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花与果教案最新8篇

时间:2024-04-07 10:05:28 分类:工作计划

一个好的教案能够通过设计吸引人的教学活动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科学花与果教案最新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科学花与果教案最新8篇

幼儿园科学花与果教案篇1

活动意图:

我们幼儿园里面的小区就有健身器械,每次散步的时候小孩都特别感兴趣,都想去玩玩。但有些器械师不适合幼儿玩的。通过这节课,想让孩子都能了解各种器械的用处,并能知道独自玩这些器械可能发生的危害。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小区里运动器械的名称、作用。

2、知道多运动可以强身健体,但有些器械不能独自玩耍,会造成伤害。

【活动准备】

小区健身地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到小区健身的地方去观察观察各种运动器械,然后我们回来要完成个任务,要说出一种你喜欢的器械,它是什么样的?是怎么玩的?几个人玩的?

二、观察各种器械,了解各种器械作用——“我们先来看看这个,上面怎么有个大圆圈啊?”——“上面是扶手”——“这个上面有个大脚丫是什么意思呢?”——“是可以踩到上面的”——“哦,是踩到上面然后扶住扶手。”那你们猜猜这个是锻炼什么的呢?——幼儿相互猜测。教师可以示范模拟。——原来这个事锻炼腰部的,叫扭腰器。——教师一一带幼儿进行探索了解。

三、了解各类器械的危险性——教师故意不按健身规则进行活动引导幼儿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引导幼儿知道独自玩这种器械的危害。

四、巩固认识——回到教室,师幼讨论。——你最喜欢的器械?是怎么玩的?几个人可以一起玩?

教师总结:

幼儿园科学花与果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雨中红色玫瑰, 山茶花2, 菊花5

2.彩色笔,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课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儿观看。

2.教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花?漂亮吗?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观察: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有什么用?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花的礼物可以用来做什么。

2.教师小结花的用途

(1)做药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

(5)清香空气

(6)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朵头箍

提问:这个头箍是用什么做的?好看吗?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

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然后说给大家听,你想做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四、环保教育

讨论: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大大小小的蛋宝宝》

幼儿园科学花与果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盒子的大小、形状、用途等过程中,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2、能根据不同盒子外形特征进行有序的收纳,知道一些整理物品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各种大小、形状不一的盒子。

2、布置场景: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一、说说自己的盒子

(1)你的盒子是什么样子的,放什么的?

(2)把盒子举起来,找找看谁的盒子宝宝跟你是好朋友?为什么?(用途)

小结:这么多的盒子宝宝,它们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放的东西也不一样,有的放好吃的东西,有的盒子是放有用的东西。

二、根据盒子所装东西的用途归类

(1)送盒子宝宝回家

装好吃的东西放在一边,装有用的'东西放在另一边

(2)就幼儿送盒子回家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讨论

你觉得牙膏盒应该放哪?到底是放吃的这边还是用的这边呢?

三、学习收纳盒子

(1)一连串盒子从大到小有序的归纳整理

(2)幼儿自己学习整理大小不同的盒子

四、理理各种各样的盒子

(1)创设游戏情境,两人一组合作整理

今天小动物们也想请你们来帮忙整理它们的家,你们愿意吗?

(2)参观评价

幼儿园科学花与果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让幼儿感知纸的吸水性与纸船沉浮快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观察能力。

3、能积极参加探索活动,体验玩纸船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

通过实验,让幼儿感知纸的吸水性与纸船沉浮快慢之间的关系。难点:发展幼儿的比较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蜡光纸、皱纹纸、报纸若干;胶头滴管、三种纸质纸张。

2、幼儿分四组,准备4盆水(大盆);

3、三种不同纸质的纸船若干;

4、三种纸船沉浮时间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幼儿自由玩纸船,感受纸船的乐趣。

1、幼儿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纸船,进行玩纸船游戏。

2、在玩纸船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师:在刚刚玩纸船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二、基础部分

(二)感知纸的不同。

师:同样是纸船,为什么有的纸船沉下去了,而有的纸船还漂在水面上呢?

1、出示三种纸请幼儿观察,并说出纸的名称。

2、讨论三种纸的不同。

教师小结:三种纸的名称不同,软硬不同。

(三)猜测三种纸船沉浮的速度。

教师出示三种不同的纸船,请幼儿说说谁会先沉下去,谁会在水面上漂很长时间?

(四)观看视频并得知实验结果。

小结:皱纹纸纸船会最先沉下,蜡光纸纸船是漂在水面上时间最长的。

(五)了解纸的吸水性。

1、启发提问:同样是纸船为什么有的沉得快有的沉得慢?

2、幼儿实验:分别往不同的纸上滴水观察、发现。

3、教师小结:不同的纸吸水的快慢是不一样的,谁吸水快谁就沉得快三、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小船,你们还可以试着去玩一玩纸船哦!

活动总结

我准备了丰富的教学材料,为每一位幼儿提供操作材料,这样每一位幼儿均可以得到实践上的操作;包括我为了实验的真实性,我特意拍摄了视频,这样更加直观和直接让幼儿观看了实验效果。

幼儿:在整过活动过程中,幼儿都是积极参与在活动之中,积极性很高,参与性强,在一开始幼儿自由玩纸船时,幼儿均是自由选择了不同的纸船玩,并没有告诉幼儿更多的信息,就是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去发现为什么有的船很快就沉下去,而有的船却慢一点下沉,当有的幼儿刚放船到水中时就说:我的船怎么沉了!其实是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这个时候会自然而然引起旁边小朋友们的讨论和发现,随之就带着幼儿通过实践去探索与发现纸船下沉快慢的秘密。

教师:我有充分的准备,所以我觉得这节活动的效果非常好,所有幼儿都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而且都是带着问题在进行操作,孩子们都在玩中学,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轻松的氛围。如有记录表的经验,是还可以准备简单的记录表。最后的结束部分,孩子们也是在得到实验结果后的再次操作,这样他们会主动带着实验结果进行自己的纸船游戏,又将会有再次的实验验证。

幼儿园科学花与果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乌龟的外形特征,简单了解乌龟的生活习性。

2。愿意饲养小动物。

3。培养幼儿的爱心。

【活动准备】

1。小乌龟四只分别养在四个鱼缸里。

2。适合学小乌龟爬的慢节奏的音乐。

3。喂小乌龟的食物:小鱼、小虾、碎肉等。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

教师说:身穿硬甲壳,四角慢慢爬,别人欺负它,快快躲回家。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乌龟)

2。观察小乌龟。

(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观察鱼缸中的小乌龟,讲一讲:小乌龟的头、脚、壳分别是什么样的?(重点观察乌龟壳的花纹)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乌龟在水里是怎样游的?启发幼儿学学小乌龟游。

3。 探索活动

(1)将小乌龟放在地上,看一看小乌龟在地上是怎样爬行的?(四肢很短,爬行很慢)

(2)用手碰碰小乌龟,看它会有什么反应?(会把头和四肢缩进壳里,周围没有危险后再伸出来。)学学小乌龟缩头缩脑的样子。给乌龟翻个身,看它怎样用头顶地面使自己翻过来。

(3)喂喂小乌龟:教师出示准备好的食物,鼓励幼儿喂小乌龟,看小乌龟是怎样吞食的。

4。游戏:学习小乌龟爬。

( 1 )师幼共同模仿小乌龟爬行的姿势,一起学学乌龟爬。

(2)放音乐,幼儿听音乐在活动室中自由模仿乌龟,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教师用手触摸小乌龟,被点到的幼儿要把手脚都藏到缩起的身体下。

【活动延伸】

将小乌龟放在自然角里,由老师和幼儿一起喂养和照顾它。

幼儿园科学花与果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弹性的基本特性,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能积极参加科学探索活动,培养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活动准备:弹性及弹簧的玩具。用具等,有弹性的物体(如松紧带。海绵。弹力布皮筋)。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初步感知弹性。

a.幼儿操作,观察用力拉或压弹簧及有弹性的物体时它们的外形变化。

b.幼儿讲述自己的探索发现,了解弹性的基本特征。提问: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小结:当用力拉或压时,弹簧。松紧带。海绵等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变长,有的变短,有的变形;不再压时,这些物体都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就是弹性。

(2)幼儿再次操作材料,发现许多物体都有弹性,但弹性大小不一样。提问: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这些物体的弹性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小结:许多物体都有弹性,但弹性的大小不一样。

(3)说一说:有弹性的物体。提问: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这些物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

幼儿园科学花与果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探索,发现借助松香粉,线经过摩擦可以产生声音,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及探索愿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线(棉线、丝线、毛线、尼龙线、小线);糖、面粉、玉米面、松香粉、盐;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探究的问题:线可以发出声音吗?

幼儿讨论。

(1)我用手指弹线绳。

(2)我用手指捋线绳。

试一试。

(1)哪种材料可以使线发出声音。幼儿用各种材料和方法捋线,使线发出声音。

①用手指蘸盐捋线

②用手指蘸糖捋线

③用手指蘸玉米面捋线

④用手指蘸松香粉捋线

(2)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①用手指蘸盐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②用手指蘸糖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③用手指蘸玉米面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④用手指蘸松香粉捋线才能发出声音。

(3)幼儿记录实验过程。

玩一玩。

(1)能不能使其他线也发出声音呢?

(2)运用比较的方法,试一试哪种线发出的声音最大,哪种线发出的声音最小。

注意事项

1.材料不能混用。

2.提醒幼儿不能品尝各种材料。

3.边实验边记录,使记录与结果相符。

4.由于松香粉的附着力强,建议每次实验后洗手、换线。

拓展线索

1.制作玩具乐器。

2.组织器乐演奏会,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松香发声筒演奏。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幼儿园科学花与果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并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2、在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3、能专心倾听别人讲话及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学试验材料:各种能沉、浮的物品(玩具、小木块、勺子等),大容器7个、记录表等。

2、科学术语及词汇:沉、浮。

活动过程:

一、猜测活动: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物品宝宝,这些物品宝宝想到水里游泳,你们猜猜看会怎么样呢?(出示沉↓、浮↑卡片)2、师:你们说有的会沉,有的会浮,我也不清楚,那我们就把玩具扔进去看看呢?

3、让幼儿大胆猜测其余物品宝宝的沉浮现象。

二、幼儿操作活动:感知“沉”、“浮”现象。

1、第一次实验:幼儿把物品放进水里,看看结果和自己的猜想一致吗?。

2、第一次记录:记录猜想和实验的结果。

3、交流:幼儿相互交流第一次猜测和实验结果,探索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三、探究用不同的材料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1、这些物品宝宝,他们在水里有的是沉的、有的是浮的,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去玩一玩,动动你们的小脑筋,你有没有办法使原来沉在水底的东西浮起来,使浮起来的东西沉到水底?等玩好的时候啊,再把你的方法告诉我们。

2、幼儿操作改变物体的沉浮,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3、你用什么办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的?成功了吗?

幼儿:沉下去的东西请沉的东西帮忙会沉下去,要请浮的东西帮忙才会浮起来教师小结:浮的东西可以帮助沉的东西浮起来;沉的东西可以帮助浮的东西沉下去,而且和物体的轻重、大小有关四、经验迁移水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是水太大了,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发大水的时候(图片),我们周围的东西都沉到了水里,我们人也会沉到水里了,这个时候,我们想什么办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脚盆、木头、船等图片)五、结束小结。

科学家很聪明的,他们运用水的神奇力量发明了船、潜水艇,可以使我们人在水里走来走去,我们小朋友长大以后也可以发明一些在水里沉、浮的东西。

设计思路

孩子们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船为什么会浮在水上走?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浮在水面而有些东西沉在水里?等等,为了满足幼儿的的好奇心,探索身边的科学,接触沉与浮的现象,并对沉与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因此我设计了这个科学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猜想和发现中,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

活动目标

1.在探索物体沉与浮的过程中,体验操作与探索的乐趣。

2.感知不同物体的沉浮现象,并能对其分类;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

3.初步尝试记录猜想与发现,学习预测和验证的科学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积累有关水的经验,初步感知过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材料准备:枣、铁夹子、塑料瓶、积木、石头、泡沫、沙子,记录纸、笔等。

活动过程

1.观察树叶和钥匙放进水缸的.现象,简单了解物体的沉与浮。

(1)教师分别将两样东西放入水缸中,请幼儿观察。

指导语:这两样东西放入水中会怎样?

2.观察材料,猜测物体的沉浮现象。

(1)逐一观察材料。

指导语:你的篮子里有什么?

(2)玩游戏"猜一猜"并记录。

指导语:如果把这些材料放在水里会怎样?我们来统计一下人数。

3.动手操作并记录,验证物体的沉浮现象。

(1)观察记录纸,讨论记录方法。

(2)自由探索物体的沉与浮,并记录操作结果。

4.交流操作结果,对沉浮物体进行分类。

(1)分别展示记录结果,验证猜想。

(2)共同小结。

指导语:这些材料在水里有的沉有的浮。有的东西很大,一开始很多人猜它会沉下去,可是一试却发现不是这样。所以任何事情都要试一试才知道。

(3)根据沉浮现象进行分类。

指导语:现在我们给这些东西来分类,你打算怎么分呢?

5.动手制作潜水艇,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

(1)讨论方法。

指导语:现在老师要给你们布置一个任务,请你们用塑料瓶来做潜水艇,动动你们的小脑筋,你有没有办法使原来浮起来的塑料瓶沉到水底。

(2)动手制作潜水艇,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改变物体的沉浮。

(3)个别介绍,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4)共同小结。

指导语:瓶子就好比是一艘潜水艇,石头和水等就好比是潜水艇的压舱物。当瓶子充满水时,压舱物就有足够的重量,潜水艇便潜入水中。如果我们把潜水艇内的水等排出舱外,随着压舱物的减少,潜水艇就浮了起来。

6.播放潜水艇视频,扩展经验。

指导语:小朋友都很聪明,科学家也很聪明,他们运用水的神奇力量发明了船、潜水艇,可以使我们人在水里走来走去,我们小朋友长大以后也可以发明一些在水里沉、浮的东西。

自我反思:

1、事先没有明确“浮上来,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所以在实验结束的时候,会听到好几个幼儿说“浮下去,沉上来”,这个问题是我事先没有考虑到的。

2、有几组幼儿在做实验的时候,出现争抢实验用品、拿杯子玩水、最后将纸船玩得变成纸浆的现象,这个是我事先没有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造成的,每一次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常规问题还是要考虑到的。

《幼儿园科学花与果教案最新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