一顶伞,在玩中学。
1)教师用喷水壶制造毛毛雨,请幼儿感知雨伞遮雨效果。
师:今天,小朋友都带来了自己的雨伞,我们来玩玩吧?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雨伞挡没挡住雨,使幼儿知道不透水就是防水。
3)请幼儿观察、触摸自己的雨伞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三、探索实验:探索各种材料是否防水
1)出示各种材料,介绍材料名称,引起幼儿探究的兴趣。
师:老师这有许多材料,请小朋友看看都有什么?(防雨绸、塑料布、棉布、纱、胶皮、报纸、蜡纸)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分组用这些材料做个小实验,看看这些材料是不是和雨伞一样,有的能防水,有的不能防水呢?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2)教师介绍出示的记录表(能防水打“○”不能防水“×”)
3)幼儿实验、探索各种材料是否防水,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提出注意事项:如:“小朋友在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合作,想办法把水兜住,不要让水从旁边流出来,这样才能看出它们是防水还是不防水。”
4)交流验证利用记录单,教师进行小结,帮助幼儿梳理实验结果,找出防水和不防水的材料,并对有疑义的.材料进行验证。
四、经验拓展:选择最适合做雨伞的材料
1)了解雨伞防水的特点,引发幼儿再次探索的兴趣。
师:小朋友,如果请你做一把雨伞,你会用哪种材料做雨伞?为什么?(防水、结实、轻便)
2)投票表决:请幼儿将小粘贴贴到自己认为最适合做雨伞的材料下面并说明理由。
3)教师小结:防雨绸最适合做雨伞,它不光能防水,还很轻便,很结实,很漂亮。做成的伞不仅能挡风挡雨……
五、结束活动:游戏中感知雨伞的用途
了解雨伞的用途:遮雨、遮阳、跳舞、演杂技、装饰等。请幼儿与雨伞一起跳舞,分享游戏的快乐,活动结束。(鹤浦中心幼儿园)
幼儿园科学花与果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塑料圈》这个活动是一个老教材。孩子们都非常熟悉。体育游戏是孩子最主要的活动,也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而且孩子喜欢一些自由的,较开放的教师介入很少的游戏。为此设计了《塑料圈》活动。我想通过这个活动进行一下尝试,充分给予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使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教学目标:
1.练习快跑。
2.学习塑料圈的方法。
3.发展腿部肌肉。
4.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和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课前看过大班幼儿玩圈的场景。
物质准备:事先布置好场地,塑料圈每人1个。
重难点:
让幼儿学习双手手心朝上握圈,翻圈从头顶套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运动:教师带领幼儿做以下几种队列练习。
(1)分队走(2)合队走(3)“z”字形走。
(4)小跑步成3路纵队。
二、基本部分
1.回忆大班幼儿的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一个塑料圈提问:孩子们,这是什么玩具?你们玩过呼啦圈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哥哥姐姐玩塑料圈。
2.塑料圈练习
(1)幼儿自由探索塑料圈的方法
师:孩子们,今天我想请你们每人拿一个圈套一套,然后告诉我什么样的塑料圈方法是最快又省力的。(幼儿自由练习塑料圈)
(2)组织幼儿讨论:什么样的塑料圈方法是最快又省力的?
幼儿自由发言,并请幼儿示范自己的塑料圈方法。
(3)教师总结并示范正确塑料圈的方法:人站在圈外,然后蹲下身,双手手心朝上握住呼啦圈,将圈翻过来迅速地从头顶套下去。
(4)幼儿再次按正确的方法练习塑料圈。
3.游戏:小乌龟塑料圈
(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的玩法: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三组站在起跑线后,当教师发出“开始”的口令时:每队第一位幼儿学小乌龟快速地爬到第一个呼啦圈处,蹲下身,然后双手手心朝上握住圈,接着翻圈迅速地从头顶套下去,再跑到第二个圈以同样的方法将圈从头顶上套下,然后迅速地跑回来拍下一个幼儿的手,然后站到队伍,被拍到手的幼儿以同样的方法游戏。游戏依次进行,最后看哪一组最快就为胜。
(2)教师请两个能干的幼儿示范玩一次后幼儿开始游戏。
游戏规则:
(a)幼儿必须是双手手心朝上握住呼啦圈,翻圈从头顶上套下。
(b)幼儿必须被拍到手后才能跑出。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高人走与矮人走。
师:孩子们,好累呀,现在我们来学“高人走与矮人走”放松一下吧。
2.师:孩子们,现在我们把呼啦圈当汽车方向盘,跟随我开着车子回教室去吧。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扮司机开车回到教室)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尝试更多的塑料圈游戏。
活动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很难把要点讲清楚,但因为听不清应该怎么做,孩子学得很累;同时孩子没有经历探索的过程,也就体验不到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成功的喜悦。能不能让孩子从动作开始,通过自己的探索,最终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活动中不仅让孩子学会游戏,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获得一种遇到困难可以自己试一试,如果不行可以换一种方法再试,最终总能成功的经验。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选择孩子喜欢的内容,让孩子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是一个活动成功的基础。 给孩子展示的机会和舞台,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在集体面前表演,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是这个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开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慢慢减少,取而代之是同伴之间的互相协调和合作。孩子出现了问题,不是教师指出的,是同伴指出的;不是恶意指出的,而是善意指出的,这对于孩子来说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一种同伴之间的资源利用,一种同伴间的互动。通过互相的提醒,孩子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很多。
幼儿园科学花与果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并且了解动物与人一样也有家,有自己的生存环境。
2、知道不同小动物有不同的居住地,能初步学习按动物的居住场所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动物的家》
2、山林,土壤、草丛、水的`大挂图
3、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并思考:
(1)课件中有哪些小动物?说出动物的名称
(2)这些小动物有家吗?它们的家都在什么地方?
2、再次播放交互式白板课件,呈现不同动物居住场所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这是谁的家?并把相应的小动物送回家。
3、学习按动物的居住场所进行分类。
如:山林——狮子,老虎,熊猫等。
土壤——蜗牛,蜈蚣等
水——鲨鱼,鱼,虾等
4、请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动物回自己的家,再次加深幼儿对不同动物的不同居住环境的印象。
5、再次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环境污染,小动物的家遭到破坏的情境,请幼儿讨论:
“如果小动物们失去了家,会怎么样?”
——动物失去场所,会面临死亡。
——所以要保护大自然,保护小动物们的家,让小动物们生活得开开心心的。
6、参与操作课件中的交互式游戏,指出哪些做法是正确的,送给他们小红花,哪些是错误的,及时进行制止。
幼儿园科学花与果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2、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发展探索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气球、打气筒、纸、笔。
三、教学活动:
1、引导、观察。
(1)老师准备1个打气筒
(2)对着幼儿的脸挤出一些空气。让幼儿感觉到空气
2、探索:气球里的空气
(1)猜想:没有吹气的气球里面有空气吗?
(2)实验验证:用气球对着自己的脸吹气,感觉空气是否存在。
(3)给气球吹气,说说现在的气球是否存在空气。
(4)实验验证:用气球对着自己的脸吹气,感觉空气是否存在。
(5)请幼儿记录
幼儿园科学花与果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几中常见蔬菜,知道名称。
2、观察各种蔬菜,了解其外形特征,知道蔬菜含有丰富的营养。
3、乐意将自己带来的蔬菜向同伴介绍,体验与同伴交流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幼儿每人从家里带一棵菜,教师也准备一些蔬菜。
3、照相机一部。
活动过程:
1、交流自己带来的蔬菜。
教师:今天,我们班上将举行一个蔬菜联欢会,有哪些蔬菜来参加联欢会了?
教师将幼儿带来的蔬菜放在所在小组的桌子上,请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蔬菜,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蔬菜的名称以及外形特征。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丰富幼儿的蔬菜经验,培养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达的能力。
2、教师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了解蔬菜的主要特征。
(1)看图说说:图中有哪些蔬菜?这些蔬菜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鼓励幼儿读一读旁边的汉字。
(2)启发幼儿想一想,你还吃过哪些蔬菜?你还知道哪些蔬菜?这些菜是什么样子的?
活动中第二个环节让幼儿看图片我换为看电脑上的蔬菜图片。最后一个环节在电脑上展示蔬菜沙拉图片。
活动反思:
这一课主要引导学生观察认识蔬菜的形状和颜色,并利用其特点加以自由联想,拼拼凑凑,创造出奇妙的新形象。这个内容题材新颖,形式活泼,既训练孩子的视觉能力,又锻炼其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激发其创作欲望,多种方法容为一体,综合运用。
幼儿园科学花与果教案篇6
目标:
1、对观察冰块有兴趣。
2、乐于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准备:
有太阳的冬天,一处有冰块的地方、粉笔
过程:
一、观察冰块
1、冰是什么颜色的?
2、鼓励幼儿用手摸摸冰块,说说有什么感觉。
3、怎样才能有冰块?
4、小结:冰是冷冷的、滑滑的。很冷的天,水会结成冰的。
二、寻找有冰的地方
1、请幼儿将有冰的地方告诉大家。
2、请幼儿运冰块。每人拿一块冰块在阳光的空地上。
3、请幼儿观察阳光下的冰块,冰变成了什么?
三、欣赏冰画
1、请幼儿看看场地上的冰块化成了什么?
2、有粉笔将冰融化的地方勾出轮廓,请幼儿说说像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